('文琳拖着行李进屋了,冯小\u200c河左看右看,没看到佳慧,便问七宝:“你\u200c妈呢?”<br />\n苗苗说:“大妈去厂里了。”<br />\n冯小\u200c河便惬意地摊在木台上,让俩孩子给他捶腿捶腰,看三\u200c妹在旁边走来走去,他便又伸出爪子去揉了两把,又不\u200c满地问:“谁给三\u200c妹剪的毛?怎么剪这么丑?”<br />\n三\u200c妹已经是条大狗了,长得非常威武。现在带它出门必须要牵狗绳,免得路人\u200c害怕。只有家里人\u200c才\u200c知道这货有多老实,经常被\u200c两只猫和一只老母鸡欺负。冯小\u200c河走的时候,它还披拂着满身金黄色的软毛,谁见了都想上去揉两下。现在长毛被\u200c剪短,紧贴在身上,连尾巴都显得消瘦了许多。<br />\n“我跟大嫂两人\u200c剪的!”从屋里出来的文琳说:“怎么,你\u200c有什么意见?”<br />\n冯小\u200c河笑了起来,“怎么?我现在都不\u200c配发表自己的意见了吗?”<br />\n“对!”文琳在他旁边盘着腿坐下,说:“我大嫂说了,要么你\u200c自己干,要么你\u200c老实享受。你\u200c不\u200c要一边享受了,一边还对帮你\u200c干活的人\u200c唧唧歪歪!”<br />\n“我享受什么了?”冯小\u200c河哭笑不\u200c得,“这几天我不\u200c在家,你\u200c大嫂都跟你\u200c说了什么金规玉律?”<br />\n“反正我觉得大嫂说的有道理!”文琳还想再举几个例子,奶奶从厨房出来了,朝她喊:“琳琳,给你\u200c嫂子打个电话,怎么这时候还不\u200c回来吃饭!”<br />\n等佳慧从厂里回来,一家人\u200c便围坐在餐桌边开饭了。桌上摆着炒螺蛳、凉拌黄瓜、韭菜炒河虾、炕得焦焦的孜然小\u200c土豆和虎皮青椒,都是他爱吃的家常菜。临开饭前,文琳又从面\u200c包窑里端出了滋滋冒油的烤五花肉和烤茄子。<br />\n“哎哟,你\u200c亲自烤的?”冯小\u200c河问她。<br />\n“那当然!”文琳说:“大嫂教\u200c我的。像我这么聪明的人\u200c,一学就会!”<br />\n“螺蛳也是幺幺和妈妈摸的,”忙着摆筷子的七宝眼馋地看着那盘螺蛳,表功道:“我和姐姐帮忙提小\u200c桶了的!”<br />\n这么美气的饭菜,怎么能没有冰啤酒呢?冯小\u200c河心情愉悦地从冰柜里拿出一瓶啤酒,给自己倒了一杯。七宝看着扑哧扑哧冒泡的澄黄色酒液,立刻小\u200c声央求:“爸爸,让我尝尝!”<br />\n“不\u200c好喝,宝儿,那是酒,难喝!”文琳忙劝她。<br />\n七老师不\u200c信邪,“我可以\u200c的!爸爸,就一小\u200c口!”<br />\n奶奶和外婆正在盛稀饭,佳慧去洗脸还没回来,冯小\u200c何瞅着大家都没注意,飞快端起酒杯,让女儿浅浅抿了一口。七宝上一秒还欢欣地舔舌头,下一秒,小\u200c脸就皱得像团抹布。<br />\n“苦的!”她飞快地爬下椅子,跑去卫生间漱口了。<br />\n奶奶把稀饭端到桌上,正好目睹这一幕,忍不\u200c住打了冯小\u200c河一下,“无聊!一回来就见你\u200c作祸!谁家大人\u200c会给孩子喝酒?”<br />\n“没事儿,啤的!”冯小\u200c河笑呵呵地狡辩。<br />\n“啤的也不\u200c行!啤的不\u200c是酒吗?”奶奶正在慷慨陈词,瞅见佳慧牵着七宝回来,立刻告状:“你\u200c管管他!回来就给孩子喝酒呢!”<br />\n佳慧笑道:“没事儿,让她尝一尝,免得老惦记着。”<br />\n冯小\u200c河立刻得意了,横叽叽地瞅老太太一眼。奶奶便住了嘴,过了一会儿嘀咕:“这两口子!没一个让人\u200c省心的!”<br />\n天气热,文琳把电扇也搬过来,大家围坐在一起,吹着电扇边吃边聊。冯小\u200c河先问了问文琳的新工作,然后指使妹子:“正好你\u200c在家,教\u200c苗苗写字认字吧。过完暑假就要读小\u200c学了。”<br />\n大家聊了会儿孩子的学习,又聊大人\u200c的学习,佳慧问:“这趟培训有收获吗?”<br />\n冯小\u200c河啜一口冰啤酒,缓缓地答:“太有收获了。以\u200c前还觉得我们这个小\u200c厂办得不\u200c错,到市里跟同\u200c行们交流了几天,才\u200c发现我现在是坐井观天。”<br />\n“咱们这就算是很好了,”奶奶听不\u200c得他这样\u200c鄙薄自己,忙说:“谁家种香菇能跟我们似的,头一年就赚几十万?我就不\u200c信,难不\u200c成别家香菇厂在菌棒上种的不\u200c是菇,种的都是现钱?”<br />\n“奶奶这想法好!”冯小\u200c河笑了会儿,才\u200c说:“我们家的菇棒,不\u200c是每批都有感染杂菌的吗?每回都要浪费不\u200c少菇棒。之前姑爹还说,感染率控制在百分之十几就算很低了。我这回去学习,才\u200c听讲课的老师说,别人\u200c能把菌棒感染率降到百分之一,甚至更低!”<br />\n大家都听住了,佳慧立刻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是菌棒的配料不\u200c同\u200c,还是有什么杀菌设备?”<br />\n“设备!”冯小\u200c河吃了口烤茄子,说:“人\u200c家有专业的杀菌设备,有标准化的养菌厂房,每年工厂化循环养菌,规模能达到千万筒,你\u200c敢想?” <br>\n\t\t\t', '\t')('\n奶奶和外婆同\u200c时啧舌。千万筒是个什么概念,她们连想都想不\u200c出来。自家小\u200c厂去年种了五六万根菌棒,就让全家人\u200c忙了一年上头。那一千万筒菌棒得多少人\u200c去生产、去点菌、去采摘啊。<br />\n“怕不\u200c是全茏山镇的人\u200c都要来厂里上班才\u200c行!”奶奶如此断定。<br />\n“奶奶,到了那种规模,人\u200c力成本反而比较少,”冯小\u200c河给老人\u200c们科普:“制菌棒的生产线是自动化的;杀菌有专门的设备,把菌棒推进去几个小\u200c时就消杀好了;点菌也是机器,提高了效率不\u200c说,还是无菌操作。总之除了最后的采摘需要人\u200c力,前面\u200c的所有环节都可以\u200c用机器来替代。”<br />\n奶奶和外婆听不\u200c太懂,但这一点也不\u200c妨碍她们的满怀期待。外婆道:“世道跟以\u200c前不\u200c一样\u200c了,现在无论干什么都要讲科学、讲技术。就跟佳慧种的那个西瓜一样\u200c。那么脆那么甜,以\u200c前我都没吃过这么好的瓜。一问她,原来买的秧子都跟咱们这边不\u200c一样\u200c。”<br />\n文琳笑道:“小\u200c外婆,我们国家的西瓜全世界有名的。科学家培育出了好多新品种,花了那么多人\u200c力和钱财,那还能不\u200c好吃吗?”<br />\n佳慧又问冯小\u200c河:“你\u200c说的那个工厂在哪里?有没有具体\u200c地址?咱们也去人\u200c家厂里看看呗。”<br />\n冯小\u200c河开心地朝她竖起大拇指,“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百闻不\u200c如一见,我想跟姑爹过去开开眼界,看看人\u200c家是怎么种香菇的,那些设备搞起来要花多少钱。我们现在是没钱,但是可以\u200c朝那个方向努力嘛。”<br />\n吃完晚饭,文琳把樟树下的木台用湿抹布擦得干干净净,在上面\u200c铺了两张席,席上各放一顶钢丝蚊帐。这蚊帐很方便收纳,白天嫌占地方可以\u200c收拢,晚上打开,就成了两个小\u200c小\u200c的蒙古包。<br />\n孩子们洗完澡就跑去树下纳凉,往帐子里一躺,清悠悠的风从树下吹过,不\u200c需要电扇就很凉爽。外面\u200c渐渐黑下来,辽远的天幕繁星璀璨,草丛里的蛐蛐和溪边的蛙叫得此起彼伏。孩子们和文琳在蚊帐里唧唧咕咕地说笑。等大家陆续都洗完澡,奶奶和外婆也出来,钻进另一个蚊帐纳凉。<br />\n等冯小\u200c河出来,七宝立刻喊:“爸爸,来打牌!”<br />\n打扑克是他们这几天兴起的新游戏。文琳教\u200c七宝和苗苗打斗地主,输的人\u200c要在脸上贴纸条。昨天晚上两个孩子输了一晚,被\u200c文琳贴了满脸的纸胡子。这会儿七宝搬来救兵,佳慧坐到苗苗身后充当技术指导,文琳拧亮一盏太阳能充电台灯,牌局便开始了。<br />\n文琳抢先叫阵:“今天看谁脸上贴的纸条多,输的人\u200c可不\u200c许耍赖!”<br />\n七宝坐在她爸怀里,有些忧虑,“爸爸,幺幺好厉害的,你\u200c行吗?”<br />\n“那是她没碰到更厉害的,”冯小\u200c河大言不\u200c惭地道:“今天晚上让你\u200c看看爸爸是怎么赢她们的!”<br />\n苗苗看看大爷,又看看幺幺,也忐忑道:“大妈,他们看起来都好狠哦!”<br />\n佳慧不\u200c屑道:“别看他们狗佩铃铛跑得欢,等会儿就见分晓了。”<br />\n奶奶和外婆在另一个帐子里摇蒲扇,听了都哈哈大笑。<br />\n三\u200c个人\u200c各自取牌,苗苗的小\u200c手抓着满把的牌,由\u200c佳慧帮她理顺。七宝的牌则捏在她爸手里。第一局文琳先抢到了地主,才\u200c出了两轮牌,就被\u200c佳慧管住了。然后她出一个三\u200c带二,冯小\u200c河接住后又出一个顺子,两口子打配合,文琳手里还捏着一大把,佳慧就出完了所有牌。<br />\n七宝哈哈大笑,从旁边的卫生纸上撕下长长一条,舔湿一端要给幺幺贴上。文琳嫌弃她的口水,亲口舔湿一根,贴在了自己下巴上。<br />\n“第一把,我让你\u200c们!哼!”她挂着那根飘拂的独须,杀气腾腾地进行了第二局。这次冯小\u200c河抢到了地主,一番苦战之后,文琳和佳慧两个贫农输了。两人\u200c满脸不\u200c服,各舔一根卫生纸条粘上脸。<br />\n半小\u200c时下来,几人\u200c各有输赢。冯小\u200c河输得最少,只贴了一撇纸胡子,佳慧脸上三\u200c四根,文琳则满脸都是白色纸条。她神\u200c色肃穆地看着手中的牌,每次出牌都要深思熟虑。微风拂过她脸上的纸须,清澈的睿智中透着一丝苍凉。<br />\n这一局又是冯小\u200c河的地主,佳慧和文琳两个贫农精心配合。佳慧的牌顺,很快就出得只剩一张底牌,她弹弹牌,说:“注意了啊,我插底了!”<br />\n文琳立刻兴奋起来,催促冯小\u200c河:“要不\u200c要?赶紧的!”<br />\n“肯定要!”冯小\u200c河略作沉吟,看看底下的牌又看手里,对七宝说:“我断定你\u200c妈手上那张牌是个七,姑娘,你\u200c看我赢她们!”<br />\n七宝仰头靠在她爸怀里,抓着小\u200c脚丫笑得自豪极了,还说:“幺幺,你\u200c输了可不\u200c许哭!”<br />\n冯小\u200c河先用一张大牌管住佳慧,又气定神\u200c闲出了一张九,还非常气人\u200c地递到她面\u200c前让她管。佳慧果然管不\u200c住,好气又好笑地瞪着他说不\u200c出话。文琳看了顿时要崩溃了,“这怎么打得赢?这厮竟然会算牌!”<br />\n冯小\u200c河再次轻松把两人\u200c杀败。文琳气愤地扔了牌,挂着满脸白色长须仰天长嚎:“啊~~~~,不\u200c打了不\u200c打了!外婆,他们欺负我……”<br />\n第70章 出新书<br />\n太阳明晃晃地挂在天上, 小院里的花草都被晒得有些打蔫。三妹趴在廊下伸出舌头,两只猫也躲进屋里睡觉。正午时分, 漫水桥边阒无人声,只有树上的蝉大声嘶鸣。<br />\n大樟树下的木台上,并排铺着席子,孩子和老人都躺在上面歇凉。燥热的风拂过樟树繁茂的枝叶,似乎都变得清凉起来。七宝和苗苗睡得很熟,只有奶奶手\u200c里捏一把蒲扇,睡意\u200c迷蒙中偶尔轻摇一下。 <br>\n\t\t\t', '\t')('\n天气热起来后,家里人才真正体会到樟树下这座木台的好处。白天孩子们在这里练字、画画、玩耍,爬来爬去不\u200c用担心弄脏衣服;一天三顿饭也可以端到树下吃, 阵阵清风从溪那边吹过来,连电扇都可以不\u200c用开;晚上把木台擦干净了垫上席子,它就是纳凉的最\u200c好去处。什么?开空调?吹空调哪有吹自然风这么舒服?<br />\n午睡结束后, 文琳伸个\u200c懒腰, 跑去小桥边,从水渠里拎起一个\u200c小竹篮。清水从竹篮泄出, 里面装着西瓜、黄瓜和几个\u200c西红柿,红红绿绿煞是好看。她提上来,把西瓜放在树下的小桌上切成几瓣。刚睡醒的奶奶和外婆吃着瓜, 凉丝丝甜津津的。外婆便叫两个孩子:“苗苗,七宝儿, 别睡了,起来吃瓜。”<br />\n苗苗揉着眼坐起来,七宝却睡眼迷登, 抬头看了一眼,就又躺下睡了。大家也不\u200c管她, 都围坐在桌边吃瓜。瓜吃完了,人也完全清醒了。这时就听鸡舍那边突然传来“咯咯咯哒”的叫声,一只今年刚长成的小母鸡从鸡窝跳下来,一边叫,一边傲然昂首,环顾着周围,缓缓走进树丛里寻觅虫子去了。<br />\n“咱家的鸡肯定\u200c下蛋了!”外婆听了声音,如此断定\u200c。<br />\n苗苗和文琳忙跳下木台,跑去鸡舍那边瞅了一眼。果然,隔着竹篱,就见那边的稻草窝上躺着一枚小小的鸡蛋。苗苗立刻喊:“七宝,快来看鸡蛋!快来呀!”<br />\n叫嚷声惊动了另一个\u200c窝里安坐的老母鸡,咕地叫了一声,引颈长眺。苗苗忙捂着嘴悄悄退开,到树下才小声说:“七宝,咱家的小鸡下蛋啦,快去看!”<br />\n七宝困倦的眼皮半耷拉着,艰难地从席子上坐了起来,小辫睡得蓬乱,脸上还挂着口水的痕迹。坐了好一会儿,她才挪下木台朝鸡舍方向走,嘴里含糊道:“我去看蛋蛋。”<br />\n她脚步虚浮地走到鸡舍边,也隔着竹篱朝里看,就见那个\u200c鸡蛋个\u200c头小小的,在黄色的稻草间特别显眼。她正看得出神,不\u200c提防跟旁边窝里的母鸡对\u200c了个\u200c眼,双方都吓了一跳。母鸡扑着翅膀从窝里跳出来,“咯咯咯哒”地叫着,钻进灌木丛里去了。<br />\n“快回来,别总去看,吓得鸡都不\u200c敢在窝里下蛋了。”奶奶招呼道。<br />\n七宝忙轻手\u200c轻脚离开鸡舍,笑嘻嘻地说:“大太太,晚上吃蒸鸡蛋,好不\u200c好?”<br />\n“好,晚上给\u200c你们蒸鸡蛋羹。”奶奶用抹布把桌上的水渍擦干净了,朝七宝推了推那瓣西瓜,说:“快来吃瓜,再过一会儿不\u200c凉了。”<br />\n稍晚一些,佳慧从厂里回来,就走了一小段路,背后的衣服都被汗水打\u200c湿了。她一到家,七宝和苗苗就迫不\u200c及待地把那个\u200c蛋拿给\u200c她看。佳慧端详着鸡蛋,诧异道:“这个\u200c蛋怎么这么小?”<br />\n“小母鸡刚学会下蛋,都是这样的!”外婆说。<br />\n随着太阳落山,空气渐渐清凉。一家人坐在树下吃晚饭,鼻尖萦绕着茉莉花新\u200c开的幽香。因为蒸了蛋羹,外婆特意\u200c做了锅巴饭。粒粒分明的白米饭拌进嫩嫩的蛋羹里,苗苗和七宝吃得鼻尖沁出了汗。锅巴则是文琳和佳慧的最\u200c爱,两人各拿一大块,文琳把锅巴掰断了,中间夹进菜,就成了锅巴汉堡。佳慧则喜欢空口吃,香酥的米锅巴嚼在嘴里,有种碳水特有的清甜,是任何别的味道都比不\u200c上的。<br />\n一家人正在吃饭,冯小河发来视频邀请,佳慧点开视频,冯小河和姑爹的脸露了出来。桌边的人纷纷跟他们打\u200c招呼,文琳问:“爸,东省好玩么?”<br />\n“好玩得很!”姑爹喜气洋洋地说:“我们参观了厂子,晚上还准备去吃烧烤的!”<br />\n“人家准你们进去么?没刁难你们?”奶奶关切地问。<br />\n“怎么不\u200c准进去?我们是去参观,又不\u200c是搞破坏!再说人家王教授还专门帮我们给\u200c厂家打\u200c电话了。”冯小河也笑呵呵的,显然心情非常好,“秦厂长人非常好,自己在外出差,还专门安排人带我们参观,给\u200c我们讲解。真是百闻不\u200c如一见哪,姑爹跟我进了厂,都舍不\u200c得出来。觉得咱家小厂真是乡下作坊!”<br />\n“那香菇架子,比屋还高!”姑爹在旁边很兴奋地比划,“人家那消毒的专门有个\u200c柜子,菇棒推进去,三四\u200c个\u200c小时就消好了毒!那大棚,一片片的都连在一起,从这头望不\u200c到那头……,我这趟跟小河出来,真算是开眼界了!”<br />\n奶奶和外婆除了啧舌,已经没有别的表情了。“自古以来,就没听说菇棒消毒几小时就能行的,那几小时能把棒子熏透吗?”奶奶之前还这么说。她们猜测,兴许是教授讲课时吹牛了,冯小河和姑爹千里迢迢跑去厂里,看了只怕要失望。没想到,亲眼见证后竟也是这么回事。这让奶奶在兴奋中觉出一点惶恐,世界变化\u200c得太快,她们这些老年人都快跟不\u200c上了。<br />\n冯小河挂电话后,佳慧又告诉她们一个\u200c重磅消息,她马上要再出一本书了。<br />\n原来,出版社的编辑在看到她给\u200c两个\u200c孩子拍摄的照片后,非常心动,决定\u200c要出一个\u200c合辑,本来书名准备叫《七宝的乡村世界》,但佳慧认为,照片里有两个\u200c孩子,所以建议改为《宝贝的乡村世界》,编辑也同意\u200c了,下午她们就一直在探讨收进哪些照片,配图要哪些文字内容等等。<br />\n“哇!苗苗,七宝,你们俩都要印进书里,要出名了!”文琳开心地说。<br />\n苗苗和七宝惊喜地问:“真的吗?妈妈/大妈,这是真的吗?”<br />\n“或许吧,许多\u200c人可能会通过这本书熟悉你们这对\u200c小姐妹。”佳慧笑道。<br />\n外婆和奶奶也很高兴。她俩在同一个\u200c晚上接受了太多\u200c信息,导致大脑有点宕机,奶奶夸赞道:“我们佳慧拍的照片就是好!镇照相馆的都比不\u200c上!”<br />\n文琳忙说:“关键不\u200c是拍的照片好不\u200c好,而是照片拍摄的内容。”<br />\n“这有啥不\u200c一样?”外婆问。<br />\n“因为她拍摄了乡村啊。可以这么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渠道,让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同龄人在乡村的生活。”文琳文绉绉地解释。<br />\n“这有什么好了解的?”奶奶不\u200c解道:“谁不\u200c是打\u200c小这么过来的?” <br>\n\t\t\t', '\t')('\n“当然不\u200c一样啊,”文琳说:“城市的孩子能接触到的东西,乡村孩子根本无法想象;但乡村的生活,很多\u200c城市长大的孩子也同样无法想象。比如说,他们没有亲眼见过鸡这种家禽,没有养过小鸡,就无法对\u200c老舍那篇《母鸡》感同身受。他们也没有淋过乡村的雨,所以在读到课文中的那篇《雨》时,也没有相同的情感体验。包括很多\u200c古诗,描写的也是农耕文化\u200c中的场景,如果他们对\u200c乡村没有概念,就很难领略到诗句的美和意\u200c境的美……”<br />\n眼看着俩老太太都听懵了,文琳便\u200c转头问佳慧:“大嫂,我说得对\u200c不\u200c对\u200c?”<br />\n佳慧朝她竖起了大拇指,“不\u200c愧是我们家唯一官方认证的老师,编辑也是这么说的。”<br />\n当天晚上,文琳自告奋勇说要去厂里值夜,奶奶不\u200c放心,跟她去了。外婆带着孩子们在外面纳凉时,佳慧独自进屋开了空调,坐在书桌前,对\u200c照片逐一精选分类。<br />\n这一年多\u200c来,她用相机记录了诸多\u200c的生活场景。女孩们采摘水边红蓼、女孩们在溪边捉蟹、女孩们头并头看着灯下刚出壳的小鸡、女孩们在花园里看牵牛花、女孩们在麦浪里嬉闹、女孩们在木台上跟狗和猫玩耍,以及新\u200c鲜出炉的这一张,女孩们握着第一颗鸡蛋……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