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张佳慧都非常喜欢。<br />\n叶子君曾说,乡村的教育资源比不\u200c上海市,佳慧对\u200c这句话是认可的。闭塞的乡村里,很多\u200c场景都是固化\u200c的,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好地了解这个\u200c世界。就像冯小河和姑爹到另一个\u200c厂里看了,才会发现\u200c自家小厂前进的方向在哪里。<br />\n但佳慧并不\u200c觉得,乡村就没有好的教育资源。因为所谓教育资源,本身就是一个\u200c见仁见智的事情。就像她的图书编辑说的,城市的孩子同样需要走进乡村来看一看。如果他们没见过鸡,不\u200c了解鸡对\u200c于\u200c农家生活的重要意\u200c义,那他们就不\u200c能理解‘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是何等闲适的生活场景,也无法理解‘千里无鸡鸣’里,那黎明中的沉寂意\u200c味着何等令人心痛的现\u200c实。对\u200c自然缺少观察的孩子,即使接触到优美的文字,又怎么能发自内心地去感受它领会它?<br />\n她的这本书,编辑非常看好,因为它不\u200c仅记录了两个\u200c孩子的生活,更代表着对\u200c某种童年方式的怀念。这让佳慧在选择照片和文字内容时也变得慎重起来。<br />\n她一直忙到很晚,才去卫生间洗漱。临睡前她到阳台上透了会儿气。就见广阔天幕中,繁烂的银河清晰分明。星光里的小院寂寂无声,樟树下的蚊帐中,人们都已睡熟。不\u200c知是腊梅还是牡丹,瘦长的身影从晒谷坪上迅疾而无声地跑过,隐入了屋后的黑暗中。<br />\n就在她关好纱门准备回房睡觉时,电话突然响了起来。佳慧看了看,号码很陌生。她疑惑地接起来,喂了一声。<br />\n那边却沉默着,就在她要挂断时,一个\u200c年轻的女声犹豫着说:“姐……”<br />\n佳慧的第一反应是诈骗电话,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那可能确实是自己的妹妹打\u200c来的,她诧异道:“吴蕊涵吗?怎么了?”<br />\n吴蕊涵在那边支吾了一会儿,才问:“我妈去你那儿了吗?”<br />\n“没有啊,”佳慧说完才意\u200c识到什么,问:“你妈不\u200c在家?到底怎么了?”<br />\n“我妈跟我爸吵架了,”吴蕊涵说:“然后她就走了,手\u200c机也关机了。”<br />\n第71章 老吴家<br />\n原来, 这件事的起因竟跟佳慧买的那台电脑有关。新电脑激发了罗玉华巨大\u200c的创作热情,每天她都随身\u200c携带着, 在超市收银台里坐着时\u200c,没顾客她就在电脑上敲敲打打,晚上回家也经\u200c常写到半夜,搞得老吴都有意见了。<br />\n没想到,就在前天,她因为走得\u200c匆忙,把电脑落在家里,碰巧老吴的大女儿过去了,看到家里多了台崭新的电脑, 就跟她爸说了一声\u200c,拿回家自己用去了。<br />\n等罗玉华九点多钟关了店门回家,才\u200c知道这件事, 当时\u200c就气炸了, 跟老吴说:“你给我立刻拿过来!那是我的电脑,她凭什么拿走?”<br />\n老吴觉得\u200c时\u200c间太晚了, 就敷衍老婆:“这会儿都黑更半夜的了,明天一早我就去给你拿,行了吧?”<br />\n罗玉华却一刻都等不及, 转身\u200c就去了老吴的前妻家。也不知道她经\u200c历了什么,总之电脑是被她拿回来了, 老吴的大\u200c女儿却给她爸打电话\u200c哭诉了一番,说罗玉华“像个疯婆子一样”踢她家的门,还\u200c骂她和她妈, 问她爸能不能管管自己的老婆。<br />\n罗玉华回家后,老吴就说了她两\u200c句, “你性子也太急了。你要电脑就好好跟她们\u200c说。过去就踢人家的门算是怎么回事?”<br />\n他自认为自己好言好语的,没想到罗玉华却翻了脸,说:“她到我家来,拿我的东西,她还\u200c有理了?下回再这样我就报警抓她!我看警察会不会也这么护着她!”<br />\n老吴听\u200c她这么说自己女儿,就不乐意了,说:“一台电脑,多大\u200c个事啊。你跟一个孩子争什么?那怎么说也是我女儿,女儿到当爹的屋里来,怎么搞得\u200c跟小偷一样?”<br />\n两\u200c口子就吵起来了。吴蕊涵那时\u200c在自己房间里,听\u200c到外面高一声\u200c低一声\u200c的争吵,烦得\u200c要死,就打开门吼了一句,“能不能安静点?天天叫我好好学\u200c习,这么吵我能好好学\u200c习吗?”<br />\n老吴便闭了嘴去书房玩游戏,吴蕊涵也把门摔上了,留罗玉华独自一人在客厅里。过了好一会儿,吴蕊涵听\u200c到关门声\u200c,便知道她妈又出去了。<br />\n家里人都以为罗玉华跟往常一样,吵完架出去散会儿步就会回家。她这人性子急,气来得\u200c快,消得\u200c也快。谁都没想到,当晚她竟然没回来。凌晨两\u200c点,老吴打她电话\u200c也关机了,又到处打电话\u200c问她在沙河县的亲戚朋友,也都说没见过她。老吴这才\u200c开始着急,自己跑出去在小区内外到处找了一遍,也没见人影。<br />\n他没敢把这事告诉女儿,吴蕊涵马上高三,学\u200c习一天都耽误不得\u200c。第二天一早他给女儿做了早饭,送她去补课,自己去了店里。直到晚上吴蕊涵回来,她妈还\u200c没回家,父女俩面面相觑,一番推测之后,吴蕊涵鼓足勇气打给了佳慧。<br />\n佳慧听\u200c了也担忧起来,忙给她妈打电话\u200c,果然关机。她便发\u200c了条短信,让她开机后联系自己。直到第二天九点多钟,罗玉华才\u200c给佳慧回了电话\u200c,说自己很好,叫她和外婆不要担心。<br />\n佳慧都没敢跟外婆说这事,便问她在哪里,接下来准备怎么办。<br />\n罗玉华沉默了很久,才\u200c问:“佳慧,你是不是觉得\u200c妈很没有用?”<br />\n她开口时\u200c语气还\u200c很平静,说完这句话\u200c就泣不成声\u200c了。<br />\n佳慧没有打断她妈,就握着电话\u200c静静地听\u200c她哭。罗玉华啜泣一阵,开始语无伦次地倾诉和抱怨。她觉得\u200c自己的这一生失败到了极点。那么努力地读书,还\u200c是没能考上大\u200c学\u200c;那么憧憬有个幸福的小家,却碰上一个糟糕之极的男人;那么巴心巴肝地对弟弟好,他却从来没为她说过一句公道话\u200c;那么心疼小女儿,她走时\u200c她甚至没有打开门看一眼……<br />\n“我那时\u200c丢下你跑了,几年没回来。你是不是特别恨我?”她流着眼泪问大\u200c女儿,“妈也没办法。妈妈再不跑,会被他们\u200c全家人搓磨死。你爸、你奶合起来打我。我略微还\u200c一下手,你爷就在旁边喊,看哪,谁家媳妇子还\u200c敢打婆婆……” <br>\n\t\t\t', '\t')('\n久远的记忆从佳慧心头泛起,她对所谓的父亲印象已经\u200c非常模糊,但却还\u200c清晰记得\u200c她爷爷奶奶刻薄的嘴脸。那时\u200c她奶奶最常说的一句话\u200c就是,你妈不是个好东西。哪个当妈的能像她那么狠心?贼淫*妇,贱女人!丢下自己的女儿不管,跟别的男人跑出去寻快活!王家上辈子作了什么孽,娶进来这么个女人……<br />\n上辈子佳慧从一两\u200c岁时\u200c起,就很少看到她妈了,后来甚至连着好几年都没回家。照她奶奶的说法,是她妈不要脸,在外面搞外遇。直到王宝山要跟另一个女人结婚了,才\u200c催逼着让她回来办了离婚手续。但是结合外婆后来的说法,和罗玉华现在凌乱的讲述,她却拼凑出一个遭遇家暴的农村女人的生活轨迹。罗玉华先是被逼得\u200c躲在学\u200c校,后来民办教师被清退后,她又外出打工。明知道佳慧在王家过得\u200c很难,她也没法回去看她,更没办法带她走。唯一一次她用攒了很久的钱给女儿买了衣服吃食,回家偷偷看了她一眼,却在村里被人看到了,王宝山赶出来,揪采着她的头发\u200c,把她从村里一直打到了村外。<br />\n她后来过得\u200c再难,都从没后悔过离开那个家。唯一遗憾的是女儿还\u200c是留在了王家。遇到吴志军的时\u200c候,他开着一间小超市,她在旁边餐馆帮厨。吴志军经\u200c常带女儿去餐馆吃饭,那人脾气温和,见谁都是一脸笑,对自己女儿更是好得\u200c没话\u200c说,一碗面要先喂女儿吃饱了他再吃,面都坨了都没听\u200c他呵斥过女儿一句。罗玉华从来没见过当爹的对闺女那么耐心、那么细致,所以后来她得\u200c知老吴离过婚、想跟她处对象,想都没多想就答应了。<br />\n结婚十几年来,他们\u200c住的地方经\u200c过拆迁改造,原来的小超市变成了大\u200c超市。老吴的前妻一家却越过越差。她上班的工厂破了产,现在的丈夫工资也低,反倒是当个体\u200c户的前夫经\u200c济越来越宽裕了。这不免让她又嫉又恨,时\u200c常唆使女儿过来要钱要物,今天买衣服明天换电话\u200c,零花钱成百成千地要,前妻还\u200c说:“那是你亲爸,又不是别人!他的都是你的!”<br />\n为了这个,罗玉华和吴志军没少吵架。但吵过之后,罗玉华就又心软了。她结婚前不就知道老吴对女儿好么?他对大\u200c女儿百依百顺,对小女儿不也这样么?只要他有空,一定会接送吴蕊涵,孩子想吃什么、想要什么他都尽量满足。哪对夫妻没有争吵?不都是这样过来的么?<br />\n然而\u200c,那天晚上的一场争执,却让她彻底寒了心。她终于意识到,他对两\u200c个女儿的好,是因为那是他血脉相连的亲人。哪怕她和他同甘共苦十几年,她在他眼里,也不过是个外人罢了。<br />\n在那个家里,没有一件东西是属于她的。房子是他的,车是他的,超市是他的。她唯一真正拥有过的东西,就是大\u200c女儿送给自己的一台电脑。然而\u200c就连这个都会被人抢走,辛苦写了很久的文字被当垃圾一样删除。而\u200c她只是要拿回自己的东西,就被骂作疯子。她的丈夫即使知道前因后果,也只会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你跟孩子计较什么。<br />\n罗玉华憋得\u200c要爆炸了。却不知道要跟谁倾诉。她没什么朋友,一天到晚守在超市里,过去打工时\u200c认识的几个朋友关系都淡了。她也不能跟自己的亲妈说,除了叹息和劝她忍让,懦弱的母亲也无法给她别的劝告。她更不能跟弟弟和弟媳说,他们\u200c都等着看自己笑话\u200c呢。离开家的这两\u200c天里,她白天在县图书馆呆坐,晚上回小旅馆休息,整个人都木木的。<br />\n直到看见佳慧发\u200c来的短信,她的情绪才\u200c找到缺口,一泄而\u200c出。哭诉了一番后,她整个人才\u200c仿佛活了过来。<br />\n两\u200c人通话\u200c时\u200c间太长,手机都发\u200c烫了,罗玉华才\u200c勉强止住了自己的唠叨,并\u200c且开始觉得\u200c羞愧了。这时\u200c,始终都很安静的佳慧才\u200c开了口,“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呢?”<br />\n一句话\u200c把罗玉华拉回了现实。她没想过离婚,已经\u200c离过一次婚的女人,再离第二次,别人会怎么看她?会怎么看吴蕊涵?但当她把这些顾虑告诉佳慧时\u200c,佳慧却嗤之以鼻,“过好自己的日\u200c子就行了,管别人干嘛?”<br />\n“再忍忍吧,你妹明年就要高考了。”罗玉华说:“无论怎么样,都要等她高考完再说。”<br />\n“行,”佳慧沉默了好一会儿,才\u200c对她妈说:“能从王家那个烂泥塘挣脱出来,你已经\u200c很勇敢了。你不用觉得\u200c对不起别人,你不欠任何人的。过去是,现在也是。而\u200c且以我的人生经\u200c验,要想你的女儿过好她的一生,你首先得\u200c过好自己的一生。吴蕊涵不小了,相比起一个表面完整的家庭,我想她更希望有一个心情愉快、情绪稳定的母亲。”<br />\n罗玉华也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才\u200c说:“好,我会认真想想的。”<br />\n“我也并\u200c不是要劝你离婚,离婚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而\u200c且是最后的方式,”佳慧又补充,“妈,我有时\u200c也觉得\u200c你的性格太急燥了,沉不住气。不要动不动发\u200c脾气,有些话\u200c是可以好好说的。跟你老公好好谈谈,如果他仍然不把你的意见当回事,那就直接用行动去反击。那个家你也有份,房子和店都算夫妻共同财产。别忘了你是女主人,你得\u200c拿出女主人的气势来。”<br />\n这些话\u200c佳慧上辈子从没对自己的母亲说过。她们\u200c在各自的路上走得\u200c焦头烂额,融洽相处的机会一直都不多。但这一次,佳慧决定放下所有成见,无条件支持她妈,不为别的,就因为她们\u200c同样都是女人。<br />\n罗玉华又流了眼泪,她哽咽着说:“好的,妈妈知道了。你……你别告诉外婆,她年纪大\u200c了,我不想让她知道这些烂事……”<br />\n第72章 玉米餐<br />\n佳慧打完电话下楼时, 老人们正坐在厨房择菜,奶奶问:“跟谁讲电话呢?讲这么半天!”<br />\n佳慧想了想, 决定把她妈的吩咐抛之脑后\u200c,让奶奶和外婆开展一场讨论,便说:“我妈和她老公吵架,离家\u200c出走了。”<br />\n外婆果然大吃一惊,说:“她走到哪里去了?身上带钱了吗?……哎哟,志军那孩子脾气\u200c那么好,玉华怎么还跟他有架吵?到底为了什么事?”<br />\n佳慧心想,她妈很多事都不爱跟外婆讲是有原因的。外婆这个人,什么事情都习惯于先反省自身, 对子女也是一样的要\u200c求,奶奶便不会这样。果然,听了事情的前\u200c因后\u200c果后\u200c, 奶奶便皱眉, 说:“老妹子,不是我袒护自家\u200c亲戚, 实在是这当爹的把孩子惯得太没个样儿了!虽是他女儿,到底是两家\u200c人了,怎么眼里这么搁不住好东西?照这样下去, 他两个闺女长大了,指定要\u200c闹矛盾!”<br />\n外婆便叹气\u200c, 说:“我们玉华也是脾气\u200c燥,有什么事情你可慢慢跟丈夫讲啊,她又只会吵。吵来吵去夫妻离了心, 吃亏的不是她自己么?”<br />\n奶奶也点头\u200c称是,说:“玉华看着\u200c伶伶俐俐的, 倒不晓得她性\u200c子那么急。夫妻间时常吵架也是不好。”<br />\n佳慧看看她俩,又抛出重磅炸*弹,说:“我妈指不定想离婚呢。”<br />\n外婆顿时急了,“五十多岁的女人,离什么婚?老来伴老来伴,离婚了,等她老了谁来跟她做伴呀?”<br />\n“婆婆,这样子吵下去,未必能到老呢,”佳慧说:“女人要\u200c是长期心情不好,容易引发乳腺癌、子宫癌、甲状腺癌等多种病变,这叫情绪病,您不知道吧?”<br />\n外婆听到这个癌那个癌,不由心惊肉跳,忙说:“我也不是说叫她一定不要\u200c离。凡事两口子好好商量,哪有过不去的坎?女儿都那么大了!”<br />\n正巧文琳进来了,立刻东问西\u200c问:“谁要\u200c离婚?谁?”<br />\n奶奶便告诉她前\u200c后\u200c始末,文琳听了生气\u200c道:“都跟他过一辈子了,还拿你当外人,碰上这种男人还不离婚?我有多远走多远!小外婆,我支持离! ” <br>\n\t\t\t', '\t')('\n佳慧看着\u200c小姑非常欣慰,她觉得这一年来,她对文琳的频繁洗脑还是很见成效的。以后\u200c要\u200c是不幸又碰到人渣,照文琳现在的样子,她至少\u200c有勇气\u200c逃离出来。<br />\n“我也这么觉得!”佳慧说。<br />\n奶奶摇头\u200c:“你们哪!十几年的感情哪能说断就\u200c断?打断骨头\u200c还连着\u200c筋呢。照我看,玉华男人不是什么坏人,顶多就\u200c是有些拎不清。得花力气\u200c好好地教一教管一管,管教过来了,夫妻两口子一起过日子不好么?难道非要\u200c离婚?”<br />\n“哎哟,”文琳撇嘴说:“又不是他的再世爹娘,谁愿意花力气\u200c去管他?”<br />\n“你们年轻人新潮,动不动说离婚。”奶奶道:“我们还是老思想,哪对夫妻不是慢慢磨合过来的?你迁就\u200c我一点,我迁就\u200c你一点,大家\u200c相互让一让,一辈子不就\u200c过来了?”<br />\n外婆连连点头\u200c称是,奶奶又劝她,“婆婆,我们把心放宽些。孩子们说的也对,他们能过就\u200c过,不能过了,女人离了婚又不是不能活?实在不行,叫佳慧妈到咱们这儿来,反正屋子多,多住一个人我还巴不得呢。”<br />\n换了佳慧说这话,外婆不一定信,但奶奶这么劝她,她便听进去了。那满脸的皱纹似乎都舒展了些,叹息道:“算了,左右说了没人听,我也不管他们了。我们大姑娘其实能干得很,就\u200c是命不好……”<br />\n讨论完了别\u200c人家\u200c事,佳慧便和文琳掰苞谷去了。胡爹爹家\u200c旁边那一块田里,玉米秆长得比人还高。飘拂的绿叶间,不同品种的苞谷都挂了须。她俩挑选饱满的玉米棒子,掰了大半篮子,又到旁边地里摘了好多毛豆。路过西\u200c瓜地时,佳慧又在瓜蔓间挑挑拣拣,选了个熟西\u200c瓜,两人合提着\u200c篮子往家\u200c走。<br />\n到家\u200c后\u200c的这点距离,两人走出一身汗。洗脸后\u200c她们坐到樟树下,佳慧剥玉米,文琳看孩子们写字。小桌上摊着\u200c练字本,苗苗正一笔一画地练字,七宝则拿着\u200c一盒彩笔,坐在姐姐对面吭哧吭哧地画画。一早上的功夫,她画了五六只蜗牛、七八只瓢虫蝴蝶,还涂上了各种颜色,弄得小手上也是五彩斑斓。<br />\n“苗苗写得很认真!这个‘田’字写得非常好!”文琳表扬了一个,又来看另一个:“七宝也画得很棒!哇,这个蜗牛还戴着\u200c蝴蝶结吗?”<br />\n七宝骄傲道:“它是蜗牛姐姐,跟我姐姐一样漂亮!我画了蜗牛的一家\u200c!”<br />\n佳慧便也凑过来看,就\u200c见其中一个蜗牛的头\u200c特别\u200c大,还涂满了黑色,便问:“这个为什么不一样?”<br />\n“它是蜗牛爸爸!”<br />\n文琳便幸灾乐祸地笑:“你爸……这个蜗牛爸爸看着\u200c就\u200c是个黑老粗!”<br />\n“才不是咧!”七宝反驳,“这是它的头\u200c发,它有黑色的头\u200c发!跟我爸爸一样,特别\u200c特别\u200c多!”<br />\n佳慧哈哈大笑,拍了张图片传给冯小河,继续剥玉米去了。<br />\n因为掰回来的嫩玉米特别\u200c多,中午她们干脆做了玉米全餐。佳慧烤了玉米火腿馅的披萨。外婆把玉米粒擦碎,拌进面粉和糖,再用玉米皮简单一包,蒸熟后\u200c就\u200c是玉米粑。把嫩玉米粒剥下来,拌上面粉放在锅里用油烙成块,便成了玉米烙。最后\u200c是朴实无华的烤玉米,把玉米棒子丢进面包窑里,烤得表皮带点焦黄,佳慧和文琳最喜欢。<br />\n玉米粑蒸熟后\u200c端上桌,满院都是新鲜玉米特有的甜香,老人孩子都喜欢。香酥的玉米烙切成小块,嚼起来咯嘣咯嘣的,孩子们也非常喜欢。平时深受欢迎的玉米披萨,在这些美\u200c食的比较下,也有些黯然失色起来了。文琳和佳慧啃一口烤玉米,喝一口凉凉的绿豆汤,只觉得浑身毛孔都舒爽起来。<br />\n夏天就\u200c在明\u200c亮的阳光、聒噪的蝉鸣和香甜的瓜果中一天天过去。偶尔天会阴,雨说来就\u200c来,午后\u200c下一场,傍晚下一场。下雨的时候,孩子们着\u200c急忙慌地朝家\u200c里搬书本,大人便跑出去收衣服、收桌子。老人们坐在廊檐下,看着\u200c水泥地坪被雨点慢慢打湿,空气\u200c中弥漫着\u200c植物蓬勃生长的湿润气\u200c息。<br />\n这天上午又下了一场急雨,下午佳慧想起姑姑说过,雨后\u200c是捡菌子的最佳时期,便想去后\u200c山捡菌子。文琳和孩子们一听,也嚷嚷着\u200c要\u200c去。佳慧便让她们都换了长袖长裤,扎束得利落了,一行四人背着\u200c竹篓要\u200c往后\u200c山去。<br />\n奶奶看了道:“你们莫跑远了,小心迷路。”<br />\n“不会的!”佳慧自信满满地道:“在这里都住了一年多了,这几座山头\u200c还没看熟吗?”<br />\n她在前\u200c面拿一把镰刀开路,苗苗和七宝走在中间,文琳在最后\u200c。四个人走在灌木丛中,各自左顾右盼,在林荫深处寻找菌子,刚走进林子没多久,苗苗便喊:“这里这里!大妈,这里!”<br />\n大家\u200c围过去,就\u200c见一棵松树下长着\u200c两三朵灰白的菌菇,文琳和佳慧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认识,也不知道能不能吃,佳慧果断道:“不管它!先摘回去了再说,让奶奶挑,她会认!”<br />\n好们把菌子摘了放进小背篓,又继续往前\u200c走。夏天的树林里阴翳潮湿,不时有点凉风吹进来,比外面凉快很多。就\u200c是有些花脚蚊子很讨人嫌。两个孩子在林地里手牵手走着\u200c,下一道缓坡时,七宝不小心滑了下来,带得苗苗也路着\u200c滑倒,两个孩子惊叫连连,大家\u200c哈哈大笑起来。<br />\n七宝刚爬起来,就\u200c发现旁边有一个奇怪的蚊香盘似的东西\u200c,便问:“呀,这是什么啊?”<br />\n佳慧一看,原来是条肥大的马陆,正团成一团躺在地上。她不由得头\u200c皮发麻,说:“快走快走,那是马陆虫。”<br />\n七宝兴致勃勃地蹲在旁边看,还问苗苗:“姐姐,马陆虫咬人吗?”<br />\n“这个不咬人。但是它会放臭气\u200c。”苗苗很资深地答,还拿小棍戳着\u200c马陆虫的身体。那马陆受惊之后\u200c,团得更紧了。<br />\n佳慧正准备把孩子一把薅走,文琳抢在她前\u200c面动手了。她提着\u200c七宝的后\u200c领,把她拎出老远,呲牙咧嘴地说:“这是什么爱好?肉麻死了!快走快走!我最讨厌这些虫子了!” <br>\n\t\t\t', '\t')('\n佳慧听了,差点和她执手相看泪眼,这家\u200c里终于有个正常人了!终于有人跟她一样怕虫子了!!<br />\n“就\u200c是!这玩意儿看着\u200c就\u200c肉麻,两呆瓜还蹲在旁边傻看!”她赶紧跟上,又说:“姑姑每年春天还上山寻蜈蚣呢,说能挣不少\u200c零花钱。你会捉么?”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