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定劫(1)
('\n\t鸿钧道祖,只说了一句‘痴儿’,便看向了那西方教的两位圣人,道:“吾早有言: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乃是福地!”<br />\n“既是福地,自有福佑!”<br />\n“本会元杀劫,暂且仍在南瞻部洲!”<br />\n接引与准提闻言,先是一喜,旋即道心之中恍然若失,仿佛在刚才失去了什么重要的机会一般!<br />\n这种感觉极为强烈,几乎不亚于,当年紫霄宫中,见到那红云、鲲鹏,在道祖之前有一张蒲团!<br />\n果不其然,两位圣人,都只听得,一声大道轻吟。<br />\n抬头一看,便见那造化玉碟,放出无尽祥光,落下无数玄黄之气。<br />\n鸿钧道祖手中竹杖只是轻轻一扬,便挑起那无尽祥光,聚做一团,化为一团光球。<br />\n又轻轻一搅,无数玄黄之气,涌入光球之中。<br />\n这光球滴溜溜的被鸿钧道祖转动着,落到诸圣之前。<br />\n在诸圣注视中,这光球不断旋转,不断加速,不断的凝实。<br />\n渐渐的,渐渐的,这光球化作一块美玉。<br />\n此玉洁白无瑕,仿佛蕴含无数天地之理。<br />\n此玉又神圣透明,其中似乎铭刻着大道的纹理。<br />\n鸿钧道祖轻轻伸手,这玉便落入鸿钧道祖手中。<br />\n接着,鸿钧道祖手中竹杖轻轻一敲紫霄宫的地板。<br />\n这亘古不变,历劫不磨的道宫,顿时出现了一道缝隙。<br />\n鸿钧道祖拿着那美玉,在手中轻轻转动。<br />\n“此玉乃和氏璧!”<br />\n鸿钧道祖轻声说道。<br />\n“它将在人间,受地脉之滋润,得群星之福佑,将藏于山川之下,蛰伏于九州之中,与人道时时感应,与天道互相交感!”<br />\n“它将成为王者之器,帝王之证!”<br />\n“得者,将获天地之命,受三界之运,为道统之正朔!”<br />\n“它也将成为……”<br />\n鸿钧道祖缓缓而言:“本会元大劫之宝!”<br />\n“一如上会元之封神榜!”<br />\n诸神顿时道心震动,冥冥之中似有所感,一时之间,却又难以把握。<br />\n只有通天教主,目光灼灼,想到了在徐吉那方天地之中阅读的史书。<br />\n“和氏璧?!”<br />\n“传国玉玺!”<br />\n“原来如此!原来如此!”<br />\n在徐吉那方天地的史书之中,和氏璧乃是楚国人在山中挖出来的宝石,几经辗转之后,落入秦国之手。<br />\n后来,秦始皇将之制造成宝玺,珍贵异常,号为传国玉玺。<br />\n乃是王朝更迭,天命流转的象征之一。<br />\n在漫长的时光中,素来被视作正统的象征!<br />\n通天教主曾猜测过,所谓‘和氏璧’在洪荒之中,该是如何模样?又是在谁手中?<br />\n不意,此物居然是道祖所造,天道所凝的会元杀劫之宝。<br />\n与那封神榜,几乎无二。<br />\n“若是徐吉在此,以他性子,怕是当即就要表现出异样了!”<br />\n想到这里,通天教主指头微微掐动。….天地阴阳五行于道心之中转动。<br />\n时间随之被确定下来。<br />\n已经快要到转换之时了!<br />\n通天教主想到这里,微微吸了一口气,他知晓这紫霄宫是距离天道最近的地方。<br />\n便欲暗中勾动那人间水晶宫内的种种布置,以存储其中的功德,顺延了转换。<br />\n如今的徐吉,还不能暴露于诸圣之前。<br />\n也是此时,通天教主听到鸿钧道祖说道:“尔等皆上前来!”<br />\n六位圣人立刻乖乖上前稽首,聆听圣训。<br />\n也是在这个时候,鸿钧道祖头顶的造化玉碟,再次旋转,绽放出黑白二气。<br />\n将阴阳颠倒,也让五行紊乱。<br />\n从而在这个刹那,创造出了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br />\n一个可以瞒过圣人耳目的机会!<br />\n通天教主不再迟疑,当即勾动水晶宫内,那混沌钟留下的虚影。<br />\n留存其中的功德,立刻灌入虚影。<br />\n发动了早就准备好的神通,让转换顺延。<br />\n做完这一切,只是弹指。<br />\n通天教主抬起头,看到那造化玉碟之上,一个绛衣道人的身影。<br />\n通天教主明白,那绛衣道人,便是鸿钧道祖昔年斩却的三尸之一,也是寄托于这造化玉碟内的道祖执念。<br />\n“看来,徐吉的存在,老师已经察觉了!”<br />\n“不!”<br />\n“说不定,徐吉与吾的关系,老师才是最清楚的那一个!”<br />\n“那方天地,甚至有可能……”<br />\n心中念头翻滚,通天教主对着造化玉碟再次稽首,于道心之中默念:“通天拜谢天道!”<br />\n在这洪荒三界之中,恐怕就只有通天教主才知晓,已然合道的道祖,目前处于一种极为玄妙,难以言说的境界。<br />\n合道后的道祖,具体情形,异常玄妙。<br />\n其与天道,犹如阴阳,难以分割,也如五行,难以分辨。<br />\n简单而言,当鸿钧道祖,身处三界之外时。<br />\n他是天道,而造化玉碟中寄托的执念,才是真正的鸿钧道祖。<br />\n当鸿钧道祖身处紫霄宫或者三界中时,造化玉碟,便成为了天道之器,寄托其中的执念,就可能化作天道执念。<br />\n当然了,具体情形,究竟如何。<br />\n便是鸿钧道祖本人,也未必讲的清楚。<br />\n在绝大多数时候的鸿钧道祖,既有天道的一面,也有鸿钧的一面。<br />\n但,这个状况并非永恒不变的。<br />\n上次万仙阵后,通天教主曾被鸿钧道祖带回紫霄宫。<br />\n正是在这紫霄宫内,通天教主与寄托于造化玉碟中的恩师执念相遇,有了些了解,知道了些情形。<br />\n正是紫霄宫中的遭遇,让通天教主在回归三界后,自守碧游宫,整整一个会元都未露面。<br />\n因为,通天教主知道了,自家恩师,在合道之后,本我、执念,都在天道的运转中,被慢慢磨灭。<br />\n随着时间流逝,会元更替。<br />\n迟早有一日,鸿钧道祖将不复存在。<br />\n只有天道永存!<br />\n届时,天道会重新挑选一个合道圣人。<br />\n鸿钧既已不存,天道的选择,便不需猜测了。<br />\n能合道的,只能是那位在龙凤初劫之中落败的魔祖。<br />\n而这,或许就是末劫的真正真相。<br />\n鸿钧不在,魔祖复生,乾坤倒转,道魔异位。<br />\n龙凤初劫之后,奠定的三界根基,将被重新改写。<br />\n念头种种,此起彼伏之间。<br />\n紫霄宫内的鸿钧道祖,已然传下法旨:“尔等,都取各自一缕大道真意,寄托到此玉之中来!”<br />\n诸圣听了,都是纷纷恭身:“谨遵天道法旨!”<br />\n各自张口一吐,吐出一缕玄之又玄,妙之又妙,从各自道心之中阐发,自道果之中绽放的真意。<br />\n()<br />\npt.<br />\n要离刺荆轲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