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劫宝(2)
('\n\t鸿钧道祖见着诸圣,都各自吐出一缕大道真意,落入那和氏璧中,顿时赞了一句:“大善!”<br />\n“如此,此宝便全了天数!”<br />\n“日后,人主持之,可号令三川五岳,鞭笞不臣!”<br />\n诸圣听着,道心都是一颤。<br />\n号令三川五岳?鞭笞不臣?<br />\n言外之意,便是持有此宝的人主,不止可以约束南瞻部洲,还能管控整个人间?<br />\n什么西牛贺洲、东胜神州、北俱芦洲,不管是散修也好,菩萨也罢,都得在此宝号令之下匍匐?<br />\n这不是九鼎吗?<br />\n夏后氏之九鼎,当年也是如此威风!<br />\n号令三界,莫敢不从!<br />\n于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r />\n鼎盛时期的夏后氏人皇,不止座前金仙称臣,大罗为将,其三公皆为准圣!<br />\n更有那真龙遗子来投,凤凰栖息。<br />\n然而,夏后氏可是圣朝!<br />\n迄今为止,人族唯一的圣朝!<br />\n甚至,已经初窥了天、朝门径。<br />\n如今,这‘和氏璧’竟也能有昔年的九鼎神威?<br />\n诸圣不由纷纷侧目。<br />\n不过,转瞬他们就释怀了。<br />\n因为这等宝物,定是人道之宝!<br />\n人道之宝,千好万好,但有一点,其威能是跟随着王朝气运、国势而变的!<br />\n夏后氏九鼎,全盛之时,一旦祭起来,连圣人也要退避一二(自然不是不能敌,而是这等宝物,乃是人道象征,与之对抗等于和人道对抗,因果太大了——人道奈何不得圣人,天道还能奈何不了?那因果上记上一笔,到了大劫,圣人门下就是‘气数已尽,合该灰灰’)。<br />\n然而,夏后氏在鸣条祭起的九鼎,威能却已大大减弱,若非末代人皇神通广大,全力催动,怕是还不如一般的灵宝。<br />\n故而,诸圣大都都不担心。<br />\n只有通天教主若有所思。<br />\n因为他知道,这和氏璧最后变成了传国玉玺。<br />\n而这传国玉玺,是用来下旨的。<br />\n故而,通天教主知道,这和氏璧的威能在那个方面了?<br />\n“若是圣朝之主,以之降旨,其威能怕是几如圣人法旨,旨意所到,如朕亲临!三界之中,除了圣人之外,谁敢不从!”<br />\n“不从就可能会被打为奸邪、乱臣,斥做乱臣贼子,天下人人可得而击之!”<br />\n“即使只是帝朝、王朝,威能也是不可小觑!”<br />\n“难怪,徐吉那方天地的历史,这传国玉玺最终会失踪!”<br />\n“这等宝物,洪荒三界,焉能容忍?”<br />\n和氏璧在,玉皇大帝做梦都会睡不着的。<br />\n因为,只要人间出现一个圣朝,不,哪怕是帝朝。<br />\n这天帝也就成了完完全全的摆设了。<br />\n休说是四海龙王了,那河伯、山神、土地,也都不会朝觐天庭。<br />\n而是转让去朝拜人主!<br />\n“难怪,徐吉那方天地,那秦始皇有‘祖龙’之号!”<br />\n通天教主想着,就感慨不已。<br />\n徐吉所在的天地,与洪荒三界,在转换之前,是互相倒映的。<br />\n很多东西,或许已经因为种种原因,在细节上‘失真’。<br />\n但大体脉络和基本走向不会错。<br />\n这一点,通天教主已经确认。<br />\n也就是如今,徐吉这个遁去的一的出现,扰乱了正常脉络,让因果走向一个不同的方向。<br />\n但依然可以参考,可以借鉴。<br />\n……<br />\n鸿钧道祖扫了一眼自己跟前的六位圣人,然后便将那手中的美玉,投入了那紫霄宫内开启的缝隙之中。<br />\n这美玉落入缝隙内,瞬间化作无穷光影,紧接着,在诸圣的注视下,这无穷光影与周天星斗的星光纠缠在一起,直落人间。<br />\n诸圣见着,都是若有所思。<br />\n鸿钧道祖则轻轻一敲竹杖,那缝隙旋即自然闭合。<br />\n“此宝,落入人间后,将随人间气运,而择福地、灵脉蛰伏……直至,有德之国,扫清阴霾,承天命之君降生!”<br />\n诸圣听到这里,就全部抬起头,看向鸿钧道祖。<br />\n这位如今,至少有八成属于天道的圣人之师,道法之祖。<br />\n他代表的是天道的意志。<br />\n换而言之,此举,便是天道根据天地大势与人间因果而定下来的。<br />\n也就说,这与本会元大劫,息息相关!<br />\n不如此,天道何必这般?<br />\n非如此,道祖又何必要求六圣都献出自己的大道真意,融入那和氏璧?<br />\n鸿均道祖见着面前的六圣,轻声道:“和氏璧,既入人间,本会元之劫,也将随之而起!”<br />\n“地发杀机,龙蛇起陆!”<br />\n伴随着鸿钧道祖的话,整个紫霄宫都开始摇晃。<br />\n而紫霄宫外,那些矗立在虚空中的准圣、大罗们,则惊恐的看到了,周天星斗,一个接一个的陡然变亮。<br />\n他们的道心,升起了浓浓的不安与恐惧。<br />\n他们下意识的低头一看,看向人间。<br />\n却见着那原本遮蔽着人间(南瞻部洲)的因果之霾与氤氲的孽障之云,在星光照耀下,化作绵绵细雨,落向山川大地。<br />\n曾经隔断天人,让圣人都不愿窥伺的人间天空,现在再无因果屏蔽,孽障氤氲。<br />\n哪怕是天庭的一个小神,如今也可以放心的看向人间了。<br />\n但是……<br />\n因果,没有消失。<br />\n孽障也没有凭空不见。<br />\n它们变成了刀,化作了箭,成为了罗网,变作了枷锁。<br />\n成为了一柄柄无形利刃,一张张无形大网,一具具无形枷锁。<br />\n不是不报,时候未到!<br />\n过去三十六万年来,积压、蕴积的种种因果,无数孽障。<br />\n都将在今日之后,迎来总清算,大报复!<br />\n人间山川,顿时开始摇动。<br />\n有大山崩塌,大地开裂。<br />\n有万年古城,一夜坍陷,也有上古名镇,化作废墟。<br />\n无数的人间坟茔,数不清的洞府、陵墓内。<br />\n更加恐怖的事情,正在上演。<br />\n那因果之雨,落在其上,顺着地脉,直钻债主之前。<br />\n业障随之而来。<br />\n勾魂索命,复仇雪恨!<br />\n但只是一个开始!<br />\n因为,三十六万年,太久太久了。<br />\n久到很多作孽之人,早已经转世投胎。<br />\n也久到这些人的魂魄,甚至都可能已经轮回数次、数十次、梳百词!<br />\n但这些因果业障,却不会放过他们。<br />\n必须清算!必须清算!<br />\n不然,因果就得不到伸张,孽障也得不到消弭。<br />\n人道就不得清明,一如修道之人,念头不通达,难以舒展!<br />\n所以,因果业障,将在会附着在那些坟茔、洞府之上。<br />\n追踪、锁定他们的魂魄模样和气息。\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