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慈庆宫门外,朱由检扶着周钰下了肩舆。<br /><br />他抬头望去,这座曾经属于太子、如今归于前朝皇嫂的宫殿,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安静,甚至有些死寂。<br /><br />红墙依旧,琉璃瓦闪烁着暗淡的光芒,只是那宫门紧闭,仿佛隔绝了内外两个世界。<br /><br />朱由检上前,还是按照礼仪,正色道:“臣皇帝检,谨问起居。”<br /><br />那太监不敢怠慢,连忙躬身道:“陛下稍待,奴婢这便进去通传。”<br /><br />话音刚落,宫门内便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管事模样的太监快步迎了出来,脸上堆着谦卑的笑。<br /><br />“陛下,娘娘有旨,请您和娘娘直接进去,不必等候。”<br /><br />朱由检点了点头,没有多言,携着周钰的手,迈步走进了慈庆宫。<br /><br />宫内的陈设还算齐整,只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香火气,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压抑。<br /><br />穿过庭院,来到正殿,只见张嫣一身素服,端坐在主位之上。<br /><br />她的身形依旧单薄,面色有些苍白,一双眼睛红肿得厉害,显然是刚刚痛哭过一场。<br /><br />见到朱由检和周钰进来,她强打起精神,脸上挤出一丝笑容。<br /><br />“叔叔,弟妹,你们来了。”<br /><br />朱由检注意到了这称呼上的细微差别,心中微微一动。<br /><br />周钰则是有些拘束,仍是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臣妾见过皇嫂。”<br /><br />张嫣拉着她的手,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下,细细打量了几眼,夸赞道:“是个好孩子,叔叔有福气。”<br /><br />朱由检落座后,目光平静地看着张嫣,他知道,此刻任何多余的安慰都是苍白的,反而会揭开对方的伤疤。<br /><br />他选择了一种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br /><br />“皇嫂,”朱由检的声音不高,但在这安静的大殿中,却显得格外清晰,“我今日前来,是有一事要告知。”<br /><br />张嫣的目光投了过来,带着一丝询问。<br /><br />朱由检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魏忠贤……因思念先帝过度,已于乾清宫内,自缢身亡,追随先帝而去了。”<br /><br />话音落下,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片死寂。<br /><br />张嫣脸上的表情凝固了,她怔怔地看着朱由检,仿佛没有听懂这句话的意思。<br /><br />过了好半晌,她的嘴唇才微微颤动了一下。<br /><br />“你……你说什么?”<br /><br />“魏逆,死了。”朱由检重复了一遍,语气依旧平淡。<br /><br />死了……<br /><br />这两个字,如同两道惊雷,在张嫣的脑海中轰然炸响!<br /><br />她先是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随即,一股巨大的狂喜从心底喷涌而出,瞬间冲垮了她所有的理智和伪装!<br /><br />“死了?他死了?”<br /><br />她的声音开始发抖,眼泪毫无征兆地夺眶而出,顺着苍白的脸颊滚滚滑落。<br /><br />但这泪水,却不是悲伤,而是压抑了太久的恨意与快意!<br /><br />“哈哈……哈哈哈哈!”<br /><br />张嫣突然大笑起来,笑声凄厉而又畅快,在大殿中回荡。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br /><br />她笑着笑着,眼泪却流得更凶了。<br /><br />“好!好!好!天道好还,疏而不失!逆阉!你终于有了今天!”<br /><br />她猛地一拍桌子,咬牙切齿,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充满了刻骨的仇恨。<br /><br />突然,她的笑声戛然而止,猛地抬起头,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住朱由检。<br /><br />“那……那客氏呢?”<br /><br />这个名字,比魏忠贤更能牵动她的神经,那是她失去孩儿的直接元凶!<br /><br />朱由检看着她,缓缓说道:“客氏如今仍在咸安宫,如何处置,正要交由皇嫂定夺。”<br /><br />将处置权交给张嫣,这是他早就想好的。<br /><br />一来,这是张嫣应得的复仇之权。<br /><br />二来,他希望他能得到的不仅仅只是“礼法”上的支持,而是这位皇嫂更彻底的权力支持。<br /><br />听到这话,张嫣的眼中迸发出骇人的光彩,那是一种混杂着狂喜与残忍的火焰。<br /><br />“好!好!好!”<br /><br />她连说三个好字,猛地站起身,对着殿外大声喊道:“来人!”<br /><br />一个贴身的太监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br /><br />张嫣指着他,声音尖利地嘶吼道:“传我懿旨!奉圣夫人客氏,秽乱宫闱,罪不容诛!着……赐白绫一条,令其自尽于咸安宫!立刻!马上!”<br /><br />“奴婢遵旨!”<br /><br />那太监领了命,不敢有丝毫耽搁,转身飞奔而去。<br /><br />命令下达的一瞬间,张嫣仿佛被抽干了全身所有的力气,身子一软,跌坐回椅子上。<br /><br />她呆呆地坐着,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br /><br />大仇……得报了。<br /><br />那个害死她孩儿的毒妇,终于要死了。<br /><br />压抑在心头数年的巨石,在这一刻轰然崩塌。<br /><br />随之而来的,却不是想象中的轻松,而是一股排山倒海般的悲恸。<br /><br />“哇——”<br /><br />张嫣突然双手掩面,嚎啕大哭起来。<br /><br />那哭声,撕心裂肺,充满了无尽的悲伤与委屈,像是一头受伤的母兽,在哀悼自己逝去的幼崽。<br /><br />见此情景,朱由检站起身,对周钰使了个眼色,两人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大殿,站在了庭院之中。<br /><br />殿内,张嫣悲痛的哭声还在继续,久久不歇,闻者心碎。<br /><br />朱由检和周钰听得这声音,心中都不由得有些酸楚。<br /><br />但他知道,这是张嫣必须经历的情绪宣泄,只有将所有的痛苦都哭出来,她才能真正地获得新生。<br /><br />过了许久,那悲痛的哭声才渐渐停歇,化作了低低的抽泣。<br /><br />又过了一会儿,殿内传来一声略带沙哑的呼唤。<br /><br />“进来吧。”<br /><br />朱由检和周钰这才重新走进大殿。<br /><br />此刻的张嫣,虽然双眼红肿如桃,发髻也有些散乱,但她的眼神,却前所未有地清亮,整个人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神清气爽。<br /><br />“我的孩儿,为此二逆所害,恨之入骨,一时失态,让叔叔和弟妹见笑了。”她看着两人,声音中带着一丝歉意。<br /><br />朱由检和周钰赶忙上前,连声安慰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br /><br />“皇嫂节哀。”<br /><br />“是啊皇嫂,如今大仇得报,您也要保重凤体才是。”<br /><br />又说了几句宽慰的话,朱由检见她情绪已经稳定,便起身告辞。<br /><br />走出慈庆宫,坐上回乾清宫的肩舆,朱由检闭上了眼睛。<br /><br />他的心中,却远不如表面那般平静。<br /><br />这一次,他以雷霆之势铲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看似干净利落,一举解决了心腹大患。<br /><br />但他很清楚,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br /><br />他最大的问题,是威望。<br /><br />一个年仅十七岁,从藩王仓促登基的新君,拿什么去镇住满朝的文武?<br /><br />杀一个魏忠贤,确实能为他带来巨大的声望,但这还远远不够。<br /><br />他清楚地记得,在另一个时空里,他亲手选拔出来的新任内阁首辅刘鸿训,甚至敢当着他的面,毫不客气地说出“主上毕竟是冲主”这样的话。<br /><br />冲主,就是小皇帝的意思。<br /><br />在那群通过科举独木桥,一路杀上来的进士文官眼中,皇帝算什么?<br /><br />不过是一个需要被他们教导、被他们匡正的道德符号罢了。<br /><br />他们打心底里就瞧不起皇帝,只希望皇帝能够垂拱而治,什么都不要管,然后由他们这些所谓的清流贤臣,挥挥手,动动嘴,就把这天下治理得国泰民安。<br /><br />可笑!<br /><br />朱由检在心中冷笑。<br /><br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大明这艘千疮百孔的破船,已经到了何等危险的境地。<br /><br />交给这群空谈居多、党同伐异的大臣,唯一的结局,就是加速沉没。<br /><br />唯有他,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才有可能力挽狂澜,为这天下,为这汉家衣冠,寻得一线生机!<br /><br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br /><br />杀魏忠贤,是他“正名”的第一步,他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谁才是这大明的主人。<br /><br />但这还不够,远远不够。<br /><br />他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br /><br />想到这里,朱由检的思绪被打断,肩舆已经停下。<br /><br />他睁开眼,回头望了一眼慈庆宫的方向,那座宫殿在暮色中已经变得模糊。<br /><br />皇嫂,我已投之以桃,还望后日你能报之以李罢。<br /><br />他回过头,叫来王文政,“把王体乾、司之礼都叫来,让司之礼带上内承运库账本。”<br /><br />【本章史料】<br /><br />1.张嫣胎儿被害一事见于《酌中志》:“天启三年,张娘娘觉孕,客氏、逆贤乃逐去宫人之异己者,故托不更事之宫人、答应,一日张娘娘偶腰痛,受捶过度,竟损元子睿胎”。<br /><br />2.主上毕竟是冲主这句话见于《崇祯内阁行略》:“先时,长山(刘鸿训)在政府,尝议事,有所不可,辄言日:主上毕竟是冲主。上间而咽之。至是必欲寘之重典,幸廷臣力救,乃谪戍代州去,竟卒戍所。”<br /><br />说实在,这句话杀伤力可以和高拱那句“十岁天子何以治天下”想比了。<br /><br />3.明天两张讲内帑,到时候给你们看看这群文臣是怎么欺负小朋友的,天启也被欺负过。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