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第159节
('\n\t“我猜是信王。”<br />\n“信王呀。”<br />\n说得就跟她知道信王似的,沈大人斜眼看她。<br />\n沈夫人不服气:“我自然是知道信王的。信王就藩的那一年,跻云被过门石绊倒,脑门磕了个大包,我很生气,叫人把过门石拆了。你将我骂了一顿。我记得可清楚了。”<br />\n沈大人自辩:“休得胡说,我何时骂你了。”<br />\n“咳咳。”沈夫人清清嗓子,模仿道,“信王堂堂嫡皇子,中宫所出,一样要离京就藩,从此自强自立,况我家小儿乎。岂可如此溺爱。”<br />\n沈大人:“……”<br />\n好话记不住,坏话记一辈子。<br />\n“信王嘛,我知道的。”沈夫人道,“曹皇后生的。不是我说,咱们陛下实在,咳咳,有点,咳咳。”<br />\n克妻。<br />\n前后死了四位皇后。<br />\n曹皇后是最后一位,信王是嫡出皇子里最小的一位。<br />\n“如今,是唯一的嫡皇子了吧?”她问。<br />\n她对朝堂政治不感兴趣,但这类似儿子们争家产的事,还是有点兴趣的。<br />\n“是。”沈大人点头,却又道,“我猜的也不一定对。冯取难那时候跟着礼部尚书郭昶谏嫡。但宣王、景王,单论血脉,其实也是嫡出。”<br />\n沈夫人其实记不住那么多王爷,不是她作为官夫人的素质不合适,实在是……光是皇帝亲生出来的王爷就已经太多了!更不要说还有一代代隔房的。<br />\n而且皇帝不喜欢成年的儿子们在眼前,他把王爷们都赶出京城就藩去了。如今还留在京城的,就只有去年才出生的最小的小皇子。<br />\n官员女眷们也不用费心思去记住宗室里那许多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们。<br />\n但沈大人这样说,沈夫人倒也是知道的:“是两位皇孙吗?”<br />\n沈大人道:“正是。”<br />\n皇帝也并不是一直不立储君的。沈缇便给殷莳讲过,实际上皇帝先后立过两位太子,只不过太子们都没熬过皇帝,都先死了。<br />\n这两位太子分别是两位继后所出。宣王、景王则分别是两位太子的嫡长子,都是嫡出的皇孙。<br />\n立储君避不开嫡、长、贤,算起来,信王、宣王、景王都占了个嫡子。<br />\n沈夫人道:“这确实难办。”<br />\n因哪里都有这样的情况,本来家产大头应该给长子的,结果长子死了。那么是给长孙,还是给次子呢?<br />\n就这个事,到哪里都是说不清的。其实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矩,最后到底给谁,只看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br />\n所谓国,其实就是一个更大的家。<br />\n冬日里天黑得早。<br />\n殷莳都吃完饭了,沈缇才回来。官帽上有雪。<br />\n殷莳指挥婢女们给他换衣服,问:“又下起来了?”<br />\n“下得大了。”沈缇道,“明日路上又得是厚厚的。”<br />\n他坐到榻上,殷莳将煮好的红枣枸杞热饮子给他斟上。<br />\n沈缇握着杯子捂了捂手,没说话。<br />\n殷莳耐心等着。<br />\n过了片刻,他道:“她想为父亲守孝。我许了她一年。”<br />\n殷莳答应了:“好。”<br />\n因妾的亲戚不算亲戚,也没有让妾室守孝的。<br />\n妾本来就是以色侍人。守孝之人是不能同房的。哪有主家让妾室守孝的,那不是白纳了妾。<br />\n沈缇道:“我已经过去与父亲母亲说了,他们也同意了。”<br />\n殷莳说:“如今她的身子最重要,姑姑和父亲自然盼她母子都平安。这些事,没什么的,变通一下就是了。”<br />\n殷莳是真的盼着冯洛仪生儿子的。<br />\n若这一胎是男孩,便可以有效缓解殷莳的生育压力。<br />\n这一胎若是女儿,瞧着,沈夫人必然要催殷莳早怀早生的。<br />\n那时候压力就大了。<br />\n雪果然越下越大了。<br />\n但屋里是暖的,因为烧着火墙。<br />\n但即便这样,沈缇夜里还是醒了——殷莳又滚到他怀里来了。<br />\n女子没有男子身体热,半夜最冷的时候她会无意识地靠近热源。在床上,沈缇的身体就是热源。<br />\n沈缇也不记得这是第几次了,进了冬天之后,发生过好几次了。<br />\n他便掀开自己的被子,覆在了她的被子之上,让她盖了双层。<br />\n鼻尖轻轻贴着她的后脑,能嗅到发丝间幽幽的香气。<br />\n他便在这香气中又睡着了。<br />\n早上醒来,她又滚出去了。<br />\n字面意思。<br />\n叫人怅然若失。<br />\n冯洛仪的守孝主要就是服色,她要服素服。仆婢从主,她院子里的婢女婆子也要服素服。<br />\n那就上上下下都要做一些衣服,冯洛仪本来是打算用自己的私房银子的。报到殷莳这里,殷莳慷沈缇之慨道:“不用,回去告诉她,把数目报上来,翰林给她出。”<br />\n她关心了一阵子冯洛仪的情况,秦妈妈那里反馈的都还行,便放心了。<br />\n冯洛仪看着柔弱,可其实当她能找到心灵依托的时候,生命也很有韧性。<br />\n这时候有人来求绿烟,绿烟自己也愿意,亲事便定下来了。虽不及平陌,也是体面的年轻男仆。<br />\n当初鹿竹出嫁,沈夫人给了鹿竹二十两银子做嫁妆。殷莳不能超过沈夫人,给了绿烟十五两。<br />\n冯洛仪听说了,亦给了五两银子做添妆。<br />\n绿烟也有了体面的嫁妆。她是家生子,待该交接的都交接好了,收拾了包袱,给殷莳磕过头,回去待嫁了。<br />\n院子里领头的便是荷心和葵儿了。<br />\n葵儿如今进步许多,也有大家婢的模样了。<br />\n空出来的位子从院子里的二等丫头里提一个上来。<br />\n殷莳也不是第一次嫁婢女了。她嫁过巧雀,嫁过云鹃,如今已经是第三次了。<br />\n以后还要嫁葵儿、蒲儿和英儿。<br />\n理论上,她们都会嫁给沈家的男仆。<br />\n当然只是理论上。<br />\n绿烟走后,殷莳捧着热饮杯子赏雪。<br />\n未来,怎由她控制,都是在等机会。只不知道机会要多久出现。若拖得太久她可能就等不了。<br />\n好几次,她早上醒过来发现自己在沈缇怀里。<br />\n皇帝自从那次嗑了方士进献的“灵丹”后,对以往道长们炼的那些丹药就不太看得上了。<br />\n劲不够大。<br />\n还是新的灵丹劲够大。<br />\n有一次,皇帝多吃了一颗,以古稀过半的高龄还能夜御二女,十分振奋。<br />\n当然代价是后几日便免了早朝。<br />\n很快就到了小年,街上都是过年的欢喜气氛,欢声笑语,置办年货。<br />\n朝堂上却不是。<br />\n某天沈缇告诉殷莳:“父亲决定,再多囤些粮,家里备足一年的粮米。”<br />\n殷莳问:“这么严重了吗?”<br />\n沈缇没回答,只摇摇头。<br />\n但他抬起眼,看到了殷莳的眼睛。<br />\n她的眼睛的为什么这么亮,炯炯有神。<br />\n像是对什么事充满了期待。<br />\n第130章<br />\n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便应该是过年了,偏这一年过得一点也不好。<br />\n皇帝又病了,正旦日的大朝会都取消了。<br />\n政事堂的相公们脸色非常难看。<br />\n晚上的宫宴倒是如期举行,但是御座上空空,哪个臣子又能笑得出来。<br />\n沈大人参加前朝的宫宴,沈夫人按品大妆也参加了后宫的宫宴。<br />\n回来跟殷莳说:“贵妃、婕妤都笑得勉强。”<br />\n皇帝活太久,不仅熬死了四位皇后,也熬死好几位贵妃。现在这位贵妃才四十多岁,掌管六宫宫务。<br />\n婕妤也不是随便哪位婕妤,是去年才生了儿子的那位。<br />\n沈夫人也叹气。<br />\n便她再如何不管朝堂上的事,也晓得如今气氛低迷,让人害怕。\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