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
('黎霄既然想借科举之事掀起波澜,定要和参考的举子勾连。<br />\n此事在乔岳意料之中,只是不晓得他为何会选一个从甘肃赶来的考生?他又是如何选人的?<br />\n属下也调查了他的身世。庞瑛道:他父亲是左春坊的吴书贵。<br />\n听到这个名字,乔岳登时勾起唇角露出一丝冷笑:黎家还真是用心良苦。<br />\n吴春贵是太子的属官,负责管理东宫的事务,和太子一向来往密切。<br />\n前两年,陛下突然不动声色,毫无预兆的从太子府中裁剪了不少太子培养的亲信,安插进了无根基的新科进士。<br />\n这个吴春贵,便是在那次大洗牌中离开京城,被远放至甘肃。<br />\n没曾想这还没两年,他儿子倒还来京中赶考了?<br />\n勾搭一个和太子有关联,却毫无真才实学的人,黎家的意图,乔岳略想想,已经心中有数。<br />\n庞瑛面上闪过一丝忧色:千户,科举是大事,定然不容有失。我们是不是要先把人抓起来再说?<br />\n不必。乔岳眯眸,神色露出几分狩猎的玩味:让他去做,你继续盯紧就好。<br />\n既然黎家真的把尖利的爪牙露出来,那他也不会有丝毫的顾念旧情。<br />\n乔岳冷冷眯眸,这次科举案,他定然让不知死活的黎家父子身败名裂。<br />\n第63章 用心良苦 方才还平静无澜的心,突然间<br />\n春闱眨眼间到了, 国子监附近的会馆,客栈皆挤挤挨挨,各地的举子或是聚在一起谈论文章学问, 或是走亲访友疏通关系, 国子监的学生们也无心学习, 日日闲谈春闱的八卦。<br />\n许一清跃级科举,是国子监上至祭酒, 下至同窗都在关注的大事儿。<br />\n科举头日, 贺之漾等人也起了大早, 随许一清同去了考场。<br />\n东直门前搭了宽敞花棚, 四列学差整肃的站在棚前搜检考生, 周遭还有手按绣春刀的锦衣卫巡视考场。<br />\n考生依次站立展臂,任由他人上下其手抓捏检验,气氛一时很是肃穆紧张。<br />\n贺之漾几人站在几十步之外, 遥遥目送许一清进考场。<br />\n许一清身着青色澜衫,显得愈发身形如竹, 气质温润。<br />\n几个人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有些怔忡。<br />\n明明他们都是熟悉的人, 在一起嬉笑怒骂肆无忌惮,但眼看着许一清进了考场, 日后还有可能不如朝堂,都顿觉岁月悄然流逝, 隔几年再相见,他们的人生兴许都将不同。<br />\n而青涩单纯的同窗年岁, 也终将逐渐远去。<br />\n几个人不想回校里,正站在场外闲聊,忽看到了一人正沿着墙根朝花棚走, 望上去很是可疑。<br />\n贺之漾望过去,皱眉:这人是谁?<br />\n他怎么来了?李冀看了片刻,疑惑道:这不是吴德么,他爹吴春贵是太子的旧人,听我爹说很被陛下忌惮,还专门下旨勒令他还乡,如今他儿子竟然还来科举?<br />\n几个人闻言,不免盯了那人一会儿,刚准备移开目光,已看到黎霄大步上前,凶悍的拉住那人小臂,径直把人拖到偏僻处。<br />\n贺之漾等人都疑惑的面面相觑。<br />\n他们都晓得这次监场的除了军士外,还有锦衣卫,黎霄身为监考之人,为何在考前会和此人暗中交谈?<br />\n然而黎霄拉住他,也只是淡淡说了两句话的功夫,没等贺之漾等人看清,那名考生已走进了花棚,跟上了队伍。<br />\n贺之漾轻轻蹙起眉头。<br />\n此时隔得远,只能望见乔岳穿着绯色盘领窄袖袍,冷然又倨傲的挺立在门侧,偶尔侧眸,嘱咐身旁的庞瑛几句。<br />\n监考官毕竟是乔岳,看起来光鲜,实则如履薄冰,若是真出了事儿,恐怕还要担责。<br />\n方才还平静无澜的心,突然间七上八下。<br />\n看到吴德出现,乔岳心底冷笑一声,大步上前:你也是来科考的?<br />\n吴德和黎霄做了见不得人的交易,正心惊胆战,乔岳的声音如炸雷般在他耳畔响起,他登时手足无措的站在原地,双眸不由自主的想看向黎霄。<br />\n黎霄暗骂了一声,冷冷的移开眼光,努努下巴示意底下人跟过去。<br />\n千户大人。黎霄的亲信立刻笑着迎上来道:些许小事,怎劳千户亲自动手?<br />\n说着,他向吴德使了个眼色,等人走上前,他从肩依次拍到小腿,转头笑道:属下检查过了,这人是干净的。<br />\n乔岳看向他,轻勾唇角,语气似笑非笑:你确定?<br />\n那亲信一怔,低头赔笑道:这点小事儿,属下还是能检查出的。<br />\n乔岳并未再多说,摆摆手,示意把人放进去。<br />\n庞瑛站在一旁,唇角微动,乔岳暗中递了个眼色,示意他噤声。<br />\n他自然晓得此人有猫腻,但眼下捉人,只是揪出个作弊的举子罢了,黎家这出戏唱不下去,那还有何意思?<br />\n他不光要让这人进考场,还要他在黎家的眼皮底下进去。<br />\n黎霄看到吴德顺利进场,嘴角勾起一丝冷笑。<br />\n这个人一踏进考场,乔家离倾覆又走了一大步。<br />\n考场按千字文依次排开,两列皆是四尺见方,仅能容纳一人的号房,考生在这里考上两日,两日后,是金榜题名,还是名落孙山,一切都将尘埃落定。<br />\n考场寂静,风声飒飒,锦衣卫的长靴踏过地面,发出令人心惧的声音。<br />\n这也是陛下安排锦衣卫监考的本意,朝廷极在意这场事关日后国运选士的考试,若都是些寻常侍卫,唯恐有胆大放肆之人玩弄花招,锦衣卫向来掌缉捕,又人人惧怕,让他们监考,再大胆的考生也要收敛几分。<br />\n吴德看着在他眼前兜兜转转的锦衣卫,全身已抖抖索索的不成模样。<br />\n他家腐书网,唯独到他这一代,却只有一个读书的废物种子。<br />\n吴家为皇上所忌,被放逐回乡,可他爹却不死心,非要让他进京赶考,考个名次为家里争口气。<br />\n吴德考个举人都是上天开光,哪里还能有中进士的命?<br />\n父命难违,他带着家中仅剩的银两,唉声叹气的来了京城,先包下花船,和从前的狐朋狗友玩闹了一通。<br />\n谁知从前的朋友皆扶摇直上,见他之后,一个个冷嘲热讽,嘴脸变得陌生又无比真实。<br />\n吴德钱花得一分不剩,万念俱灰不敢回家,在京城国子监附近的酒馆饮酒,正一杯一杯饮着,黎霄来登门了。<br />\n黎霄给他说了极为诱惑的利益交换,他能事先得知考题,且带相关题目进去,而他在进场后会因作弊被抓,但只需他在被审时一口咬定这题目是一个叫乔岳的人透露给他的,黎霄保证定然会安稳脱身,不但能获得一笔酬劳,说不准还能捞个一官半职。<br />\n黎霄近几日气势正焰,吴德晓得他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自然不疑有他。<br />\n考个试,能晓得题目,还能把相关的资料带进去抄写吴德想这么一来,他就算再平平无奇,也能中个进士,打脸父亲和那些曾经看不清他的朋友,那是绰绰有余。<br />\n就算此事黎家摆不平,那他至少能得到一笔钱,不至于回家的盘缠都凑不出。<br />\n吴德想来想去,毫无心理负担,为了那几十两银子一口答应了。<br />\n谁知答应的事儿却并不好办,外面是如狼似虎的锦衣卫,一个个令人望而生惧,考场的气氛极为严肃,他还未进场,已经开始腿软。<br />\n吴德并未见过大世面,也从未培养过临危不惧的素养,一个每日里斗鸡玩狗的纨绔,如今却如走钢丝般屏气凝神,他怎能不紧张?<br />\n路过的锦衣卫锐利的看了他一眼:你有事?<br />\n没有吴德忙矢口否认道:京城风冷,我我有些畏冷。<br />\n那锦衣卫皱眉,多看了他一眼,嘱咐他老实点后冷冷走过去。<br />\n吴德呼出口气,开始迅速浏览试卷,还真有一道策论,和黎霄考场前给他的题目重合。<br />\n夜渐深,许一清挥毫泼墨,笔走龙蛇的飞速答题,空隙之间,抬眼看到了考棚对面的吴德。<br />\n许一清他向来专心,并不是东张西望,耐不下性子的人,实在是错对面考棚中的考生神色惶恐,汗如雨下,让人不由得多看几眼。<br />\n但这人也只是发抖,并未有任何其余的动作。<br />\n其实吴德答应得爽快,内心却是个瑟瑟发抖的胆小鬼。<br />\n他本是为了钱来,此刻又被乔岳等人一吓,哪里还能按照之前的嘱咐做事?<br />\n在这么严肃的考场作弊,想想都觉得是嫌自己命长的人才会干出的事儿,而吴德只盼得有惊无险的考罢春闱,安心归家。<br />\n至于名次,他也不多做指望,只要项上人头安安稳稳的还在脖子上,也算过了这遭劫难。<br />\n黎霄却忍不住频频朝吴德望去。<br />\n这事儿他花了大心思,还不是为了让皇帝对乔岳产生疑心,毕竟这是太子旧人,而他未经审查竟让他入内<br />\n这放在皇帝眼里,定然是一件极为微妙之事。<br />\n至于那考题,大部分自然是骗来的,可这次验卷时,在乔岳的嘱咐下,自己也参与了。<br />\n黎霄在仓促中记了一道题目,为了做戏做足,愣是在进场前悄悄溜出来,不为人知的把那题目塞给了这举子。<br />\n可是黎霄万万没想到,此人一进春闱的大门,手脚就肉眼可见的乱颤,连站都站不稳。<br />\n还好检查那里有他安排的人,总算是放进来了。<br />\n小差役用几个自己的人倒也无妨,这次的监考官是乔岳,若是有人浑水摸鱼,皇帝最疑心的还是首当其冲的他。<br />\n现在万事俱备,只差吴德作弊被抓了。<br />\n黎霄按剑走来,冷冷睨了他一眼:莫忘了答应我的事。<br />\n吴德隔着烛火,如同望见索命阎罗般,立刻吓得全身发冷。<br />\n京城的春夜余寒料峭,他双手不由自主的打颤,甚至连毛笔都握不住了。<br />\n他上了一条贼船,前路再充满暗礁,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向前。<br />\n吴德深吸口气,终于从衣袖中取出黎霄给他的纸笺,开始研读起题目。<br />\n乔岳坐在黄花梨的扶手椅上,在春夜缓缓喝茶。<br />\n本是温润的举动,却被他的举手投足带出一股杀气,像是一柄弓般蓄势待发。<br />\n千户!乔岳刚放下茶碗,已有人大呼小叫的跑过来:天字号考棚有人作弊,听说是一个叫吴德的人!总旗说兹事体大,已把人关押进诏狱了!<br />\n乔岳冷笑,来给他报信的这位,恰是方才为吴德搜身之人。<br />\n他早就晓得此人是跟随黎霄一起去寻吴举人,知晓黎家计划的亲信。<br />\n黎霄既然这么用心良苦,若是今日不出事儿,他不出言追查,反而是有鬼了呢。<br />\n第64章 凶多吉少 乔岳心里如此想,面上却丝毫<br />\n乔岳心里如此想, 面上却丝毫不露,持重地坐在椅上纹丝不动。<br />\n谁知考场却一阵凌乱,五六名锦衣卫列队小跑, 气势汹汹的冲进号房。<br />\n正在答题的考生一阵骚乱。<br />\n乔岳皱皱眉头, 站起身冷声呵斥那几名锦衣卫:住手。<br />\n几名锦衣卫看到乔岳发话, 登时停住动作站在一旁,有些面面相觑。<br />\n怎么停下不动了?黎霄带领几个军士大步赶来, 一脸理所当然:有人私藏考题, 出了这么大事儿, 难道不封禁考场么?<br />\n周遭的考生听到有人作弊被抓, 甚至停考, 登时停下笔不知所措。<br />\n乔岳居高临下的看了黎霄一眼,冷道:私藏考题?你不是已经把人捉去了诏狱?<br />\n黎霄并不愿退让:既然有人身上携带考题答案,就可看出考题已经泄露, 难道不该封锁考场,停止考试么?<br />\n一旦封锁考场, 考生罢考,就是朝廷千载难逢的丑事, 若果真如此,执掌监考的乔岳定然脱不开干系。<br />\n黎霄的亲信立刻上前来装腔作势:是啊, 堂堂春闱,在考生身上搜出了夹带, 卖题泄题如此猖獗,竟然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带进考场, 定然要严格审查才好,千户不不准封锁考场,难道是心中有所顾虑?<br />\n他话里并未明提考题为乔岳所泄, 但字字句句都在拿枪带棒的冷嘲热讽。<br />\n把作弊之人带去审问,考试照常进行。乔岳开口的语气并未起伏,却又不容人质疑:考生寒窗苦读三年,难道要因为此人,将所有努力付之东流吗?<br />\n黎霄还没想好怎么说话,他身旁的亲信却立刻上前道:正因为考生寒窗苦读,才不能容考题泄露,千户您想,若是有名不正言不顺的人金榜题名,岂不是寒了广大学子的心?<br />\n他的声音不高不低,却恰好能被周遭的人听到。<br />\n一时间,不少考生都晓得考题泄露之事,面上流露出迷茫惊恐的神色。<br />\n那人还要再说些什么,乔岳却面色一变,眸中露出凶悍的锋芒,如利剑出鞘,冷声命道:庞瑛,此人不知真相,随意出言扰乱考场,将他拖到考场外,重责四十棍。<br />\n庞瑛摆摆手,一时间立刻有人上前,把此人捂住嘴往考场外拖。<br />\n那人不住挣扎地看向黎霄,黎霄看了一眼屹立在考场中的乔岳,忍不住咽了咽唾沫。<br />\n算了,还是莫要和此人再发生冲突总之等到吴德的证词拿到手,他乔家还能如此风光?<br />\n等他们成了自己的阶下囚,再羞辱也不迟。<br />\n乔岳冷冷看向远方,若不是之后还能用到此人,他怎会留他一条命在?<br />\n此事和你们无关。闹剧结束乔岳瞥过惊住的考生,缓声道:安心答题,莫要分心。<br />\n平静的声音透着轻描淡写,又让人不由得安定。<br />\n寂静的春夜,烛火摇曳,考生奋笔疾书,考场再次恢复了从前的宁静。<br />\n两日的考试很快结束,考生们终于熬到出笼的时刻,一个个兴高采烈恨不能原地飞奔。<br />\n许一清也考完了试,随着考生们一起出来,笑容平和,似乎并未将结果放在心上。<br />\n贺之漾等人凑上去,七嘴八舌的问他考场的感受,考题的难度。<br />\n我赌一清能一甲及第。李冀笑嘻嘻道:苟富贵,勿相忘。<br />\n许一清轻翘唇角:借你吉言。<br />\n他倒是对名次没有过多的设想,只要能选了京官留在京城,心事已经完成了一半。<br />\n若是能选入鸿胪寺,为贺之漾铺好前路,那他也就此生无憾了。<br />\n正在嬉闹,忽听身旁过去了几位考生:你们听说了么,天字号附近的考棚竟然出了个作弊的人,已经被锦衣卫抓去诏狱了你说这人也真的胆大不要命,锦衣卫监考也敢做不要命的事儿', '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