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n <p> 柯莎深呼吸,确实有一股鱼腥气掺杂在饭菜香中。</p><p> 对她而言,鱼腥味却远没到刺激鼻腔的地步。究竟是同行者太敏感,还是她的感官失控了?</p><p> 立刻问:“西格森先生,您感觉鱼腥气很重,重到了哪一种程度?”</p><p> 夏洛克当即察觉异样。</p><p> 十二个小时让人从英国抵达美国,不符合如今的科技水平。</p><p> 既然已经遇上这样的诡异事件,身体再发生不可控地变化反而正常了。</p><p> 他尽力如实描述:“假设您接触过鲱鱼罐头,一般人打开罐子感受的臭味冲击是1,我能感觉到5。印斯茅斯小镇散发的鱼腥味,它浓郁到仿佛让我在装满腌制鲱鱼的浴缸里泡澡。”</p><p> 环视四周,沿街屋舍能看到半数人家晾晒着鱼干食品。</p><p> 这是一个处处充斥渔业痕迹的小镇,但鱼腥味的浓度着实超标了。</p><p> 夏洛克反问:“您的感觉呢?”</p><p> 柯莎也如实回答:“我嗅到了鱼腥味,但它比镇民们做菜的香味要淡一些。”</p><p> 两人都脚步一顿。</p><p> 双方对气味浓烈的感知程度相差太大,这点绝对不正常。</p><p> 柯莎想到手上消失的薄茧。</p><p> 被弄到这个诡异的地方之后,自己是不是被叠加了名为「弱化」的debuff?</p><p> 这个标签却有说不通的地方。</p><p> 她侧移两步,凑近「西格森先生」肩头嗅了嗅,依旧能在杂乱气息里辨析出他身上的烟草味。</p><p> 夏洛克没动,很清楚对方在判断两人之间是谁的嗅觉出了问题。</p><p> 此刻,绝对没有认为「凯西小姐」的举动有点可爱,绝对没有脑补一只神秘狞猫在他的肩头蹭了蹭。</p><p> 柯莎很快退回社交距离。</p><p> 有一说一,“我觉得我的嗅觉总体正常。如果说饭菜香的浓度是5,您身上的烟草味就是1。您觉得呢?”</p><p> 夏洛克:“以这样的浓淡指标,对我来说,饭菜香是7,您的香水味是2,而鱼腥味逼近100。”</p><p> 柯莎:“换句话说,我们对多数味道的感知不变,但鱼腥味是例外。”</p><p> 夏洛克指出:“鱼腥味很可能说明了某种异常,与我们被弄到这里的起因相关。”</p><p> 至于对鱼腥味为什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那还有待继续观察。</p><p> 说话间,旅店出现在视野范围内。</p><p> 与镇上其他房屋的建筑造型相似,它从外表看是一栋普通民居。</p><p> 门口立着一块牌子,仅写了「旅店」一词,没有前缀或后缀。</p><p> 隔壁书店的招牌风格可谓一模一样,没写店名,只挂了「书店」牌子。</p><p> “为什么这样起名?”</p><p> 书店老板对于外来者的疑问,想也不想地回答:“因为镇上就一家书店,大家都是知道是说哪里,隔壁的旅店也一样。”</p><p> 一个不出乎意料的回答。</p><p> 柯莎没说信或不信,先问能不能用折扇抵钱,如果能直接帮着换钱就更好了。</p><p> 从金发水手的言语可知,书店与外部世界有业务往来,在非道路封闭期,定期有报刊送入。这样一来,书店老板该有对外卖出折扇的渠道。</p><p> “我可以收购。”</p><p> 书店老板接过贝母镶金折扇,神色淡淡地报价。“一口价,五十英镑,或是同等价值的黄金。”</p><p> 柯莎定制仿古折扇时大致了解过19世纪同类型扇子的价值。</p><p> 贝母折扇也算珠宝的一种。</p><p> 书店老板的报价比市场价略低,考虑到现在的情况等于典卖换钱,五十英镑也算公道。</p><p> 令她诧异的是老板面对折扇的态度,非常稀松平常,像是见惯了各种珍宝。</p><p> 柯莎:“我接受您的报价,只有一个小问题。您定价很准,是不是经常能见到类似珠宝。”</p><p> 印斯茅斯看起来是以渔业为主的小镇,很少见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痕迹。</p><p> 镇民捕鱼的收入如何?有余钱购买珠宝吗?书店老板怎么会对珠宝司空见惯?他是个例吗?</p><p> 再瞧这间书店,装潢简洁,没有任何奢华装饰。</p><p> 书店老板随口就答:“我没见过许多珠宝,但是海里的东西除外。您的扇子使用了贝母做扇骨,而印斯茅斯以打渔为生。</p><p> 大伙时不时也捕捞各种贝类,我见过不少比这把扇子原材料更好的贝类,镇上更卖出过极品珍珠。”</p><p> 见识过不少来自海洋的珠宝原料,当然不会轻易地为一把折扇惊艳。</p><p> 这似乎是非常合乎逻辑的回复。</p><p> 柯莎不置可否地点头,让老板等一等再换钱。先来书店,是要挑一批书,通过最近的报纸以及一些书去判断古怪小镇所处的大环境。</p><p> “您请。”</p><p> 柯莎看向「西格森先生」。</p><p> 作为维多利亚时期人士,他对时代细节的把握会更到位,所挑书籍能更验证印斯茅斯与外界的差异性。</p><p> 夏洛克微微颔首,询问店主</p> ', ' ')('\n <p>最新日期的报纸是哪一份,被告知是昨天傍晚送来的《波士顿晚报》。</p><p> 报纸刊印着1874年3月31日,头版头条是《波士顿东湾填造竣工》。</p><p> 再往后翻,刊登了哈佛大学正式新增几个学院的新闻。另外,还有波士顿城市范围的扩大又并入了三个小镇等消息。</p><p> 这些与他从伦敦出发前所知进度能一一对应上。</p><p> 初步看来,波士顿不似印斯茅斯般诡异,仍是他所认知的美国城市。</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