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祖龙
('\n\t玄都眯着眼睛,看着金灵圣母领着那个熟悉的背影,走向碧游宫的深处,那上清宝殿所在的神山方向。<br />\n“天蓬去那里做什么?”玄都在心里想着。<br />\n啪!<br />\n拂尘摇动,无声无色无形的力量,打在玄都脑后。<br />\n让玄都立刻惊醒,回头一看。<br />\n老君圣人的影子,在身后若隐若现。<br />\n玄都顿时明白,老师不让他插手,更不让他干涉!<br />\n考虑到老师曾与他说过的事情。<br />\n天蓬与他有师徒之缘!<br />\n“一桩涉及两位圣人的大棋局?”玄都在心中默默想着。<br />\n于是悄然退后,将一切痕迹都隐藏在自己的笑容之下。<br />\n……<br />\n此刻,老君正与女娲圣人,端坐于上清宝殿的后殿。<br />\n这里是通天教主给两位圣人提供的休憩之地。<br />\n也是让两位圣人交流、讨论之地。<br />\n这是昔年紫霄宫听道时留下的传统了。<br />\n每次道祖讲道完毕,都会给与群仙一个休憩、讨论的隐秘场所。<br />\n在这些地方,三千紫霄客,彼此交流、讨论,碰撞出无数智慧的火花,创造出了无数震古烁今的神通。<br />\n如今两位圣人,在抓紧着时间各自交流着,于听道时的所见所知。<br />\n两位圣人互相印证,互相论道。<br />\n整个偏殿,祥瑞频出,吉祥无比。<br />\n大道之影,互相纵横,仙乐声声,延绵不绝。<br />\n俄而,老君圣人的神态,出现了些许凝固。<br />\n女娲圣人立刻察觉到了。<br />\n“师兄有事?”<br />\n“无甚大事!”老君微微一笑。<br />\n女娲圣人点点头,情知老君恐怕又是发祥了些什么事情。<br />\n不过,这与女娲圣人无关。<br />\n女娲圣人也不会关心这些事情。<br />\n老君见着,却是沉吟片刻,然后道:“不瞒师妹,却是贫道昔日曾布下的因果,出现了些许扰动!”<br />\n女娲圣人点点头道:“原来如此!”<br />\n没有追问,更没有关心。<br />\n这让老君道心一沉!<br />\n诸圣之间,信任是很难建立的事情。<br />\n尤其是经历了封神大劫后,诸圣之间的撕裂和不信任,达到了极致!<br />\n如今,好不容易,在通天的撮合下,人教、妖教、截教有了一点脆弱的合作基础。<br />\n老君可不愿因为自己藏私的缘故,而出现裂痕。<br />\n于是,老君想了想,主动解释道:“好叫师妹知晓却是封神劫后,吾曾与西方有约……”<br />\n“贫道将多宝师侄,渡入西方,以换西方二圣承诺不干涉贫道化胡一事!”<br />\n“不意,在此番碧游宫之行前,多宝在西方二圣护持下,已然转世人间,为未来释迦牟尼佛!”<br />\n“就在方才,贫道感知到因果扰动!”<br />\n“西方二圣,避开贫道,让多宝直接降世,却也是给了贫道一个介入的因果口实!”<br />\n“将来,贫道或可借此,叫那两位吃一个不大不小的亏!”<br />\n“师妹若有兴趣,不如也来落下一子!”<br />\n女娲圣人静静的听着,老君叙述的昔年秘事。<br />\n道心之中,涟漪不断。<br />\n面对老君的邀请,女娲圣人并没有拒绝,但也没有接受,她只是道:“西方之地,非贫道所能干涉之地!”<br />\n老君嘿了一声,道:“若师妹愿意,贫道可代为布局!”<br />\n西牛贺洲,有着数百万妖族。<br />\n只要妖教圣人同意,老君就可以借着妖教圣人的名义,在那西方教内部,钉下一个个钉子。<br />\n“如此……”女娲圣人想了想,推脱不过,便答应下来:“有劳师兄了!”<br />\n说着,女娲圣人将一道符诏,送到了老君手中。<br />\n以此符诏,老君就可以秘密联络那些西牛贺洲的大妖。<br />\n两位圣人正要再说什么的时候。<br />\n他们两人同时扭头,看向这偏殿之外。<br />\n“咦!”两位圣人都眯起眼睛来:“玉皇大帝与瑶池王母?”<br />\n两位圣人互相对视一眼:“通天(师兄)特意召见这二人为何?”<br />\n“难不成,截教有意扶持天庭?”<br />\n“这不大可能吧!”<br />\n天庭?<br />\n是不可能有圣人愿意扶持的。<br />\n一个弱势甚至是毫无权威的天庭,符合每一位圣人的利益。<br />\n哪怕是不怎么过问三界俗世的妖教圣人也是如此。<br />\n概因,一个强势的天庭能做的事情太多了。<br />\n而且,一个强势的天庭很可能会对人间道统构成障碍甚至是阻碍。<br />\n特别是,当人间道统升华为圣朝时。<br />\n圣朝之主,必然要行伐天之事。<br />\n以地伐天,方能一统三界,真正掌握三界。<br />\n从而让道统,扎根于天地。<br />\n如此,圣朝才算名副其实!<br />\n可号令天地,能泽被四海,也可制定天规地律。<br />\n这样的时候,一个弱势的天庭,肯定是有利于道统伐天的。<br />\n以如今截教在人间道统之昌盛。<br />\n是绝不可能扶持天庭的。<br />\n扶持起来,给自己未来创造障碍和困难?<br />\n“还是说……”老君圣人在道心思量着:“通天已在着手准备,收编天庭了?”<br />\n伐天,其实是下策。<br />\n至少在老君看来,非常不智,乃是不得已的下策。<br />\n最佳之策还是当以怀柔之术,暗中将天庭收编。<br />\n待到道统升华之日,天帝、天后上表臣服。<br />\n兵不血刃,就能成就大业!<br />\n还可躲过无数算计,避免来自其他诸圣的围攻。<br />\n如此不战而胜!<br />\n不过,这是人教道统之法。<br />\n未必适合截教!<br />\n毕竟,人教道统,讲究的是‘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br />\n始终存在调和的空间。<br />\n且小国寡民,鸡犬相闻的本质,也足以让人教道统,能容得下一个天庭的存在。<br />\n将天庭看成一个独立性相对较高的诸侯就可以了。<br />\n截教就不一样了。<br />\n但……<br />\n这种事情,谁能说得清楚?<br />\n不仅仅老君在琢磨,女娲圣人也在思虑。<br />\n“通天师兄,胸襟广大,能容万物……”<br />\n“连妖族、巫族甚至阿修罗都能兼容!”<br />\n“恐怕,天庭也是容得下的!”<br />\n可惜的是,女娲圣人不能直接窥视人间。<br />\n故而不清楚那人间道统的具体情况。<br />\n只能大概的从妖族反哺的功德数量推算,人间的妖族,生活的很不错。<br />\n而且,和人皇劫只有妖神、妖圣才能得利的情况不同。<br />\n那人间妖族,似乎都得了好处。<br />\n反哺而来的功德细雨,就存在着上百万个不同源头!<br />\n……<br />\n元始圣人通过自己布局万古的一枚棋子,看着那碧游宫内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步入上清宝殿。<br />\n圣人眉头摇动。<br />\n“玉帝、王母……”<br />\n“这是疑兵之计吗?”<br />\n“还是说,通天确实想要通过手段,恩威并施,将天庭纳入掌控?”<br />\n仔细想想,这个可能性是极高的。<br />\n封神大劫,虽然让截教几乎全军覆没。<br />\n但也将数万截教门人,送上了天庭神位。<br />\n若通天再与玉帝、王母私下达成什么协议,有了什么约定。<br />\n这就大大不利了。<br />\n“吾不可坐视此事!”元始圣人想着。<br />\n他的念头里,回闪着,通天讲道时显化的诸多祥瑞。<br />\n也感应着棋子在听道之后,那些念头里的涟漪。<br />\n虽是雾里看花,但元始圣人依然不得不承认。<br />\n如今的通天,已经是在大道上足可与他并驾齐驱的圣人!<br />\n而在封神大劫之前,通天在他眼中,只是莽夫罢了。<br />\n道法厉害,神通无敌,灵宝众多而已。<br />\n但,在圣人面前,这些又有什么用?<br />\n神通再高,道法再强,灵宝再多,也伤不到圣人。<br />\n圣人之间的战场在大道境界上,在道果上。<br />\n所以,封神大劫,通天是必败无疑的。<br />\n现在,就不一样了。<br />\n元始圣人哪怕是隔着无数距离,还是通过棋子身上的宝物,远远感知,虽然难窥虚实,却也明白,那堂皇光明的大道韵律,是做不得假的。<br />\n通天,在一千年后,已经在大道上,进益到与他相差无几的地步。<br />\n就是不知道道果如何了?<br />\n元始圣人明白,他不可轻敌。<br />\n念头转动间,元始圣人就有了决断。<br />\n“吾不可坐看截教利用天庭……”<br />\n“若那玉帝、王母,果然与通天有什么勾连,吾须得有反制之策!”<br />\n如此想着,元始圣人的一个念头,就通过盘古幡,飘入三界,从诸天缝隙之间,落入了一个古老的太古遗迹。<br />\n这里,是一片鸿蒙时代的原始海洋。<br />\n猩红的血雨,不断的从这片被封印的海洋的破碎天空落下。<br />\n数不清的太古巨兽的遗骸,散落在海洋各处。<br />\n巨大的真龙遗骨,与那燃烧着的真凤、真凰的碎片,互相纠缠,彼此缠绕。<br />\n仿佛还在做着决死的搏杀。<br />\n一如龙汉初劫时的生死相斗。<br />\n圣人念头,无视着这些太古之物,死后依然不散的执念与怨念,直接落向这片海洋的最深处。<br />\n那数万丈深的无垠深海深处。<br />\n在此地,一条巨大到不可思议的真龙骸骨,蜿蜒着在海床上延绵了不知道多少万里。<br />\n这可怕的庞然大物,哪怕已经死去无数岁月。<br />\n但其骸骨上,依然残留着恐怖的力量。<br />\n那个巨大的龙首之上,甚至还有着血肉残留。<br />\n其天灵盖上,更是依然有着不灭的烈焰,在不断燃烧。<br />\n一个巨大的爪印,洞穿了这不可思议的真龙之首,将不灭的诅咒烈焰,烧进了这头真龙的脑中,将其生机彻底焚灭。<br />\n照道理来说,这头可怕的鸿蒙生物,应该早就死掉了。<br />\n其魂魄,应该已经被完全磨灭。<br />\n但,冥冥中,有着一股可怕的力量,维系了这天地诞生后出现的第一只后天生灵的魂魄不灭。<br />\n特别是人族诞生后,那残魂甚至出现了复苏的迹象。<br />\n元始圣人,在因果的涟漪中,发现了这个死而不僵的魂魄。<br />\n于是,圣人以无上神通,斩断了此地与三界的因果联系,并以圣人道果,将这片海洋的痕迹从三界抹除。<br />\n于是,从此后来者回溯过去。<br />\n那天地诞生后,由第一次阴阳生灭,创造的第一头后天生灵:祖龙的陨落之地,再也不可察。<br />\n“道友!”元始圣人的念头,落到这祖龙的遗骸身上,轻轻呼唤着对方的残魂,将其从沉睡中唤醒。<br />\n“昔年,贫道曾与道友有约……”<br />\n“若道友愿遵阐教大道,贫道则愿予道友新生!”<br />\n“如今,时机将要成熟,请道友做好履约准备!”<br />\n残破的巨大龙躯,微微颤栗。<br />\n“善!”残魂悠悠应允。<br />\n虽然,时间好像比约定的提前了。<br />\n不过,无所谓。<br />\n祖龙的残魂,愿意为了新的生命,赌上一切!<br />\n……<br />\n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迈步走出上清宝殿时。<br />\n这两位至尊,一头雾水。<br />\n因为截教圣人,只是见了他们一面,只是说了些洪荒旧事,闲聊了一些昔年紫霄宫的趣事。<br />\n然后就没了!<br />\n既无橄榄枝也无约定,更无承诺。<br />\n纯粹就是见见面。<br />\n这算什么?<br />\n两位至尊都不明白,但他们可以肯定,他们已经卷入了一场旋涡之中。<br />\n(本章完)\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