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两天之后,贾诩将策论交给了姚定山,姚定山看完之后,神色颇为激动。<br />\n随后交代了贾诩几句,姚定山就急匆匆的来到了太子府,将策论呈报给太子。<br />\n书房中。<br />\n太子接过策论,起初还有些疑惑,然而当他细看之后,整个人都不由得认真起来。<br />\n姚定山坐在旁边,时刻注意着太子的神色。<br />\n虽然他已经是太子的亲信,但他还是希望能立下更大的功绩。<br />\n等太子登基后,他能获取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权势。<br />\n这是他的追求。<br />\n而现在他的功绩就在这份策论之上。<br />\n太子看完策论后,一直荣绕在眉宇间的愁绪顿时散开,整个人仿佛神气了许多。<br />\n贾诩的这份策论算不上多高明,关键点就是借助民间的力量来补充当今朝堂的不足。<br />\n大盛朝堂文武百官,能想到这一点的应该有不少人。<br />\n可文武百官为什么不提?<br />\n难道他们不知道民间散修中有很多人愿意去猎杀妖兽?<br />\n错!<br />\n他们知道,可是他们不能提。<br />\n因为给民间散修建立如此一条晋升的道路,就相当于得罪修炼家族。<br />\n谁提出这样一份策略,就相当于得罪修炼家族。<br />\n而贾诩的策论中最厉害的一条,就是设立坊市,让修炼家族也加入其中,如此以来修炼家族也可从中获取利益,对这份策论就不会过分的抗拒。<br />\n利益共赢才是王道。<br />\n民间散修可以因此获得一条晋升之道,虽然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去争夺,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br />\n修炼家族可以进入坊市,收购妖兽尸体,售卖丹药灵材,赚取大量的利益,虽然这可能造成一些新的修炼家族与他们竞争,但在大量的灵石面前,他们绝对愿意接受这份策论。<br />\n大盛军方可以获得更多的战斗力,甚至还能得到一支新军,武装力量提升,所承受的压力减小,可以说百利无一害,他们应该是最高兴的。<br />\n朝堂文武百官也会站在军方这一边,毕竟此事压在他们头上,如果处理不好,对他们也没有好处。<br />\n这是太子看完后所想到的,因此他对这份策论非常看重。<br />\n其实在贾诩的眼中还有三个受益方。<br />\n一个是姚定山,虽然策论是贾诩所书,但却是姚定山献给太子的,所以姚定山有一份献策之功。<br />\n如果姚定山再想太子推荐贾诩,还能获得一份举荐之功。<br />\n第二个则是太子,一份良策,不但解了太子的苦恼,还能让太子在盛皇面前表现一下,让太子的地位更为稳固。<br />\n最后一个自然是贾诩自己,只要这份策论能够送到太子手中,他的目的就能达成。<br />\n用崔元春的话就是自此以后他在大盛朝堂可以平步青云。<br />\n天地棋,虽然是贾诩临时编造出来的借口,但是在他心中又何尝没有这样的想法。<br />\n众生为棋。<br />\n盛皇、太子、姚定山、崔元春、朝堂、军方、修炼家族、民间散修,全部都在他的棋局中。<br />\n就连他自己也身在局中。<br />\n整个大盛皇朝都是一个棋局。<br />\n太子长长吐出一口气来,愣神的看着他姚定山,道:“这份策论是谁所书?”<br />\n姚定山平静的说道:“路远书院,贾诩先生所书。”<br />\n在来的路上,他曾有过一个想法,那就是将这份策论占为己有。<br />\n但是思前想后,他最终还是向太子举荐贾诩。<br />\n虽然将策论占为己有对他现在有很多好处,但对他的未来并没有太多的益处。<br />\n一份策论能改变一时,不能改变一世。<br />\n可是如果他将贾诩推荐给太子,就相当于贾诩跟他捆绑在一起,未来贾诩的成就无论有多高,他都能分的一份。<br />\n一份策论和一个有辅政之才的盟友,他选择了后者。<br />\n“贾诩!”太子轻轻念道。<br />\n“什么来历?”<br />\n“司海郡妖宁府人士,微臣已经安排人去查过,没有作假。”姚定山说道。<br />\n“你觉得此人如何?”太子问道。<br />\n“论智计,此人强我百倍!”姚定山狠吹了贾诩一把。<br />\n其实也算不上吹嘘,贾诩的智谋确实够强大。<br />\n太子大笑起来,道:“哈哈,定山,没想到你也有这么谦虚的时候。”<br />\n姚定山摇摇头,十分认真的说道:“不是微臣谦虚,而是微臣自愧不如,殿下也知微臣好棋,可是这一个多月来,微臣与贾诩对弈近百局,无一胜绩,所以说他强我百倍。”<br />\n太子神色一正,认真的看着他,点了点头。<br />\n姚定山什么人,他非常清楚。<br />\n能力不算强,但胜在忠心,不会糊弄他。<br />\n所以他非常相信姚定山的话。<br />\n至于贾诩。<br />\n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策论。<br />\n以棋论智,或许不全面,但善于下棋者,必然是聪明人。<br />\n再加上这份策论,足以让他相信贾诩是个真正的大才。<br />\n“他可愿为官?”太子心中已有招揽之意。<br />\n姚定山轻轻一笑,道:“自然。”<br />\n“贾诩先生入京后就去过各大选贤馆,不过似乎没有人看的上他,贾诩先生的修为不高,只有大宗师的修为。”<br />\n“其实贾诩先生也来过殿下的选贤馆。”<br />\n太子闻言,呵呵一笑,道:“选贤第一条件就是修为,没有洞神境,再聪明也白费。”<br />\n“看来本宫还要感谢那些选贤馆拒绝了他。”<br />\n姚定山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br />\n太子沉吟了片刻,说道:“明天带他来太子府。”<br />\n……<br />\n就在贾诩在京都打开太子府的大门时,清澜岛上也迎来了一位出人意料的客人。<br />\n别院中。<br />\n郑铭坐在茶桌旁,看着对面这个有些不修边幅的男子,心中千思万绪。<br />\n北陵,北家当代家主,北家年轻一代最出色的人。<br />\n说实话,郑铭从未想过北陵会来清澜岛。<br />\n可是他却来了。<br />\n“郑公子很好奇在下为何会来?”北陵看着郑铭,面带淡淡的笑意。<br />\n郑铭微微颔首,道:“在下没想到这小小的清澜岛居然会将北家主引来。”<br />\n“呵呵呵~~郑公子太过自谦了,现在的清澜岛可不是一个‘小’字可以形容的。”北陵笑道。<br />\n的确,论面积,清澜岛算不上大。<br />\n但是论影响力,清澜岛却在半年多的时间扩大到了整个大盛北部数郡之地。<br />\n只靠一个鲛人族,就让数郡之地的修炼家族趋之若鹜,纷纷前来,这份手段让北陵最为惊叹。<br />\n郑铭倚在靠背上,问道:“北家主是如何知道在下的?”<br />\n要知道从来到清澜岛开始,他就一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很少有外人知道他的存在。<br />\n他自认为隐藏的很好,可是北陵今天却直接来拜访他,显然是早就知道他的存在了。<br />\n北陵沉默了稍许,说道:“在下与鲛人族有些交集。”<br />\n郑铭恍然,原来是从鲛人族那边泄露出去的。<br />\n果然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br />\n不过泄露就泄露吧,随着清澜岛的发展,他早晚都会暴露在人前。<br />\n现在暴露和以后暴露并无太大的区别。<br />\n“在下想知道郑公子来此的目的。”北陵问道。<br />\n“在下也想知道北家主来此的目的。”郑铭笑道。<br />\n北陵道:“在下想邀请郑公子加入北家阵容。”<br />\n“看来北家已经做出决定了。”郑铭淡然说道。<br />\n北陵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道:“只是在无奈之下做出的决定。”<br />\n郑铭微微摇头,道:“无奈也好,早有准备也罢,都是已经注定的事情罢了。”<br />\n北陵来此邀请他加入北家的阵容,已经表明北家这是打算造反了。<br />\n至于北家是不是无奈,那还真不好说。<br />\n若是无奈,北家应该早就开始收敛了,现在北家已经影响到大盛皇族的统治,就说明之前他们早就预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br />\n不管如何,北家造反是已经注定的事情。<br />\n局势已成,非人力所能扭转。<br />\n“不过可惜,清澜岛并没有插手大盛的想法,在下只想在此赚些灵石。”郑铭轻声说道。<br />\n北陵看着他,道:“清澜岛想置身事外,怕是很难。”<br />\n郑铭道:“难不难以后再说,现在管那么多做什么。”<br />\n北陵闻言,不禁笑起。<br />\n他认为郑铭置身事外是假,待价而沽可能是真。<br />\n“郑公子想取代北家在大盛的位置?”<br />\n他的双眸突然凌厉的起来,直直的看着郑铭。<br />\n清澜岛位于大盛以北,虽然居于海域,却距离大盛海岸不过百里。<br />\n如果任由清澜岛发展,未来取代北家也不是不可能。<br />\n当然这只是他的想法。<br />\n郑铭笑而不语。<br />\n这北陵也太看不起他,居然说他想要取代北家。他想要的可是整个大盛皇朝。<br />\n给大盛皇族做臣子,他这个大璃皇帝丢不起这脸。<br />\n北陵看着淡笑的郑铭,眉头微微皱起。<br />\n突然间,他发现自己有些看不透眼前这位年轻的有些过分的郑公子。<br />\n“如果北家主非要一个答案,那在下就给一个答案。”郑铭开口说道。<br />\n“清澜岛不想取代谁,也不会取代谁,清澜岛不会加入大盛皇朝,也不会加入北家阵容。”<br />\n“清澜岛就是清澜岛,与大盛皇朝何干?”<br />\n别院内,清风徐徐,大树之上,枝叶摇动,郑铭平淡的声音荣绕在北陵的耳边。<br />\n北陵眯眼,深深的看着他。<br />\n许久之后,他轻声说道:“在下明白了。”\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