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已经过了年关,进入新年。<br />\n长安城内,却没有半点喜庆气象,似笼罩在阴霾中。<br />\n天还没有黑,便城门紧锁;皇城之中,更守卫森严,透出一股肃杀之气。<br />\n曹叡依偎在娘亲的怀中。<br />\n不过不是他的亲娘甄宓,而是他过继后的娘亲。<br />\n现在已是泰平七年,也就是公元220年。在原有的历史中,曹操就死于这一年。可现在,曹操已尸骨无存,永驻鸡鸣山,守护大魏的江山。<br />\n可历史的车轮,还是要在这一年夺取一位帝王的性命。<br />\n那就是曹彰!<br />\n曹叡,今年十五岁了。<br />\n七年的皇室生活,让他有着比同龄人超乎寻常的成熟。<br />\n紫宸阁中,灯火昏暗。<br />\n卞夫人痛哭失声,伏在榻上几欲昏厥。那榻上,正躺着一个人……身穿帝王冕服,形容安详,仿佛睡着了一样。他,便是曹彰!那个被曹叡称之为父皇的帝王。然则此刻,曹彰一动不动,再也没有往日龙精虎猛。<br />\n“陛下,你怎地就这么走了!”<br />\n卞夫人悲呼,泪水湿透了衣衫。<br />\n这是个苦命女子,出身娼门,下嫁曹操。先失爱子曹丕,后失夫君曹操,而今再失爱子。这接连的打击,让卞夫人再也无法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她已承受过一次。可是现在,她又要在承受一次……<br />\n甄昭仪也是痛哭不止!<br />\n她与曹彰琴瑟相合,本来曹彰已经准备把她扶立为皇后,却不想一病不起。<br />\n而曹叡,则瞪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曹彰。<br />\n紫宸阁外,吾彦执矛而立,虎目圆睁。<br />\n年仅十九岁的吾彦,已有八尺靠上的身高,生就虎背熊腰,一派威武模样。<br />\n从小和曹叡一起长大。<br />\n而今吾彦,已经成为皇城侍卫,专门保护曹叡。<br />\n他天生神力,武艺高强。在皇城侍卫当中,号称‘猛虎’,无人可敌。<br />\n吾彦知道,此时此刻,他需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br />\n“太后,请暂止悲声。<br />\n陛下驾崩,必难隐瞒……明日朝会时,定昭示天下,如此一来,你我危矣。”<br />\n甄昭仪轻声劝慰,总算是让卞夫人冷静下来。<br />\n自从曹彰病倒以后,曹氏诸子,又开始蠢蠢欲动。曹冲自不必说了,他与曹彪,曹据,曹宇相互勾结,已形成一派势力;就连曹彰的亲生弟弟曹植,也顾不得曹操与他的天闲之号,匆匆返回长安兴风作雨……<br />\n面对皇位,再亲的兄弟,也会反目成仇。<br />\n卞夫人真个不知该如何是好。<br />\n曹操生前便说过:子建不堪大用,仓舒过于凉薄。<br />\n若子建继位,则江山危矣;若仓舒继位,则诸子难生……唯有子文,可堪重任。<br />\n可惜,这天下方一统,不过两年,曹彰便走了!<br />\n如果曹彰有子嗣,也罢了……<br />\n偏偏他膝下三女,却无男丁。唯一男丁还是从曹朋膝下过继,便是曹叡。<br />\n本来依照着卞夫人的想法,曹彰年纪不大,早晚会有儿子。<br />\n不成想,江东毒箭,令他一下子跨下来。虽然返回长安后,也临幸了不少女子,可是却始终未有结果。这也就使得卞夫人,感到非常为难。<br />\n让曹植继位?<br />\n可是曹操说过,他不堪大用。<br />\n对于自己这个儿子,卞夫人也很了解。<br />\n吟诵诗赋,曹植才学无双;可如果论及治理天下,曹植过于理想化,远不如曹彰脚踏实地。曹冲,就更不要说了!若他继位,恐怕诸子当中,没几个人能得善终。而唯一合法的继承者曹叡,偏偏是过继而来。<br />\n这让卞夫人,犹豫不决。<br />\n可是,曹彰的死讯,必无法隐瞒。<br />\n这继承者的人选,也必须要尽快选出来。国不可一日无此君!若长久空置,必然会引发动荡。卞夫人不由得把目光扫向了甄昭仪怀中的曹叡。<br />\n却见曹叡眼中含着泪,面带悲戚之色。<br />\n这,究竟该如何选择?<br />\n“灵武王,而今何在?”<br />\n甄昭仪愣了一下,轻声道:“越般已走了三个月……按道理说,已经见到了灵武王。不过,据说灵武王此次北征,扩疆域万里之遥。据说是在什么北海……我记得陛下给那北海赐名为福海,具体极是遥远。”<br />\n“他……能赶回来吗?”<br />\n甄昭仪看了看怀中的曹叡,向卞夫人使了个眼色。<br />\n“元仲,在这里陪你父皇……娘已经让人伯龙还有仲龙,估计过一会儿就会过来。”<br />\n伯龙,就是曹阳。<br />\n而仲龙,则是步鸾之子曹允,今年十六岁,比曹叡大一岁。在去年时,出任皇城旁门司马之职。曹叡和曹阳曹允关系很好,另外尚有城门司马姜维,也极为友善。除此之外,曹叡走的比较亲近的,还有傅佥,年十四岁,长安令邓艾,年二十岁,城门司马邓全,年十四岁……<br />\n当然了,还有此刻正在大殿外守护的吾彦。<br />\n曹叡点点头,默默走到龙榻边上坐下。他伸出小手,为曹彰掖了一下身上的明黄色绸褥……<br />\n甄昭仪和卞夫人看在眼里,不由得轻轻点头。<br />\n“昨日子廉大都督呈报,灵武王十天前已经抵达龟兹,估计返回长安,至少要十余日。<br />\n问题是,临淄侯和邺侯,都不会给我们这个时间。<br />\n太后要早做好准备。否则明日一早,一旦陛下……朝堂上必然混乱。”<br />\n“这个……”<br />\n卞夫人,犹豫不决。<br />\n半晌后,她轻声道:“元仲,合适吗?”<br />\n甄昭仪咬着嘴唇,“元仲登基,你我尚有活路;若仓舒登基,只怕安乐宫里的那位,不会要你我好过。不过,元仲想要登基,也是困难重重。”<br />\n卞夫人沉吟不语。<br />\n夜色深沉,蓦地下起了小雨。<br />\n卞夫人打了个寒蝉,突然下定决心,咬牙道:“无论如何,也要撑到灵武王回还。”<br />\n“正当如此!”<br />\n甄昭仪,暗地里长出了一口气。<br />\n++++++++++++++++++++++++++++++++++++++++++++<br />\n正如甄昭仪所猜测,曹彰的死讯,无法隐瞒。<br />\n第二天,伴随着皇城里铜钟敲响,也昭告了曹彰归天消息。一时间,长安大乱。<br />\n好在荀彧郭嘉等人尚在,迅速稳定局势。<br />\n旋即,曹彰的葬礼商量妥当,并在皇城中设立灵堂。<br />\n曹彰死了,谁可接掌皇位?<br />\n曹彰无子,只有一个过继的儿子……而曹氏诸子,又岂能眼睁睁看着曹叡登上皇位?<br />\n于是在当天,曹植便在朝会上提出了疑问。<br />\n也许在他想来,卞夫人一定会推他出来。可是有曹操那一句话,卞夫人怎么也不可能同意。<br />\n“今陛下驾崩,国不可一日无此君。<br />\n先帝曾有诏,临淄侯做个逍遥侯爷……难不成临淄侯忘记了吗?本宫以为,邺侯年二十有四,正是精力旺盛之时。况乎他为陛下之兄弟,由他来接掌皇位,也正合适。不知诸位大人,以为本宫所荐如何呢?”<br />\n环夫人话音未落,就见曹彪跳出来。<br />\n“由五皇兄接掌皇位,最合适……本侯亦赞同,哪个反对?”<br />\n这曹彪,生就魁梧,相貌颇与曹操相似。<br />\n一双细目,面色黝黑,透出浓浓杀气。<br />\n满朝文武,皆缄默不言。<br />\n荀彧微微一笑,“濮阳侯所言极是……不过陛下尸骨未寒,便这般急于选继位人,于陛下恐怕不敬。再者说了,谁人继位,不是嗓门大便可以决定。这件事,最好还是好好商议,莫要因此而坏了皇室的和气。<br />\n先帝,最重此事。”<br />\n曹彪的嗓门很大,被荀彧不痛不痒的刺了一句,顿时大怒。<br />\n他刚要发作,却被曹冲拦住。<br />\n“丞相所言极是,不过母后方才说了,国不可一日无君。<br />\n若不能早些选出继任者,只怕天下人不安……所以本侯以为,还是先选出合适人选,以稳定人心。哪怕登基稍稍推迟,也不是不可以嘛。”<br />\n荀彧的面颊,微微抽搐。<br />\n但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笑容。<br />\n他扭头向郭嘉看去,郭嘉立刻会意。<br />\n“邺侯言之有理,但先帝驾崩时,曾托孤于灵武王。<br />\n今陛下不幸仙去,继任者之人选,最好还是请灵武王返回后,再做定夺。”<br />\n曹冲,脸色顿时变了。<br />\n他下意识向曹叡看去,眼中透出一抹凶光。<br />\n曹叡本能的缩了缩身子,可是当他看到立于他身后的曹阳等人,顿时来了胆气。<br />\n“邺侯,你何故在长安?”<br />\n“啊?”<br />\n“我记得,父皇曾有诏,不得旨意,邺侯不得返回长安。<br />\n母后,父皇可诏邺侯还都吗?若是没有,邺侯可便是抗旨不遵啊……”<br />\n稚嫩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br />\n荀彧眼睛一亮,心中暗自称赞。<br />\n而曹冲则脸发青,恶狠狠的瞪着曹叡。<br />\n曹彪勃然大怒,“乳臭未干的小子,此地焉容你放肆?”<br />\n他长身而起,大步便走向了曹叡。<br />\n吾彦曹阳曹允姜维四人,立刻横身挡住了曹彪:“濮阳侯,你欲如何?”<br />\n曹叡也呼的站起身来,厉声道:“濮阳侯,父皇尸骨未寒,你便如此放肆,可知罪吗?”<br />\n小一辈的交锋,令环夫人插不上话。<br />\n而卞夫人和甄昭仪,也一言不发。<br />\n曹彪怒道:“小子安敢如此无礼?某家便放肆了,谁敢治我罪名?”<br />\n话音未落,忽听大殿外传来一个洪亮声音。<br />\n“旁人治不得你,孤治你如何?”<br />\n说话间,就见一人大步流星走进大殿。<br />\n在他身后,越般亦步亦趋。<br />\n百余名身披金甲,持戈武士呼啦啦涌入殿上。更有两位两将军,一人怀中捧着一口钢刀,龙行虎步,杀气逼人。两位老将走进大殿,朝两边一立。<br />\n而那开口说话之人,则快走两步,来到大殿上,朝着殿中灵柩伏身一拜,失声痛哭。<br />\n“陛下,臣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br />\n此人一出现,大殿内群臣顿时骚动起来。<br />\n而荀彧郭嘉则面露喜色,相视一眼,忙起身迎上前去,“灵武王,怎来得如此快?”<br />\n“为赶回长安,孤跑了了三匹汗血宝马。<br />\n哼哼,莫以为一个萧关便可以挡住本王归途。<br />\n本王要来长安,却非小小关尉可以阻拦!太后,今陛下驾崩,确是突然。刚才邺侯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本王深以为然。陛下虽未立嫡,然父死子继,乃天经地义。臣举荐武功侯曹叡,诸位大人,谁赞成,谁反对?”<br />\n来人,正是曹朋。<br />\n自接到消息后,他日夜兼程,赶回长安。<br />\n途中虽有小小阻碍,但正如曹朋所言:我要通行,谁个敢阻?<br />\n曹朋这突然出现,令朝堂上气氛,顿时生出变化。<br />\n先前还张狂的曹彪等人,顿时偃旗息鼓。曹朋那一身风尘,却无改他磅礴气势。往大殿里一战,虎目环视,群臣顿时闭口,一个个鸦雀无声。<br />\n曹叡的眼睛,一下子红了!<br />\n爹爹!<br />\n爹爹他,终于回来了……<br />\n荀彧和郭嘉两人相视,旋即起身道:“武功侯少而聪敏,确适合继任。”<br />\n而一旁夏侯惇也旋即起身:“非武功侯,无人可以继任。”<br />\n夏侯渊道:“武功侯,的确适合。”<br />\n“灵武王推荐,亦臣心中所想。”曹仁说罢,朝曹朋一笑,又合上眼睛。<br />\n“武功侯最适合!”前将军徐晃道。<br />\n“臣复议。”陈群开口。<br />\n大殿上,一直在一旁默不作声,环胸而立的典韦,则站出来,厉声喝道:“先帝传为于陛下,乃陛下为先帝之子;今陛下驾崩,自当传于子嗣,何来兄死弟及之说?难不成,我中原也要学那胡人……岂不是连老娘也要一起要走?真个是不成体统!武功侯最适合,仲康以为呢?”<br />\n典韦是出了名的混不吝。<br />\n他这么一说,可就牵扯到了文化传统。<br />\n环夫人满面通红,怒视典韦。<br />\n不过典韦,却毫不在意。<br />\n许褚搔搔头,“君明说话真个粗鄙,读这许多年书,却还是不成体统。<br />\n不过,你刚才那些话,倒也有理。<br />\n陛下明明有子嗣,何故诸君视而不见?”<br />\n尼玛,你能不能再不要脸一点?<br />\n群臣心中怒骂:你刚才不也像个缩头鹌鹑一样,这会儿灵武王回来了,你便跳出来。你跳出来也就罢了,还把我们扯进来,岂不是让灵武王心生误会?<br />\n这虎痴,端地不为人子……<br />\n曹冲,呆愣愣看着眼前这一幕。<br />\n连带着之前表示,支持他继位的那些大臣,随着曹朋出现,一个个都改变了主意。<br />\n五年!<br />\n曹朋远离长安五年,可这声名依旧。<br />\n曹阎王的名号,依旧带着无人可比的震慑力。<br />\n而他这一回来,此前一直没有表态的福系人马,也都一个个跳将出来。<br />\n没错,曹朋看似孤身而来。<br />\n可这满长安,门生故吏无数……<br />\n城门校尉郭淮,出自他门下,越骑校尉王平、射声校尉张嶷也都是他门下。还有执金吾吾粲等人,以及散落各地的太守、大都督……就连曹彰亲信郑度黄权刘巴张任,也都赞成曹朋的举荐。这种威望,何等惊人?<br />\n不是他们之前不肯表态,而是他们还不清楚曹朋的态度。<br />\n曹朋上前向卞夫人一揖,“太后,国不可一日无君!请皇子登基,已定人心。”<br />\n卞夫人看此局面,哪里还能不清楚状况?<br />\n没错,曹朋不在长安,但曹朋与长安的联系,却从未断绝。<br />\n就在这时,邓稷大步走进大殿。<br />\n他带来了一份名单,上面全都是之前答应扶立曹冲的朝中大臣。<br />\n“臣已抄查其家中,发现邺侯矫诏数封,故特来请太后定夺。”<br />\n矫诏?<br />\n那就如同造反。<br />\n曹冲的脸,青一阵,白一阵,半天说不出话。<br />\n半晌后,他突然笑了!<br />\n“灵武王,你欲如何处置我?”<br />\n“处置二字,未免过分……邺侯不过是受人唆使,方有今日举动。先帝生前,最不喜家中生乱。臣不敢处置邺侯,只请邺侯移驾扶余郡,震慑那异族宵小,不知可否?”<br />\n扶余?<br />\n那如同蛮荒!<br />\n虽然这些年发展变化不少,却是苦寒之地。<br />\n“不可以!”<br />\n环夫人大叫,起身要阻拦。<br />\n却见曹冲惨然一笑,“母亲,欲儿死乎?”<br />\n你不让我去扶余,那我只有死路一条……<br />\n他突然转身,看着曹朋,半晌后压低声音道:“老师,若建安九年,冲能仗义执言,会是什么结果?”<br />\n曹朋,愣住了!<br />\n“仓舒,你若仗义执言,便非是仓舒了。”<br />\n说这些,还有用吗?<br />\n曹冲惨笑一声,转身离开了大殿。<br />\n而曹植,则脸色苍白。<br />\n曹朋环视大殿中众人,深吸一口气,大步走到曹叡身边,伸出手,“请武功侯登基!”<br />\n那只小手,被一只大手紧紧握住。<br />\n曹叡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五年前曹朋离开长安前夜的话。<br />\n“我儿,勿论何时,你终是我儿……爹爹怎样,都不会让你受委屈。若我儿受了委屈,爹爹哪怕远隔千山万水,也会来到我儿身边做主。”<br />\n爹爹,没有骗我!<br />\n曹叡想哭,却知道此时不可以哭。<br />\n他随着曹朋登上玉阶,来到那龙椅前方。<br />\n“请陛下登基。”<br />\n曹朋在一旁,躬身一礼。<br />\n满朝文武同时高呼,“请陛下登基!”<br />\n那呼喊声,令曹叡一惊。<br />\n但是当他看到一旁的曹朋,还有玉阶下,朝他躬身行礼的曹阳曹允,姜维吾彦时,慌乱的心情,一下子平复下来。我有爹爹,我又惧怕什么?<br />\n曹叡学着刚才曹朋那般模样,深吸一口气。<br />\n在龙椅上坐下,沉声道:“众卿,平身!”<br />\n+++++++++++++++++++++++++++++++++++++++++++<br />\n一场动荡,就伴随着曹朋的归来,化为无形。<br />\n泰平七年正月,曹叡登基,史称魏昭文皇帝!<br />\n曹叡改元泰平年号为大正年号,旋即册封文武百官,并下令赦免天下。<br />\n大正二年,时为扶余侯的曹冲在扶余病逝,享年二十五岁。<br />\n有人说,曹冲是郁郁而终;也有人说,曹冲是死于曹朋之手……众说纷纭,难以辨清。<br />\n不过在同年,环夫人在皇城内出家。<br />\n直到十年后,才病死于曹叡为她建造的琅琊宫中。死后,环夫人的陵墓就建在曹冲墓穴一旁,史称武皇后。又三年,卞夫人薨于安乐宫中,史称文皇后,葬于曹操陵墓一侧。<br />\n大正三年,吕汉归附。<br />\n将曹叡的威望,也推到顶峰。<br />\n曹叡在吕氏汉国设立六郡,而后封吕氏汉国国主曹念为韩侯……<br />\n总体而言,在大正最初十五年间,大魏朝堂上,气象万千,一派勃勃生机。<br />\n曹朋拜魏武王,常驻长安。<br />\n不过,他并未过多去干涉朝政,大多数时间,陪着父母妻儿。<br />\n大正十五年,张氏和曹汲,双双病逝。<br />\n曹朋借此机会辞去大将军一职,扶父母灵柩返回南阳中阳山,将父母葬于中阳山中。也就是在这一年,魏文帝曹叡正式废丞相一职,设立内阁。<br />\n同年,曹叡改年号大正为大统,开始了全新的改革。<br />\n此时的大魏朝堂,老一辈人纷纷退隐。<br />\n荀攸和程昱相继病逝,贾诩和荀彧,也随之归隐。当年曹操五谋主中,唯有郭嘉尚在朝堂,但也很少过问政务。而诸葛均、庞统、步骘等一干人员,纷纷走进中枢。曹阳和姜维,更以三十岁年纪,入内阁中枢。<br />\n次年,蔡琰病逝……<br />\n++++++++++++++++++++++++++++++++++++++++<br />\n时光飞逝,转眼又是十年。<br />\n伴随着大魏政权稳固,曹叡在位已有二十五年。<br />\n从一个稚嫩的小皇帝,成为大权在握,独断朝纲的明主。也就是在这一年,曹叡正式立道教为国教,为大魏朝,掀开了全新的一页。<br />\n而这一年,曹朋六十岁!<br />\n“阿福,有时候我在想,你究竟是谁?”<br />\n一艘巨高级龙骨海船,在海面上乘风破浪。<br />\n黄月英倚在曹朋的身上,身后却见步鸾诸女,正聚在一处,推着麻将嬉闹。<br />\n“我?”<br />\n曹朋闻听一怔,哑然道:“我不就是我……你的夫君,还能是谁?”<br />\n“可是我依然觉得,你身上有无数秘密。<br />\n知道吗?就是你那种神神秘秘,使得妾身感觉好奇……就因为好奇,才嫁给了你。可是到现在,妾身还是看不透你!因为在你身上,依旧满是神秘。”<br />\n“看不透,就说明你不够努力。<br />\n没关系,我今年才六十,咱们有足够的时间,让你了解……哈哈哈!”<br />\n曹朋说着,忍不住大笑起来。<br />\n“王爷,快看?”<br />\n就在曹朋仰天大笑的时候,忽听有人叫喊。<br />\n顺着那人手指的方向看去,远处有船队正缓缓而来。<br />\n“是杜将军的船!”<br />\n“是吗?难道说,杜将军已经打下那扶桑岛了吗?”<br />\n“必是如此……那区区蛮夷,又岂能是杜将军对手?再说了,还有傅将军和姜维将军,那些蛮夷怎能讨好?”<br />\n曹朋笑了!<br />\n他扭头对黄月英道:“此前伯约来信说,俘虏了那倭人女王卑弥呼……想来是得胜而归,咱们迎上去,且看看那位倭人女王,究竟怎生模样?”<br />\n黄月英眼睛一瞪,“怎地又生了花俏心思?”<br />\n曹朋一怔,放声大笑。<br />\n他搂着黄月英那已不复苗条的腰身,又看了一眼身后诸女,轻声道:“我家夫人就算再过二十年,也比那番婆子强百倍。”<br />\n一句话,说的黄月英满面羞红,透出小儿女的模样。<br />\n恍惚间,曹朋好像又回到了那个细雨靡靡的日子……一条狭窄的长街上,她手里持着一支竹簦,站在长街中央,正大声的呼唤:“阿福!”<br />\n搂着黄月英的手臂紧了紧!<br />\n曹朋仿佛自言自语,“我在这里,我就在这里!”<br />\n……<br />\n【全书完】\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