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医凰,重生后全家跪求饶命 第337节
('\n\t崔世皓:“是。”<br />\n贾焱:“……是……”<br />\n魏轩看得直叹气,这贾焱,怎么是个扶不起来的,要不是现在魏天禹手上实在没人,他不会让贾焱负责兵马司。<br />\n咚咚咚——<br />\n退朝两个字还没说出口,就听到沉重的鼓声。<br />\n这……<br />\n德子大惊失色,这是登闻鼓的声音。<br />\n魏轩肃容,“瞧瞧你们这群没用的,人家都来告御状了!”<br />\n一众臣子跪了下去,“皇上息怒。”<br />\n魏轩:“朕息怒有什么用!要老百姓息怒才行。还不把人带上来!”<br />\n崔世皓道:“是。”<br />\n他到门口叫了几个人。<br />\n大概一刻钟,终于带来了击鼓之人。<br />\n魏轩看到那身穿藏蓝色粗布衣的少年,“蓝戈,你有何事敲登闻鼓?”<br />\n这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br />\n蓝戈背着光,魏轩看得不是很真切。<br />\n魏天禹捏紧了手。<br />\n“学生蓝戈见过皇帝陛下。学生敲登闻鼓是想让皇上为学生一家平反。”<br />\n左鸿看着蓝戈,心头猛地一跳。<br />\n这人……<br />\n“皇上,蓝解元父母俱在,家中不可能有冤情,就算是有,京都府尹也可查明。登闻鼓‘用下达上而施于朝’,这蓝戈缺考春闱,只是举人之身,吏部不可任命,故而心怀怨恨,恶意击鼓,扰乱朝政,此风不可长!”<br />\n他说完,魏天禹也站了出来,“父皇,蓝解元想必是有什么隐情,就交给儿臣来处理吧,必给蓝解元一个交代。”<br />\n第369章 这蓝戈,今日必将血洒大殿!<br />\n蓝戈朗声道:“击登闻鼓,必先廷杖三十。学生并非恶意击鼓,实在衔恨蒙枉,只有皇上才能为学生做主!”<br />\n魏轩看着一致反对的儿子和宰相,心中越发疑惑。<br />\n同时,也带着不悦。<br />\n“你们阻止他说话作甚,若是小事朕自会叫京都府尹处理。蓝戈,你说,你有什么冤情。”<br />\n蓝戈拿出状纸和几份罪供,“皇上,学生要为镇国大将军蓝驰剑鸣冤!”<br />\n魏轩投射出阴沉的目光,朝堂之上所有人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点动静。<br />\n“蓝戈,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蓝驰剑之案,是由三司会审一起断的,绝无冤情,朕,念你年少无知,赦你无罪。回去读你的圣贤书吧,四皇子伴读的事暂且放下。”<br />\n蓝戈朗声说道:“皇上,当年蓝驰剑是先帝亲封镇国大将军,先帝说蓝家在突厥惧,蓝家军功赫赫,杀敌无数,不可能和突厥人合作,更不可能叛国,其中之隐情,其中之证据,学生,已经全部搜集!”<br />\n他说得掷地有声。<br />\n堂上之人无不诧异。<br />\n那可是十七年前的案子了。<br />\n能搜集多少证据啊……<br />\n左鸿道:“皇上,应速速将此人拿下杖毙!”<br />\n魏湛站出来说道:“你着什么急,杀人很容易,等他说完不行吗,我倒要看看,他是何方人物。”<br />\n魏湛说话,就是皇帝也不会当面驳斥。<br />\n蓝戈说道:“当年突厥人扰乱银州边防,抢占银州十个县,最后连府城都保不住,十五万突厥人在银州城里胡作非为烧杀抢掠。蓝大将军遵圣命前往夺城,十万大陈将士,杀了十万突厥人,把剩下的五万人赶回阿尔穆草原。”<br />\n“此等大功,无人褒奖,反而被小人伪造信件,说蓝大将军与突厥人合作,谎报杀敌数量,欲意将银州甘州海州三州收作己用,意图反抗朝廷,自立为王。这其中,有人勾结突厥人不假,不过不是蓝家人,是另有其人!”<br />\n朝臣们互相对视,都想知道蓝戈口中的另有其人是谁。<br />\n魏天泰掩饰着眼底的兴奋。<br />\n他看着左鸿和他的三个儿子,这件事,只能是左鸿做的。<br />\n毕竟,他听说那个时候只有蓝大将军才能压制左鸿。<br />\n“此人就是左鸿左大人!”<br />\n安静的大殿如沸腾的水,嘈杂起来。<br />\n左鸿本人并没有过多惊慌。<br />\n这案子,他没错。<br />\n如果他错了,那就是皇帝错了。<br />\n所以,他不可能错。<br />\n这蓝戈,今日必将血洒大殿!<br />\n他冷眼看着蓝戈,“空口无凭,少年人。还是不要在皇上面前信口雌黄了,趁皇上没有怪罪你,早早离去才是。”<br />\n蓝戈看了一眼左鸿,心中之怒气愈加强烈。<br />\n“先帝提出马政,是为了我大陈将士有精良的骑兵,能与突厥匹敌。可是有人为了私吞军饷,年年克扣。这,是当年银州王牧监的账本,上面清清楚楚记录着马匹数量、质量、养护费,一个账本这样,那么其他地方的账本可想而知,算下来,远远低于朝廷拨的款项。”<br />\n他手上拿的,正是王启拿出来的账本。<br />\n“蓝大将军一直在暗中查军饷私吞案,左鸿恐慌有一天真相水落石出,于是他与突厥人勾结,告诉突厥人银州布防,让他们掠夺银州城,因为他知道蓝大将军一定会去支援,于是一个阴谋由此诞生!”<br />\n“蓝家军刚杀完突厥人,就迎来了后一步支援的左凌飞将军所带军队的刀刃,蓝家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数十人活下来。左家人又收买了蓝家军的参军事许言,让他指证,亲眼看到蓝墨将军亲手书写与突厥来往的信件!<br />\n他跟随蓝墨将军数年,知道蓝墨将军的书写习惯,于是自己伪造了一张书信,然后交给了左飞凌左将军,左将军把信件给御史中丞叶之高,这,就成了诬陷蓝家谋逆叛国的重要罪证。”<br />\n左凌飞咬牙,恨不得把蓝戈按在地上杀了。<br />\n他当年怎么没把蓝家军全部杀光。<br />\n大殿中,有些文臣难以置信地看着左家人。<br />\n同在一片土地生活的同胞,居然能举刀相向?<br />\n那几万蓝家军……恐怕死也不能相信。<br />\n蓝戈又拿出一张纸,“可笑的是,许言拿了钱,用得并不安心,日日流连赌场,最后写下自己的罪供,许家大娘子怕左家人灭口,一直藏匿在自己的木簪中,她死后,许言的儿子许川一直保存着亡母遗物,我们找到许川的时候,发现了木簪中的关窍才取出。”<br />\n“还有,这是前刑部尚书乔望裕死前写下的口供。关于当年三司会审,左鸿的人浑水摸鱼,不管其他人提出的疑议,一律驳回。为了坐实罪证,左党的人匆匆结案,并偷换卷宗,存放在大理寺的卷宗是粗陋不实的,他们怕有一天翻案,就在上个月,居然叫人烧毁大理寺卷宗阁,蓝家旧案卷宗差点被毁。”<br />\n潘冰抿了抿唇,他为这个少年的命运捏把汗。<br />\n毕竟,当年这一切都是皇上的默许下做的。<br />\n他这个大理寺卿当然知道当年那桩泼天冤案有多冤。<br />\n那信件伪造得拙劣,可偏偏皇上看了坚信不疑。<br />\n这一切,都是因为……<br />\n“皇上听信了左党的谗言,以为蓝大将军拥兵自重,加上蓝家出了一个皇后,未来有一天会危及大陈皇室。于是,三分可疑变五分,当看到那伪造的信件,五分可疑变八分,最后蓝家军死在银州, 死在左凌飞之手,听到左凌飞说蓝家军精神奕奕载歌载舞,轻松逼退突厥人就信了十分。蓝家一门三百五十七口,除了外嫁出去的二十几个女眷,全部死于铡刀之下。”<br />\n魏轩胸口起伏不平浑身颤抖,猛地站起来嘶声大喊:“你住口,住口!朕,朕是天下之主,朕的每一个命令,都是为了这大陈!”<br />\n蓝戈声音比魏轩更大,“为了让皇上放心,蓝家军不过五万人,蓝家军的军营更是远离京都,禁军、兵马司、六部九寺,蓝家从不涉及。蓝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守护大陈,消灭突厥!”<br />\n年纪稍大的官员,眼里莫不是出现片刻的崇敬和唏嘘。<br />\n大陈曾经的战神啊。<br />\n因为权臣的贪欲和皇帝的猜疑,被构陷至死,满门被杀。<br />\n何其惨烈,何其无辜!<br />\n“年纪大一些的老百姓,不信蓝家谋逆叛国,案发头一年,不少人因为仗义执言被县令拖到衙门挨板子,甚至吊于门口以作警示!渐渐地,无人再说蓝家军,无人再记得蓝家军!”<br />\n那些百姓不过是鸣一声不平,居然被吊起来……<br />\n几个御史大夫、年轻文臣武将呼吸粗重,愤慨不已。<br />\n蓝戈拱手拜倒,额头轻磕于地面,“今日,蓝戈请求皇上放下心中忌惮和猜疑,重新查案,还蓝家一个公道,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br />\n魏轩气得大吼,“把他拖下去,拖下去!当庭杖毙!”<br />\n左鸿勾了勾唇,他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br />\n他拱手道:“皇上,此子定是受人蛊惑,背后定有幕后主使,不若交给刑部,查问幕后之人后,再斩首不迟。”<br />\n左凌飞站出来,“臣附议!”<br />\n左党的人一个个站出来,“臣附议。”<br />\n最后,魏天禹也站了出来,“父皇,儿臣也附议,当年蓝家男丁皆死,这人忽然告御状,定是受人蛊惑,须得揪出背后之人。”<br />\n第370章 查!统统给朕查个明白!<br />\n此时左凌飞已经忍不住了,他大步走向蓝戈,崔世皓挡住了他。<br />\n“左大人,这件事还没有定论,皇上没有指令,您想做什么?您一个骠骑将军,不会是想是对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做什么吧。”<br />\n崔世皓能当上禁军统领,武功自然不低。<br />\n两个若是在朝堂上动起手来,便是不成体统。<br />\n左凌飞看着紧紧护着蓝戈的崔世皓,眼角抽了抽,这崔世皓是吃错药了吗!<br />\n看来今天一切都是有预谋的。<br />\n蓝戈定定道:“学生不惧死,只怕后人不明真相,蓝氏忠勇门楣永世蒙尘!”\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