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安帝长居深宫之中,在他想像中四海之内皆太平,一派繁荣富庶好景象。哪里知道这如诗如画的烟锦城,竟然也藏着这等凄惨骇人听闻之事——<br/> 鸿鹄楼老板姗姗来迟,好声好气地让这位老者不要唱了,免得影响他人用餐。<br/> 老者也没跟老板争执,饮下了面前的一杯酒,抱着二胡离去了。<br/> “诶——”承安帝却想要留人,好好问问这县官做的孽。<br/> 他这次出来,本来就是微服私访的。要真遇到了这种鱼肉百姓、目无王法的狗官,他是见一个办一个。<br/> “张学士,你待会儿回去后好好了解了解烟锦城的县官,还有刚才那老者唱的是否真有其事。”<br/> 张明净拱手应下:“是。”<br/> 走出鸿鹄楼后,承安帝有些累了,便先回去休息。<br/> 因为那盲眼老者说的事情,他的兴致一下子低落了不少。<br/> 杜晚枫望着他的背影,没有了早上出门时的意气风发,在心中冷哼了一声。<br/> 这才哪到哪儿啊,圣人,待你看过民间百姓真实的处境,可别抑郁才好。<br/> 这时候看见一个狗官,以为是极少数。其实不然,像这种现象全国各地到处都有。只是你平时接触不到这些、也没有人把这些事情说给你听罢了。<br/> 萧贵妃的兄长萧平曾经也犯下累累罪行,可那时圣人是如何反应的?<br/> 明知道有多少姑娘受害,却还是想要维护于他。<br/> 如今这番反应,杜晚枫可不认为他是真的在关心那一对姐妹花和被活活打死的老人,只怕还是不符合他这位英明之君对自己治下的期待吧——<br/> 张明净奉旨去了解当地县官的事迹,回来如实禀报给了承安帝。<br/> 原来这儿的县官,是崔行的门生,行事十分霸道猖狂,百姓早已经怨声载道。奈何他在朝廷有大官撑腰,他的上级原本想要向朝廷弹劾,罢免他的官职。<br/> 但结果他这个县官好好做着,他的上级乌纱帽却丢了。<br/> 而今人们还听说这个县官,很快就要走马上任,当上知州了。<br/> 张明净虽然为人忠直,却也知道这个事情不宜直接将崔行也拉进来。带上崔行的大名,很有可能会让圣人将注意力放在张家和崔家争权上,让那些真正饱受冤屈的人们被忽视,于是他隐去了崔行的名字,只说县官朝中有人,还都是复述的百姓的话。<br/> “在百姓心中口碑烂成这样,却还能步步高升,朝廷选拔官员到底是依据什么!”<br/> 承安帝大为恼火。<br/> “办,一定要办!朕倒要看看,是什么大的后台,可以让他目无王法、行事如此毫不收敛!”<br/> 承安帝暂时也不往下走了,就留在烟锦城。还让底下官员去了一趟县衙,直接将县官提到他面前。<br/> 那县官自然咬死不认,一方面还拼命讨好承安帝,将那些状告他的百姓打成了刁民贱民。<br/> 承安帝接受董妃娘娘的建议,在县衙设立公堂,张贴告示让全城百姓,但凡有冤屈的都可以来伸冤。如果确认县官罪行属实,他定当法办。<br/> 县官一脸大义凛然模样地答应了。<br/> 他相信在他长期淫威之下,哪怕承安帝放出了风声,也没什么人敢真正上公堂和他对峙。<br/> 但第一天升堂,他就傻眼了。<br/> 第四百三十二章 罪恶现形<br/> 曾被他欺压鱼肉过的百姓,拿着状纸挤满了公堂。这个高呼万岁要替小民做主,那个义愤填膺要杀了狗官给百姓个公道……<br/> “你还有什么可说的?”承安帝愤怒地对那县官道。<br/> 那县官惊慌地跪下连连磕头,还一口一个刁民贱民,说他们诬赖朝廷命官。<br/> 承安帝怒不可遏,拿了师爷过来,让他来说道说道这个事情。<br/> 如果他敢说谎包庇县官,那就是欺君。<br/> 师爷整个人抖得跟筛糠似的,再也撑不住,将这些年县官的罪行交代个清清楚楚。<br/> 而之后县衙的人依次被喊来问话,凡参与其中的一律治罪。<br/> 县官本人,更是当天就被推到了菜市口问斩。<br/> 圣人这一番雷厉风行为民除害,让整个烟锦城的百姓纷纷跪拜在道路两侧,高呼圣人是千古明君、万岁万岁万万岁——<br/> 承安帝遥望着那副场景,内里血液沸腾。<br/> 当然底下官员也提醒他,这样做是不是不妥?<br/> 毕竟按照大闽朝律例,一般重大的刑事案件是需要由刑部复核的。<br/> “此等狗官不杀,还等什么?朕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朕清除这些害群之马、整饬吏治的决心!”<br/> 那名官员不敢再说什么。<br/> 烟锦城内的百姓无不为狗官伏诛,而感到大快人心。<br/> 以至于承安帝他们离开那天,全城百姓都过来为圣人送行。<br/> 这让承安帝有些飘飘然,想着圣明如太祖,在百姓心目中也未必如他这般受爱戴。<br/> 南巡队伍一路南下,而承安帝每到了一个地方,必让底下人去考察民情民意。凡是知晓境内有狗官作乱、鱼肉乡里,他必不轻饶。<br/> 一时间,地方官员纷纷如同惊弓之鸟。尤其是那些持身不正的,唯恐自己成了下一个倒霉鬼。<br/> 又处斩了几名狗官后,南巡队伍来到了有粮都之称的浩兰城,承安帝驻跸宣辉行宫。<br/> 说到这宣辉行宫,还有一段往事。<br/> 在穆诚帝、也就是当今圣人的祖父时期,曾多次南巡。<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