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的风雪忽至,依旧映着当时少年提枪上马的飞扬之气:<br />\n要信二公子。<br />\n二公子一定把小云画的爹爹带回来!<br />\n姜弦永远忘不了北疆黑云压城,与戎胡的大战一触即发时,九原紧急的场面。<br />\n那时候没人会在意在城外殉国的爹爹,所有人忙着夯筑城墙、囤积粮食。<br />\n可陈淮会。<br />\n他带着定边军先锋营率先来到九原,对着所有将士道:“为国者、不可辜负!”<br />\n玄甲玄衣、银枪寒芒,奔袭百里杀灭戎胡先锋,夺回了爹爹的尸首。<br />\n在九原郡守府,他曾陪同她一起守灵,直到定边军集结,开始反扑……<br />\n姜弦不自主想得更深,一时间喉间一梗。<br />\n她狠狠点头道:“我自然最信侯爷!”<br />\n陈淮看着姜弦用力的模样,勾出一个笑,意气十足:“又不逼你答,怎么眼圈都红了?”<br />\n姜弦被人这么说,一时间有些尴尬,她背过陈淮抽吸着鼻子,靠着石壁闷闷道:“我才没有。”<br />\n她闭上眼,脑海里倏忽而过的便是那场大雪。<br />\n天气萧瑟、乌云沉若阴翳,陈淮一身素缟,一步一步踏入九原城主道。<br />\n他身后十六位将士扶棺,两个巨大棺椁里,躺着他的父亲和兄长,那次九原战事的主帅和副帅。<br />\n后来发生什么,姜弦已经不知道了。<br />\n她只听阿娘说过,定边军主帅皆无,若是无人担得起重担,怕是自九原以下,五州不保。<br />\n姜弦偷偷瞥过一眼,十六岁担起北疆的二公子,如今已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军侯。<br />\n可过了这么久,姜弦还是觉得,他背负的太多,隐藏的太多。<br />\n这样怎么能行呢?<br />\n姜弦正这么想着,冷不丁兜头罩下一件外衣。<br />\n深青莲紫色,斜襟银线绣山水,一看便是上好的料子。<br />\n姜弦攥着正不知这是何意。<br />\n此时上头传来不咸不淡的声音:“山间雾气大,盖着吧。”<br />\n姜弦睡意来得很快。<br />\n这一点儿也不超出陈淮的预料。<br />\n借着未燃尽的火,陈淮静静凝视着姜弦。<br />\n这也是奇怪,落雾林受伤时,他便觉得姜弦熟悉,这才把她放在了身边。<br />\n他见过许多人,很多人如若飞鸿一闪,连记都不值得他去记。<br />\n只是姜弦,在汤宗彦第一次提起时,记忆如水,一涌而至。<br />\n陈淮捂了捂胸口,那时刀剑厮杀,一箭穿过的滋味还近在眼前。<br />\n说来,姜弦也算是救过他一命……<br />\n姜弦醒来时,天色将亮不亮,正是交界的时候。<br />\n她拉下陈淮的衣袍,转身看过去,在不远处,陈淮也在闭目养神。<br />\n姜弦小心靠了过去,近在咫尺间,她隐隐约约觉得陈淮在发抖。<br />\n她好奇地多看了一眼,又觉得自己多虑,哪有人发抖不蜷着身子,还这么躺着?<br />\n想是这样想,姜弦还是将衣袍脱了下来,打算披在了陈淮身上。<br />\n细微的动作,肌肤擦过时,姜弦只觉得冰凉。<br />\n陈淮莫不是发热了?<br />\n姜弦立刻伸手试探过去,还没到跟前,一把被陈淮抓住。<br />\n陈淮的语气生硬,携着防备:”做什么?!”<br />\n姜弦懵了一下:“侯爷,你发热了。”<br />\n陈淮自己都没发现他行军时养成的戒备,听见姜弦这样说,一下收敛起来。<br />\n他默了一下,直起身体道:“没有。”<br />\n像是补充:“我没发热。”<br />\n姜弦不相信地一把拉过陈淮的手,果然,如同夏日里的冰窖,凉得让人心惊。<br />\n姜弦诧异地看着陈淮道:“侯爷,这是怎么回事!”<br />\n陈淮一晃而过想起的全是那些让人厌恶的画面,无尽的责骂,糜/乱的金银场……<br />\n他视线微垂,与姜弦相对,片刻,陈淮目光偏过道:“不过是九原风雪里熬的太久罢了。”<br />\n冻的?那不就是寒疾。<br />\n可昨晚山间风那么大,他还把衣服给她?<br />\n一刹那,姜弦表情古怪,也不知道是感动的,还是为自己这恩报得着实有点拖油瓶意味而难过的。<br />\n姜弦呼出一口气,较真地盯着陈淮穿好衣袍,就差没把自己的衣服也扒下来托付给陈淮。<br />\n陈淮看着姜弦像是一个小松鼠偷偷含着松子似的气鼓鼓地模样,只觉得姜弦此刻有几分好玩。<br />\n“得了”,陈淮道,“这天气可没你表情那么苦大仇深。”<br />\n陈淮说罢,便再也不理姜弦。<br />\n天边有了一丝丝鱼肚白,陈淮抬眸略略看了一眼天气,只觉得卫砚差不多该把所有人处理完、来找他们了。<br />\n陈淮问:“你能走吗?”<br />\n姜弦“嗯”了一声,继续跟着陈淮的步子往外走 。<br />\n陈淮道:“下了这坡,你便先回去 。”<br />\n姜弦还没来得及多问什么,卫砚果然就候在不远处。<br />\n他一见到陈淮和姜弦,便将马车赶了过来。<br />\n符安山南边的山麓不好走,更别说拖个马、还让马背着个四轮马车。<br />\n“侯爷,夫人要回侯府吗?”卫砚一边行礼,一边问道。<br />\n陈淮没答,只是道:“抓了几个人?”<br />\n“属下依侯爷的吩咐,仔细寻过符安山外围,并没有发现太多人。”<br />\n“至于归南,已经死了。”<br />\n陈淮听着,眉尾微微一挑。<br />\n这么容易就死了?<br />\n这可不像他那副疯狂模样。<br />\n陈淮嗤笑一声:“你杀的?”<br />\n卫砚摇摇头,实言道:“归南是自杀。”<br />\n陈淮彻底被挑起了兴趣。<br />\n归南自杀,有意思。<br />\n在陈淮心里,归南不扒他一层皮,怎么会舍得去死?<br />\n他好整以暇听着卫砚的话。<br />\n“我们遇见时,归南已经死了,在场除了他,便是上清大师和身边保护上清大师的人。”<br />\n卫砚道:“想来是他眼见逃脱不了,所以才自杀的。”<br />\n“尸体看过了?”<br />\n卫砚点点头。<br />\n陈淮视线微微放远了一些,一个老和尚正驻立在青松路边。<br />\n竟是上清杀了归南?<br />\n啧,现在的和尚果然不一般。<br />\n陈淮负手走了过去,卫砚也随着陈淮将马车驾了过去。<br />\n姜弦刚刚在马车里听了个大概,此时也想见见这位便衡阳长公主特意提到、如今又杀死归南的上清大师。<br />\n于是在马车停下时,她撩起了帘。<br />\n马车外,一个约摸四五十的和尚站立。<br />\n他笔挺如松如竹,一身清雅干净的衣袍随着风微微飘扬。<br />\n出尘不惹凡俗,眉目裹挟善意,姜弦一眼看过去,只觉得我佛慈悲。<br />\n他声音低沉:“施主安好。”<br />\n第18章 十八.弦 本侯不死,谁能动她?……<br />\n姜弦坐在马车里,略微比眼前人高出一点。<br />\n在时间静静流淌里,她忽然感觉到一股奇异的熟悉。<br />\n她不记得什么时候见过上清大师,可偏偏就是亲切。<br />\n姜弦扬起笑脸,眉目如画,仿若从烟雨江南而来,应称着水乡独特的朦胧和美。<br />\n她轻声道:“大师安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