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庆帝把全太医院的太医请了来,每个人都说“殿下无碍,大好了”这才放了太医们离去。<br />\n司马宸从宫里出来后,宫里的赏赐如流水般往白家去。<br />\n庆帝大喜,“真是个有福气的丫头,阿宸这相人的眼光和我一样好。”<br />\n郭皇后:不想理他!<br />\n七月末,太子妃为皇家添了第一个孙子,庆帝大喜,赏赐了许多东西到太子府。<br />\n而后,太子府又赏赐两大箱子奇珍异宝给白夏。<br />\n白家人:“太子府为啥给你赏赐?”<br />\n白夏摸着下巴,故作深沉,“可能是我太好看了吧。”<br />\n白家众人:“......。”<br />\n将买的西北特产往各家送了些,白夏就歇下来了。<br />\n进入八月,白家人又进入了紧张的氛围中,家中的丫鬟小厮们走路恨不得颠着脚尖走。<br />\n因为,白锦泽马上要参加乡试考举人了。<br />\n白锦泽因为在国子监读书,不需要回到户籍所在地考试,可以直接在京城考。<br />\n在今年的院试上,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俗称“廪生”。<br />\n可以按月获得官方发放的米粮和一点点银子。<br />\n乡试考试在每年的八月份,正值秋天,所以乡试又称为秋闱。<br />\n此时,白锦泽正在白家搭建的临时考棚里模拟考,考的是白夏出的异常刁钻的卷子。<br />\n乡试共分为三场,初九、十二、十五日各一场,每场考一天。<br />\n因此,两个人考试前的最后一场模拟考试,也是按照如此。<br />\n考完了一天的试卷,立刻批改试卷,等到三场都改完了以后,李秋山再对他进行指导。<br />\n“乡试的主考官,依我的看法,今年很大的可能是翰林院大学士,此人务实,若是他主考,你的文章不必写的太过华丽。<br />\n若是内阁许大人,你的文章不但要有内容,行文辞藻华丽些......”<br />\n白锦泽认真的听着,心中感慨:这就是朝中有人的区别。<br />\n若他还是个山村里的穷书生,就算到了京城,这些事情也是探听不到的。<br />\n难怪那些高门大户的人家,中举中进士的人多,就这些隐藏信息,完全不是如他这般的‘穷学生’所能比拟的。<br />\n举人试考试内容也是在四书五经的内容,只不过考试的难度更高,讲的也更深。<br />\n审题更要认真,不然一不小心会错了提议,那这场考试就算白考了。<br />\n一大早,将白锦泽送至贡院,经过层层检查后,白锦泽进入考棚。<br />\n白家人在贡院对面的酒楼租了一间包厢,一家人焦急地等在里面。<br />\n白夏不明白,都经历了这么多长考试,怎么家里人还没有学会淡定。<br />\n一到考试就开始紧张。<br />\n夏氏望着外面的天,“今日这天阴阴沉沉的,似要下雨。”<br />\n方婆子连忙双手合十,闭眼祈祷:“菩萨保佑,您要下雨,等到这些学子考完了再下吧。”<br />\n然而,这次,菩萨并没有听到方婆子的祷告。<br />\n还不到中午,就哗啦啦下起了小雨。<br />\n白家人瞬间又提起了心,“唉,这雨一下,就该冷了。”<br />\n贡院里,白锦泽在第一滴雨滴滴下来时,就将自己带的伞打了起来。<br />\n他的伞是白老二特制的考试专用伞。<br />\n伞柄比一般的伞柄长,伞面比一般的伞面大。<br />\n白锦泽站在床板上,透过那个碗口大的孔将伞撑起来,尔后将伞柄端的长线系在座椅板上。<br />\n完美的抵挡了所有的雨水,并且牢固的固定在那里。<br />\n然后又开始不慌不忙的作答。<br />\n而有的学子就没有他那么幸运了。<br />\n雨水倾泻下来,不一会儿就打湿了试卷。<br />\n有的学子用自己的身体挡着雨水,想救下试卷;还有的学子把座椅板拆了抗在身上就为了挡雨。<br />\n结局......总之不是多美好。<br />\n傍晚时分,考试时间到。<br />\n待收完试卷后,学子们鱼贯而出。<br />\n白锦泽将自己的东西一一收拾好,这才提着考篮慢悠悠出门。<br />\n一出贡院的大门,还没有看见自家的小厮,先被一群学子围住了。<br />\n“白兄,你的那把大伞在何处所买,可否告知一二?”<br />\n“白兄,你中午吃的那个什么?那么香?”<br />\n......<br />\n白锦泽一一作答:“伞是家中长辈特意为我科考而做。中午吃的是酸汤面叶,是家里厨子做的新吃食,用开水一泡软就能吃了......”<br />\n一时间大家蜂拥而至,“白兄,你家的伞卖不卖?”<br />\n“白兄,你家的面叶卖不卖?”<br />\n......<br />\n白锦泽拱拱手,“待我回家问问家中长辈。”<br />\n好不容易挤出了人群,四处扫了扫,赶紧往自家人所在的地方赶去。<br />\n白夏:“先回家。”<br />\n白家人想说的话都咽了下肚。<br />\n等到了家里后,也没有人问白锦泽的考试情况。<br />\n只道:“刚刚那些学子都围着你干什么呢?”<br />\n白锦泽喝了口热茶,“想买咱家的伞和面叶。”<br />\n白家人:“买伞?”<br />\n白锦泽说了贡院里几个考生被淋湿了试卷的情况,白家人默了默。<br />\n夏氏庆幸道:“还好,还好咱家准备的充足。”<br />\n白夏:“面叶家里有不少,倒是可以匀出些卖与他们。”而且面叶也好做。<br />\n还可以趁机赚上一笔。<br />\n至于伞嘛,得问问白老二。<br />\n白老二有些踌躇,“我这给小夏做着嫁妆箱子、桌子等,实在腾不出手来做伞。”<br />\n白夏‘嘿哟’一声,“二叔,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的嫁妆不急,你们先停下手中的活,多做几把伞出来卖,趁着现在科举,可以卖贵些。”<br />\n等到明年春闱的时候,再卖估计卖不了高价了。<br />\n白夏一急,“二叔,听我的,你们赶紧做,那些大官家真的不差钱。”<br />\n学子的心理:花钱买心安,万一考试的时候真如那几个倒霉蛋一样被淋湿了卷子呢?<br />\n相信所有学子都会想买。<br />\n白老二还是犹豫,晚上回去跟胡氏提了一嘴,胡氏倒是比他更爽快。<br />\n“听小夏的不会错,就这几天功夫,耽误不了给小夏做嫁妆柜子。”<br />\n更何况,她那侄女的柜子做的都差不多了。\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