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他忽然叹了口气,难得的,同姜令言语重心长起来。<br />\n“令言,我老了,陛下如今正健壮,你看凌烟阁中,年轻的阁臣不胜枚举,他们都是陛下亲自提拔上来的。”<br />\n“早晚有一日,祖父会离开凌烟阁,到时候谁还能保住你,保住泽儿?”<br />\n姜令言觉得很可笑。<br />\n如今祖父还在,还是名满天下的首辅,宫里那些人就迫不及待要对她动手,他保护在了哪里,又有什么作用呢?<br />\n一切都是空谈。<br />\n姜之巡继续道:“如今你兄长已入礼部,成为礼部最年轻的侍郎,若在祖父致仕之前,他能接替祖父成为阁臣,那咱们姜家还能在圣京屹立十年不倒。”<br />\n“等到那个时候,泽儿就已经十二岁了。”<br />\n“可以考虑将来,也可以考虑你的未来了。”<br />\n若是一家人真心为对方着想,这话听着一点问题都没有。<br />\n姜令言虽然不受宠,却也知道萧元宸是什么性子。<br />\n他若愿意扶持姜家,愿意看到姜家长盛不衰,那她现在就已经是贵妃了。<br />\n而不是一直留在德妃的位置,再也不能前进。<br />\n姜令言很清楚,她这一辈子,最高能做到的就是德妃了。<br />\n这不是因为姜家,也并非因为恩宠,只是因为萧元宸从来都是论功行赏的人。<br />\n她于宫事、皇嗣都有功,没有害过任何一个妃嫔,只要她的手干净,只要萧应泽不会误入歧途,她们娘俩总能有容身之所。<br />\n何苦去拼那虚无缥缈的后位?<br />\n何苦为了姜家,奉献了自己,又去献祭泽儿?<br />\n她太了解祖父了,祖父为了姜家周旋半生,他不愿意眼看姜家就这样败落。<br />\n姜令言的父亲叔伯一辈都不出色,唯有姜令言和姜令行这两个孙儿聪慧过人,所以姜之巡从一开始,就做好了这个计划。<br />\n唯一的问题是,姜令言不配合了。<br />\n而萧元宸,也不再是之前温顺谦逊的年轻皇帝,现在的他,已经再也不会被朝臣左右。<br />\n姜之巡有些着急了。<br />\n若是德妃能如同之前那样,姜之巡还能联合朝臣,推举她更上一层楼。<br />\n可就在这个时候,姜令言的名声落了下来。<br />\n她会拈酸吃醋,冷傲不近人情,更看不起穷苦出身的纯贵嫔。<br />\n无论哪一点,都无法推举为皇后。<br />\n今日姜令言的话更犹如重锤,砸到姜之巡的心坎上。<br />\n他一瞬间老了十岁。<br />\n“我曾经说过,你若是个男孩儿,姜家能绵延二十年不倒,”姜之巡叹了口气,“可惜了。”<br />\n姜令言淡淡开口:“没有如果。”<br />\n“若是你们有勇气,把我培养成大楚第一个女阁臣,或许未来是另一种模样。”<br />\n姜之巡愣了一下。<br />\n姜令言抬起头,平静看向他,心湖没有一丝涟漪。<br />\n“祖父,开国高祖皇后以自身为榜样,努力为女子争取了读书入仕的机会,百多年来,无数女学生们努力拼搏,不是没有出过能臣。”<br />\n姜令言平静质问:“我比姜令行更聪慧,更能吃苦,也更勤勉,只因为我是女儿,所以就直接被抛弃,成了他成功的青云梯。”<br />\n“真可笑。”<br />\n“从一开始,你们就做错了选择,这不怪我,只怪你们根深蒂固的老朽思维。”<br />\n姜之巡无话可说。<br />\n因为姜令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事实。<br />\n事到如今,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br />\n姜令言缓缓站起身,看向姜之巡,他最后躬身行礼:“德妃娘娘,祝您以后一帆风顺,心想事成。”<br />\n姜令言的声音在他老迈的背后响起:“祖父,回去跟祖母好好商议一番,以后妹妹们的婚事,全部要入宫过问我。”<br />\n“否则,我会直接恳请陛下,给妹妹们赐婚。”<br />\n姜之巡脚步不停,直接离开了灵心宫。<br />\n等他走了,姜令言整个人都松懈下来,此刻才发现脊背早就染上冷汗。<br />\n她用冷漠的皮相,维持住了自己的尊严。<br />\n姜之巡这样的老谋深算,若不彻底撕破脸,以后还不知道要被如何利用。<br />\n他今日虽然离开了灵心宫,但姜令言知道,他不会善罢甘休。<br />\n为了自己和泽儿的未来,她不能任由姜家拿捏。<br />\n慕容姑姑端着一碗冰镇酸梅汤过来,声音温柔:“娘娘,吃一碗吧。”<br />\n姜令言揉了揉额角:“头疼。”<br />\n慕容姑姑叹了口气。<br />\n“如今同府上闹成这样,以后又当如何?”<br />\n姜令言睁开眼眸,正要说话,外面却忽然传来脚步声。<br />\n踢踢踏踏的,声音很清脆。<br />\n姜令言一下子就笑了:“泽儿?”<br />\n下一刻,一个小脑袋从门外冒出来,犹如地里忽然出现的小蘑菇。<br />\n“母妃,”两岁多的萧应泽说话已经很利索了,“母妃,泽儿想要去院子里玩。”<br />\n德妃整了整衣衫,用手指擦掉眼底的最后一抹泪痕,起身笑着往萧应泽面前走去。<br />\n她弯下腰,温柔抱起萧应泽,把他紧紧搂在怀中。<br />\n抱着他,就如同抱着整个世界。<br />\n“你要玩什么,母亲都陪着你。”<br />\n长春宫,庭院中。<br />\n沈初宜同章慧娘一起坐在摇椅上,章慧娘正在教沈初宜做肚兜。<br />\n她女红不太擅长,唯独肚兜和发带做得好,女儿们小时候穿戴的都是她亲手所做。<br />\n章慧娘一边教沈初宜下针,一边心里想着沈初宜方才的回答。<br />\n当时她问:“蓁蓁,陛下究竟待你如何?”<br />\n她记得女儿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眯着眼睛笑了。<br />\n她的笑容很美,很灿烂,犹如年少时在山岚上奔跑,满心都是即将飞翔的喜悦。<br />\n章慧娘形容不出来,但沈初宜的那个笑容,让章慧娘觉得安心。<br />\n当时沈初宜说:“阿娘,陛下待我极好。”<br />\n“不是为了让阿娘安心,也并非是托词,陛下真的很好。”<br />\n沈初宜说过很多次,她觉得萧元宸很好,这句话是真心实意的。<br />\n如今却不是说给萧元宸听,而是说给母亲听。<br />\n章慧娘当时就很安心。<br />\n可现在回忆起来,章慧娘却总觉得她当时的笑容太过灿烂,灿烂的有些……<br />\n虚假。<br />\n章慧娘叹了口气。<br />\n她忽然开口:“蓁蓁,我多教你几种肚兜的做法,你都给雪团做一个,长到两岁都能穿。”<br />\n沈初宜还没开口,就听到一阵脚步声传来。<br />\n沈初宜抬起头,就看到萧元宸染着笑的面容。<br />\n她坐起身来,放下手里的绣品,弯腰扶着母亲起身。<br />\n“见过陛下。”<br />\n章慧娘也跟着要行礼。<br />\n萧元宸虚扶了一下,道:“老夫人免礼。”<br />\n“<br />\n在给雪团做肚兜?”萧元宸扫了一眼,就道,“老夫人难得入宫,怎么不带她去御花园逛一逛。”<br />\n沈初宜就说:“明天吧。”<br />\n萧元宸颔首,陪着两人一起在树下落座。<br />\n一家人说了会儿闲话,章慧娘一直看着东配殿,见里面忙碌起来,就说:“陛下,民妇去看看三殿下。”<br />\n等章慧娘走了,萧元宸便倾身过去,在她耳边问:“蓁蓁。”<br />\n“是哪两个字?”<br />\n第122章<br />\n一瞬间,沈初宜的脖颈染上玫瑰色。<br />\n萧元宸的声音带笑,可气息却萦绕在她侧脸,让她清晰意识到,两人距离有多近。<br />\n暧昧的气息萦绕在彼此之间,那抹漂亮的玫瑰色慢慢攀升,最终落到了她白皙的脸颊上。\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