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家的一路陪伴。<br />\n这本书的确没写好,高开低走。<br />\n其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而最大的问题,还是它写得太长了。<br />\n它不该写这么长的。<br />\n我上本书完本的时候,说自己不想再写替身对战,这种让人心力交瘁的东西了。<br />\n而这本书也的确不像上本书那么让我头疼。<br />\n(上本书我从50万字开始,就在按周来请假了...)<br />\n写案件看似困难,但其实并不需要多么巧妙的构思。<br />\n只需要有耐心去查阅资料,去学习课程,去海量的法医教材和论文中取材。<br />\n只要把学到的新知识和故事剧情稍一融合,就能写出一个看着让人不明觉厉的案子。<br />\n所以这本书的创作压力其实不大——<br />\n可惜,只有一开始是这样。<br />\n一开始有无数案例可以取材,说是思如泉涌也不为过。<br />\n可我写着写着,写到一百万字之后才发现:<br />\n法医案例虽多,但案件类型其实一共也就那么多种。<br />\n钝器、锐器、高坠、枪弹、缢死、扼死、勒死、溺死、病亡、毒杀、抑制死、精神病...<br />\n能写的类型,能卖弄的知识,基本都被我写了个遍。<br />\n再然后要再写案件,就得挖空心思写出新意。<br />\n于是我越写越卡、越写越头大,最终隔三差五就得请假,状态差得像是得了脑残。<br />\n而最糟糕的是,从未写过几百万字大长篇的我,大大高估了自己对长期连载的承受能力。<br />\n前期思路顺畅之时,觉得这本书写几百万字都不是问题。<br />\n所以前期我把主线节奏放得很慢,认为可以放到后面慢慢地写。<br />\n结果...<br />\n后来卡文卡得难受才发现,主线我都没怎么推。<br />\n如果直接完本,那就是烂尾。<br />\n于是之后又只能绞尽脑汁地修改主线,一路加速推动剧情,才终于赶在我状态彻底崩溃之前...勉强把这本书给写完了。<br />\n这个过程,真的比我想象得要困难百倍。<br />\n我真的很多次想过放弃。<br />\n想过灰溜溜地改行不管。<br />\n说到这...<br />\n其实以前的我,是很不喜欢在书里向读者诉苦的。<br />\n尤其是说自己现实里的麻烦。<br />\n因为这些烦心事都是我的事,和书本身无关。写出来没什么好处,只能影响大家的阅读体验。<br />\n可问题是,从业四年,我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无忧无虑的学生了。<br />\n随着年纪渐长,我才发现,现实的麻烦...原来能这么麻烦。<br />\n麻烦得让人痛苦,让人迫切地想找个地方诉说。<br />\n可这些烦心事我却没法跟家人说,也不好跟朋友说,只能在这里向屏幕对面的大家倾吐:<br />\n失眠、头疼、作息紊乱,这还只是身体上的问题。<br />\n家人的不理解才是最麻烦的。<br />\n他们并不支持我做这行。<br />\n因为他们看到了我的心力交瘁,而这个工作也的确像他们说的一样,“没有未来”。<br />\n大学毕业三年,我的同学朋友们都已经成了各行各业的骨干。<br />\n哪怕混得不是那么好的,也都有一个稳定规律的生活。<br />\n只有我,还在为每天写什么焦虑。<br />\n哪怕是写完了,也还得为下本书能不能火、能不能赚钱而担忧。<br />\n虽然我即便赚不到钱,也不至于饿死。<br />\n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r />\n我能让家人勉强认可我这份工作,就是因为我能靠写书赚到钱,自己养活自己。<br />\n可如果下本书写不好呢?<br />\n难道要在家啃老?<br />\n20多岁还能啃老,那30岁呢、40岁呢?<br />\n就算我有老可啃,人也不能活得这么没出息吧?<br />\n这时我才明白,这份所谓的自由职业,其实一点也不自由。<br />\n再加上家人时不时的劝说,所以我也经常会在夜深人静之时思考:<br />\n自己的选择是不是错了?<br />\n或许,我该改行找个稳定的工作?<br />\n这种念头在我因卡文而痛苦的时候,变得尤为强烈。<br />\n我真的不止一次想过放弃,想过转行。<br />\n毕竟我当初选择这份职业,是因为写书能带给我快乐。<br />\n可我却已经开始为写书而感到痛苦了,那又何必再坚持呢?<br />\n我很多次这样问过自己。<br />\n得到的答案是,其实我还是快乐着的——<br />\n因为写书的快乐,大部分都来自于别人对你作品的认可。<br />\n虽然我后期写得结结巴巴,但大家还是在陪伴着我,还是在认可着我。<br />\n所以即便我的创作过程十分痛苦,但在把文章发出去,收到大家投票、评价的那一刻,我还是会感到快乐的。<br />\n于是我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到了现在。<br />\n《围城》里有句名言,“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br />\n我想,如果当时我真的没有选择写作,而是选择和同学一样考研、工作。<br />\n那如今在案牍劳形之间,我会不会也会后悔,当初没有为了自己的热爱而放手一搏?<br />\n或许,我的路并没走错。<br />\n我还会和大家一起,继续往下走。<br />\n谢谢。<br />\n谢谢大家陪着我,还耐心地听我说了这么多。<br />\n虽然典故用得有些不恰当,但我的确是现在才知道:<br />\n临表涕零,不知所言...<br />\n原来是这种感觉。<br />\n.................................<br />\n下本书我还是会写。<br />\n不过要在一段长假之后。<br />\n过去几年,每年春节我都在埋头写书,疏远了家人还有朋友。<br />\n这次我想多休息一段时间,不带包袱地过完这个春节。<br />\n春节之后,我会再回来的。<br />\n新年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