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踩点
('难怪此处有这么多的流浪猫,原来那古祠就是凌州赫赫有名的猫仙祠。<br />\n而面前的这条小巷子,正是凌州百姓口中的猫儿巷。<br />\n崇祯六年,凌州城遭遇百年大旱。<br />\n自谭家书生离开凌州之后,便有了这猫仙祠,自那以后,每逢祈福拜祭佳际,必有无数信众接踵而至。<br />\n信徒们三五不时,还会带来许多肉脯,鱼干喂给猫仙爷的猫子猫孙。<br />\n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群盘踞在祠堂附近的野猫,便都将此事当做一种刻入骨髓的习惯了。<br />\n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狸花猫,突然出现在林不凡和张小辫儿二人眼前。<br />\n原来它们误以为张小辫儿他们师徒,是前来祈祷的信徒,顺便给它们投喂食物的良善之人。<br />\n反应过来的张小辫儿,摸了摸鼻子,越发不屑地感慨道。<br />\n“这些个猫崽子,安逸奢侈的日子过习惯了,久而久之,竟然吧祖传的捕鼠捉鸟全给摒弃了?”<br />\n“为了当个寄生虫,岂不是猫仙人的脸都给丢进了?”<br />\n揣着好奇之心,两师父迈步朝猫仙祠走了进去。<br />\n走进大厅,环顾四周。<br />\n发现这座祠堂布局,与其他庙宇没有太大区别。<br />\n可能是因为它与槐园鬼屋只有一堵墙的间隔。<br />\n信徒们胆小怕事的缘故,才导致已经很久没有人再来祭祀。<br />\n桌前的香桌、香炉,及其蒲团上,此刻正覆盖着厚厚的一层灰尘,角落里更是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蜘蛛网。<br />\n大厅里的神龛里,摆着一尊泥塑雕像。<br />\n身披一件绿色的长袍,长长的胡须,眉清目秀的面容,看起来颇有儒家绅士之风。<br />\n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此尊大仙正是那位人尽皆知的猫仙爷。<br />\n林不凡瞥了一眼猫仙爷塑像上所披着的八卦道袍,然后未做更多的逗留。<br />\n扭头领着张小辫儿,迈步离开古庙。<br />\n朝着帽儿巷外面走去。<br />\n也就是前往凌州府衙的方向。<br />\n偏偏二人离开没多久。<br />\n巷子尽头的黑暗角落,突然跳出一只色彩斑斓,身形如葫芦大花猫。<br />\n正是之前,林不凡和张小辫儿二人初入凌州城在大街上遇到的那只。<br />\n这时,大花猫正直勾勾地盯着林不凡和张小辫儿身影消失的方向,蹲在地面,慢慢地舔试着爪子,表情十分奇怪。<br />\n……<br />\n林不凡前脚刚踏出猫儿巷,他心中莫名感到了一丝异样。<br />\n察觉到似乎有什么东西,一直在默默地监视着他们。<br />\n可回头朝四周一看,却什么都没瞧见。<br />\n那种被监视的错觉,瞬间又消失不见,仿佛真是一种幻觉。<br />\n林不凡有点纳闷,这种异样已经很久未曾体会。<br />\n说起来,反而觉得有点无法接受。<br />\n林不凡大眼珠子轱辘一转,转过头,对身后的张小辫儿低声说道,<br />\n“张三,这凌州城的野猫神秘莫测,异常怪异!<br />\n以后,你无论做什么尽量不要招惹他们,能避则避!<br />\n若是被小野猫跟踪,务必将他们吓走。<br />\n此事为师没跟你开玩笑,你小子一定要谨记在心哦!”<br />\n说起来, 这仅仅是林不凡的一种猜测。<br />\n一时之间,他也不好向张小辫儿解释来龙去脉。<br />\n把注意到第一时间告诫他,总归不是坏事。<br />\n“猫啊?”<br />\n张小辫儿闻言,一阵迟疑,这貌似不应该从自己师父口中说出吧?<br />\n不就是野猫嘛,至于如此谨慎吗?<br />\n虽说心中存在很大的困惑,可毕竟是来自自己师父的叮嘱,张小辫儿也只得言听计从。<br />\n“嗯,徒儿记住了,不会让师父担心的。”<br />\n林不凡一听,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br />\n……<br />\n趁着大街上行人尚不算多,两人加快了步伐,直奔凌州府衙而去。<br />\n很快。<br />\n林不凡和张小辫儿二人便走到了府衙的附近。<br />\n叮嘱徒弟在远处等候。<br />\n林不凡抱紧两个幼童快步走向了府衙大门。<br />\n到了门口,发现有两个衙役正在门口打瞌睡。<br />\n林不凡蹑手蹑脚,偷偷溜了进去。<br />\n来到衙门后殿,轻轻把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摇椅上,林不凡又顺带丢下了几枚银锭。<br />\n做完了这一切,林不凡才催动漂浮术,跃过围墙,消失在衙门之外。<br />\n失踪幼童失而复得,顺带几枚官银,足矣代表凌州出了塔教妖人。<br />\n至于官府能不能查到槐园鬼屋,那就要看他们的造化了。<br />\n林不凡天生不是行侠仗义的大英雄, 也没有要继续帮他们的意思,索性拍拍屁股直接走人。<br />\n送完了幼童,接下来,自然是处理从潘和尚那里得来的金银首饰了。<br />\n这可关系到林不凡后续能不能天天喝上美酒,所以此事直接被林不凡列作为头等要事。<br />\n下一步!<br />\n林不凡安顿徒儿张小辫儿在一家客栈大吃大喝,自己则独身一人来到凌州大街小巷各家当铺踩点。<br />\n途中,顺道买了几个麻袋,以及几件帛衣。<br />\n之后,林不凡才重返回之前的那家客栈。<br />\n吩咐酒足饭饱的徒儿换上崭新的帛衣,进行简单的伪装。<br />\n完事之后,又将从槐园鬼屋带回的珠宝玉器分成了几等份。<br />\n随后,要求张小辫儿去踩过点的不同当铺出售赃物。<br />\n林不凡则暗中跟随,加以保护,以免再被地方豪强给盯上,那就丢人丢大了。<br />\n幸运的是,林不凡防备之心是多余的。<br />\n赃物出手的过程还算顺利。<br />\n可以说,全部搞完并没有花费他们多少时间,张小辫儿已经把所有的金银首饰都变成了很容易流通的碎银。<br />\n值得一提的是,那秃驴潘和尚也算早有提防,有备而来。<br />\n脑子灵光的很呐!<br />\n因为那秃驴,在最初驱使鼠群偷盗东西时,曾叮嘱过它们,不能偷稀奇罕见的珍宝。<br />\n怕的就是引起大人物的注意,再给他们来一个一锅端。<br />\n之前,林不凡也是瞟了一眼,发现包裹内的金银首饰,大多数应该出自富贵人家丫鬟,小妾佩戴的饰品手镯。<br />\n虽然数量之大,但都入不了上流人士的法眼。<br />\n再者,林不凡踩点的店铺,无外乎凌州城上的了排行榜的几家。<br />\n因为这些当铺规模算大,每天流水惊人。<br />\n张小辫儿送上门的那些,对他们大当铺而言,简直就是毛毛雨,不值当一提。<br />\n要知道,恰恰这个时间点,选的贼好。<br />\n原因在于,这段时间更好赶上粤寇围困凌州败退之时。<br />\n突如其来的刁民造反,使得城里的商贾人士以及地主纷纷卖田捐地。<br />\n他们眼都不带眨的,出钱出粮资助朝廷提高兵勇斗志,只为了保住凌州,保护他们祖先传下来的伟大家族事业。<br />\n所以,近几日,在各大当铺前排队的人,比比皆是。<br />\n可谓是典当什么的都有。<br />\n像张小辫儿典当上百件首饰,也仅仅不到凌州城一天流水的五分之一。<br />\n忙碌了几个小时,最终才换回两千多两银子。<br />\n虽然这两千多两银子,在当时的凌州,没有挤进富豪排行榜的可能。<br />\n但是,这些银子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已经算是天文数字的级别。<br />\n足足够普通百姓花费几辈子的!<br />\n典当成功后。<br />\n师徒二人商议,决定在城里找一个风水宝地,花重金盘下一个庄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