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ziyunshux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n\t姜海蓝的妈妈点了一下菜,对婶婶说:“八个菜。”毕竟辣椒油不能算一个菜。<br />\n婶婶说:“再加一个,凑九道。”<br />\n“加什么?”<br />\n“把猪耳朵切了吧,切两盘。”<br />\n“够吗?”<br />\n“没事,一盘少放一点。”<br />\n姜海蓝跟直播间的大家闲聊。<br />\n【我们农村的饮食习惯是上午十点、十一点吃早饭,下午两三点吃午饭,晚上六七点、七八点吃晚饭。】<br />\n【大多数时候也不吃午饭,直接晚上五六点、六七点吃晚饭。】<br />\n【城里是早上起床吃个早餐,中午十二点左右吃午饭,晚上六七八点吃晚饭。】<br />\n她想了想,【是因为大家的工作习惯不同,才有饮食习惯的不同吧。】<br />\n十一点三十几分,二姑一家也到了。<br />\n姜海蓝一手一碟香肠走进堂屋,把香肠放在了桌上。<br />\n她和屋里的亲戚们打了招呼,然后惊奇地问大表嫂,“你家晓晓呢?”<br />\n大表嫂很无奈,“在外面玩沙子。”<br />\n姜海蓝:“……”<br />\n她也很无奈,“又去玩沙子了?”<br />\n婶婶家门口是一条马路,路边上堆了一堆细沙,堆了几年了。<br />\n每次表哥表姐家的孩子来玩,都会兴致勃勃跑去沙堆那里玩沙子,玩得衣服裤子都是沙。<br />\n姜海蓝到门口看了一眼,几个六岁不到的小孩子正开得开心,有一个跑上跑下,两个蹲在沙堆下面用棍子挖洞,还有一个用沙子堆房子。<br />\n大表哥拿着手机站在旁边,孩子们没吵起来没打起来他就不管。<br />\n姜海蓝笑了笑,【这几个孩子都是在城里长大的,平时玩到的沙子没有这么多这么真这么……嗯,脏。】<br />\n【现在的小孩,即便是农村长大的小孩,也不像我小时候去山上爬树摘野果,去河里洗澡摸鱼。】<br />\n【我们那时候玩的还挺多的,什么弹杏子核、打四角板、猜东南西北、抓石子、弹弹珠……】<br />\n她想了想,【不过我们小时候之所以玩这些,是因为我们没有手机,没有钱买玩具,连书都很少,也不能天天坐在家里看电视。】<br />\n【现在的小孩能玩的就多了,像咱们之前晚上出去,广场上那么多给小孩玩的地摊。】<br />\n【父母和长辈也能给小孩买很多玩具和儿童书,更别说手机、电视。】<br />\n【……根本的原因还是从熟人社会过度到了城市的陌生环境,】姜海蓝朝厨房走去,【但要谈这个的话,那就不是几句话的事了。】得是一篇长长的论文。<br />\n十二点多,堂屋的两张桌上都摆了九道菜,冷盘居多。<br />\n一大家子人围桌而坐,吃起了饺子。<br />\n——<br />\n隋朝位面。<br />\n“农村人要下地,”高颎一本正经地同家中小孩子们说道,“早上先去地里干活,到了隅中,太阳烈了,不方便继续干活了,就回家吃早饭。”<br />\n有些地方中午日头很毒,继续干活怕是会倒在田地里。<br />\n“过了日中,到了晡时,太阳没那么晒了,就吃了午饭继续下地干活。干到天黑回家吃晚饭。”<br />\n小孩子们半懂不懂地点头。<br />\n高颎继续道,“但姜律师他们平时上班,是巳时到午时,未时到申时。他们的饮食,自然也要按照他们的工作时间来定。”<br />\n他讲到这里,突地一顿。<br />\n后世的二十四小时制,时分秒,要比他们如今用的十二时辰制更为准确、方便。<br />\n有没有可能上书陛下,对其进行变革?<br />\n但高颎又想到,若是使用二十四小时制度,是不是也要将钟表发明出来?否则这二十四小时制用了和没用有什么区别?<br />\n杨坚则和独孤伽罗在聊姜海蓝简单提了一嘴的“熟人社会”。<br />\n独孤伽罗道,“那些孩子都住在楼房里,平时若是家里长辈不带着出去玩,便只有那几间屋子。”<br />\n杨坚颔首,“但若是住在农村,便是一个村子、一个镇子都是他们玩耍的地方。长辈们互相都认识,也会盯一下别家的小孩,相当于一个村镇的人都在帮忙看护小孩。”<br />\n若是谁家长辈不在家,小孩没饭吃,同村的人看到了也会叫到自家去吃饭。<br />\n“熟人社会啊,”杨坚回想着林城市那一栋栋高楼,“两三千年的熟人社会,到了姜海蓝他们那个时候,城市高楼、邻里不识也不过才几十年。”<br />\n苏威也和同僚在聊这个“熟人社会”。<br />\n苏威道,“我们现在,和已经作古的人,便是高门大户、庭院深深,带来的距离感和封闭感,也不如后世的高楼大厦。”<br />\n同僚喝了一口清茶,“你看姜律师平日回家,可是从不和邻居打招呼。”<br />\n电梯里也好,楼道里也好,大家遇到了不会打招呼,都是冷漠地擦肩而过。<br />\n电梯房封闭了各家人的交流。<br />\n也封闭了孩子们。<br />\n“但大多数人并不无情。”<br />\n同僚道,“路上遇到有人不舒服也会出手帮助,看到有人受伤也会帮忙报警,看到小孩子身边没家人也会问两句,……”<br />\n这是姜海蓝直播这么久以来他们在天幕上看到的。<br />\n姜海蓝自己碰到没有长辈跟随的小孩,都会停下脚步去问几句,有需要就把小孩送到警方那里。<br />\n苏威道,“这是从熟人社会到城市的过渡阶段。”<br />\n才几十年啊……<br />\n总要有这么一个探索化的过程。<br />\n天幕下大多数人没有想那么多。<br />\n他们看着姜海蓝一大家子人吃饺子,纵使不饿也有些嘴馋,便纷纷去拿些吃的。<br />\n第126章 新年快乐四<br />\n下午,寨子上没去走亲戚的叔叔伯伯娘娘婶婶哥哥嫂子,知道姜海蓝的两位姑姑家来了,也过来姜海蓝的叔叔婶婶家玩。<br />\n于是,麻将桌又被围了起来,一行人轮着打麻将。<br />\n姜海蓝坐在沙发上,电视机里继续重播着春晚,她嘴角抽了抽:为什么现在的内娱这么缺好编剧?<br />\n能写出优秀小品作品的好编剧都去哪儿了呢?<br />\n她实在是没脸让直播间的古人们再和她看一遍这样的小品!便拿起手机投屏播放了诗词大会。<br />\n——是的,村子里也安装了wifi,能满足她投屏的需求。<br />\n二表嫂从麻将桌上下来,坐到姜海蓝身旁时,姜海蓝正认真听电视里的老师讲解图书管理员的诗词。<br />\n她听了几句,不由得笑了起来,“我之前在论坛看到一个贴子,说某乎上认为放到两宋也是一流的诗词,你认为呢。我当时心想谁这么狂啊,敢和两宋的词人比写词。没想到楼主说的是《忆秦娥·娄山关》。”<br />\n姜海蓝也笑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唐宋的诗人词人如果能听到这首词,想必也会非常喜欢。”<br />\n对吧,各位?<br />\n二表嫂点了下头,“这首词可以说是忆秦娥的代表作了,可惜前人看不到。”<br />\n姜海蓝:“嗯……”<br />\n她眉眼弯弯,心说他们都听到了哦。<br />\n二表嫂继续说:“很多人写诗写词是在抒发自己的理想,但实际上未必能够做得到。可导师不一样,他诗词也写得好,也真的做到了。”<br />\n姜海蓝笑道,“比如‘百万雄师过大江’,咱们是真的有百万雄师?”<br />\n二表嫂也笑,“是啊,导师说到做到,没有吹牛。”<br />\n——<br />\n唐初位面。<br />\n李世民惊讶地抬眼看向天幕,侧耳聆听姜海蓝给各朝代的人们完整地念一遍那首《忆秦娥·娄山关》。<br />\n他小做震惊。<br />\n又很是喜欢地将“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念了一遍。<br />\n怎么说呢,姜海蓝给天幕下的大家看过某站up主出的讲解视频。<br />\n李世民知道“那位”很是厉害,他指挥了四渡赤水,让大唐君臣欢喜地推演了好几天;他领导了三湾改编,大唐君臣在大开眼界的同时积极学习;他建立了一个新种花,大唐君臣望洋兴叹又为之叹服。<br />\n“那位”是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家、政治家、革命家,不想他竟也是一位诗人!<br />\n还是作品拿得出手不掺杂什么水分的诗人!<br />\n从姜海蓝知道直播间连通各古代位面后,李世民已经听过不少“古代名家”的诗词。<br />\n包括大唐的李杜,包括大宋的苏辛。<br />\n但如天幕上那妇人所说,那位的词与唐宋的大家相比也毫不逊色!<br />\n武周位面。<br />\n听到那句“很多人写诗写词是在抒发自己的理想,但实际上未必能够做到”,武则天勾起嘴角笑了起来。<br />\n上官婉儿:“……”<br />\n她看着陛下脸上戏谑的笑容,颇为无奈。<br />\n都说“史家不幸诗家幸”,是了,若是官途顺遂事业有成,哪里还有心情伤春悲秋?哪里还能写出千古名篇?<br />\n成功人士写出来的诗词多是老干部体,唯一的价值就是让后人当史料。<br />\n但那位不同。\n  ', ' ')
灵异鬼怪相关阅读More+

绝世神皇

佚名

太后风流:儿臣这孝心不要也罢

妖刀

综影视:绑定了万人迷系统怎么办

欢颜 。

疯狂农民工

佚名

综影视:拯救意难平男二们

小毛驴略略略

我的九个师娘倾国倾城

醉卧沙场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