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询问不出缘由的张绣,只好作罢。<br />\n然而,在私下细细梳理,近期华雄的各种安排后,就觉得华雄根本没有渡过渭水的打算。<br />\n比如从武都散关出发时,他叮嘱过散关守将。<br />\n说什么迟则一个月,快则半个月,他华雄就会回来。在他回来之前,关隘的城门,决不可打开!无论是谁来叫关。<br />\n张绣明白,他这是是断绝了散关被诈开城门的可能。<br />\n但是很不能理解,这还没出发呢,还不知道敌情如何呢,华雄怎么就定下归来的时间了呢?<br />\n另一个理由,则是如今的龟速行军。<br />\n以这种速度过去,叛军早就在渭水北岸戒备了。<br />\n华雄还有什么办法渡过渭水呢?<br />\n虽说冬季是枯水期,渭水的水位降低了不少,己方只需做简易浮桥,横渡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兵半渡可击”这种行军大忌,他张绣不相信华雄会不懂!<br />\n退一步来说,渭水很长,寻找个隐秘之处渡河,让叛军来不及“半渡而击”也有可能。<br />\n但羌骑来去如风,绝对会赶在华雄过河后立下营寨前到来,以骑兵的冲锋之势,汉军能在北岸站稳脚跟吗?<br />\n被逼回南岸还是好的。<br />\n就怕到时候,一大半的兵卒都被驱赶进渭水里,做了鱼鳖之食!<br />\n张绣满腹疑惑不解。<br />\n但又不好屡屡去询问华雄,索性趁着夜幕落营的时候,跑来段煨的军帐,问出了疑惑和扔出了担忧。<br />\n还加了一句请求,“段校尉,你算是狩元的长辈,要不去叮嘱两句?”<br />\n恩,他们都是武威人。<br />\n张绣的从父张济,依着同郡人的关系,和段煨同僚多年来关系一直维护得不错。<br />\n段煨对于他的请求,有些迟疑不决。<br />\n一方面,是他对华雄如此行军,也有些担忧。<br />\n不渡过渭水,董卓提议的诱敌之策,是不可能奏效的。<br />\n因为无论西凉叛军还是朝廷平叛大军,都在渭水北岸呢!<br />\n华雄和他们若是一直流连在南岸,叛军才不会理会。<br />\n另一方面的考虑,则是和华雄那点香火情,他不想过多牵扯其中。<br />\n他毕竟已经是年齿四旬的人了。<br />\n以岁月沉淀出来的人情世故,让他在心中断定,华雄和董卓不会是一路人的。<br />\n董卓权欲甚重,常以恩义利益结交人,收为己用。<br />\n而华雄心志甚高,不甘为人下,不可能甘愿充当董卓的棋子。<br />\n这两个人在短期间内,可以为共同的利益暂时和谐共处;一旦时间久了,绝对会爆出彼此性格上的冲突。<br />\n他段煨在董卓麾下任职多年,到时候不想因为这种破事,感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典故。<br />\n不过呢,张绣既然都亲自跑来了,也得给个答复。<br />\n捏着胡须,思索了一阵,他就寻了个理由,“文常,你觉得华狩元的将略如何?”<br />\n呃.......<br />\n张绣当即无语。<br />\n他知道,段煨为何如此发问。<br />\n纵观华雄这些年的战绩,都没有吃过败仗,而且还是常有出人意料之举。<br />\n因而,段煨的潜台词是在说:既然华雄素来有奇谋,此番行事诡异,应该也是有谋定而动。我们两人身为副将,就不要去质疑了,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br />\n说白了,就是该干嘛,就干嘛去!<br />\n别咸吃萝卜淡操心!<br />\n好嘛,张绣心中怏怏不快,却也只能拱手作别离去。<br />\n数日后,他们一行终于到了渭水南岸。<br />\n而让张绣担心的事情,也终于发生了:叛军比他们更早抵达,就算隔着波光粼粼的水流,都能看见对面叛军来回戒备的游骑斥候。<br />\n也就意味着,他们无法消无声息的渡过渭水。<br />\n该死的!<br />\n张绣心中咒骂了句。<br />\n早在前去武都散关的时候,他就给从父张济夸过海口,说此番随着华雄诱敌,必然积累功勋再将官职提一提。<br />\n结果呢,别说立功了,连想渭水都艰难!<br />\n驻马立在水畔,张绣眯着眼睛打量着水流,心里愤愤不平之时,也有些想法慢慢形成。<br />\n这里的渭水刚出陇山,还没有汧水注入,水流量并不大。<br />\n而且,水面上还有了一层薄薄的冰!<br />\n对,如今的天气已经很寒冷,渭水也开始步入了结冰期。<br />\n难道华雄,是在等渭水结冰?<br />\n张绣有些恍然大悟。<br />\n但又有新的疑惑,接踵而来。<br />\n等渭水冰冻三尺,能让战马安稳行走,但渡过了渭水,修筑营寨所需的材料呢?<br />\n带着这个想法,他转马回来,将眼光投向了华雄此番让兵卒们运来的物资上:七八乘武刚车、近百辆运送粮秣及箭矢等物的辎车,还有一堆如儿臂粗细的木条。<br />\n这些木条,约莫三四丈长。<br />\n都是华雄让三百板楯蛮和七百武都郡兵,人手一支带过来的。<br />\n一开始,张绣还以为这些长条,是准备削尖了当拒马或砍断制作简陋鹿角,阻碍叛军羌骑的冲营呢!<br />\n但如今看来,这恐怕是用来修筑营寨的。<br />\n因为华雄也在寻他。<br />\n让他和段煨率领着隶属董卓的骑卒,先去陇山脚下,寻个隐蔽之处藏起来。<br />\n理由是等渭水过几日彻底冰封,他就会率领郡兵和板楯蛮到北岸落下营寨,到时候叛军绝对回来攻打。<br />\n就想让张绣与段煨领骑卒在外藏匿,呈互为犄角之势。<br />\n被发现了,就是威慑叛军无法全力攻打;没有被发现,就是寻个机会给攻打营寨的叛军来个背刺!<br />\n这种战术,是很不错的。<br />\n至少段煨听完就面露赞许之色。<br />\n但张绣却当场指出了问题所在:没有他们这支精锐骑卒掩护,华雄怎么有时间落下营寨?<br />\n三百板楯蛮战力还行,但那战力不高的郡兵能行吗?<br />\n叛军数千骑冲锋,这些郡兵估计两三个回合都撑不过!<br />\n但是呢,华雄就露出一个,让他放心的笑容,“没事,我有办法。”<br />\n你有个鬼办法!<br />\n张绣心中再次腹诽,却也没来得及继续发问,就被段煨给拉走了。<br />\n而在北岸,阎行得到斥候来报,说华雄一行已经抵达南岸的消息,也觉得自己没有报当日之辱的机会了。<br />\n是的,他认为华雄不会来找死。<br />\n因为华雄就算强行渡过渭水,也没有时间立下营寨。而没有营寨而守的话,在他的五千兵马面前,就是找死!<br />\n唉.......<br />\n可惜了。<br />\n要不,明日就拿话语去撩拨麴演?<br />\n好让他主动地,去怂恿那些羌胡部落,跑去南岸围攻华雄?<br />\n阎行独自静坐在中军账内,揉捻着胡须,闭目沉吟。<br />\n或许是他的求战之心,太虔诚了,以致老天爷都给感动了几分,便抽空给了他点眷顾。<br />\n翌日一大早,他就听到了营寨内一片喧哗。<br />\n因为戒备渭水沿岸的斥候,带回来了一个消息:汉军渡河了,还修筑了一座和围戍差不多的小城。<br />\n彼华雄者,受天眷,乃神人也!<br />\n可一夜成城!<br />\n对于这种天方夜谭的消息,阎行差点没以“胡言乱语扰动军心”的罪名,将回报的斥候给砍了。只是对方指天画地的赌咒发誓,声称让阎行过去一看便知他不是妄语。<br />\n阎行还真不信了这个邪!<br />\n当即,就尽起兵马,浩浩荡荡的往斥候所说之地而来。<br />\n到了一看,眼角就无法停止抽动。<br />\n渭水北岸,真有一座小城!<br />\n准确的来说,是浇水结冰而筑成的冰城!<br />\n华雄带着兵卒,趁夜跑来北岸,以武刚车和辎车为基,长木条为柱,挖渭水沙石,以水灌之,让寒冷的天气冻成沙土墙。<br />\n再不停的浇水,一层层加厚冰层,演变成为冰城!\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