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章 长驱直入(上)
('\n\t“列阵!列阵!”<br />\n眼见得伏兵四起。<br />\n安庆绪提着狼牙棒,高声大呼。<br />\n但是此时,徐晃已经杀到了安庆绪面前,他手中战斧挥洒,朝着安庆绪疯狂输出。<br />\n“手下败将,安敢辱我!”<br />\n被徐晃连续几斧砸得浑身冒汗。<br />\n安庆绪脸色扭曲,眼神越发的凶狠癫狂。<br />\n他破口大骂,手里的狼牙棒快速轮转,挡住了徐晃的如潮攻势。<br />\n此时此刻,他们两人激战正酣。<br />\n而安庆绪麾下的兵马,则被吕布军冲得七零八落。<br />\n成廉、侯成皆是沙场骁将。<br />\n于禁、李嗣业更有名将之姿。<br />\n李衮、项充临阵冲杀,越发的悍勇难挡。<br />\n一轮冲击下来。<br />\n安庆绪的死忠被杀死无数,其他的,或被裹挟,或被强制的敌军,则纷纷选择了投降。<br />\n很快,安庆绪麾下折损殆尽。<br />\n他自己也被徐晃缠住,久久不能脱身。<br />\n见徐晃和安庆绪不分胜负,一旁的于禁等人也纷纷加入战团。<br />\n安庆绪虽然勇猛,但是在各位名将的围攻之下,终究不敌。<br />\n某一个时刻,李嗣业瞅准机会,一刀斩断安庆绪战马马腿,安庆绪从马上摔落,李嗣业补上一刀,将其斩杀。<br />\n随着安庆绪的死,整个战斗落下帷幕。<br />\n成廉献上轲比能的人头,侯成献上泄归泥的首级。<br />\n于禁下令打扫完战场,大军回到广阳城休整。<br />\n他们一面收拢战俘,一面修书一封,准备送往北平郡,告知吕布,此地的情况。<br />\n处理完各项军务之后。<br />\n众将在广阳城中的议事厅商量之后的行动。<br />\n于禁作为马军五营的一营统帅,自然是居于主位。<br />\n在他的身边,陌刀营统领李嗣业和他齐平。<br />\n至于其他的诸多大将,便分别坐在下方,听候主将的命令。<br />\n这一次大战。<br />\n以徐晃为首功。<br />\n所以,于禁坐定之后,目光便落在了徐晃的身上。<br />\n“公明,下一步如何行动,你可有良策?”<br />\n于禁笑着问道。<br />\n徐晃思索片刻,然后拱手说道:“将军,如今幽州局势变动,我们不能再驻守燕国了,末将以为,应该积极出兵,响应主公和公孙太守。”<br />\n“公明有何意见?”<br />\n于禁微微点头,又问道。<br />\n徐晃想了想,继续说道:“末将以为,如今安禄山等人已经造反,范阳郡落入敌手,此时此刻,最紧要的事,便是重新夺回范阳郡,把上谷郡、燕国、范阳三地连成一片,形成稳固的后方。”<br />\n“若要夺取范阳郡,需要多少兵马?”于禁又问道。<br />\n“三千人足矣。”<br />\n徐晃不假思索,当即回答。<br />\n“三千?”<br />\n于禁有些不确定,问道。<br />\n徐晃点点头,说:“兵不在多而在精,末将若有三千精兵,必然能尽破范阳敌人!”<br />\n“壮哉!”<br />\n于禁赞叹了一声。<br />\n随后,他说道:“军中诸将,公明随意挑选。”<br />\n一旁的李嗣业听罢,也开口说道:“我陌刀营中,诸多大将也随你选择。”<br />\n“多谢二位将军!”<br />\n徐晃昂首挺胸,口中称谢。<br />\n之后,他只挑选了成廉、李衮二人,并马军两千五百,步军五百,共三千人,准备停当之后,辞别于禁、李嗣业,往范阳郡而去。<br />\n……<br />\n徐晃引军向南而行。<br />\n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临走时,从监狱当中提出了步度根。<br />\n见识了徐晃用兵之道,步度根不敢再违抗他的命令,顺从的跟在徐晃身边,为徐晃讲解范阳郡的诸多势力。<br />\n“你是说,范阳郡中,大多数兵马都是鲜卑人和乌桓人?”<br />\n徐晃皱着眉头,问道。<br />\n步度根点头回答:“正是如此,安禄山和史思明本就是鲜卑人,他们拉拢大量鲜卑和乌桓人在身旁,逐步夺取了范阳郡的兵权。”<br />\n说到这里,步度根顿了顿,又继续道:“现在,安庆绪被将军所杀,安禄山远在北平,范阳郡中只有蹋顿一人,带着本部乌桓兵马驻守,不足为虑。”<br />\n“蹋顿?此人如何?”徐晃问步度根道。<br />\n步度根撇撇嘴,说:“一莽夫尔,与两军相比,天地之别。”<br />\n“哈哈哈哈!”<br />\n徐晃听了步度根的奉承之言,只是哈哈一笑,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br />\n他是个标准的军人,更适合冷静的统帅。<br />\n对于任何没有亲自验证过的情报,他都会谨慎对待。<br />\n一边说着话,大军已经进入了范阳郡地面。<br />\n来到范阳郡,徐晃便命令步度根率领自己的残部,四处招纳鲜卑百姓,让他们归附在汉军麾下。<br />\n这里的鲜卑人与北方鲜卑不同,他们本就是汉朝人民,对于归降徐晃毫无心理负担,再加上步度根的劝说,一时之间,范阳各地都有鲜卑人来投降。<br />\n此事传到驻扎涿县的蹋顿耳中。<br />\n他顿时勃然大怒。<br />\n当即提五千兵马,准备北上,与徐晃决一死战。<br />\n此时此刻。<br />\n徐晃正驻扎在良乡城中。<br />\n他听闻蹋顿率军而来,立刻召集诸多大将商议。<br />\n期间,步度根笑着说道:“将军,这蹋顿乃是一勇之夫,不足为虑,末将不才。愿意前去劝说其归降。”<br />\n徐晃闻言,眉头一挑,深深看了一眼步度根。<br />\n旋即,他笑道:“正是如此……我军主力全在北平,此次来范阳,本就不打算大动干戈,要是能劝说蹋顿到来,是最好了。”<br />\n步度根拍着胸脯,哈哈大笑,说道:“将军且放心,末将领了军令,自然是顺利归来!”<br />\n说罢,他微一躬身,转头离去。<br />\n出了营帐,步度根不带其他人,只率领麾下十几个亲随,骑着骏马,奔向蹋顿大营。<br />\n“公明,你会相信这个步度根?”<br />\n成廉见步度根离开,皱着眉头,问徐晃道。<br />\n徐晃摇摇头,说:“且看他如何劝降吧。”<br />\n……<br />\n步度根带着十几个亲随,一路疾奔,来到了蹋顿军营面前。<br />\n守营的将士认得步度根,连忙往里面禀报。<br />\n不多时,蹋顿亲自率领兵马出来迎接。<br />\n见此情形,步度根心中高兴,想道:“他如此热情,看来我的劝降成功了一半也!”<br />\n一边想着,步度根笑容可掬的和蹋顿行礼。<br />\n两人一同进入军帐坐定,蹋顿说道:“我听说你被汉人所擒,是如何逃出来的?”<br />\n步度根笑着说:“哈哈哈哈……蹋顿老弟,为兄并非越狱逃走,而是那汉人亲自送我归来。”<br />\n“哦?”<br />\n蹋顿闻言,微微一愣,眼神之中,也变得有些玩味起来。\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