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俊靡之战(中)
('\n\t长孙嵩中箭身亡。<br />\n长孙颓被对手挑杀。<br />\n赵云连续斩杀两员敌将,气势为之一振。<br />\n他保护着狄雷,手中长枪舞动,驾驭胯下战马,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br />\n就此,赵云倚仗浑身武艺,活生生杀穿道路,将狄雷带回阵中。<br />\n同时,拓跋珪见敌人这般厉害,心中已生退意,他下令鸣金收兵,阵前诸将听到军令,纷纷虚晃一招向后退去。<br />\n第一天大战。<br />\n拓跋珪军中折损了拓跋力微、源贺、长孙嵩、长孙颓诸将,并伤亡兵马约三千人,可谓是损失惨重。<br />\n反观吕布军中,虽然兵马折损也有千人,但是军中大将无一人阵亡,唯有狄雷受伤,算是损失不大。<br />\n回到军营当中。<br />\n吕布早就备好了酒席款待。<br />\n诸将解散兵马,脱下盔甲,来到大帐内坐定。<br />\n喝了几杯热酒,压下了心头还在沸腾的气血。<br />\n吕布笑着问众人道:“诸位,方才一战,感觉如何?”<br />\n“当真痛快!”<br />\n杨再兴不假思索,脱口而出。<br />\n他说道:“方才那敌将,武艺确实不错,正好和我是个对手……不过那大将与我斗了百十回合,后劲明显不足,若再斗下去,他必然被我所擒!”<br />\n“哈哈哈哈,杨将军果然有志气!”<br />\n吕布笑着称赞了杨再兴一句。<br />\n然后他看向其他人,继续问道:“你们呢,以为如何?”<br />\n见吕布的目光朝自己这边看来,赵云沉吟片刻,然后起身回答说:“主公,末将以为,这鲜卑人当中确实不乏能征惯战之辈……而且,他们的军中,更多的乃是精通骑射之人。”<br />\n“精通骑射?比之我军如何?”<br />\n吕布看着赵云,问道。<br />\n赵云回答说:“行军列阵逊于我军,但是若说兵马个人的实力,鲜卑骑兵恐怕还要略胜一筹。”<br />\n“既然如此,子龙有何对策?”<br />\n吕布继续问道。<br />\n赵云想了想,回答道:“末将以为,当以我之长,攻敌之短;与鲜卑人接战时,不可与他一对一的厮杀,兵马列阵,冲击其中军,迫使他们也列阵和我们对战,如此,便能够遏制住敌人的优势。”<br />\n“不错!”<br />\n吕布赞许的点点头,看着赵云的眼神当中,满是赞赏。<br />\n夸耀了赵云一番,吕布转过身,看向正在饮茶的姚广孝。<br />\n“先生,今日我们算是小胜,往后还怎么攻打敌城,可有良策?”<br />\n吕布问道。<br />\n姚广孝喝了一杯清茶,长身而起,他说道:“主公,贫僧有三策,可攻破敌城。”<br />\n“哦,不知哪三策?”<br />\n吕布正襟危坐,看着姚广孝,眼神当中充满了探询之意。<br />\n姚广孝微微一笑,伸出三根手指,缓缓说出自己的三条计策:<br />\n“借助自身兵马人数优势,依靠麾下大将勇猛,全力攻击俊靡城,这座城池不甚坚固,最多十天便可攻下,此乃一策也!”<br />\n“避免攻城伤亡,将敌人引出城外,聚而歼之,然后再夺城池,此乃二策也!”<br />\n“切断敌军城中水源粮道,四面合围城池,使得敌人在城中自乱,最多不过半个月,城内的敌人一定会开城投降,此乃三策也!”<br />\n姚广孝双手笼在袖中,将自己心头的三条计策讲了出来。<br />\n吕布听罢,起身沉吟。<br />\n片刻后,他低声说道:“一策太急,我军恐怕伤亡过大;三策太缓,时日过久恐怕会生事端;二策的话,该如何将敌人引出来呢?”<br />\n“哈哈哈,主公若用第二策,那么就不需要我们引诱敌人出城了。”<br />\n姚广孝说道。<br />\n“这是为何?”<br />\n吕布问。<br />\n姚广孝回答说:“凡是守城之人,应当占据地利与攻城一方周旋,而今日,拓跋珪却主动出击,必然有他的谋划……所以,我军只需要稍微后退,拓跋珪一定会率军追赶,待我军反击,他便会向后退去……如此作为,便是想把我军拖在城下,而他则利用这一点,做一些背后的动作。”<br />\n“先生的意思是,拓跋珪会派出一支兵马绕到我军身后,准备前后夹击?”<br />\n吕布皱起眉头,问道。<br />\n姚广孝点点头,说:“正是……而且,若是贫僧所料不差,拓跋珪的兵马已经出发,绕到我军背后去了。”<br />\n“哈哈哈……看先生这般说,想来已经有所准备了吧?”<br />\n吕布本来有些紧张,但见到姚广孝如此镇定,不由得反应了过来。笑着说道。<br />\n姚广孝手抚长须,笑而不语,眼神之中闪烁着精光,显得十分高深莫测。<br />\n……<br />\n另一边。<br />\n鲜卑军大营当中。<br />\n拓跋珪和众将聚拢在中军帐内。<br />\n今日一战,他们折损了四员大将,可以说是伤了筋骨。<br />\n此时此刻,大帐之中,显现出一片沉闷的气氛。<br />\n“单于!”<br />\n沉默了片刻,一人开口说道。<br />\n只见此人,须发皆白,眼窝深陷,目光却如同鹰隼一般。<br />\n他名叫拓跋猗卢,乃是拓跋氏元老人物,按照辈分,算是拓跋什翼犍的族弟,拓跋珪的叔父。<br />\n“叔父有何指教?”<br />\n拓跋珪见拓跋猗卢开口,身子不由得前倾,出言问道。<br />\n拓跋猗卢说:“单于,今日我军小败,但是不曾伤到元气,现在的情况,我们应该退居城中,依靠城楼防御,慢慢消耗敌军的粮食辎重,等到慕容氏断了粮道,其军自乱。”<br />\n拓跋珪说道:“叔父此言不差,但是我军作为诱饵,如果轻易退去,我担心吕布会将一部分兵力调到后方,那个时候,慕容氏的兵马便危险了。”<br />\n说到这里,拓跋珪沉声又道:“所以,我们必须要打一个胜仗,要让吕布彻底把重兵集结在俊靡城下,如此,才能够给慕容氏争取最多的时间!”<br />\n“可是单于……”<br />\n听了拓跋珪的话,拓跋猗卢还准备说些什么。<br />\n但是,拓跋珪却挥了挥手,让拓跋猗卢退了下去。<br />\n“报……!”<br />\n正在此时,帐外亲兵进来禀报。<br />\n“城中尔朱兆将军、独孤信将军率领兵马前来助战!”<br />\n亲兵对拓跋珪说道。<br />\n“好!”<br />\n拓跋珪心里高兴,连忙让这两位鲜卑青年一代的英雄进帐说话。<br />\n“报……!”<br />\n两人进来,刚刚坐定。<br />\n门外,又有一名亲兵禀报。<br />\n“单于,外面斥候回报,说吕布军隐隐有拔营而去的动向!”<br />\n亲兵俯首,对拓跋珪说。<br />\n“吕布军应当是准备后撤,调一支兵马回到后方,那么今夜便是取胜的最佳时机!”<br />\n“今日吕布军小胜一仗,夜间定然疏于防范,我军如果突然袭击,其军一定大乱,到时候便可以反败为胜!”<br />\n拓跋珪双手握拳,目光灼灼,对麾下众将说道。<br />\n“愿随单于破敌!”<br />\n众人闻言,纷纷拱手请命道。\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