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大业十年,李家来信
('\n\t西都,私家庄园。<br /><br />听到顾渊随口提起的话,赵匡胤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br /><br />在后世待了七天的境遇,他所看到的种种让他大开眼界。<br /><br />了解过宋史,大宋之所以会变成如此,源头便在于他。<br /><br />自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军阀乱世。<br /><br />帝王这般存在,都成了一些军方的傀儡。<br /><br />不管是郭威兵变篡国,还是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些都是军方做大的结果。<br /><br />自他登基称帝之后,他便时刻在想,如何避免此前的情况再次发生。<br /><br />他可以黄袍加身,后来者未必不可!<br /><br />但身为帝王,谁又能允许到手的地位、权势就这般被人轻易的篡夺。<br /><br />故此,他日思夜想,最终想出了杯酒释兵权这般看起来两全其美的办法。<br /><br />一方面瓦解了军方势力,将军权牢牢的掌控在皇室的手心,一方面也杜绝了后来者再次兵变的可能。<br /><br />此后,他特意抬高文人地位,甚至于亲自带头尊崇孔子。<br /><br />可是!<br /><br />可是就连他也没想到,因为自己的做法,以至于整个大宋一朝,文官开始一度做大。<br /><br />甚至,赵光义那家伙,还越发打压武将!<br /><br />“在我们后世看来,一个国家是否强大,文与武缺一不可!”<br /><br />“文可以明智,武可以强身!”<br /><br />“笔杆子要抓,枪杆子也要抓!”<br /><br />……<br /><br />“以后世的眼光看来,自宋一朝开始,文强武弱,甚至于到后来,这般影响经久不衰,直至到了现代,才算是好了起来。”<br /><br />有宋一朝,文士地位太过强盛,压制武将根本就没有冒头的机会。<br /><br />说起来整个宋朝的武备真的弱吗?<br /><br />要知道宋朝的经济在整个华夏史上名列前茅,京师禁军,厢军,几十万随便供养。<br /><br />朝廷但凡扶持一些,或许有宋一朝早早便能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统天下。<br /><br />可惜!<br /><br />可惜上面的那些人,只会将兵士当作猪养!<br /><br />或许是五代十国的影响太过甚远,不管是宋朝的帝王,还是文士,翻过身后,以文制武,便开始越发的变本加厉。<br /><br />说起来,宋朝的将星也从不缺少。<br /><br />不管是让人怜惜称赞的岳飞-岳武穆,亦或者奋力一生的辛弃疾。<br /><br />宋朝在不同的时期,闪现出来的将星从来不少。<br /><br />只是这些人,它们根本就不在乎。<br /><br />甚至于,自宋朝开始,武人也跟着多了所谓臭丘八的称号。<br /><br />“不管是文强,还是武强!”<br /><br />“两者就像是一个国家的两条腿,只有文武兼备,这个国家才会走的越来越稳,越来越快!”<br /><br />闲着没事,顾渊随口便将自己和后世一些对于宋朝的看法说给了赵匡胤。<br /><br />后者若有所思,像是有几分明悟。<br /><br />……<br /><br />在和顾渊相谈了一番之后,恢复过来的赵匡胤便急匆匆的返回了天宝九年。<br /><br />至于其回去后会如何处理赵光义,顾渊并没有太过在意。<br /><br />与此同时。<br /><br />大业十年。<br /><br />彼时正准备和瓦岗寨筹备如何攻打荥阳城的青年李世民,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关右李家的消息。<br /><br />——<br /><br />(兄弟们抱歉啊,这章没写完,赶在明早前我会把这章补成大章,<br /><br />这两天有点感冒,实在抱歉啊!我还在写,兄弟们可以明早再看,后面我尽量每天准时更!) <br /><br />请收藏:https://m.yunmengshuge.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