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一人身兼六职
('\n\t干一天活,才给一升粟工钱,这要是放太平年月,那得被人骂作扒皮鬼。可是现在,哪怕是一天才一升粟,众流民也是挤破脑袋。<br /><br />本就是流民,有些是从朔方盐夏那边来的,有些是从陇右河西过来的,都是比关中贫困的地方,遇战乱加上饥荒,只能背井离乡的往富饶安稳的关中跑。<br /><br />不少人以前还来关中做过麦客,<br /><br />每年夏天,麦子都是关中的先熟,陇右朔方的熟的晚,许多穷人就结伴来关中收麦子,赚上一点粮食。<br /><br />一遇灾荒,也是先想到来关中逃荒。<br /><br />“老赵,你说一天才一升粟,是不是给的太少了?”<br /><br />“还管两顿饭呢,这年月,对这些流民来说,能管两顿饭就不得了了,给这升粟,是让他们能够养家呢。”<br /><br />一升粟,能养什么家人?<br /><br />人挤人的招工现场,<br /><br />很快,一千三百名铸钱工就最先招满,一天管两顿饭,还有两升粟,在所有流民眼里,这都是待遇最好的。<br /><br />紧接着,又招了两千砍柴烧炭工,这活得在山里,没在作坊铸钱轻松,但冲着一天管两顿饭,加给两升粟工钱,也照样是很快就招满了。<br /><br />最后七百名一天管两顿饭,只有一升粟工钱的杂工,也一样招满了。<br /><br />四千人,<br /><br />当宣布招满时,无数还没挤到前面的人已经在捶胸顿足。<br /><br />要不是有一千禁军持矛提盾站在那,估计这些人都想要闹起来。<br /><br />刚被太子李建成围剿了一通,<br /><br />如今面对着有千名禁军的李逸,这些人也只能叹气连连,却不敢乱来。<br /><br />“铸钱监现在暂时只需要这么多人,你们没招到的,也先别急。这山里,原也开垦了不少地,<br /><br />现在可以再重新种起来,<br /><br />正好开春,我可以调来种子、农具等,你们结成队组屯垦,<br /><br />粮食收获之前,朝廷会借给你们口粮,无息。”<br /><br />五户一保,五保为一甲,四甲为一屯。<br /><br />五户一保,结成一个生产组,一起垦荒种地,互帮互助,保内五户人家,还有互相监督不法的责任,通贼通匪要负连坐责任,甚至需要轮流出人参加联防巡逻。<br /><br />这样弄,也是因为这些全是流民,没有生产工具,也没有口粮钱财,他们没有生产自救的能力。<br /><br />缺少牛马等大牲口,开荒耕种也困难,所以只能是几户联合起来生产,特别是不少流民缺少壮劳力的情况下。<br /><br />百户一屯,<br /><br />边赈济,边组织他们垦荒屯田,生产自救,李逸借给他们口粮和农具,但无需利息,免的他们承担不起。<br /><br />那些铸钱工、烧炭工、杂工的家人,也可以编为屯户。<br /><br />原先这南山无数流民,被李建成称为贼匪,把他们的窝棚木屋烧了,把他们赶出山,现在李逸又要重新安排他们屯垦,<br /><br />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受罪的还是这些百姓。<br /><br />在这里护卫的一千禁军,李逸也安排他们在宜寿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宫旁边屯垦一些地,这样也算自给自足。<br /><br />接连几天,<br /><br />赵丰等匠头忙碌着制作祖线,李逸则忙碌着在编保甲。<br /><br />最后,在宜寿宫所在的黑水峪一带,李逸编了七十二屯,在诸山谷间弄了七十二个小屯庄,<br /><br />给他们调来口粮、农具,<br /><br />于是这些人就在选好的地方,伐木搭棚,树立栅墙,建立村屯,然后在山谷平地垦荒种地,其实原来许多谷地就被流民开垦耕种了,但上次被建成不分青红皂白的当做贼匪来剿,<br /><br />每十天,<br /><br />各屯的保甲长来宜寿宫领口粮。<br /><br />口粮算是借的,以后要还,但不算他们利息。<br /><br />两千炭工,也进山砍柴烧炭,在山里搭起棚子。<br /><br />南山群盗,编户齐民,都为生产自救。<br /><br />只要李逸能给这四千工人,七十二屯百姓供给口粮,那么就能这么安稳下去。<br /><br />他们的要求真的很低,再苦再累,只要能有口吃的,就愿意听从安排。<br /><br />一天一升粮工钱的杂工都抢着干,抢不到杂工,进山垦荒屯田,只要每十天能领到一次口粮,哪怕是借的,他们也愿意。<br /><br />李逸想想自己,掏七百万买座豪带马球场的豪宅,豪掷千金。可细算一算,以如今的粮价,这笔钱也就只能买到一千九百多石粮食。<br /><br />一人一天一升口粮,两万人一天就得吃两百石,这七百万也就够这里的流民们十天左右的口粮。<br /><br />他在这铸钱,一个月如果三千赚钱,都还不够亏空的。<br /><br />但从长远看,这两三万的流民,如果安抚好了,其实也能节省很多钱。就说这几年,司竹园群盗年年造反,每年都要攻破县城,造成的损失极大。<br /><br />甚至仅是他们盘踞司竹园,就让朝廷损失了这片百里竹海的巨大收益。<br /><br />而安抚住了这几万人,解决了这里的匪患,看不见的收益是巨大的,节省下来的贼匪开支是巨大的。<br /><br />如果这七十二屯能稳定下来,以后这里还能增加几万亩十几万亩的垦荒新田,<br /><br />更别说铸钱监要是月月赚三千,那一年可就是赚六万贯,很大一笔了。<br /><br />几天后,<br /><br />李逸带着赵丰他们新雕刻好的祖钱,再次回长安。<br /><br />这次,还带来了善后安抚流民的计划。<br /><br />太极宫,<br /><br />李渊召见李逸。<br /><br />“四千名匠丁,七十二屯流民?”<br /><br />李渊拿着李逸写的详细奏疏,看的很仔细,也越看越惊讶,这小子做事雷厉风行,很有一套啊。<br /><br />司竹群盗,为患已久,<br /><br />他现在居然釜底抽薪,一招解决了?<br /><br />不过看到这编的流民屯,居然编了七十二屯,那就是七千二百户,不管每户多少,那也是两三万人了。<br /><br />以三万人计,光每天口粮就得几百石,<br /><br />好一个大坑。<br /><br />但李渊不得不承认,李逸能用此法安置他们,比太子建成一通乱剿要强的多。<br /><br />光剿不能妥善安置,很快流民又会逃回山里,甚至流窜起来,为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祸更大。<br /><br />精铜雕制的祖钱,中间方孔只凿了一个小孔,并未完全打开。<br /><br />“陛下,这个孔没开,是俗称金口未开,需要陛下御批通过,祖钱可使用后,方开金口,再用来制作母钱。”<br /><br />“这祖钱雕制的很精细,朕很满意,那就开金口,翻砂铸造母钱吧。”<br /><br />对于李逸招募了四千工人,和安置七十二屯流民之法,李渊也完全支持。<br /><br />“那四千工人,以后就是宜寿钱监匠户,周边七十二屯流民,也都编户齐民落地安置,朕免他们三年租调。”<br /><br />李逸向皇帝提出了自己的困难,这么多人,每天都得几百石口粮,何况还得付四千人的工钱,一天也得百石。<br /><br />“朕会下旨,让太府寺从粮仓拨粮,你组织人到粮仓去运粮回去便是。”<br /><br />李渊招手,让李逸坐到他旁边,<br /><br />同坐御榻之上,<br /><br />“上次祝山海作乱,周至县城士民工商几乎全跑了,成了座空城。<br /><br />周至县的县令县丞等非常失职,听说整个南山下的周至、户县等的本地豪强大户,就没有不通贼匪的,”<br /><br />说到这,李渊很是不满。<br /><br />“朕已经把两县的所有官员都免职了,你现在宜寿宫,那你就兼宜寿宫监摄周至县令,<br /><br />宜寿宫、宜寿钱监、周至县,你都一并管起来,<br /><br />有空把宜寿宫也清理收拾一下,等到夏天,朕说不定也去那里转转。”<br /><br />周至县令属于畿县令,品级是正六品上,比一般县令品级要高,但李逸现在都堂堂从三品了,还兼个六品县令?<br /><br />“县令官虽小,却被称为地方官,你好好干,历练历练,不历州县,将来又如何拟台省呢。”<br /><br />“虽说现在那边一团糟,可朕相信你的能力,你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把那边理顺,也肯定能把那边盘活。”<br /><br />李逸还能说什么,<br /><br />皇帝真是没把他当外人,这是把他当牛马了。<br /><br />一人身兼数职啊,还领着一分俸禄。<br /><br />他如今职事有太子左卫率、奉义宫总监,现在又充铸钱使,再兼宜寿宫监、宜寿钱监,摄周至县令。<br /><br />一人身兼六职。<br /><br />真是牛马都不敢这样使啊。<br /><br />不过想想历史上,杨国忠一人身兼四十余职,倒还差远了。<br /><br />就是李世民,头衔都比他多多了。<br /><br />李世民现在是秦王、太尉、尚书令、雍州牧、右武侯大将军、上柱国、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蒲州总管,镇守长春宫。<br /><br />“大理寺卿朗楚之上奏查获了一个案子,工部官吏上下勾结,贱卖官产,还监守自盗,以私铸恶钱换府库官钱好钱,其中有人工部令史叫王仁的,你可记得?”<br /><br />“臣记得,上次回京,臣在胜业坊买了个宅子,就是经他手。”<br /><br />李渊笑笑,“此人交待,说你那七百万的宅子和球场,他愿意给你弄成四百万价,你私下给他一百五十万就行,可你居然拒绝了。”<br /><br />“那宅子是官产,臣岂能损公肥私。”<br /><br />“可你事后并没有揭发此人!”<br /><br />李逸无奈道:“当时王仁说这话时,只有我两人在,出的他口入的我耳,又无第三人,若是我揭举他,也无凭无证的。”<br /><br />“哈哈哈,你能拒绝他就很不错了,”李渊摆摆手。<br /><br />“这些蛀虫大理寺已经查出来了,上面一个员外郎,下面一窝官吏,朕将他们都已经抄家流放了。”<br /><br />听到上面才一个六品员外郎,李逸就知道这事其实也是点到为止了。<br /><br />“陛下圣明。”<br /><br />“朕派人把这祖钱送回宜寿钱监,让他们按此铸母钱,开始铸钱,朕给你三天假,回家陪陪妻儿。”<br /><br />“你花了二百万买的马球场,也还没用过呢,正好试试这球场如何。”<br /><br />李逸感觉他被李渊暗中监视着,王义出事,肯定不是早被朝廷盯上了,而是他好死不死的找了李逸,被上头发现了,于是才被连根拔起。<br /><br />这种感觉真不好。<br /><br />看来以后行事要越发小心才行了。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