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皇极门前。<br /><br />赵志皋、沈一贯、沈念三人均未自请退出修史馆。<br /><br />小万历缓了缓,看向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大明会典》第一副总裁马自强。<br /><br />“马学士,你以为谁应出馆?”<br /><br />马自强大步走出,高声道:“陛下,三人皆谙熟本朝典制、擅长史事,然若只能留馆两人,臣以为论才学经验,翰林修撰赵志皋优之;论精气活力,翰林编修沈念优之。”<br /><br />沈一贯听到此话不由得一愣,这不就是让他出馆吗?<br /><br />他觉得马自强明显偏私。<br /><br />此话换个方式完全可以称:论才学经验、沈一贯远胜于沈念;论精气活力,沈一贯远胜于赵志皋,三人之中,唯沈一贯必须留下。<br /><br />毕竟,四十来岁,正是修史的最好年龄。<br /><br />沈一贯不知道的是,马自强已经给他留足了面子。<br /><br />他在修史馆搞人情世故且有拉帮结派、打压异己的倾向,马自强全都知晓。<br /><br />将他逐出,修史馆才能真正安静下来。<br /><br />沈一贯虽有不满。<br /><br />但还是不敢在常朝之上驳斥这位接下来最有可能入阁的翰林学士马自强。<br /><br />他迅速出列。<br /><br />“陛下,为避同乡之嫌,臣愿退出,接下来,臣愿在陛下日讲之上承担更多责任!”<br /><br />说罢。<br /><br />他还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沈念。<br /><br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br /><br />在沈一贯眼里,他与沈念在日讲上的表现相差并不大。<br /><br />丢了修史这份美差。<br /><br />他自然想着要从日讲上找补回来,最好是能将沈念的日讲份额抢过来。<br /><br />听到此话,小万历一下子坐直了身体。<br /><br />“卿有心了,但今年日讲依照年初的安排执行即可,无需调整。”<br /><br />在小万历心里,沈念在日讲上的地位,仅次于张居正。<br /><br />没有沈念的日讲课,那就是折磨。<br /><br />他生怕因沈念参与修史,内阁便将其日讲份额减少了,故而直接驳斥了沈一贯。<br /><br />沈一贯没想到小万历竟将他的一片热情就这样撅了回去。<br /><br />只得讪讪退回队列中。<br /><br />这一刻。<br /><br />他觉得自己大志难舒,觉得一群老家伙都护着沈念,觉得皇帝已被沈念的花架子讲课法所蛊惑。<br /><br />就是不觉得,是自己技不如人。<br /><br />……<br /><br />七月十四日,近午时。<br /><br />日讲过后,沈念被小万历唤到偏殿。<br /><br />冯保笑着道:“沈编修,陛下为给你儿子赐名,可是费了很大功夫,不但问询了礼部的一些老臣,还令钦天监占卜,推选了一些名字。”<br /><br />“陛下的要求是,须遵循儒家思想、须寓意吉祥福顺、须喊起来清脆响亮,不能通俗如寻常人家、不能犯讳、不能……”<br /><br />沈念听到这些要求,不由得有些头大。<br /><br />在这样一堆条条框框里取名,这个名字大概率会很生僻。<br /><br />而在他心里:名字简单好听,足矣。<br /><br />此刻的他。<br /><br />只想说一句:要不就不麻烦陛下了!<br /><br />沈念挤出一抹笑容,拱手道:“真是辛苦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陛下了,陛下选定的名字,那定然是极好的!”<br /><br />听到此话,小万历的脸上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br /><br />作为皇帝,他也需要臣子感念他的天恩。<br /><br />随即。<br /><br />小万历伸手一摆,一名小宦官将一册文书送到沈念的面前。<br /><br />沈念连忙接到手中。<br /><br />冯保接着道:“这册文书内有三十多个名字,其中有一个是陛下亲自拟定并觉得不错的。这个名字也蕴含着陛下对沈编修的期望,沈编修,你找一找,看一看是否能领会圣意?”<br /><br />沈念微微皱眉。<br /><br />猜圣意?<br /><br />经筵日讲官们可都没有教过。<br /><br />这定然是冯保教的。<br /><br />将谜语人嘉靖皇帝那套掌控群臣、玩弄天下的把戏,教给了小万历。<br /><br />小万历笑着道:“沈编修,往常都是你给朕出题,今日朕也给你出一道,朕相信,满朝官员,你是最懂朕的,一定能猜出这个名字!”<br /><br />“臣尽力。”<br /><br />沈念翻开文书,细看起来。<br /><br />“沈云旗,出自屈原《离骚》中: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寓意志存高远,有凌云之志。”<br /><br />“沈翀翙,出自李贺之诗:翀翙陂路长,翀,直飞之意;翙,鸟振翅声。”<br /><br />……<br /><br />“沈景铄,出自班固《东都赋》:铺鸿藻,信景铄,扬世庙,正雅乐。”<br /><br />“沈晷昪,出自《周髀算经》:立晷测昪,以正四时,晷,即日影仪,昪,即日光明亮。”<br /><br />……<br /><br />沈念看得头疼。<br /><br />那几个复杂的生僻字,定是钦天监或某个礼部老臣乱翻书捣鼓出来的。<br /><br />正常人家的孩子谁会取这种名字!<br /><br />学写大字时,便会让孩子因名字复杂而大哭一顿。<br /><br />很快。<br /><br />沈念便看完了三十多个名字,然后开始思索到底哪个名字是小万历亲自选定的。<br /><br />沈念的脑袋转的飞快,不断排除。<br /><br />约十数息后。<br /><br />沈念突然锁定一个名字,然后在心中笃定道:“定是这个!”<br /><br />小万历近日对沈念甚好。<br /><br />一方面是沈念擅于日讲,另一方面,沈念乃满朝官员除冯保外,唯一一个在乎他高兴不高兴的人。<br /><br />他知晓,能在乾清宫独居,实乃沈念之首功。<br /><br />小万历清楚自己距亲政已越来越近,在李太后与冯保的教育下,自然也想笼络一些能充当“自己人”的官员。<br /><br />其中,沈念就是一个。<br /><br />一个皇帝,对“自己人”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言澈心诚,无一事敢欺瞒。<br /><br />沈念抬头看向小万历,无比自信地说道:“沈言澈。”<br /><br />“言顾行,行顾言,言行合一是为臣之本;心如明镜,物来顺应,是为心之澄澈。言澈则心诚,臣修史必诚,御前记注必诚,对国必诚,对陛下必诚!”沈念高声说道。<br /><br />前两日。<br /><br />小万历刚学过《礼记·中庸》里的言顾行、行顾言与《朱子语类》的心中明镜。<br /><br />沈念结合小万历对他的期待。<br /><br />故而推断出,其亲自选定的名字是:沈言澈。<br /><br />“哈哈,沈编修果然厉害!朕再送你一幅字,至于皇家赐名的其它礼仪,就交给冯大伴了!”小万历笑着说道。<br /><br />一旁的冯保道:“沈编修,张阁老素来不喜陛下醉心书法而忘政事,而今陛下还要为你送字,可见器重,还不快快谢恩!”<br /><br />“谢陛下隆恩!”沈念躬身拱手。<br /><br />沈念明白,小万历对他不断施以特恩,就是希望沈念能成为他的人,而非张居正的人、吕调阳的人,甚至是马自强的人。<br /><br />帝王之术。<br /><br />即使不用别人教,只要坐在这个位置上,也能无师自通。<br /><br />他想要亲政。<br /><br />就必须笼络提举自己的亲信,然后打击压迫皇权的其他官僚。<br /><br />……<br /><br />片刻后,沈念走出禁中。<br /><br />他很庆幸。<br /><br />庆幸小万历没有给他儿子定下沈晷昪、沈翀翙、沈景铄这类名字。<br /><br />沈言澈,倒也不算难听。<br /><br />“过几日日讲,还是要向陛下暗示一下,不能养成这种猜谜语的陋习。”沈念喃喃道。<br /><br />至于自己是谁的人,沈念心中有着清晰的自知。<br /><br />谁能为天下百姓做些什么,谁能让底层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一些,谁能让特权、压迫、欺辱等不公减少一些,谁能让这个世道变得更好一些。<br /><br />沈念便与谁为伍。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