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册封太子,迁都长安
('\n\t大唐昭武二年三月,大唐王朝与查理曼帝国在金陵城内缔结盟约,约定两国在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展开友好、深入交流,互为盟国,共御外敌,史称“金陵之盟”。<br /><br />同年四月,远在西域帕米尔高原天山南北一带,主导修建域外长城的大唐王朝御林军主将赵子龙接到圣旨,擢升其为大唐王朝西征域外的统兵大元帅,率八十万大唐兵马兵分三路征讨阿拉伯帝国;<br /><br />同时,还任命大唐冠军侯霍去病、长信侯左良才为左右两路军副元帅,协助赵子龙西征,域外长城的修建工作,全权由大唐镇西候郭定方统筹负责。<br /><br />陈怀安最终还是,同意了查理曼帝国公使马可波罗带来的,查理曼大帝想要和大唐王朝缔结盟约的要求,并且在签订盟约之后即刻下旨西征;<br /><br />一方面,是因为陈怀安所期盼的【天生帝王命】系统中,达成【千古一帝】的提示音迟迟未来,他也不知道到底是哪方面出了问题;<br /><br />所以,继续征伐,将大唐王朝的王旗插遍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就成了他在军事上最后的追求;<br /><br />另一方面,是与查理曼帝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深入交流,在陈怀安看来是的确能促进大唐王朝在这些方面发展的;<br /><br />相比起来,他更愿意与查理曼帝国合作,而不是另外的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br /><br />也许,等到赵子龙西征凯旋,等到大唐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上再一次得到长足发展之后,说不定自己就达成了【千古一帝】的成就呢?<br /><br />这,谁知道?<br /><br />同年五月,率大军前往高句丽平叛的魏国公常遇春一行回京复命,那高句丽半岛残余的宝藏王高藏的势力,已经全部被大唐军队所肃清;<br /><br />至此,整个高句丽半岛已经全部归属于大唐王朝的统治,成为中原正统王朝的一部分。<br /><br />由水师提督、定国公戚继光所率领的大唐王朝水师舰队数百艘战舰,也自高句丽南浦港扬帆起航,开启第一次征讨倭寇四岛的征程。<br /><br />坐镇金陵皇城治国的昭武帝陈怀安,每日批复着来自各地的奏折,看着奏折上日益强大的大唐王朝,内心的成就感也在一点点提升。<br /><br />这日。<br /><br />在御书房批阅完奏折的陈怀安,在金吾卫统领萧破的陪同下,登上了皇城的城楼之上,居高临下的眺望着夕阳下的六朝古都金陵城。<br /><br />看着夕阳余晖笼罩之下,仿佛是被披上了一层鎏金金陵古都,陈怀安的心中第一次腾升起一股“如此美好江山,怎么不让人留念”的感慨。<br /><br />十年时间,弹指一挥间。<br /><br />大唐昭武十年,昭武帝陈怀安登基称帝后的第一个十年。<br /><br />在陈怀安的治下,大唐王朝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昭武盛世,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已经远超此前千年来的中原王朝发展总和;<br /><br />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大唐王朝实际控制的领土疆域面积,达到了恐怖的三千两百万平方公里,整个亚洲大陆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地方都插着大唐王朝的王旗,说汉话;<br /><br />毫不夸张的说,此时的昭武帝陈怀安,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亚洲州长”,金陵城内打个喷嚏,整个亚洲都要抖三抖。<br /><br />而此时的昭武帝陈怀安,也已经是即将步入不惑之年,那张英挺的脸颊之上也蓄起了胡须,变得更加成熟睿智。<br /><br />经过十年的发展,贯通大唐王朝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早已经顺利通航,成为大唐王朝最重要的水利枢纽;<br /><br />长安府内修建的“紫禁城”,也正式竣工,只待良辰吉日,即可迁都长安;<br /><br />西征阿拉伯帝国的战事历经十年仍在继续,不得不承认这个超级帝国的韧性远超陈怀安的预期,这十年间大唐王朝增兵西征不下二百万,还有查理曼帝国从东边助阵,依旧未能彻底征服阿拉伯帝国;<br /><br />尽管,西征的大唐军队已经攻陷了阿拔斯王朝的都城巴格达;<br /><br />但,哈里发萨法赫,在迁都大马士革之后,继续号召着阿拉伯帝国的臣民抵抗着大唐王朝西征的铁骑;<br /><br />再加上,拜占庭帝国(东罗马)的蠢蠢欲动,这场旷世之战还且有得打呢!<br /><br />这十年以来,陈怀安依旧还是没能等来【天生帝王命】系统的提示音,那达成【千古一帝】的成就后所能开启的【探索永生】迟迟未到。<br /><br />而今的陈怀安,已经不再去纠结到底要该怎么做,才能达到系统的评判标准,成为千古一帝;<br /><br />更不去想什么实现永生,长生不老的奢望;<br /><br />他更想充实的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将自己所亲手建立起来的大唐王朝,带向另一个全新的高度。<br /><br />大唐昭武十年,五月初五。<br /><br />今日,是大唐王朝迁都长安后的第一个早朝,也是礼部议定的册封太子储君的日子。<br /><br />金銮殿内,龙椅之上。<br /><br />身穿一袭明黄色五爪龙袍,头戴冕旒的昭武帝陈怀安端坐其中,威严无比的俯看着殿内的文武百官。<br /><br />已是大唐王朝宰相的于思谦,率先站出来奏请皇上册封太子。<br /><br />于思谦带头道:“启禀皇上,而今天下已定,天命已归,请皇上早立太子,以安江山社稷、天下民心!”<br /><br />“请皇上早立太子,以安江山社稷、天下民心!”<br /><br />一时间,金銮殿内群臣上奏,奏请皇上册立太子储君。<br /><br />龙椅之上,陈怀安面色如常,一脸坦然。<br /><br />十年了,终于到了该给自己和大唐王朝选接班人的时候了!<br /><br />只听陈怀安一声令下,道:“来人啊,宣楚言、楚庆二位皇子上殿!”<br /><br />“宣,大皇子陈楚言,二皇子陈楚庆上殿——”<br /><br />很快,在司礼监秉笔太监蔡和苍老二尖锐的通报声中,已经年满十岁的两位皇子陈楚言和陈楚庆,便在金銮殿龙椅之上的父皇陈怀安,以及金銮殿内分列大殿两侧的文武百官的瞩目之下,迈着坚定的步伐,一步一步走进金銮殿内,向昭武帝陈怀安跪地请安问好。<br /><br />“儿臣陈楚言(陈楚庆),叩见父皇!”<br /><br />“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