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他日我功力上涨,再与你斗不迟。”<br />\n 白衣女子点头:“若再过十年,方才那一剑,我就不敢那样去接了。”<br />\n “这叫寒雨剑诀?”<br />\n “是的。”<br />\n “你剑上有股寒气,但还没有激发出来,看来这剑诀威力要在你功力更进一步时才能展露。”<br />\n 她这话让赵霏有些惊讶。<br />\n 没想到对方短短时间,能看出这般多的东西。<br />\n 这眼力,绝对受过武道大家的熏陶,否则寻常人在这般年岁,哪怕武功高强也不会有这样的见识。<br />\n 白衣女子又念叨一声:“留下这剑法遗刻的,定是个了不起的高手。”<br />\n 听她说起遗刻二字,赵霏想起什么。<br />\n 于是旁敲侧击:<br />\n “天下间像这般留下遗刻的高手还真是不少。”<br />\n “近来盘州遗刻在云贵之地闹出诸多风雨,也叫越来越多的江湖高手朝此地集中。”<br />\n 她说话时,密切留意白衣女子的表情。<br />\n 可是没能从她脸上瞧出什么。<br />\n 只是,她又像是找回了初初露面时的态度:<br />\n “这里不接纳外客,你们这便离开吧。”<br />\n 赵玉彦从屋顶上一跃而下,与姐姐站在一起。<br />\n 这时他没说话,听姐姐安排。<br />\n 赵霏也不多话,直接道:“告辞。”<br />\n 姐弟二人转身就走。<br />\n 忽然,那白衣女子的声音传来:<br />\n “你们若是寻找盘州遗刻,不应该来白虎崖,而是去坡上高原。”<br />\n 赵霏闻声转过头来:<br />\n “那我也告诉你一个消息。”<br />\n “听说衡山四大真传之一正在南下,不日就要来到云贵之地。”<br />\n “凉都风云汇聚,他兴许会在那里露面。”<br />\n 她的话断在此处,不多时就消失在了那满是花卉的小径上。<br />\n “姐姐.”<br />\n 杨君采问:“我从未听师父说起过这门剑法,没想到如此厉害。”<br />\n “江湖广大,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你没听说过的可多了。”<br />\n 没有外人在,白衣女子露出一丝笑容,又拍了拍他的脑袋:<br />\n “下次莫要大意了,不要再惹外人进来。”<br />\n “免得打搅了师父清修。”<br />\n “是。”<br />\n 他又好奇问:“姐姐为何要告诉他们遗刻的事。”<br />\n 白衣女子道:“这两人若真是从姑苏来的,为了这遗刻倒是极有可能,把他们引到那边去,免得一直惦记着此地。”<br />\n 杨君采哦了一声:“那你会去凉都吗?”<br />\n “衡山四大真传可都是很厉害的人,上次去盘州城内,客栈中也有不少江湖人谈到他们。”<br />\n “不过.”<br />\n 他自信一笑:“姐姐一定不比他们差。”<br />\n 白衣女子想了想:<br />\n “走,我们先去问过师父。”<br />\n “嗯。”<br />\n 二人话罢又走上了木屋后的那条幽深小道,进入一片花卉更盛的隐居之所<br />\n 另外一边,赵霏与赵玉彦已经牵马上了官道。<br />\n 一路上,他们也在讨论方才那两人的来历。<br />\n 正常来说,彼此过了几招,都能瞧出一些功路端倪。<br />\n 可两人拆招之后,竟然都看不出彼此来路。<br />\n 这就奇特得很<br />\n “她若是去了凉都,会是三师兄的对手吗?”<br />\n “三师兄的剑”<br />\n “那可要比姐姐厉害。”<br />\n 赵玉彦有话直说,少女却哼了一声:“有什么了不起的,若是同样年岁,他们不见得是我对手。”<br />\n “不错,不错”<br />\n 赵玉彦晓得她心中不高兴。<br />\n 于是又在一旁扬声道:<br />\n “哪怕是同年纪的剑神遇到姐姐,最多也只能与姐姐斗个一百回合。”<br />\n 赵霏明知他在瞎吹,却还是笑了起来。<br />\n “剑神.”<br />\n “他到太湖旁边钓鱼,哪次不是我赢。”<br />\n 赵玉彦弱弱道:“那是我连夜打好的窝底。”<br />\n “你不帮我,难道要帮旁人?”<br />\n “没有,爹亲娘亲没有姐姐亲.”<br />\n 少年不着痕迹地翻了翻白眼,心说家里就你从小打我。<br />\n 赵霏琢磨道:“这人若是去了凉都那可正好。”<br />\n “若三师兄寻我们麻烦,就将她引过去,我们便能脱身。”<br />\n “那我们现在去哪?”<br />\n 赵玉彦追上一句:“可是直接去凉都?”<br />\n “不,就近去盘州草原看看。”<br />\n “这盘州遗刻,倒让我愈发好奇了。”<br />\n “好!”<br />\n 两人骑马上路,白虎崖在盘州东南,这时去草原,则是纵马向北。<br />\n 不过有着明确方向,他们骑马脚程很快。<br />\n 当天晚上在盘州城歇了一天,第二日上路就走上了去草原的道路。<br />\n 此地是贵州最高的高山草场。<br />\n 弯弯山道,那可不好走。<br />\n 加之不是本地人,途经一些岔道,姐弟二人也不敢胡乱去走。<br />\n 日头高照,在他们摸不准方向时<br />\n 一大队号子、风铃声自山道上响起<br />\n 第213章 番外十三:点苍之鹰(十三)<br />\n 掩在青林山道之后,马车辘辘声越来越清晰。<br />\n 听方才喊话的号子,不难分辨是黔西乡音。<br />\n 想来是本地人,那必然是识路的。<br />\n 姐弟二人下了马,牵着缰绳依在道旁树荫下,他们耳力过人,等了片刻,山道弯角凸出的岩石旁,最先头便看到一匹头直耳朵小的棕红骏马。<br />\n 这马与北边的马相较偏矮小,但体格结实,行动敏捷,乃是山地驮乘兼用的优良马种。<br />\n 既是本地的黔西马,朝山道结队出行的多半是客商。<br />\n 马脖子下的铃铛晃动着,坡下青林古道,清脆的叮铃铃声分外悠扬。<br />\n 商队的人马越来越多,排成了一条长龙!<br />\n 虽然盘州多有朝坡上草原赶皮货的生意人,可这等规模的商队,恐怕只有凉都那边才有。<br />\n 姐弟二人一眼扫去,便察觉到异样。<br />\n 这商队请来的护卫不同寻常,显然不是一路人马。<br />\n “嘚嘚嘚”<br />\n 见前面有两人拦路,商队前边几个骑马的精瘦汉子先是放慢脚步打量,瞧清是少男少女后,心中自然放松警惕。<br />\n 有一名头戴赤帻的中年人登时催马,抢在其他人之前来到姑苏姐弟身前。<br />\n 赵玉彦与他拱手,递话道:<br />\n “这位大哥,不知可是去盘州草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