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捷报临!朱元璋的震惊!斩敌千人?
('\n\t应天府,皇宫之内,奉天大殿庄严肃穆。<br /><br />自北伐之战的号角吹响后,原本三日一朝的朝议,如今几乎每日都要举行。<br /><br />毕竟大战当前,千头万绪,诸事繁杂。<br /><br />而且这场战争对于国库,对于大明帝国内部的财政消耗堪称巨大。为了确保北伐顺利推进,让一切稳定有序,朱元璋以身作则,对待朝议无比慎重。<br /><br />“启奏皇上。”只见唐铎迈出一步,从班列走出,声音清朗且自信地说道:“如今郭英大将军,还有蓝玉,李景隆诸位将军皆已抵达北疆数日。”<br /><br />“想必此刻,他们已经对北元展开了攻势。”<br /><br />“此战,我大明筹备充分,粮草辎重,火炮铁弹亦是储备充足,定能一举攻灭北元!”<br /><br />一边说着,唐铎一边抬起头,余光偷偷看着朱元璋的神情。<br /><br />“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br /><br />龙椅之上,朱元璋面色凝重,语气沉稳地交代道:“自是要稳妥对待,不可有丝毫大意。”<br /><br />从微末而起。<br /><br />朱元璋对待任何事都是慎重对待的,此番大战关乎大明之国本,他自然是透出对战场局势的谨慎与担忧。<br /><br />哪怕大明准备充分,可真正的决胜在于战场之上。<br /><br />瞬息万变,不能以常理而定。<br /><br />“请皇上放心。”唐铎立刻挺直身体,神情严肃,语气斩钉截铁的道:“兵部时刻关注着北疆战况,若有任何风吹草动,臣定会第一时间上奏。”<br /><br />说罢,唐铎双手抱拳,向朱元璋行了一个大礼。<br /><br />朱元璋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神色。<br /><br />紧接着,他目光一转,落在了一位大臣身上,开口道:“秦卿。”<br /><br />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br /><br />“臣在。”<br /><br />工部尚书秦达听到召唤,急忙从队列中站出,上前几步,躬身一拜,姿态极为恭敬。<br /><br />“回禀皇上,如今大战爆发,工部上下丝毫不敢懈怠。”<br /><br />“此刻,工部所属的工匠们都在夜以继日,全力赶制炮弹。”<br /><br />“只是,相比于以往的实心炮弹,如今工部采用了全新技法,在炮弹之中加入了铁针。铁刺等杀敌之物,制作工序更为繁杂,故而赶制速度比之实心炮弹要慢一些。”<br /><br />秦达说着,微微抬起头,观察着朱元璋的神色,见皇上并未露出不悦之色,才稍稍松了口气,继续说道:“但请皇上放心,工部全体人员定会全力以赴,绝不敢耽搁战事所需。”<br /><br />“只待赶制出一批炮弹,工部便会即刻将其移交给兵部,迅速运送至北疆战场。”<br /><br />秦达言辞恳切,语气中满是决心。<br /><br />朱元璋听着秦达的表态,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也浮出一抹笑容来,随后说道:“秦卿,炮弹威力得以增长,你功不可没。”<br /><br />“待此番战场之上有了反馈,证实这新炮弹确能更大程度地杀敌,咱必定大大恩赏于你。”<br /><br />秦达闻言,脸上顿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时露出惊喜与感激的神情,立刻再次一拜:“臣谢皇上隆恩!”<br /><br />他的声音有些激动。<br /><br />“父皇。”朱标面带微笑,上前一步,温和地说道:“为了这一次北伐,诸位尚书大人皆是恪尽职守。”<br /><br />“此番北伐,我大明军队士气高昂,准备充分,必可大获成功。”<br /><br />“只待北元覆灭,我大明边境将迎来长久太平。”<br /><br />说话时,朱标也透出对北伐胜利的自信。<br /><br />“太子说得对。”朱元璋看着朱标,脸上露出了慈爱的笑容,点头赞同道。<br /><br />不管朱标说什么,自然都是对的。<br /><br />正在此时!<br /><br />“报!”一声高呼从殿外传来,声音急切而响亮。<br /><br />紧接着,锦衣卫统领蒋瓛身着飞鱼服,步伐急促的走入大殿内。<br /><br />那身飞鱼服在这金碧辉煌的大殿内,显得格外醒目。<br /><br />看到他的身影,朝堂上的诸多大臣们都不由得心底一紧。<br /><br />对于朝廷大臣,乃至淮西武将而言,他们之间或许矛盾重重,水火不容,但却有着唯一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对直接受命于当今皇上朱元璋的锦衣卫充满了恐惧与忌惮。<br /><br />而对于这个锦衣卫统领蒋瓛,他们更是恨得咬牙切齿。<br /><br />然而。<br /><br />蒋瓛宛如朱元璋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拥有着先斩后奏之权,尽管大臣们心中满是怨恨,却谁也不敢轻易得罪他。<br /><br />不过,朝堂之上常常有人明里暗里上奏,请求取缔锦衣卫,可这些奏折都被朱元璋毫不犹豫地压下,根本不予理会。<br /><br />在朱元璋看来,若没有锦衣卫的监督,天下的官吏便不知敬畏为何物。<br /><br />“这蒋瓛来干什么?”<br /><br />“难道又抓住了哪家的把柄不成?”<br /><br />“蒋瓛,这个刽子手。”<br /><br />“……”<br /><br />看着蒋瓛的身影,许多朝臣眼中都毫不掩饰地涌现出厌恶与恨意。<br /><br />不过,此番蒋瓛前来,并非是查到了朝堂大臣的什么把柄,而是收到了北疆传来的飞鸽传书。<br /><br />在这个时代,飞鸽传书虽然已经有所应用,但真正远距离传递信息并非十分保险,所以飞鸽一般只是作为备用手段。<br /><br />真正紧急的事情,还是依靠急报启奏。<br /><br />而皇城之内,直接负责接收各府域飞鸽传讯的,正是锦衣卫执掌。<br /><br />“何事?”<br /><br />朱元璋看着飞奔入殿的蒋瓛,神色平静,语气沉稳的问道。<br /><br />蒋瓛入殿后。<br /><br />当即躬身一拜,高声启奏道:“启奏皇上,北疆飞鸽传书而归。”<br /><br />说到此处,他微微抬起头,满是激动的神情,声音也提高了几分:“捷报!”<br /><br />若换做其他事情,比如调查出各地府域的贪官污吏,蒋瓛绝不会如此莽撞地直接进入奉天大殿觐见。<br /><br />毕竟此刻正值大明北伐的关键时期,正是需要团结全体大臣的时候,这种事情可不能随意乱来。<br /><br />但既然是捷报,蒋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他自然是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立刻前来禀报。<br /><br />“捷报?”朱元璋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紧紧盯着蒋瓛,追问道:“你确定是北疆来的捷报?”<br /><br />不仅是朱元璋惊愕不已,朱标以及满朝文武也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br /><br />北伐大军开启北伐才仅仅几日啊,哪怕元庭再如何不堪一击,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有捷报传来吧?<br /><br />“臣不敢欺瞒皇上。”蒋瓛挺直了腰杆,一脸严肃,斩钉截铁地说道,“此报乃是北伐二路大军副将李景隆将军亲笔所写,千真万确,当之无愧的捷报。”<br /><br />说话时,蒋瓛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br /><br />“快呈上来。”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致,也露出好奇的神色,立刻招手道:“咱倒是要看看是什么样的捷报。”<br /><br />一旁的云奇见状,立刻快步走入殿内,动作敏捷地从蒋瓛手中接过了这一封捷报,然后又快步跑到朱元璋身边,双手高高举起,将捷报呈奏上去。<br /><br />朱元璋立刻伸手接过来,目光迅速扫向捷报内容。<br /><br />看着看着,他那饱经沧桑的老脸上,神情愈发诧异。<br /><br />当扫视完捷报后,朱元璋又反复看了好几遍,似乎是在仔细确定其真实性。<br /><br />但看着捷报内,李景隆以性命担保的战果,朱元璋最终还是选择相信了。<br /><br />“这战报未免也太过惊人了?”朱元璋心中暗暗想到:“咱当初一路南征北战杀出来,也未曾有过这般辉煌的战果吧?”<br /><br />“昔日文正守卫洪都城,杀敌无数,可也未曾达到如此惊人的杀敌数目啊。”<br /><br />“杀敌超过千人,还斩元将十数人。”<br /><br />“北疆都说朱应如西楚霸王之勇力,可如今看来,西楚霸王与之相比,恐怕也逊色不少吧?”<br /><br />想到此处,朱元璋心中也是波澜起伏,久久难以平静。<br /><br />“父皇。”朱标看着朱元璋,眼中满是疑惑,忍不住问道:“是九江传回来的捷报吗?如今进攻北元才刚刚开始,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有捷报呢?”<br /><br />特别是看着朱元璋脸上那复杂的神情,朱标心中隐隐有些担心李景隆会谎报军情。<br /><br />毕竟李景隆是第一次上战场,对于这个表侄,朱标一直非常看重。<br /><br />毕竟。<br /><br />这是朱标的表哥的嫡子。<br /><br />也是他的亲表外甥。<br /><br />“标儿啊。”朱元璋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深意,缓缓说道:“难道你不知朱应之悍勇吗?”<br /><br />听到此话,朱标面带诧异,忍不住脱口而出:“难不成真的是捷报?还是朱应所为?”<br /><br />一时间,朱应之名再次在这朝堂之上响起,而且是久违了一年之后。<br /><br />毕竟这一年多时间以来,大明一直没有战事。<br /><br />“云奇。”朱元璋也不再多做迟疑,直接将手中的捷报递了过去。<br /><br />但是看着云奇接过去后,朱元璋又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补充道:“简短说一些,只把战果宣读出来就行了。”<br /><br />显然,朱元璋看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到了李景隆在捷报之中添加了不少修饰之词。<br /><br />大多都是对朱应悍勇的赞赏,各种夸赞不断。<br /><br />“奴婢领旨。”云奇恭敬地应了一声,然后走到阶梯一侧,清了清嗓子,大声宣读起来:“臣李景隆上奏皇上!”<br /><br />“臣与燕王殿下奉皇命,北伐北元,为吾大明铲除北疆之祸端。”<br /><br />“今,吾大军兵临北元所谓镇夏城之下,由大宁指挥使朱应将军领军为先锋,进攻此城。”<br /><br />“经一日鏖战,朱应将军顺利攻破镇夏城,率军杀入城中,斩敌超千众,斩将超十五人,并斩元主将马哈吾,顺利攻克镇夏城。”<br /><br />“北伐首日就攻破北元坚城,夺首功。”<br /><br />“朱应将军之悍勇,当世第一。”<br /><br />“臣,深为敬服之。”<br /><br />“特此以飞鸽传书,上奏皇上此捷报喜讯。”<br /><br />“臣以及北伐所有将士必将攻灭北元,还吾大明北疆安宁。”<br /><br />云奇的声音在朝堂之上回荡,虽然不大,却格外清晰,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重地敲击在群臣的心上。<br /><br />而此战报宣读之后,朝堂群臣听到朱应所斩获的战果,顿时面面相觑,眼中纷纷透出惊异之色。<br /><br />“斩敌千人?”<br /><br />“莫不是在开玩笑吧?”<br /><br />“就算他的刀砍卷了,都不可能砍这么多人吧?”<br /><br />“这个数字似乎太夸张了。”<br /><br />“李景隆这是初上战场,该不会是谎报军情吧?”<br /><br />“斩敌一千人,还斩了几乎整个北元边城的将领,这怎么可能?”<br /><br />“我也觉得这个杀敌数字绝对是谎报了。”<br /><br />“不过,应该也没有理由啊,曹国公初临战场,与朱应并无什么旧交情,而且这战报直面皇上,他应该不敢谎报。”<br /><br />“难道这朱应真的杀了这么多元军不成?”<br /><br />……<br /><br />此刻,朝堂上的大臣们都不由得议论纷纷,就好似当初朱应之名第一次出现在朝堂时一样。<br /><br />那一次,朱应斩敌百人,被誉为大宁猛士,威名传入朝堂,就让许多人难以置信。<br /><br />而这一次,杀敌数量更多,而且还破千了,这简直如同天方夜谭!<br /><br />哪怕是昔日在战场冲杀无敌的西楚霸王,也不可能做到这个地步吧?<br /><br />“父皇。”朱标满脸疑惑,再次看向朱元璋,问道:“这个数字当真为真吗?斩敌千众,这未免太过匪夷所思了?”<br /><br />一直对朱应颇为看重的朱标,此刻也不禁对军报的真假产生了几分怀疑。<br /><br />“此军报是九江临时所拟定,不过其中所述已然得到了都镇抚的认定。”<br /><br />朱元璋神色平静,缓缓说道:“此军报,属实!”<br /><br />“而且九江说了,真正的军报相比于此番上奏的数字更多。”<br /><br />说罢,他脸上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br /><br />闻言,饶是朱标,此刻的表情也是十分复杂难言。<br /><br />显然,这军报的内容,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让他震惊不已。<br /><br />“斩敌千人。”<br /><br />“这已经非人力可以办到了。”<br /><br />“朱应,究竟是如何做到的?”<br /><br />朱标心底也不由得暗暗思索。<br /><br />“臣恭贺皇上。”<br /><br />“吾大明北伐首日就攻破了北元边城。”<br /><br />“此乃吾大明之喜。”<br /><br />唐铎当即站出来,大声恭贺道。<br /><br />“臣等附议。”<br /><br />“恭贺皇上。”<br /><br />“北元边城,北元费尽心思,耗费财力而修筑。”<br /><br />“只为抵御吾大明兵锋。”<br /><br />“此番被吾大明攻破。”<br /><br />“吾大明之喜,皇上之喜……”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