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由楚国晋级为大楚帝国,领土疆域总面积由原本的831万平方公里,进一步增至888.3万平方公里,这是官方宣传的一致口径。<br /><br />增加的部份,包括新征服的世界第六大岛屿苏门答腊岛43.4万平方公里(注;原本未统计),以及爪哇岛13.88万平方公里领土,全都是人口稠密的精华地区。<br /><br />楚国的总人口也因此增长到1.12亿规模(注;原本该地区1700多万土著人口未纳入统计范围,数百万向外输出的土著妇女成为华人家庭成员,则被统计在册),成为总人口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列强,略多于沙俄帝国。<br /><br />第二次东印度群岛战争从爆发直至结束,对人口庞大的大楚帝国而言,仅是局部的影响,且偏向于正面。<br /><br />在这场对外扩张殖民战争中<br /><br />由于整场战争仅持续了两个月,呈现规模大,烈度高,时间短的特点。共计消耗战争经费7340余万银洋。<br /><br />战争中,楚国远征军伤亡1.33万人,其中阵亡3406人,远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程度。<br /><br />新增的领土,扩展了大楚帝国倾销工农业产品的市场,缓和了国内男女比例失调的危机,彻底奠定了南洋霸主地位。<br /><br />通过输出大量土著妇女等举措,变相的筹集到了巨额资金,用于战争经费和战后重建,这进一步推高了对工农业产品的需求。<br /><br />再加上南非战争的巨额需求,大订单依然雪片般的飞来,形成了旺盛的需求市场。<br /><br />仅第一季度<br /><br />楚国就收到了总额高达3161万英镑的物资订单,内容包含7.2万头肉牛,140万只羊,上百万吨精制面粉,上百万套单兵牛皮装具,数量惊人的钢铁产品和水泥,以及大量糖,橡胶,烟草,棕榈油,货运汽车,武器弹药等需求。<br /><br />几方因素叠加,造就了20世纪初,大楚帝国工商业快速增长的基础。<br /><br />第一季度的经济成长高达11.7%,这是近十几年来的高点,单季钢铁总产量超过百万吨,全都是突破历史的数字。<br /><br />尤其是刚果河殖民地工商业发展,受到南非战事的强力需求刺激,出现了原地腾飞的爆炸性增长,吸引了大量华人资本前往西非开设工厂,兴办商行,生意做的风生水起。<br /><br />仅钢铁产业<br /><br />就有七八家合股的民营钢铁厂申请建设,无一例外的获得批准,动作快的已经在地皮上大兴土木,从英国引进的钢铁厂设备也将在年内陆续到位。<br /><br />还有一些水泥厂和数量更多的食品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br /><br />皇帝郑国辉心里清楚<br /><br />这只是受到战争需求驱动的虚假繁荣,当狂潮退去,将有大批的弄潮儿被拍死在沙滩上。<br /><br />可这就是自由市场的内在逻辑,政府只管税收,商人投资的市场风险与收益并存,概由自负。<br /><br />这些年来<br /><br />大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楚帝国本土的一些产业发展就有些过剩,市场竞争愈发的激烈,很多企业纷纷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br /><br />这时候爆发的第二次东印度群岛战争,让很多濒临困境的企业找到了出路,简直犹如救命稻草一般。<br /><br />如今新的占领区遭受战争的蹂躏,楚国皇家陆军还在组织针对性的清剿作战,分区划片,严禁土著人口流动,对外输出大量年轻土著妇女。<br /><br />这一切,都对原本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严重破坏。<br /><br />粮食产量的大幅减少,必然导致食品供应出现缺口,很多留守土著村庄的原居民非老即小,可能在即将到来的饥荒中大量死亡。<br /><br />一边是大量土著男性被编入苦役,年轻妇女向外岛输出,农业生产力量极度匮乏。<br /><br />一边是农田成片的撂荒,这是新旧秩序转换中的阵痛,曾经在大楚帝国征服的殖民地中无数次的出现。<br /><br />毁灭中孕育着生机,森林大火过后是嫩芽新发。<br /><br />战后的爪哇岛必然要经过痛苦的洗礼,才能够焕发新生,这是民族融合的必由之路。<br /><br />以奉天城新址建设为代表的一大批城镇,都需要大兴土木建设,所需的食品,建筑钢材,水泥,货车,日用百货和其他生产物资,为楚国本土的企业带来了无穷商机。<br /><br />大楚帝国通过大规模的向本土五岛输出土著妇女,变相的收拢了巨额社会资金,用于支付战争花销和城乡重建的经费,大规模建设业已经全面铺展开来。<br /><br />新的道路,桥梁,码头和城市建设的计划纷纷呈递上来,巨额资金如流水般哗哗的淌出去,在占领区将形成新的建设热潮。<br /><br />数量高达两三百万的爪哇劳工,分散在占领区各地的建设工地上。<br /><br />建设强度之高,建设项目之多,建设范围之广为大楚帝国有史以来所仅见。<br /><br />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已经正式颁布御旨,楚国本土扩展为七岛,分别是海南群岛,宿雾群岛,通州群岛,香格里拉群岛,苏门答腊群岛,加里曼丹群岛和爪哇群岛,几乎囊括了整个南洋地区。<br /><br />国力达到一定程度,大楚帝国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已经具备了世界大国的恢宏气象。<br /><br />到了6月,北方传出噩耗。<br /><br />因为自身利益受损,多国列强武力入侵神洲,慈禧老佛爷下旨对万国开战,华夏近代史上最黑暗的一幕发生了……<br /><br />直到年底的这段时间<br /><br />大楚帝国一直专注于国内事务,内阁总理事务衙门进行了重大的行政调整。<br /><br />原港口航运及交通部改制为交通部,商务和文化部改制为商务部和文化部,增设帝国宣传部,增设陆军部和海军部,进一步理顺大楚帝国政府职能。<br /><br />尤其是近年来<br /><br />逐步放开的文化市场,涌现出属于百计的通讯社,杂志,报刊,新闻社和图书出版社,新兴的广播和电影事业迅速发展起来,对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文化领域是一次颠覆性的改变。<br /><br />为了强化政府管理,很有必要设置一个专门的高级机构,对海内外统一宣传口径,指导文化产业以服务大楚帝国利益的正确途径去发展。<br /><br />帝国文化部和宣传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br /><br />增设的皇家陆军部和皇家海军部也是水到渠成,强化对军队的统驭。<br /><br />至20世纪初<br /><br />大楚帝国皇家陆军已经发展到一支员额35.4万官兵,拥有19个远征师编制,32个独立步兵团和上百个营级要塞防卫力量世界级强军,拥有对海外武装干涉的强大能力。<br /><br />大楚帝国皇家海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员额23.6万官兵,拥有19艘主力战列舰和数十艘巡洋舰的海军力量,具备远洋主力舰队决战决胜的强大海上力量。<br /><br />守护着帝国812.3万平方公里广阔疆域,是维护大楚帝国利益的急先锋,也是对外展现帝国力量的大国重器。<br /><br />基于更全面统辖武装力量的需求,增设陆军部和海军部实属必要。<br /><br />现在大楚帝国的当务之急,是全面消化新占领区,稳定并重建新秩序,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br /><br />统一后的苏门达腊岛上,贯穿全岛的三条公路干线和一条铁路干线,动员了总计达13.4万土著劳工参与修建。<br /><br />历时7个多月,已经完成了大量土石方工程,在荒山密林中修路架桥,呈现出火热的建设势头。<br /><br />主要建设的是原荷占区,将与苏门答腊岛西北部大楚帝国早已修建的公路和铁路干线连接起来,形成贯穿全岛的陆路交通大动脉。<br /><br />经过7个多月的紧张建设,陆地部分已完成近六成的工程量,预计在明年中旬,能够基本贯通几大公路和铁路干线。<br /><br />其中的建设难点<br /><br />在于横跨大江大河的桥梁,跨度超过300米的桥梁就要建设七座,历时2~4年不等。<br /><br />在此期间<br /><br />基本上用轮渡解决两岸通行问题,这也是最可行的办法。<br /><br />与此同时,对占领区城市,码头,矿山,乡镇道路的建设也在同步进行。<br /><br />从苏门答腊岛至爪哇岛,合计有两三百万的土著劳工挥汗如雨的奋战在建设工地上,掀起了大建设的热潮。<br /><br />荷兰殖民者历年来积欠的基础建设欠账,在大楚帝国手中正迅速改变,无数的道路延伸向四方,数以百计的桥梁在大兴土木。<br /><br />十几座城市重建,还有大量的农田沟渠,水库及其他基本设施建设,在数千上万名殖民官员和惩戒总署官吏督导下,正有条不紊的推进。<br /><br />这其中展现的是大楚帝国三十几年来发展的深厚底蕴,强大的组织能力和惊人的财力,迅速改变占领区的面貌。<br /><br />在大楚帝国皇帝颁布旨意,将7座岛屿列为本土之后<br /><br />对加里曼丹岛和香格里拉岛(注;原几内亚岛)深入的建设,也都列入了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议事日程。<br /><br />超大型工程包括加里曼丹岛上的环岛公路,香格里拉岛开发世界级规模的巴格普拉铜矿山,奥克特迪铜金矿山,建设北坡公路和新港口城市,都是大型基建工程。<br /><br />尤其是巴格普拉铜矿山,其位于香格里拉岛最高查亚峰的西南部约40余公里,距离新西安177公里,处于平均海拔2770米的高原地区,开发难度较高。<br /><br />巴格普拉铜矿山优点是储藏量极大,铜矿品味高,埋藏浅,开采容易,具有极高的价值。<br /><br />难度是地处内陆,需要建设一条长达229公里的高原铁路,将内陆的矿产资源运输出来。<br /><br />这条铁路盘山越岭,需要2~3个火车头牵引拖带,建设难度相当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br /><br />对这座世界级铜矿进行开发的动议,延续至今已有20多年,始终被帝国上层压住,迟迟没有获得项目审批。<br /><br />时至今朝,终于拨云见日。<br /><br />为了建设这座世界级铜矿山,大楚帝国中央政府专项调拨了8.2万土著劳工,其中一半需投入到高原铁路的建设中。<br /><br />在香格里拉岛上的另一座奥克特迪铜金矿山上,这是距离东港府只有126公里的世界级矿场,也在进行大规模建设。<br /><br />为了项目推进,大楚帝国中央政府专门调拨了2.7万土著劳工,加强该项目的施工力量。<br /><br />这两座世界级矿山建成后,每年将有38万吨精铜的生产能力,将为大楚帝国带来上亿银洋的稳定收入,且具有持续扩大生产的能力。<br /><br />也就是新占领了爪哇岛,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土著劳工可以调遣,将原本搁置的大型基建项目一一启动,仅矿山类就有40余处。<br /><br />列入本土序列后<br /><br />原本一些大型工业和基建项目的审批障碍就不存在了,筹划已久的项目得以推进,进一步刺激了火爆的建设市场。<br /><br />本土七岛如今聚集了全国84.3%的人口,贡献了大楚帝国超过97%的工业产出,77.9%的农业产出,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凝聚力。<br /><br />放开手脚大力发展,正当其时。<br /><br />而这些大型基建项目先后启动,有力的推动了内需,在1900年的前三个季度,大楚帝国钢铁产量暴涨至372万吨规模。<br /><br />国内十几家大大小小的钢铁厂,皆处于满负荷生产的状态。<br /><br />预计全年不出意外,钢铁产量将超过500万吨大关,创造出新的历史记录。<br /><br />如此强大的钢铁产能,在全世界仅次于美英两国,位居第三位。<br /><br />如今楚国修建的大大小小桥梁,水库,城市下水沟涵,城市建筑和码头,基本都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屏弃了早先的木质或者石砌建筑方式。<br /><br />新的钢筋混凝土桥梁或者建筑,修建速度快,质量好,结实耐用,优点非常突出。<br /><br />在南非战场<br /><br />英国远征军在攻占比勒陀利亚之后,血战几个月的罗伯茨将军所部4万部队,在原地休整,预示着战争进入末尾。<br /><br />可顽强的布尔人并不认输,而是化整为零,展开了广泛的游击战。<br /><br />从开普敦到比勒陀利亚的漫长补给线上,不断遭受到了抵抗的布尔人游击队袭击,损失相当惨重。<br /><br />仅1900年11月份<br /><br />变先后有17列火车专列遭受袭击,大量的物资被焚毁,掠夺和坠入山谷,损失高达上百万英镑。<br /><br />此时,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主要城市和铁路线已经被英国远征军全部占领,布军开始转入游击战,这也是让英国人最头疼的地方。<br /><br />在约翰内斯堡和比勒陀利亚两地,英军还挫败了多起布尔人的暴动企图。<br /><br />英国人原本以为攻占了布尔人的首都,就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剩下的就是治安勘乱行动了。<br /><br />可未曾想,这仅仅是灾难的开始。<br /><br />退出城市的布尔军队,此时已经化整为零,组成多股游击队四处袭击英军。<br /><br />布尔人的游击队在首领德韦特、德拉瑞、博塔、扬·史末资和詹姆斯·赫尔佐格等人的领导下,发挥野战骑射之长,纵横与广阔的南非大地上。<br /><br />他们四处袭击英军交通线,掠取英军给养,歼灭小股英军,积小胜为大胜。<br /><br />而英军疲于应付,在布尔人灵活机动的战术面前,就像个蠢笨的巨人一样迟缓,战场形势并不乐观。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