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桓家一统长江中上游,基本恢复了当年桓温的势力范围。<br /><br />桓玄今年也才二十五岁,接下来他要干什么不言而喻。<br /><br />而司马元显拍脑袋决定征召“乐属”,自己砍了自己一刀,断了自己的根基,已经成秋后的蚂蚱,等着桓玄南下。<br /><br />不过他手上还有最后一张牌——北府军。<br /><br />而作为北府军中坚力量的彭城刘氏,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br /><br />所以现在不是刘道规怕朝廷,那是朝廷要想方设法笼络北府军,笼络彭城刘氏为自己续命。<br /><br />这个时候拿下盐渎,即便司马元显知道是自己干的,也会装作不知道。<br /><br />更何况海上的天师道也在虎视眈眈。<br /><br />刘道规不仅沾了刘牢之的光,也沾了桓玄的光。<br /><br />“如果盐场修复,再被上面人盯上,岂不是又竹篮打水一场空?”刘怀慎不太赞成,毕竟盐场不是说恢复就能恢复的。<br /><br />前期投入非常大。<br /><br />“那也是几年之后了,几年之后,我刘家还是今日的刘家么?”刘道规望着他。<br /><br />刘家离真正崛起只差一场大战。<br /><br />这几年肯定不会风平浪静,机会多的是,大战一起,刘道规和刘裕就有了用武之地,刘家能更上一层楼。<br /><br />到时候手上捏着刀兵,谁想觊觎盐渎,也要掂量掂量。<br /><br />刘怀慎苦笑,“看来你是谋定而后动。”<br /><br />“既然没有人提携咱们,咱们只能自己想办法发展壮大,这年头裹足不前者,死路一条。”刘道规危机意识极强。<br /><br />已经成了局中人,得罪了那么多人,就别想着后退了。<br /><br />要么给别人当狗,要么一条道走到黑。<br /><br />若是给别人当狗,刘道规也就不必这么辛苦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br /><br />“我等虽是寒门,未必就比士族高门差!”刘怀肃收到了激励。<br /><br />刘道规笑了一声,这个从兄跟自己非常合得来,从案几上翻出一份文牒,递了过去。<br /><br />“这是袁鹤上次给我的私盐贩子名录,你联络他们,让他们也参与进来,我们只占六成,剩下的给他们去分,征虏长史的面子,他们不能不给。”<br /><br />“四成这么多?”刘怀肃没做过生意,无法理解其中的道理。<br /><br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天道、做生意、做人都是如此,暴利难以长久,会做生意的人,都会留一线,司马道子、刘毅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自己吃肉,连一口汤都不愿意给别人喝,所以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有这么多人反对他们。”<br /><br />“阿规平时不甚读书……何以知晓如此之多?只怕那些名士都不及你。”<br /><br />“兄长言重了。”刘道规哈哈一笑。<br /><br />刘怀慎负责组建军府八幢,孟干之带着人马潜入盐渎,乘机扩张势力。<br /><br />经过两次灾难,没人愿意接手那些盐场,也就成了烂摊子。<br /><br />不过别人不愿意接受,近在咫尺的军户却敢,人多力量大,五六千户,将近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三万多人,男女老少一起上阵。<br /><br />只要能保证一天两顿饭食,有的是人愿意出力。<br /><br />连周围的流民也过来帮忙。<br /><br />刘道规虽然没有亲临现场,却一直在暗中指挥,从兰陵调拨粮食过来,又让赵伦之打着征虏军府剿贼的名义,直接进驻盐渎,掌握全城,一明一暗,与刘怀慎互相配合。<br /><br />不过如此一来手上的兵力有些捉襟见肘。<br /><br />没有桓弘这个征虏将军的军令,事情便办不了。<br /><br />刘道规就算招募进来,也只能私军,没有朝廷的名分。<br /><br />刘怀肃去了射阳陂,高珣留在会稽,一时之间刘道规身边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正好遇上向袁鹤汇报。<br /><br />便直接向他求教。<br /><br />袁鹤眼珠子一转,便有了主意,“道则怎如此糊涂?征虏军府在北府都督治下,征虏军府扩军,掌握在你手中,于刘都督大有裨益。”<br /><br />刘道规摇头,“刘都督……也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br /><br />其实这条路早就想过,但刘牢之一言难尽。<br /><br />以前几次遇到难处,寻他帮忙,都是置若罔闻。<br /><br />袁鹤笑了笑,“汝兄刘寄奴现为北府参军,我写一封信,剖析其中利害,让他联合刘氏宗亲,照此游说刘都督,定然成事,刘都督此人耳根子软,以此说之,定能成事。”<br /><br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br /><br />刘裕颇受刘牢之重用,他在北府军中混得开,人缘也不错。<br /><br />而北府军中还有刘怀肃、刘宣之、刘轨、刘袭等人,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br /><br />“司马妙计!”刘道规诸事缠身,难免有些事情考虑不周。<br /><br />取来纸笔,三下五除二,一封信笺便写成了。<br /><br />刘道规吹干上面的墨迹,看了一遍。<br /><br />文采和书法自不必说,袁氏家学渊源,袁鹤才思敏捷,开篇就是分析天下形势,北府西府已成对立局面,加强征虏军府,亦在强化北府,彭城刘氏为北府武宗,当固根基而振宗亲……<br /><br />别说刘牢之,就是刘道规也看的频频点头。<br /><br />桓玄已经兼并整个西府,迟早会挥兵南下,到时候北府军就站到了风口浪尖,这个时候最应该的就是扩充实力,让西府军忌惮。<br /><br />信上面还指出,晋室安危全在北府军身上,北府军有个三长两短,晋室也就没了。<br /><br />还劝刘牢之主动站出来……<br /><br />连袁鹤一个外人都看出现在形势的紧张。<br /><br />如今桓玄只是刚刚拿下荆襄,还未完全消化,机会还是很大。<br /><br />“后面的几句可以省去,现在说出来也不合时宜,反而会引起他的反感。”刘道规早就劝过刘牢之。<br /><br />从他背反王恭那一天起,便不可能后退了。<br /><br />袁鹤显然有些高估自己与刘牢之的关系。<br /><br />“桓玄心狠手辣,拿下荆襄后,必容不下北府诸将,刘都督首当其冲,避无可避,彭城刘氏手握天下精锐,大有可为……”<br /><br />“可惜你不是刘都督,人各有志,不能强求。”<br /><br />换做刘道规,打着抵挡桓玄的名义,提兵进入建康,先控制朝廷再说。<br /><br />“刘都督甫登高位,难免瞻前顾后,他日为时势所迫,说不得还能奋起一击。”<br /><br />袁鹤也没再多言,重新写了一封,措辞委婉的许多,也没在鼓动刘牢之去干什么,刘道规看差不多了,就让苟忠带人送去京口。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