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第109章第一〇四章|语出惊人<br /><br />破其一点,震撼全线!<br /><br />之前,图哈契弗斯基与他的参谋们选定了两个主攻方向和三个佯攻方向。<br /><br />因为行动的突然性打了匈尔瑞方面一个措不及防,两个主攻方向都成功突破了蒂萨河防线。<br /><br />北边突破口的登陆场遭到了匈尔瑞第1装甲师的犀利反击,双方血战一昼夜,最后伤亡千余人的帝俄第19坦克旅和第76步兵师不得不撤退,又被赶回了河对岸。<br /><br />南边陶克陶地区则不然,匈尔瑞第3独立装甲团的反击同样坚决,但反击以惨败落幕,匈军仅坦克就损失了60辆之多,第201装甲团损失惨重。随后,伊凡罗斯军队后续增援顺利过河,开始积极扩大突破口,向防线纵深发展。<br /><br />可以说帝俄指挥官充分展现了才华,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少量先进兵器的战斗力,使之起到了一锤定音的决定性意义。<br /><br />这就是军事艺术!<br /><br />亲眼所见之景让商某人大为震撼。<br /><br />令他最惊讶的是帝俄T-34集群的并不像历史同期那样反应迟钝?相互之间配合得相当不错。他注意到多数T-34都有鞭形天线,显然配备了电台。<br /><br />要知道原位面苏军坦克部队的无线电装备率十分低下,直到大战中后期的四三年才逐渐普及电台,此前协同能力可谓非常糟糕。<br /><br />根据目前已知的碎片化情报信息,他推测伊凡罗斯人可能从不列颠人那儿进口了电台。<br /><br />另外还有不确定的小道消息——根据瓦尔兰德人在几天前的一次反击中抓获的俘虏供述,伊凡罗斯坦克部队有很多受训的女坦克兵,她们优先担任副驾驶座的通信员。<br /><br />商克茅塞顿开。<br /><br />以人作为机器的上位替代,充分发挥其价值,让坦克部队的协同能力大幅提升,那么一切就都说的通了。<br /><br />他哭笑不得地吐槽道:“不愧是抽象艺术发源地。”<br /><br />商某人集中运用超自然能力战士的模式是优化侦察与火力之间的反应,钻研的是巧劲,而伊凡罗斯人的运用办法实在是简单粗暴。<br /><br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办法与划时代的新型坦克相结合,真的非常强而有力。<br /><br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这是商某人正在考虑的迫切问题。<br /><br />翌日。<br /><br />站稳脚跟之后,伊凡罗斯军队开始大踏步的前进了。<br /><br />大批轰炸机对匈军浅近纵深实施空袭,随后地面部队以步坦协同发起进攻,不停歇的攻击前进。<br /><br />“敌人的进攻重点是西边和西北边!”<br /><br />“下游迈泽地区也遭到进攻,他们在全线进攻施加压力,我们恐怕要撤退了。”<br /><br />由于反击行动落败,二线兵力空虚的匈军没有余力阻止敌人扩大突破口,只能且战且退。<br /><br />此时,布达珀斯匈尔瑞王家陆军总参谋部已经鸡飞狗跳。<br /><br />谁也没想到来之不易的胜利才过去几天,胜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利的喜悦尚未消褪,令人绝望的情况就突然降临了。<br /><br />乐极生悲!<br /><br />战局的恶化一发不可收拾!<br /><br />十几个师面临被切断后路的致命风险,蒂萨河防线北段恐怕无法再坚持下去了,只能弃守。<br /><br />总参谋部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调兵遣将,尽可能的迟滞伊凡罗斯军队向纵深发展的势头,从而让部队交替掩护撤退。<br /><br />这时,大统制联邦军事技术顾问团办事处却收到了一道来自前线的电讯。<br /><br />随后,电报纸交到了团长手上。<br /><br />阅毕之后,张少将又回过头仔细看了看地图,找到了这道电讯中提及的地点。<br /><br />“这小子…胆大包天。”他啧啧称奇。<br /><br />“滑天下之大稽!太荒谬了!”有人忍不住说。<br /><br />这道电讯正是商克发来的。<br /><br />他建议打开蒂萨勒克水坝放水,让蒂萨河下游水位暴涨,迟滞伊凡罗斯军队的行动,为匈军的撤退争取更多时间和回旋余地。<br /><br />以水代兵!<br /><br />“且慢,蒂萨勒克这个小镇子在河东岸,怕是已经被老毛子占领了。”<br /><br />“不好说,那里不是重点地段,也许兵力不多。”<br /><br />“要是夺不回来呢?”<br /><br />听到这个疑问,张少将悠悠道:“那小子在电报里说,如果迫不得已,那就炸了,或是用炮轰出破口。”<br /><br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br /><br />“这不妥吧?水坝才竣工一年不到就给炸了?”一名中校满眼透露着不可思议。<br /><br />“没看出来他也是个心狠手辣之辈啊,这下游怕是要成一片洪泽了吧,两岸村镇万千民众怎么办?”旁边也有人边说边摇头。<br /><br />尽管存在一系列问题和麻烦,可这确实有可能争取到宝贵的时间。<br /><br />因而,匈尔瑞王家陆军总参谋部很快就收到了这个建议,并开始紧急讨论。<br /><br />虽然被人先入为主的扣了个心狠手辣的坏名,但商某人自己是绝不承认的。<br /><br />他认真评估过这么做的收益与代价,结论是值得一试。<br /><br />蒂萨河源自喀尔巴阡山,自北向南贯穿匈尔瑞东部,最终汇入多瑙河,水位变化大,由于沿途没有湖泊系统缓冲,蒂萨河每年在春、夏、秋各会泛滥一次。<br /><br />伊凡罗斯军队当然考虑到了这一客观问题。<br /><br />半个多月前,蒂萨河已经涨水泛滥过了,伊凡罗斯帝国正是在那之后才对匈尔瑞下达最后通牒的。<br /><br />蒂萨河目前河流量趋于平稳,但距离进入枯水期还要一段时间。<br /><br />上游的蒂萨勒克水坝和水库积蓄了大量水,起到缓冲作用。倘若开闸放水,下游水位必然大涨,冲垮伊凡罗斯军队架设的浮桥。<br /><br />商克担心会引发悲惨的大洪灾,特意咨询了一些参谋和当地籍贯的工兵军官,得到的答复是应该不会。<br /><br />(1)目前河流量平稳,并非丰水期,不至于引发严重洪灾。<br /><br />(2)下游村镇沿河建有防洪堤,足以应对一般情况的水位大涨。<br /><br />“应该?”商克摇头道:“军事上不应该出现这样模糊的用词。”<br /><br />片刻沉默后,一名工兵中尉笃定道:“长官,我确信绝不可能出现严重危机,我在蒂萨河西岸生活了二十多年,我了解她。”<br /><br />“好。”商克指着地图,沉声说道:“希望能行,集团军能不能有序撤退就看这……”<br /><br />他的话音未落,隐隐约约的引擎声从天空中传来。<br /><br />“敌方飞机!”<br /><br />“找掩护!”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