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陛下,骗人的吧?
('\n\t“陛下,此乃何物?”<br /><br />杨思义看着麻袋中的土豆和红薯,不知朱元璋肚子里卖的什么药。<br /><br />“杨爱卿,此二物,土黄色的叫土豆,红色的叫红薯,有了这两样东西,咱大明的老百姓,以后就不用挨饿啦!”<br /><br />杨思义拿起一个土豆,又拿起一个红薯,放在眼前仔细端详着。<br /><br />土豆?红薯?<br /><br />虽然他杨思义出身书香门第,但对农桑之事,也并非一窍不通。<br /><br />况且执掌户部多年,负责天下农桑之事,多年为官生涯,也让他对农务了熟于心。<br /><br />否则户部尚书也不会被称为大司农了。<br /><br />这天下,又有哪种作物是他不知道的,可是这两样东西,却是闻所未闻。<br /><br />“陛下,此话当真,请恕微臣愚笨,这土豆和红薯,看着其貌不扬,难道能当粮食吃?”<br /><br />见杨思义懵懂的样子,朱元璋心中又升起一股熟悉的感觉,就像当初给徐达、李敏等人介绍无线电手台一样。<br /><br />这种“我懂,你不懂,然后我来教你啊”的感觉,着实令人身心愉悦。<br /><br />如果说老李是他的至圣先师,那他老朱,何尝又不是文武百官,这朝堂,乃至天下的至圣先师呢?<br /><br />“自然能当粮食吃,否则,咱也不会宣你过来了。”<br /><br />朱元璋拿起一颗土豆,“此土豆,留种育种方便,极易种植,不挑地,只需切成适量大小,埋进土里便行,一年两熟。”<br /><br />说着,他又拿起一颗红薯,给杨思义介绍着,“红薯的话,也一样,皆可旱地种植,不过红薯更方便,一年四熟。”<br /><br />一年两熟和一年四熟?<br /><br />杨思义一边琢磨着,一边面露喜色道:“如若真能一年种四季,那岂不是意味着,从此之后,再无青黄不接的日子了?”<br /><br />他越说越兴奋,“而且不用水田的话,旱地漫山遍野多的是,只需开垦好,便可种植,那岂不是意味着,咱大明处处都可变成良田了?”<br /><br />见杨思义一副已然开窍的样子,朱元璋很满意,然后继续说道:<br /><br />“不止于此,杨爱卿,这土豆和红薯,还有更神奇的地方呢。”<br /><br />“哦?还请陛下告知微臣。”杨思义也好奇道。<br /><br />朱元璋抚了抚胡须,将李晗在信里说的话原封不动的搬了过来。<br /><br />“这土豆啊,一亩的话,马马虎虎能产个四千来斤,红薯的话嘛,也就多一点,五千来斤左右。”<br /><br />“什么?”<br /><br />杨思义顿时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以为自己听错了,“陛下,您刚刚说的是,四千,五千斤?”<br /><br />朱元璋微笑的点点头,心中却是乐开了花,对对对,就是这个模样,咱刚才看信时也是这副德性。<br /><br />“杨爱卿,你没听错,这两样粮食,亩产量就是有这么高。”<br /><br />待确认不是朱元璋说错了,杨思义目瞪口呆。<br /><br />陛下,怎么会说出如此外行的话。<br /><br />这世上哪有东西亩产量上千斤的?<br /><br />可陛下自己 <br /><br />请收藏:https://m.yunmengshuge.cc \n', '\n')('\n\t都说自己是淮右布衣,农民出身,又岂会不懂农桑?<br /><br />陛下不会骗自己的吧?<br /><br />杨思义壮着胆子道:“陛下,这天下农作物,微臣不说全懂,但也不能说是一窍不通,那水稻麦子,亩产一般也就三四百来斤,哪怕是粟黍,产量也不会差太多,可……”<br /><br />他深深呼了一口气,接着说道:“可要说亩产上千斤的,甚至是四五千斤的,陛下,这太过匪夷所思了。”<br /><br />“哈哈哈哈,杨爱卿,所以咱需要你将土豆和红薯种植下去,姑且试之,以兹征辟。”<br /><br />话虽这么说,不过朱元璋对土豆和红薯极有信心,毕竟李晗从来都没有让他失望过。<br /><br />就等着三个月后,待土豆和红薯丰收之时,一切自会分晓。<br /><br />届时那杨思义的表情,应该会很精彩吧。<br /><br />朱元璋不禁也有些期待起来。<br /><br />“臣,遵旨!”<br /><br />杨思义叩拜领旨,虽然对土豆和红薯的亩产量抱有极大的怀疑,不过朱元璋的旨意他可不敢违抗。<br /><br />不过如若土豆和红薯真的易种植、易成熟的话,那对大明百姓而言,又何其不是一桩幸事呢。<br /><br />当然,他也幻想着,亩产量真有那么高的话,那洞庭和甘州之地的口粮以及来年的良种,便有着落了!<br /><br />此事还需用心办理!<br /><br />让一众护卫,将土豆和红薯足足装了两车,然后才将杨思义送出了宫。<br /><br />朱元璋此时,也迫不及待的想尝尝土豆和红薯的味道了。<br /><br />既然是家宴,也无须太过正式,干脆就在这御花园吧。<br /><br />难得良辰美景,咱老朱也在这闲暇之余,和儿孙享受那天伦之乐。<br /><br />红薯用来烤着吃,土豆嘛,就按老李说的,切成细条和薄片,用来煎炸。<br /><br />叫来御厨,吩咐下去,然后朱元璋便在御花园休憩起来。<br /><br />夜幕时分,太监和宫女们在御花园中挂满了灯笼,一时间,御花园中张灯结彩,好不热闹。<br /><br />在御花园中,选了一处水榭亭阁,不一会儿,皇后马氏带着朱允炆和朱允熥几个孙子来了。<br /><br />“重八,今日怎么这么好兴致?”<br /><br />看着马皇后面色红润,气息稳健,气色比他老朱还好。<br /><br />朱元璋心中顿时感慨万千,当初妹子病危之时,自己也是病急乱投医,这才和老李结的缘。<br /><br />结果不但救下了妹子,而且还让大明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一时间,他竟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br /><br />握住马皇后的手,朱元璋道:“妹子啊,今日咱从奇人那得了些好东西,这不想着和你们一起尝尝么。”<br /><br />马皇后微笑道:“既是奇人所赠,那必定是好东西,重八你这么说,我也有些迫不及待的尝尝了。”<br /><br />“皇爷爷,是什么好东西啊,我也想尝尝。”一旁的朱允熥奶声奶气道。<br /><br />才三岁多的朱允熥,一听到有好吃的,顿时口水都快流出来了。<br /><br />“皇爷爷说好,那自然是好东西了,你急什么,理应让皇爷爷和皇祖母先品尝嘛。”<br /><br />朱允炆比朱允熥大上一岁多,却是懂事了不少,此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也是逗得大家呵呵直乐。<br /><br />朱元璋也是感慨,这么聪明伶俐的孩子,怎么就被黄子澄给带偏了呢,幸好如今那一切,再也不会发生了。 <br /><br />请收藏:https://m.yunmengshuge.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