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却说某朝某年某月,有个将死之人,平生未曾享过一日福,因而大限到了也不留恋,眼儿一闭、腿儿一蹬,<br /><br />原以为就这么送了性命。哪知此人再一睁眼,竟到了一个金晃晃、光灿灿的红粉富贵之地,庄生吓了一跳,再一照<br /><br />镜中形容,竟上了个垂髫小儿的身,与自己幼时几分相似。非但如此,这小儿出身尊贵,全家对这个女娃娃,更是<br /><br />要星星不给月亮,活生生是个家中的霸王。”那说书的先生惊堂木一拍,琅琅将故事说来。<br /><br />说书人开始说故事,酒博士见她这一行人是个有钱的买主,便殷殷切切上来,说:“诸位可要点些酒吃,再上<br /><br />几个小菜,将故事听来,别有滋味。”<br /><br />玉疏原不想吃酒,却又听酒博士说:“正好来了上好的金波酒,客官可要尝尝?”<br /><br />她握着茶盏的手便是一僵,缓缓道:“取一坛金波上来。”<br /><br />阿照格外吩咐一声:“取热的来,别吃冷酒。”<br /><br />酒博士乐滋滋去了,不就便摆上酒果,亲自替她三人斟了,才退在一旁。<br /><br />玉疏只是拈着酒杯,神情怔怔的,嗅了一口金波酒的香气,到底还是没喝,且听说书先生在说:<br /><br />“此人原不想活,只是做了两世的人,都未被这样溺爱过,心中一时情肠难舍,便将其他都抛去了,只安心做<br /><br />了这家的女儿。这家还有一个兄长,更是将她捧在手中,待如掌珠。兄妹二人相伴长大,日渐厚密,彼此相知,不<br /><br />避嫌疑。”<br /><br />“家中父母原见兄妹和睦,老心甚慰。却不知这二人长大之后,竟对彼此生了春情之思。”<br /><br />众看官不料竟是个兄妹相奸的故事,纷纷喧哗起来,骂这二人没个人伦。玉疏一杯酒端在手中,微微一晃,滚<br /><br />烫的热酒溅了几滴出来,指尖通红,玉疏却浑然不觉。还是阿照心细,将一块浸湿的冷帕子包着她的手,轻轻叫了<br /><br />一声:“殿下?”<br /><br />玉疏只是不理,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不知怎的,纵然还是金波,喝着却觉苦涩不堪,入了喉咙,简直如割喉<br /><br />一般难熬。可她只是道:“再满上。”脸上一丝笑儿也没有,阿照叹息一声,替她再满上。<br /><br />那说书的继续又说兄妹二人如何不顾男女大防、人伦天理,年少气盛,春情难忍,竟做出了丑事。他说得细细<br /><br />的,将二人癫狂之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台下人都心照不宣地嬉笑起来,玉疏却半点儿也笑不出来,脸色渐白。<br /><br />有人笑骂:“老砍头,你素日编排人书生小姐、狐妖入梦、寡妇偷汉也罢了,怎么如今连人兄妹都讲出这些故<br /><br />事来,你也不怕因碎嘴子上了阴鸷!”嘴上虽这样说,却丢了一块银子与他,叫他只管继续说。<br /><br />原来这边境地方,民风开放,并不以男女事为丑,连这些茶楼饭馆,里头说书的、卖唱的,都总要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说些风月故<br /><br />事,才有人愿捧场。那些才子佳人颠鸾倒凤的套子已被人说尽了,因此便要找些刺激的新文来说。<br /><br />那说书先生又捡众人爱听的兄妹相合的春戏说了几回,庭下窃笑不绝,一时垂涎那小姐,一时又羡那兄长艳福<br /><br />不浅。一时有人说:“果然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若是我,我也忍不住,且先干了再说!”又有个大胆妇人<br /><br />说:“呸,人家那兄长是最风流不过的俊杰,才能得佳人青眼呢。也不瞧你那瘌痢头样,你若有妹子,只怕眼瞎了<br /><br />才看得上你!”诸人笑一通,便有人摇头道:“再是怎样的俊杰佳人,做出这样丑事来,品行既丧,凭他建了多少<br /><br />功、立了多少业,也算不得俊杰和佳人了。”<br /><br />阿照面色沉下来,见玉疏神情不似往日,便将自己的怒气压了下来,握着玉疏的手道:“咱们回去罢?”又狠<br /><br />狠剜了白羽一眼:“你找的什么地方,都讲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事?!”<br /><br />他这一眼威势甚重,白羽下意识警戒起来,反应过来之后又觉得自己多心,无辜道:“我怎么知道他们还讲这<br /><br />些?算了算了,这故事也无聊得很,还是出去的好。”<br /><br />玉疏似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拆皮剥骨一般,面容苍白如雪,本要出去,却听那说书先生已说完了风月,道:“世<br /><br />间之事,天道至公,这还魂的小姐既享了人家十来年的富贵,便总要用些东西来还。她并无可还之物,还落<br /><br />了‘淫’字一流,便再算不得什么了。后来父母知道,家道又中落,便怒将她许了一个老富商做妾,换得几两银子<br /><br />来帮扶家业。又将兄长打个半死,立逼着他娶了妻,誓要将二人撕掳开为止。”玉疏听得“并无可还之物”,心下<br /><br />大痛,说书先生又说:“后来父母早死,兄长重整了家中的产业,从此兴旺起来,看着是热闹红火了,哪知兄长当<br /><br />年的心并没有死,为了这个妹妹,父母妻儿一概全抛,要将她找回来。岂知他这样,往上父母英灵不安,往下自己<br /><br />子嗣空虚,入了情障,怎么也悟不得,竟是个痴儿!从此天理不容,名声不存,家业无继,身心亏损,好端端一个<br /><br />青年俊杰,本该在这世上有一番大作为,竟落得早夭之相矣!”<br /><br />“咣当”一声响,酒杯陡然落在地上,酒水泼了玉疏一裙子。她面上一丝血色也没有,喃喃念着“早夭”二<br /><br />字,滚下泪来。<br /><br />阿照急急道:“不过一个故事,殿下也太伤心了!这外头说书的,不过是些才子佳人的风月、天理轮回的报<br /><br />应,都是他们瞎编的套子,殿下绝不可信这些!”他咬牙道:“再说,这说书的先生怎知道鱼之乐,保不准人家兄<br /><br />长宁愿早夭,都要成全心中这桩事儿呢。”<br /><br />他的话说得急,一时没注意分寸,反叫玉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疏生气起来,将他的手撇开,冷冷道:“你是不是疯了?什么早夭?<br /><br />死什么死?能好好的活着,为甚去死?我偏不许他死!”<br /><br />她劈头盖脸骂道阿照脸上,阿照却反而被这句话震住了,心中涌起万千柔肠,只觉有千言万语要说给她听,终<br /><br />久忍了,只是含笑道:“殿下不许谁死,谁就一定死不了。我知道的。”<br /><br />谁知阿照话音刚落,说书先生又道:“这兄长因看不破,早早去了。妹妹不服,等她也死了,阴魂儿飘到地府<br /><br />里,见了阎王老爷,却浑然不惧,哭着问:便我凭空多享了半世富贵,也并非是我使邪法求来的,只怕是你们的阴<br /><br />差勾错了魂、断错了命,才叫我又活了。便要我还,我并不敢辩,只是我一人承担便罢了,怎么反叫我哥哥来受这<br /><br />阴司报应!”<br /><br />玉疏听了这话,只觉是从她肺腑里掏出的一般,想起自己两世为人,不觉痴了。<br /><br />“这阎王老爷听了她的话,也觉有理,因而并不生气,却将那生死簿仔细看了,说:原该是你还,哪知你修下<br /><br />个好兄长,替你抵了命了。你们前世本该有夫妻之缘,但阴差阳错,鬼使神差,你们竟未曾遇到,你又忽然死了。<br /><br />所以有了这第二段缘分,叫你们来续。这一世本该只有兄妹之缘,他护着你一世,全了他前世未能找得到你护着你<br /><br />的因果,谁知你们竟有了首尾,又生出这段孽缘来!阎王老爷叹道:这一世因缘了结了,你们便各归各道,下一世<br /><br />凭你们去罢!”<br /><br />这一番话下来,连阿照都听愣了,倒像是哪里听过这话似的,又究竟想不起来。<br /><br />诸看官也都听得愣愣的,细想了半日,便有人问:“那这兄妹二人,到底是个什么结局?”<br /><br />说书先生笑道:“前文便说了,世间之事,天道至公。阎王老爷都发了话,这一世虽是段孽缘,但这二人后世<br /><br />再为人,合该机缘巧合、凑作一处,恩爱无双、一对璧人。”<br /><br />“所以此故事,正名:玉楼春。正有欧阳修的《玉楼春》一首: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br /><br />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虽此生离别,<br /><br />但情痴至此,终能重临。”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