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n\t在我们的印象中,语言不通才需要翻译,例如翻译外国的书籍。在古代,对于先人的典籍不存在不认识字的情况。<br />\n孙思邈的行为,好比曹操批注《孙子兵法》,写上自己的见解。<br />\n由此可见,孙思邈的才华不俗。】<br />\n【史书记载,孙思邈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于是就有很多皇帝想要请他出山做官。<br />\n孙思邈都一一谢绝了。<br />\n隋文帝在位的时候,孙思邈常和人说:“五十年以后,会出一位圣人,我要辅佐他以救济世人。”<br />\n隋朝的国祚总共也没有五十年。<br />\n孙思邈所说的五十年后,正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可不就是圣人出现了吗?<br />\n作者菌作为现代人,拒绝一切封建迷信。<br />\n孙思邈的这番话,出自《旧唐书》。《旧唐书》是唐朝之后,五代十国时期开始写的,完全可以当事后诸葛亮。<br />\n既然这个为假,那前面独孤信夸赞孙思邈是神童就也有可能是虚构的,这个“自称是开皇辛酉年出生”就是史学家在抄卢照邻的《病梨树赋》时抄错了,应该是“自云开皇辛丑岁生”。<br />\n孙思邈实际上活了一百零二岁,而不是一百四十二岁。】<br />\n众人听到这里,顿时想到了张良虚构一个黄石公进行预言的事例。<br />\n预言后世这种事情其实挺常见的。<br />\n秦始皇嬴政想到胡亥二世而亡,对隋文帝杨坚表示同情,难兄难弟啊。<br />\n好在现在提前把胡亥给解决了。<br />\n“汉初三杰”中的萧何已经身在朝中,成了他大秦的丞相。<br />\n韩信已经派人去寻了。<br />\n至于张良,扶苏传来消息说他们已经在回咸阳的路上了。<br />\n他大秦不会再重蹈覆辙。<br />\n突然被天幕踢了一脚的隋文帝杨坚:“……”扎心了啊!为什么看个盘点名医的天幕异像还能被踹啊?<br />\n这都怪他生了个好儿子!<br />\n独孤伽罗感叹还好儿子生的多,长子和次子废了,还有其他儿子可以继承皇位。<br />\n而且只能是她生的儿子继承皇位。<br />\n【五十年后,唐太宗李世民召见孙思邈,见孙思邈一把年纪了,看起来还是十分的年轻,将孙思邈比作是羡门和广成子,传说中的道教神仙。<br />\n但是呢,李世民请孙思邈出来做官,孙思邈还是不接受。从北周宣帝宇文赟到唐高宗李治,可以说历代皇帝几乎都有请他出山做官,但是无一例外的都被他拒绝了。】<br />\n【孙思邈的救世方式是行医救人,而不是以做官的方式为百姓谋福祉。<br />\n或许这些皇帝看中的是孙思邈的文才,而不是医术,所以才会被拒绝吧。如果他们请孙思邈当医学博士后,教授学生医术,很可能就成功了。】<br />\n隋文帝杨坚决定按天幕说的试试。<br />\n他听闻孙思邈通晓诸子百家学说,请孙思邈当国子博士,教授学生经义,被拒绝了,也就作罢。<br />\n没有想到孙思邈爱的是医学。<br />\n唐太宗李世民反思了一下自己,他把孙思邈当成神仙看待,想授予孙思邈爵位,当成神仙供着,遭到了孙思邈的拒绝。<br />\n此举,确实有些亵渎神仙。<br />\n神仙想的是如何济世救民,怎么会想要百姓的赋税来充实自己的腰包呢?<br />\n唐高宗李治明白了孙思邈为何拒绝当官。<br />\n他也是看中了孙思邈的文才,授予孙思邈谏议大夫的职位,和医学完全不搭边。<br />\n看来想留住孙思邈,还是要投其所好啊。<br />\n【据史书记载,孟诜、宋令文、卢照邻等人,对待孙思邈如同对待老师一般,可见孙思邈应该是乐于传道受业解惑的,没有私心。<br />\n后面将自己的心血写成医书,更是难人可贵。<br />\n宋令文、孟诜我们或许不了解,但是卢照邻可太出名了,是“初唐四杰”之一,诗词名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作者。<br />\n孟诜是医药学家,宋令文擅长撰写文章,卢照邻是文学家。<br />\n前面说到,孙思邈日诵千言,能够对典籍进行注释。从文学到医药,孙思邈都有收徒的资格。<br />\n卢照邻更是对孙思邈推崇备至,在《病梨树赋》中把孙思邈夸上了天,天文、历法、占卜、甚至丈量土地,孙思邈无所不能。】<br />\n第104章<br />\n天幕上出现了卢照邻的《病梨树赋》全文。<br />\n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看完,对卢照邻十分的欣赏,得不到骆宾王,不会也得不到卢照邻吧?“初唐四杰”已知其二,还有两位分别是谁?<br />\n天幕似乎听到了她的心声。<br />\n【卢照邻文采出众,幼时有神童之称,和其他三位神童并称“唐初四杰”。<br />\n杜甫有诗云:“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br />\n排行第二的杨炯曾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br />\n孙思邈得到了卢照邻的高度赞誉,可见其文学水平不弱于医术。<br />\n有关孙思邈的史书记载到这里就结束了,在正史中,孙思邈擅长预言,和袁天罡是一类人,对于这种迷信的说法,看个乐子就行了。】<br />\n汉武帝刘彻:“……”他唐朝在同一时期除了有一堆名将,连神童都齐刷刷地有四个?李二凤是天道宠儿吧,名将、神童都在太宗朝。\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