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换装系统伪装神女 第119节
('清凉殿已经成为一座不存在的宫殿。<br />\n霍去病说不清楚自己在眺望什么。<br />\n或许是人生的另一种可能。<br />\n“如果一直往前走,能不能一直走到天上?”<br />\n“往后我能不能举剑册封神女,就像今天封狼居胥一样。”<br />\n“如果有那一天,我封神女千秋万岁,长乐无极。”<br />\n都是年少时的狂言。<br />\n就像他所说的那样,神女走了,但人的征程还要继续,还有无尽的前路,足够他走上一生。<br />\n可那终究都是人间的路。<br />\n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企及了人世间最巅峰的权势,所以那时候忍不住探寻神女身后的那条路。<br />\n内侍小心翼翼地叫他,“君侯。”<br />\n霍去病收回视线。<br />\n他觉得自己离那条路最近的时候,就是神女说那句话,乃蔽青天而飞去。<br />\n那一瞬间他心情激荡,手上的伤口撕裂又渗出血,却觉不出丝毫痛意。<br />\n所以后来神女忽然毫无征兆地离开,那条路紧跟着轰然坍塌之际,霍去病少有地感到一丝茫然。<br />\n听说神女走的时候,灵沼上正演那出戏,正演到虬龙蔽青天而飞去。<br />\n在那个有辉煌神庙的国度中,流传着种种神异的传闻。<br />\n第二次去到那里的时候,那个老朽的神官告诉霍去病说,所谓的神启,是仅给与一个人的。<br />\n说出口的同时,神就会改变心意。<br />\n霍去病沉默片刻,问,说出神启是犯错吗。<br />\n神官说,这也是神编织的天命中的一种。<br />\n然后就是梦到那个早逝的自己。<br />\n从那个梦中醒来之后,霍去病一直在想——不是在想自己的英年早逝,他没有那么畏惧死亡。<br />\n既然存在他早逝的一种天命,那是不是也存在一种他走上神女身后那条路的天命。<br />\n那样的天命……何时入我梦中来。<br />\n无论如何,也想要看一眼那条路上的风景。<br />\n内侍又叫,“君侯。”<br />\n腰弯得很低。<br />\n霍去病剥了一块糖塞在嘴里,边用牙齿咬碎糖块,边走上出宫的那条路。<br />\n莫名其妙的,他想起年少时,盛宴之后,和舅舅一起走在这条路上回家。 <br>\n\t\t\t', '\t')('\n那时漫天盈满霜雪般的月光。<br />\n这一生,也曾在年少时,弯弓射落月光。<br />\n——<br />\n卫青:<br />\n他几乎都要忘记了,他也曾经像霍去病一样,承受过神女的眷顾。<br />\n非要说的话,那眷顾并不带丝毫美好的色彩,而只是一味的残暴和恐怖。<br />\n那时候神女以血涂抹在他手臂上,此后很多年,那块皮肉上一直会传来灼烧般的幻痛。<br />\n这么多年了,卫青一直很清楚,他最好的做法就是把那件事情忘掉。<br />\n无论是在草原上碰到的那个古怪的人影,还是回来之后在清凉殿上看见的古怪的神女。<br />\n这些记忆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好处。<br />\n可是手臂上的疼痛总也无法消除。<br />\n所以卫青一直以为,是因为这种诅咒般的疼痛,所以他无法忘记那时候发生的事情。<br />\n可是一直到神女离开之后,他也没能完全消除掉手臂上这种时不时传来的幻痛。<br />\n这么多年他一直避免与神女之间的交集,不关注她,不去看她。<br />\n可是在手臂上的疼痛发作起来的时候,他闭上眼睛,就看见神女的眼睛。<br />\n在他看不见的另一个维度,神女的视线似乎一直凝住在他身上。<br />\n卫青清晰地知道这是错觉,但在意识到的同时,他似乎就已经没办法摆脱这种错觉了。<br />\n如鱼在水。<br />\n就算是神女已经不在了,就算是鱼爬上了岸,也改不掉深刻在每一寸鳞片上的,水的痕迹。<br />\n手臂上的疼痛,他一直没有吐露过,也一直没有去看过医生。<br />\n起初卫青一直觉得,是因为不想让更多人知道那件事,只是一点疼痛而已,他可以忍耐。<br />\n但后来忽然有一天就明白了。<br />\n不说,不治,是因为他从第一次感受到疼痛开始,就已经意识到终生无法摆脱这幻觉般的火焰。<br />\n那其实是从心里生发出来的。<br />\n而自古以来心病都无药可医。<br />\n——<br />\n东方朔:<br />\n东方朔年纪渐长,收了几个侍奉洒扫的弟子。<br />\n那时候他已经位至九卿,实在是朝堂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br />\n弟子们带着笑脸侍奉在他身边,就像这花团锦簇的后半生。 <br>\n\t\t\t', '\t')('\n在又一年春天来的时候,东方朔带着弟子和仆从,出长安城,牵着黄狗去追野兔。<br />\n有个小弟子笑嘻嘻地奉承说,这可是秦朝李斯将死前最放不下的享受啊。<br />\n立刻有人打断他说,李斯那样的人物,怎么可以比拟东方先生。先生精研易经,必然能趋吉避凶,走对一生中的每一步。<br />\n东方朔听了只是笑笑。<br />\n这么多年了,人人都知道他精研易经,就连在朝会上,也不忘偷偷袖一卷易经。<br />\n但其实他从前对易经并不太感兴趣,教他卜算的老师曾经说,你有通天的才华,可惜志不在此啊,终究不能勉强。<br />\n东方朔知道那时候他的志向在哪里,在长安城,在未央宫,在宣室殿上,在天子座下。<br />\n那时候射覆之术一度成为他取悦天子的把戏。<br />\n是从董仲舒走后,才开始重新捡起了易经。<br />\n那时候他意识到他离董仲舒这种人其实很遥远,之所以能够稍微有一些交集,只是因为他们是同类。<br />\n后半生他所取得的那些成就,只是因为他是董仲舒的同类。<br />\n可是为什么选中他呢。<br />\n表面上东方朔没有在意这个问题,私下他捡起了易经,试图问道于天。<br />\n或者说得再直白一点,他想要以卜算的形式,委婉的问道于神女。<br />\n其实直接去觐见神女倒也可以,可是东方朔忽如其来地羞涩起来了。<br />\n他觉得他在神女所选择的人中实在太废物了,思来想去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在卜算上的天份。<br />\n偶尔也想要向神女稍微展露自己的天份啊。<br />\n但在他觉得自己对卜算之道的理解,足以问道于神女之前,神女就已经离开了。<br />\n该怎么形容那一瞬间的怅然若失呢。<br />\n其实东方朔已经做下决定,他人生的最后一卦将要留在临死前最后一刻。<br />\n届时他将盛装华服,披挂上他一生所得到过的最贵重的腰带,端坐在香料燃烧的雾气中,用老师秘传过的最郑重的起卦方式。<br />\n问道于神女。<br />\n其实东方朔也想过,到了那种时候,是否问道想必也已经不重要了吧。<br />\n只是想以这一身天赋,以这一生打磨出来的最精湛的一卦,向神女陈情。<br />\n“神女呀,东方朔原本是九原郡旷野上的一只麻雀。后来他来到了长安城,再后来他就要死了。”<br />\n“神女啊,东方朔这只麻雀,从那天在月下见到您,这一生就不再有遗憾了。”<br />\n都说人生苦短,可是神女竟然走得比他这一生还更快。<br />\n东方朔觉得啼笑皆非,又觉得这所谓的天命,真是阴差阳错。<br />\n但是研习易经的习惯,反而保留了下来,因为过于痴迷而人尽皆知。<br />\n——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