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n <p> 大臣们心中好奇这是何物,猜来猜去,猜出了个令人震惊的可能。</p><p> 这东西……是作物种子?</p><p> 新王继位,天降粮种,再一想到之前的日蚀现象。</p><p> 莫非……</p><p> 真是天佑我大秦?</p><p> 想到这个可能,诸位大臣皆是面上带笑,一副欢喜模样。</p><p> 这时,不知道从哪个神秘的角落里传出来一阵声音,这道声音非男非女,带着远古洪荒时候历史厚重感,也不知道是用了什么法子,明明声音不大,却让在场的每个人都能听清她的声音。</p><p> 她说</p><p> “秦王嬴政,受命于天,既寿永昌!”</p><p> “秦王嬴政,受命于天,既寿永昌!”</p><p> 秦王早已下令,派人全场搜索这位说话之人,可是找来找去,却都一无所获。</p><p> 事到如今,众人终于意识到,这是上天满意与他们秦国的大王,满意他们秦国的德行,所以才特地赐给他们仙人特有的种子啊!</p><p>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p><p>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p><p> 不顾今日一整天的疲累,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从台下传出,一浪高过一浪,秦国诸位大臣的激动情绪在此刻达到了最高点,满心欢喜,难以自禁。</p><p> 一处隐蔽的角落里,姜珂悄悄收起手中录音喇叭,默默离开,深藏功与名。</p><p> 长史</p><p> 新任秦王继位那天发生的异象很快便如同雨后春笋般传遍六国, 对此,各国反应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都不太好。</p><p> 韩国是七国中最弱小的国家, 也是最先吓破胆子的国家,韩王然立刻召集百官商讨此事,勒令其想出办法让秦国不再东伐,有人向他推举公子非的改革之法, 可改革需要时间和成本, 秦国的征伐又如利剑般悬在头顶,韩王好高鹭远, 贪图捷径, 想要一个既快速又有效的方法。最后商讨来商讨去,商讨出了一个馊主意。</p><p> 齐国距离秦国遥远, 刚从五国伐齐的凋败中恢复过来不久,又逢太后新丧, 后胜相齐,秦国派遣间谍潜入齐国, 使用反间计, 用大量黄金等财物游说后胜等众多齐臣,使他们劝说齐王与秦修好, 不修攻战之备。</p><p> 齐王这个脑子不好使的君王和他那些贪图短利的大臣们居然全部都相信了秦谍的计策,还真就傻傻的没有参与信陵君合纵。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大原因是齐国还未从衰败中恢复过来,国力已经支撑不起战争了。</p><p> 燕王喜想从这次异象中捞到些好处, 但又不敢明面上碰瓷秦国, 于是绞尽脑汁想出了个主意,你们秦国现在最炙手可热的两个人不都在招贤吗, 那我们也招!而且我们的黄金台还是正版的呢,于是下令,重修黄金台,曾其旧制,招天下贤。</p><p> 招了,但是没人来。</p><p> 至于赵国,赵国是个硬骨头,当赵国朝堂上下知道那个昔日里在邯郸受尽欺负的小娃娃现在已经成为了秦国新王,并被上天所眷顾后,第一反应就是后悔。</p><p> 并非是后悔没有对嬴政更好一些,而是后悔当初没有在他年龄还小时杀了他,以绝后患,尤其是新平原君赵接,心里都快因为没听自己父亲的话而后悔死了。</p><p> 楚国因为华阳太后的那场动乱,一下子被打击掉在秦廷中的半壁江山,正在紧锣密鼓地思索如何将这半壁江山再打回来。</p><p> 虽然秦王目前年纪还小,但已经开始为他在宗室女中选择合适的女子当王后了。</p><p> 想得挺美。</p><p> 至于魏国,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率领五国军队合纵,击退秦军于河外之地,追击至函谷关,大破秦军,这是近几十年来魏国和秦国战争中的唯一一次胜利,因此一时间信陵君威振天下,风头无两。</p><p> 打了胜仗,本应欢喜,可魏王圉却一点儿也不高兴,所有的恭维和称赞都是给信陵君的,和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p><p> 不,其实是有一点儿。</p><p> 让他本来愚钝懦弱的名声好了一些,但仅限一点儿。</p><p> 庆功宴上,觥筹交错,八珍玉食,肴馔美酒,舞姬美婢,应有尽有,一派热闹盛大之像,魏王举起酒爵,装模作样地敬了信陵君一爵酒,面上带笑,贺他大破秦军,得胜归来,筵席上一派兄友弟恭的景象。</p><p> 实际心里不爽得要命。</p><p> 信陵君回了魏王一爵酒,同样表面上和他客套一番。</p><p> 歌舞过后,就在魏王以为结束筵席马上就要结束时,信陵君突然起身,屏退舞姬,走到大殿中间,深深地施了一个大礼,语气愧疚,低头道:“臣弟有错,烦请王兄谅解。”</p><p> 魏王表面惊讶:“王弟何错之有?”</p><p> 其实心里都快高兴死了,自己正愁抓不到他的错处呢,没想到信陵君居然自己自曝了,真是美哉妙哉啊。</p><p> 信陵君看了自己的老仆一眼,老仆接受他的命令。离开殿外,很快便又返回殿中,还带进来了一位少年,这少年约么十三四岁的样子,衣着普通,眉眼间和信陵君有些相似,看见魏王后跪地磕头,很郑重地朝他行礼。</p> ', ' ')('\n <p> 魏王恍然大悟,问道:“你儿子?”</p><p> 这是疑问的语气。</p><p> 信陵君回道:“君之子也。”</p><p> 这是肯定的语气。</p><p> 魏王:?</p><p> 满朝文武:?</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