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为何,当闰五月到来的那一刻,来济会身在此地了。<br />\n厚重的帐幕既起到了防雨的效果,又避免了山间夜风让置身此地的官员得了风寒。<br />\n但说实话,在场诸人中参与天下征讨之战的本就在少数,实已有多年不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了。<br />\n来济就许久没有这等憋屈过了!<br />\n他在四十岁上下的年纪便被扶持到宰相位置的,平日里除了在长孙无忌面前持后辈做派外,其余时候总归是风光万分的,哪里会想到能住到这种地方。<br />\n最有意思的是,因他所在的帐篷位置不低,竟还能越过林木,瞧见那片万年宫的群楼。<br />\n他便又忍不住控诉了一句,“呵,真不知道陛下是如何想的。”<br />\n暴雨时节,不在大殿之中安坐,反而要上山来受这劳什子的罪,何其可笑!<br />\n明明太尉已经拒绝过他一次了。<br />\n倒是与他同在此地的韩瑗比他神态沉稳得多,甚至慢条斯理地将面前的小火炉上烹煮的陶壶给取了下来,将其中的酪饮给倒在了杯中,令这帐篷内弥漫出了一股乳酪的醇香。<br />\n韩瑗小酌了一口,方才回道:“比起山上,还是山下的动静更大吧。”<br />\n来济哼了一声,“的确如此。”<br />\n李治将留守万年宫中的一部分侍卫都给派去了山下,令其协助于有司校验渭河各处堰口、通渠、支流的情况,还额外征调了不少长安守军参与到这件事中。<br />\n为了减少民众对于迁移的抗拒,他将太史局的千人也全部征调到了这个盘查队伍里,力求能尽快确认,渭河各处河道是否有大水漫灌的可能,随后将附近之人尽数疏散开来。<br />\n还说什么落雨时间越久,这个迁移的决断越有了凭据。<br />\n可疏散不是那么好做的,毕竟这些人也未必会领陛下的情!<br />\n这些沿河居住之人,侍奉的田地就在附近呢,哪里是能说走就走的。<br />\n以这些关中百姓所见,仅仅是一场暴雨而已,怎么就到了迁居的地步了?<br />\n他们在田地之上的损失又要由谁来赔付呢?<br />\n近来的反对声音还真不小。<br />\n来济尤有怨怼,“我看此事和那位武昭仪脱不开干系。太史令何以会自长安前来万年宫,可不像是随便就被陛下召来此地的。”<br />\n他既已站定了长孙无忌这一路,自然知道自己和谁是利益共通,对于武昭仪自然没什么好印象,眼下是又多了一出纠葛了。<br />\n他接着说道:“籍田礼上,韩王李元嘉为武德功臣请封,看起来是让她琢磨着给自己更进一步了。只是……”<br />\n韩瑗语气淡淡,“这种越界之事,不是能够随便做的。”<br />\n大唐国库的财力没这么充裕,去年旱灾救济加上近年间的边地战事消耗都不少。<br />\n倘若这出人员转移非但没有起到避祸的效果,反而让这些关中百姓耽误了农时,国库是拿不出足够的补贴来的。<br />\n现在提前垫付的些许,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br />\n到时候损害的,便是他们那位天子的名声。<br />\n此种举动——<br />\n就像是一场倾天豪赌! <br>\n\t\t\t', '\t')('\n“算了,”来济喝了口热饮,心中的烦躁之气也被压下去了不少,“有些人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又得了陛下的偏私,我们也没什么好说的。”<br />\n“你看,长孙太尉见陛下下定了决心后,便一句话没说呢。”<br />\n听说在这几日里,长孙无忌唯独说的一句也就是,他这人有点睡不惯行军床,劳驾多给他拿两床褥子。<br />\n陛下甚至亲自前去探问了一番,真是好一出舅甥和睦的场面,让人完全看不出前阵子的朝堂上,李治还曾经给长孙无忌挖过坑,也看不出对于李治决定的这件事,两人还有过意见相左。<br />\n既然顶头上司如此沉得住气,他们何必越俎代庖。<br />\n或许长孙太尉也在赌!<br />\n陛下近来的行事作风越发激烈,步步紧逼,但假若能让陛下错上一次,他就知道自己应当依靠于谁了。<br />\n这倒也未尝不是一种好方法。<br />\n要不是抱着这种想法,长孙无忌也不会同意李治的这番行动。<br />\n想到这里,韩瑗叹气,“我也该多要两床被褥的。五十多岁的人了,不比你们能折腾。对了,你那儿还有多余的炭火吗?”<br />\n来济扯了扯嘴角,“这点,你得问陛下去。”<br />\n问问陛下,是否在借机对他们有所苛待。<br />\n到时候的反噬,可不是陛下这种年轻人能承担得起的。<br />\n眼下住在群山高处,恐怕除了辗转行伍的尉迟敬德老将军,其他人里,尤其是富贵日子过多了的几个,或多或少有些不适应,更是个个都抱着一团怨气。<br />\n睡不安稳都只是最次要的了。<br />\n以至于夜半之时,当一阵奇怪的声响回荡在山间的时候,这些人一个赛一个清醒得快。<br />\n但奇怪的是,这声响非但没有很快消失,反是越来越重了。<br />\n头顶是暴雨如注,时而雷鸣,山中声响竟不亚于这密集的声响。<br />\n因其未知,更令人感到一阵迫近而来的危机。<br />\n“快!快出营帐。”杂乱的声音顿时在四周接连响起。<br />\n此种情形之下,但凡顾惜自己小命之人便绝不会忽略掉这动静,个个匆匆穿好了衣衫行到帐外。<br />\n他们总得弄清楚发生了何事才能继续睡下去。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