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是冷,但和百年前有记载的冷,好像完全不是一个水平的。<br />\n李淳风道:“不错,就是如此。就算不是研究天文气象的人也应当知道,气候温暖的年头最容易出旱灾与连续的暴雨,大雨还往往接在大旱之后。陛下,您觉得今年如何呢?”<br />\n李治默然。<br />\n去年才有旱灾,而今年,天气转暖的速度比他想象得要快很多,还丝毫不缺雨水。<br />\n倘若雨势转大……<br />\n李治的眉头已拧在了一处,“你是说,关中恐有水患?”<br />\n“不只是寻常水患,”李淳风答道,“陛下可还记得永徽元年?当时渭南大雨,甚至引发了零口山洪爆发,冲毁屋舍不知凡几。您又怎知,不会再有山洪呢?”<br />\n李治悚然一惊,甚至险些离席而起。<br />\n山洪?<br />\n比起渭河涨水,山洪对于李治的影响无疑更大。<br />\n谁让他自己现在便在山中。<br />\n没人会希望这样的灾劫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更别说他还是天子!<br />\n李治的目光下意识地便在在场诸人的脸上扫过。<br />\n李淳风目含殷切,结合他此前提出的种种有理有据推论,让人不难看出他的诉求。<br />\n就算不能将关中地界上的一座座山都给搜索过去,起码也要对万年宫周遭群山的山脉流水走向做一番探测。更进一步的话,便该对渭水各段逐一盘查。<br />\n此刻还只是微雨落下,尤有挽回的余地。<br />\n媚娘的脸上有几分焦虑的忧色。<br />\n他被找来,是因媚娘让人告知于他,说她忽而梦见山洪爆发,心中焦躁。<br />\n想到陛下才在此地举办了籍田礼,招待了诸国来使,关中各地的百姓也都已陆续完成恳田播种,若是真有这等噩梦一般的灾难,对李治的声望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br />\n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她才紧急借着弘化之手联系了李淳风。<br />\n而在弘化的脸上,虽然看不出明显的迫切感,但当她做出了决断往长安走这一趟的时候,便担负上了这一层责任。<br />\n或许比起那些以为“天下清平”的朝中大臣,必须仰仗于大唐的吐谷浑更应当被算作他的臣属。<br />\n……<br />\n李治深吸了一口气,“此事关系重大,我会郑重考虑的。”<br />\n关中千里之地,渭河穿行而过,支流泽被多处,秦岭北山山川无数,若真要以李淳风之言为凭据四方盘查,所需的人力物力都不在少数。<br />\n这不是他能独断裁决之事。<br />\n“将此地的东西带上,”李治指了指面前的桌案,见李淳风快速收整了卷宗,“你跟我来。”<br />\n直接将此事放在朝会上说也不妥,先寻几位朝中要员就此事商议一番为好。<br />\n------<br />\n然而当临近夜间李治到访仙居殿的时候,被遣退出去的宫女都不难看到这位陛下脸上蛰伏着怒火。不过这份怒火不像是朝着昭仪去的,让她们在合上殿门之时心中放松不少。 <br>\n\t\t\t', '\t')('\n“陛下似乎没能达成自己的愿景?”武媚娘抬眸朝着李治看去,正对上了他有些委屈的神情。<br />\n他与朝臣之间的商议里结果如何,已不需多说了。<br />\n李治在案边坐下,眼见女儿抱着沙漏趴在一边,媚娘对着桌案上的天象卷宗研读,沿路行来蓬勃欲发的苦闷仿佛终于找到了倾吐之地。<br />\n“媚娘,你知道太尉说什么吗?”<br />\n他一字一顿地开口:“他说——”<br />\n“陛下何故做此劳师动众的无谓之事!”<br />\n李治额角青筋直跳,一贯温和的面容都有刹那的僵硬扭曲,“可倘若当真有雨后山洪,怎能叫做无谓之事?”<br />\n那明明是性命攸关的大事!<br />\n第21章<br />\n说实话,长孙无忌没有将话说得那般难听。<br />\n当李淳风的那番论断被呈现在这批议会众人面前后,长孙无忌回说,关中粮食每年都有缺口,需从别处调拨而来,若是陛下发动人手用于排查水患,甚至将民众迁移而走,势必耽误农耕。<br />\n有洪水之灾还好说,要是没有该当如何?<br />\n对于身处高堂、统筹要务的人来说,宁可少做不可做错,这才是真理。<br />\n那么李治这出决断着实“孩子气”,便实属无谓之举。<br />\n可李治不知道,当长孙无忌说出这话的时候,到底是因此前给他安排的工作有所怨言,还是要以此举警告李治之前的追封等反击行动,又或者是,他真觉得此事不过一件浪费人力的无谓之举。<br />\n他只知道,这番话音入耳,听起来与当年那句“条式律令,固无遗阙”并没有什么区别!<br />\n并不是在他们的面前没有这样的难题,只是长孙无忌不想去解决,也觉得李治这位陛下没必要分神去解决而已。<br />\n在烛光的阴影里,在场之人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李治的面颊抽动了一瞬。<br />\n但他没有旋即接上下一句话,而是在反复几次呼吸,平抑下了自己的情绪后,才用仿佛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说道:“他还将我当做陛下吗……”<br />\n殿中极静,这句话并不难被另外两人听到。<br />\n武清月小心地端详着李治的面色,猜测他此刻需要的可能不是一个明确的回答。<br />\n以她揣测,长孙无忌也未必有这等悖逆心思,要对李治有所不利。<br />\n可局势到了这个地步,对于李治来说,他不会这么想的。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