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时默认自己为大当家的,他连连点头,“俺没忘啊,好家伙,你们这大半年卖了羊发家了啊?”<br />\n巴图尔跳下马,拎着缰绳往他们边上走,闻言爽朗一笑,“啥发家啊,皮袋子也没几块砖茶。”<br />\n大当家斜眼,半点不信,“少蒙俺了,你们这路都通了,没赚钱费那劲,不是脑子叫驴子给撅了。”<br />\n“是不是边商从你们这过了,”骑马先生说话还靠谱点,“从这走去大部落更近点。”<br />\n边商是对南北两边专门过来跟蒙古族做买卖商人的称呼。<br />\n巴图尔听得那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害了声,“啥呀,这路方便额们歇家和其他把式走的。”<br />\n他指指背后的北海子,“那里也修了条路,有路才走得快。”<br />\n为了这两条路,真的是全部落上场,小娃捡石头,女人拔出草根,老人一点点刨地夯实压平土块,男人去贺旗山砍木头,慢慢才建起围栏。<br />\n大当家和骑马先生面面相觑,大当家又指着架在草场上的一个个草垛问,“这又是啥?”<br />\n“那阿,”巴图尔憨憨笑着,“那都是水泡子,俺们本来想着给填平的。后头大伙一商量,架起草棚,这底下就是个窝子了,让那些野牲崽子越冬。”<br />\n“等开了春,俺们给絮上新的草料,引那些禽鸟把蛋产在里头,就不会老被羊群惊着飞走了,又是叫其他东西给叼走了。”<br />\n春季的草原是禽鸟孵蛋期,往常这时,牧民已经转场回来,放牧时羊群的动静会惊得禽鸟弃蛋奔逃。<br />\n“这些一片片围起来的草地,额们开春会种上野豌豆、野燕麦、羊茅、鸭茅这些,俺们这里的草种太少了,羊光吃苜蓿难长膘的,”巴图尔脸上满是骄傲地跟他们说,“俺们已经种了好几片,前些日子下了场雨,那些草一下蹿得老高了。”<br />\n大当家的目光从这一圈又一圈木栅栏上移过,他跟着巴图尔往蒙古包走,纳闷道:“这草场是你们部落的不?”<br />\n“当然,从这前头往里百来亩,是俺们部落头人阿拉格巴日长老的,”巴图尔回他,不然他们哪有那魄力,拔了草又翻土修路圈栅栏的。<br />\n一路上大当家和骑马先生四处观察,也听巴图尔念叨完了他们这小半年的事情。<br />\n但是光是听没有任何实感,一致认为巴图尔吹牛,直到他们走到蒙古包群落前。<br />\n看见简易的棚子里,平整的地板上摊着一张张山羊皮,另一个只有顶的亭子里,挂着一块块木板,绵羊皮舒展而不死绷地钉在木板,露出完整的身体走向,向外的皮毛光洁而顺滑。<br />\n穿着蒙古宽袍的老人坐在木凳上,翻出较好的春皮和夏皮,抹上酥油和牛奶,双手不停控制力度上下揉皮,去除上面残留的血肉。<br />\n另一边老人则取来制好的皮子,将皮子摊在自己的腿上,缝补成一个可以束口的皮口袋。<br />\n她们交谈,老人问,“这个做好有多少斤粮食能拿?”<br />\n“呼日乌斯,你真是老糊涂了,一个皮袋子换一把挂面,”胡吉老人甩了甩手说。<br />\n胡吉老人又喊,“琪琪格,你来一下。”<br />\n在给皮子记账的琪琪格跑出来,大当家和骑马先生也渐渐靠近,听呼日乌斯奶奶问,“琪琪格,额有多少粮食了?”<br />\n他们都听见琪琪格小声又坚定地说:“呼日乌斯奶奶有十把挂面、一升麦子,胡吉奶奶有十五把挂面,一升白面,两升苞谷面。”<br />\n“额呢?”在揉羊胃做羊皮水囊的陶克大叔也凑上来问。<br />\n琪琪格记得门儿清,她悄悄地吸了口气说:“十二把挂面、一斗五升的青稞。”<br />\n这片小小背阴的天地里,顿时洋溢着快活的笑声,老人们更加兴致高涨。<br />\n骑马先生走到一边问巴图尔,“这都是你们歇家换的?”<br />\n“瞧俺这记性,你们歇家不是姜小妹吗,总不能换了个人吧,她眼下这么能耐了啊?”大当家挤开骑马先生,自己凑上来问。 <br>\n\t\t\t', '\t')('\n说到这,巴图尔咳咳几声,试图让自己的声音更有力,他拿腔拿调地说:“那当然是,额们歇家能耐得很。瞅见那挂着的羊皮了没,皮作局的大使都来瞧过了,说俺们今年皮子熟得好,能卖七块砖茶哩,外加五百个钱。”<br />\n不过好皮子也就才十几张,他很快转移了话题,带他们去瞧了堆在棚子摞成小山的羊皮板,巴图尔拿起板子给他们瞧,“这皮板全都定出去了,说是两块砖茶,额们歇家说还有得谈,这价都没给呢。”<br />\n骑马先生喃喃重复了一句皮作局,他说:“你们皮子不卖给皮客了?”<br />\n“俺们回来都碰上皮客了,夏末边人家就从斯兰城那买了一堆皮子运回南边,又往这里赶,带了一大堆的砖茶和钱串子,大摇大摆从沿边大道那过来了,”大当家啧啧几声,想起那些皮客腰缠万贯的架势,属实是他们这种苦命人不能比的。<br />\n巴图尔冷漠地哦了声,他说:“额们草场今年没皮子了呀。”<br />\n连那些不好的春夏皮做成的皮口袋、羊皮水囊都定出去了,只等着钱到账上。他们就能获得一捧捧挂面,要另起个蒙古包装的粮食,一块块摞起来像城墙的砖茶。<br />\n大当家震惊,大当家不可思议,他围着巴图尔上上下下打量,这还是去年那个为羊皮担忧,怕皮客不买他们皮子,愁容满面的牧民吗?!<br />\n他再次强调:“皮客放话说了,一块好皮子得有八九块砖茶。”<br />\n巴尔图声音有了点起伏,“俺们的皮子都卖出去了啊,剩下最好的冬皮,要给额们歇家的。”<br />\n大当家此时的心受到重创,他想,这草场变得跟土地庙翻新,神明突然显灵一样离奇。<br />\n他又问,“那你们今年的羊呢,羊卖得咋样了?去年俺们卖给你的羊,都活着不?”<br />\n“羊阿,羊卖得可好了,”巴图尔大笑起来,“每天宰两头大羊,有时候三四头。羔羊嘛,额们歇家已经打听羊客在哪了,去年那大尾羊阿,长得可肥了,带你们去瞅一眼。”<br />\n大当家在路上跟骑马先生嘀咕,“你说这大妹子可真有能耐啊,去年还央着要卖俺们东西,今年怕是俺们得求她办事了。”<br />\n骑马先生还没有开口,前头赶着牛往远处羊圈赶的巴图尔说:“你们有难事了,就问问她,也许有法子不成嘞。”<br />\n“你再给俺们说说,她还帮你们草场做了哪些事哩?”大当家在勒勒车上缓慢移过去,他老好奇了。<br />\n巴图尔将车停在牧民最重要的地方,一个望不到边的大湖泊,在蒙语里叫淖尔,海子的意思。<br />\n驼队曾经来过这个湖泊驻扎,虽然湖泊很大,当时水面漂浮着黄沙绿草,湖水浑浊,散发着莫名的味道。<br />\n牛羊常年的践踏已经使得这边缘百米寸草不留,湖水因为常年的淤塞,不少牛羊曾跌进湖泊里没有打捞出来,而浑浊脏污。<br />\n姜青禾给他们叫来湾里会划羊皮筏子的,带着人用细密的抄网,一点点将草屑虫子,沉底腐烂的尸骨尽量全都打捞上岸。<br />\n至少眼下看着这片湖,湖水清澈,也有水鸟和其他野生动物陆陆续续出现河边喝水,隔着栅栏基本大的牲畜很难掉下去。<br />\n在这个湖泊边建立栅栏后,虽然没办法挖长渠,姜青禾就雇湾里的人给牲畜专门开了条大渠,贴了砖不怕漏。这个渠有台阶,能让牛羊下去喝水,即使跌进去,也不过到小腿肚高,淹不死羊。<br />\n甚至她还在水渠前装了一张细密的铁网,和能盖住水渠的几块木板,至少能隔绝一部分虫子尸体以及其他东西让羊吃坏肚子。<br />\n巴图尔还说:“额们图雅还让胡日查跟着去学咋划羊皮筏子,他会划羊皮筏子了,额们就能天天来捞东西了。”<br />\n他可记得图雅说,人得喝干净的水才不生病,湖不能脏。<br />\n巴图尔指着那宽大的水渠,他很慷慨地说:“到时候你们骆驼到这里来喝水,不怕其他水泡子里的水让骆驼生病。”<br />\n谁听了他说得桩桩件件能不触动呢,就在大当家想插几句话,话密的巴图尔又指着很近的贺旗山山脉说:“额们还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很适合当冬窝子的地方,背山防风有水的。图雅说定牧,额们以后不到处转场了,她说开春后会给额们带来土地。”<br />\n大当家真想说:她图你们点啥啊,这么尽心尽力。<br />\n他也真问出口了。<br />\n此时他们走在草原的路上,两旁是牧民们在夏末时抢种的牧草,在远处草相继枯萎落叶被啃食殆尽时,这片围着柳条子栅栏的草地,无数绿草探出芽,有的已经生了一大簇,爬到了栅栏外。<br />\n巴图尔笑着摇摇头,没回答,要说以前还图羊图皮子的,可是现在,图啥呢,谁也说不来。 <br>\n\t\t\t', '\t')('\n因为这些事情,本来就不在歇家范围内的啊。<br />\n也是因为这个问题,巴图尔的话少了许多,他带着两人穿过这一片牧草地,绕过湖泊,去往一排排羊棚,那里有晌午回来歇息的羊群,这里养的羊是部落共出的。<br />\n牧民们相互打招呼,向巴图尔身后两人笑着示意,大当家连连点头,望向他们身后的羊圈,突然沉默。<br />\n骑马先生也凑过去瞧,他记性很好。他记得早先牧民的羊,哪怕过了一整个夏天,吃草上膘,羊都有种四肢蹄子瘦弱,难以支撑起整个身子,随时会倒下的不健壮。<br />\n可眼下绵羊没有出现天热扎窝子的毛病,山羊钻在食槽里呼噜呼噜地吃食,一边的羔羊明显又肥又壮,皮毛相对顺滑白净。<br />\n三四十只羊一眼望去,没有瘦的,羊以瘦为病,而这里的羊健壮、活泼。随便拉一头出来,像是能轻松奔跑十来里地不带喘的,是任凭羊客带了满肚子的挑剔,也会说上一句羊真膘壮。<br />\n“这羊可真好啊,”骑马先生难得感慨,他感慨的又不仅仅是羊。<br />\n他们离开羊圈,乘坐着勒勒车回到草场,此时孩子们的笑声响亮,在右侧边上,有一架双人的秋千。<br />\n他们相继坐上秋千,后面的孩子推,前面的孩子就高高荡了起来,在哈哈大笑中缓缓停了下来。<br />\n身后的牧民笑眯眯地忙着揉皮子,烧起晌午的饭食,有油炒面的味道,也有人家炖起了羊肉。小娃闹着说要吃糖块,转眼嘴里鼓鼓的跑出来。<br />\n在这样好的天气里,骑马先生望着这片草原,他想起一个词。<br />\n人畜两旺。<br />\n第101章 一路向前<br />\n驼队驻扎草场的那天, 徐祯要收拾东西去工房做活。<br />\n临走前一天晚上,姜青禾杀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鸭子,从五月起养了小几个月的鸭子,放上仔姜, 切几段葱, 炒的香气扑鼻, 跟白米饭绝配。<br />\n徐祯吃的那一小碗,还单独加了辣椒,吃的他嘶嘶呼气,夹一块嫩鸭血,扒了几碗米饭, 还喝了一碗鸭汤。<br />\n夜里姜青禾给他收拾行李,把烤了小半天的芝麻酥饼、腌的沙葱、咸鸭蛋等一一塞进木箱里, 还有一罐肉松, 她不太会炒, 味道只能算还行。<br />\n甚至还有她花了好几百钱, 到李郎中那买的止痛药膏和止血药粉, 虽然味道很冲,不过药效很好。<br />\n“别累着自个儿。”<br />\n其实姜青禾有满腹的话要说, 她想说你想吃点好的, 拿上钱要不东西去灶房, 让那里的伙夫给开个小灶。<br />\n要是回衙门做工的时候, 到镇上的铺子里来。<br />\n别蛮干, 注意着自个儿的身体,生病也别撑着…<br />\n但她也只说了这么一句, 因为上头的话早在五天里,从她嘴里反反复复出现。<br />\n她加急让弹花匠弹了七八斤的棉花, 弹花匠的妻子帮她将棉花絮成一床棉被,一根根棉绳斜放交叉捆绑,用工具反复压平,三天能赶出一床厚被子来。<br />\n没做褥子,家里还有多余的一床绵毡,只是过了一冬天,毡子发黄生硬,自己没法子洗。<br />\n她去开铺子前,先把绵毡拿到镇上的毡匠那,他们有专门的洗毡法子。用热水浇透毡子,反复揉搓,直到羊毛渐渐变得蓬松,再卷起拍打,直至脏污消失,绵毡在日头的照耀下,重新变得光洁温暖。<br />\n除了枕头被褥等床上用具,姜青禾还请湾里手艺好的妇人,给徐祯的单衣絮了棉,因为他说眼下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一趟。<br />\n眼见入了秋,早上还觉得身上出汗发黏,一到夜里就冷得人直缩脖子,昼夜温差巨大。<br />\n姜青禾把能备的都备上了,哪怕忙了一整天,脖子连着整个背都僵硬发胀。夜里还坐在灯盏旁,往单鞋里塞棉花。<br />\n徐祯坐她身后,双手不轻不重捏着她的肩膀,还给烧热水端过来,让姜青禾泡脚。 <br>\n\t\t\t', '\t')('\n其实他自己也累得够呛,这五天日子里割了全部牲畜能吃上小两个月的草料,傍晚则让王贵来帮他一起铡草,铡了七八个麻袋的草料。<br />\n修补农具,给锄头换个新的手把,磨完家里所有的刀具,包括锯子、草镰、条镰、斧头、菜刀等等。棉花地刨土、给稻田拔最后生出来的稗子等,磨新面、将米磨成米粉,他的一天跟不停拉磨的驴一样,眼里有做不完的活。<br />\n连要走前,都得挑水把两个水缸的水装满。<br />\n他一下下捏着姜青禾发酸的肩膀,他脸挨近说:“地里农活多,你一个人忙不过来,我跟大牛兄弟几个讲过了,到时候来帮你,他们答应了。”<br />\n多新鲜多稀罕,徐祯嘴巴算不上好,为人也不太热络,居然买了酒做了小菜,趁姜青禾忙时,请了七八个汉子来家里吃了一顿。<br />\n往常谁邀他去喝酒也不去,做活抽旱烟他也避得远远的,唯恐沾了一身烟味。可那天也任由大伙喝酒,抽旱烟抽得烟雾到处弥漫。<br />\n有求于人嘛。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