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东汉幼儿园,开启
('\n\t他不会说出来。<br /><br />毕竟,变态这种词,说出来就太直接了啊。<br /><br />可休息室里的其他家长都聊起来了,用的竟然是和他一样的词。<br /><br />“变态啊。”<br /><br />“经济繁荣,文化繁盛,唐宋八大家有六个是是大宋的,偏偏武力弱得不行。”<br /><br />“哪里弱了啊?北宋对外战争的胜率很高的,他们只是不打,认真打打,就凭大宋那财力,打胜仗不难啊。”<br /><br />“不打就是弱啊,态度上就弱了,选择上就是弱了,胜率再高,你不打,你选择送钱,那就是弱。”<br /><br />……<br /><br />沈大勇平时偶尔也喜欢和家长们聊天,可今天这种争议性的话题他就不参与了。<br /><br />直至今日,大宋武力行不行的问题,依旧是一个争议性很大的问题。<br /><br />大宋对外战争的胜率确实是高,尤其是新党执政时期,富国强兵,打仗真的很容易取胜。<br /><br />可偏偏大宋就喜欢送钱买和平,打输了也送钱,打输了也送钱。<br /><br />送钱鼻祖,泰山封禅那玩意更离谱,还没分胜负,还不知道输赢呢,也送钱,继而开创了大宋送钱的先例。<br /><br />这样的情况,你说大宋武力到底是强还是弱?<br /><br />打仗胜率高,这不强?<br /><br />打都不敢打,只知道送钱,这不弱?<br /><br />怎么说都有道理。<br /><br />沈大勇不去争论这些。<br /><br />他唯一不赞同的,就是有人说“大宋举倾国之力供养出东京庐州两座城的繁华是营销号误传。”<br /><br />这若真的是误传,为什么王安石那么努力去推行青苗法,就为了让老百姓可以可以准时播种种地。<br /><br />虽然青苗法推行失败了,王安石的理想是好的,可大宋没有足够清明的官僚体系去执行,最后理论很好的青苗法还是沦为了贪官污吏吸血老百姓的工具。<br /><br />可一个王朝,都需要去推行和农耕相关的新法,老百姓才有钱买种子种地,不就已经说明,老百姓真的要活不下去了吗?<br /><br />而且青苗法最后沦为贪官污吏吸血百姓的工具,这也说明……烂透了。<br /><br />宋神宗和王安石,都是一心向着老百姓的。<br /><br />如果王朝一片清明,他们又为何要搞新政?<br /><br />又不是每个皇帝都是朱允炆,非得没事瞎折腾老百姓。<br /><br />宋神宗和王安石都是见到王朝积弊已久,才想着改革的。<br /><br />宋朝有记载的农民起义的数量,在历朝历代中也是最多的。<br /><br />当然,这不排除因为更远的历史史料缺失或者没记载的原因。<br /><br />可哪怕不和别的朝代对比,宋朝有记载那么多次农民起义,也说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清明上河图》里描绘的丰富多彩,完全不一样。<br /><br />老百姓过得好谁会没事造反?<br /><br />宋朝之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很重要。<br /><br />在这片土地上,宋和辽金同时存在。<br /><br />可为什么是唐宋元明确,而不是唐辽元明确,也不是唐金元明清。<br /><br />因为是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延续了华夏文 <br /><br />请收藏:https://m.yunmengshuge.cc \n', '\n')('\n\t明,没让这个伟大民族的传承断链。<br /><br />宋朝甚至还创造了更多,属于这个民族的秀美文化。<br /><br />诗词、字画、科技、工艺……许多东西,在大宋达到了一个新的鼎盛,他们在中华文明中,就是一抹挥之不去的灿烂光彩。<br /><br />在这点上,宋朝就是一个伟大的朝代。<br /><br />可这不是一个完美的朝代。<br /><br />天空中绽放的绚烂烟火之下,是燃烧过后破碎残缺的烟花筒……<br /><br />历史的轨迹,从来都是光明与黑暗并行的。<br /><br />好在,许多悲剧的责任人都到他的幼儿园来了,可以修补许多遗憾了。<br /><br />……<br /><br />两天后,就到艺术大赛交稿的时间了。<br /><br />沈大勇亲自开车把孩子们的作品送到市教育局,回来的时候,来新学生了。<br /><br />上次小统子就说过,赵嬛嬛后的下一个小朋友,来自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期。<br /><br />几千年历史长河,科技迅速发展时期可不止一两个,让沈大勇去猜,他还真猜不到。<br /><br />贱贱的小统子也不给他个剧透什么的,沈大勇无从猜测啊。<br /><br />知道这孩子终于来了,沈大勇打开系统界面一看……<br /><br />【万界幼儿园欢迎新来的小朋友来入学<br /><br />小朋友姓名:刘胜<br /><br />年龄:5周岁<br /><br />时代:东汉永元十三年<br /><br />父:刘肇<br /><br />母:成贵人<br /><br />籍贯:河南洛阳<br /><br />学费:20万一个月】<br /><br />东汉?<br /><br />东汉幼儿园要开启了吗?<br /><br />刘肇……<br /><br />汉和帝?<br /><br />学费二十万一个月!<br /><br />真不愧是永元之隆啊。<br /><br />刘肇延续了东汉明章之治的繁荣,还让东汉更上一层楼,孩子刚来上学第一个月,学费就有二十万,这也不奇怪了。<br /><br />只能说,不愧是汉和帝。<br /><br />而且小统子也没有骗人。<br /><br />汉和帝执政时期,确实是历史上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期啊。<br /><br />准确来讲,是汉和帝执政时期和邓绥掌权时期加起来,都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啊。<br /><br />更准确来讲,汉和帝时期和邓绥时期,发展的不只有科技,还有文化,还有老百姓的认知……<br /><br />在这个时期。<br /><br />造纸术在蔡伦的改进下有了巨大的提升。<br /><br />邓绥提拔的张衡发明了地动仪,编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天文历法。<br /><br />中国第一本字典,也是邓绥命人编纂的……<br /><br />……<br /><br />而这对夫妇治下的东汉,留给后世的,不只是这些。<br /><br />给东汉带来的,也不只是这些……<br /><br />只可惜……<br /><br />“沈老师!你快来呀!”<br /><br />沈大勇刚从五菱宏光上下来,就见到小兕子带着赵芷惜和赵嬛嬛哒哒哒跑过来叫他了。<br /><br />小兕子和赵芷惜一过来就伸手要抱抱,赵嬛嬛刚来,还有些不好意思。<br /><br />不过沈大勇现在力气大啊,他一下把三个女孩都抱起来。<br /><br />让小兕子骑在他肩膀上抱着他的头,他再左手抱赵嬛嬛,右手抱赵芷惜。<br /><br />“怎么了?”见几个小女孩火急火燎过来找他,他便问。<br /><br />总不会没事还这么着急找他的啊。 <br /><br />请收藏:https://m.yunmengshuge.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