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p> “好好的清白人家,怎么可能愿意当奴仆。”</p><p> “他们有没有卖身契还难说。”</p><p> “那不会,官署里都有登记户籍呢。”</p><p> “那你说,官署里的户籍衙门是棠溪追的人,还是顾九倾的人?”</p><p> “啊?”</p><p> 还没等毋离反应过来,裴厌辞就先一步上了马车。他不再多想,也跟着跳上去。</p><p> 马车走的不是去太子府的路,兜兜转转,他们到了扼鹭监的大狱前。</p><p> 姜逸被放得突然,扼鹭监自然不会好心去通知他的家人,此刻站在大狱门口,带着一身伤,一头扎进绵绵的雨夜中。</p><p> 一辆破旧马车晃晃悠悠地停在了他身前三步远。</p><p> 车厢窗户打开,一张陌生而俊朗的脸出现在眼前。</p><p> “姜小将军,我是太子府的人。”裴厌辞亮出了身份,一下子让姜逸紧绷的面色松懈不少。</p><p> 他跳下马车,朝狼狈的人拱手行了个礼,“夜深雨重,小将军身负重伤,不便行走,我带将军回家吧。”</p><p> 姜逸犹豫了。</p><p> “已经酉时中,即将宵禁了。”裴厌辞提醒道。</p><p> 到了酉时末宵禁时分,安京城内各个坊门都将关闭,到时候还在街上闲逛的人,会被巡逻的金吾卫抓走。</p><p> 眼看四下无人,姜逸还是上了马车。</p><p> 车里还有一个胖子,正在把一堆伤药摆在小几上。</p><p> 毋离之前还奇怪呢,白日里厌辞为甚要买这些,原来是在这等着呢。</p><p> “姜小将军受罪,先用些伤药吧。”裴厌辞道。</p><p> 姜逸见桌上摆着的药不甚名贵,都是常见的有效对症的疗伤药,也就不客气了,撕开衣裳,接过裴厌辞递来干净的湿布,擦掉伤口处的血污,拿起一瓶就往伤口处撒。</p><p> 毋离的心在滴血,这可都是用他的银子买的啊。</p><p> “扼鹭监不辨是非,胡乱抓人,只是苦了将军遭受这趟无妄之灾。”裴厌辞关切地问道,“你在大狱里,可有见着被抓的书生?他们情况如何了?”</p><p> “见是见着了,可惜我能够出来,他们却还在暗无天日的牢房里生不如死。”</p><p> “他们都是布衣出身吧,可怜呐,若是有门路,好歹也能打通关系,央恶鹭监的人少用些刑。”</p><p> “也不全是布衣,”姜逸道,“那宋绥禧就是方大儒的得意弟子,还有三个出身四大书院之首的青城书院,甚至有一个是京兆府兵曹的儿子,他们都没办法。”</p><p> “管他大儒还是书院,一群书生凑一块,除了唧唧歪歪,还能干啥。”毋离道。</p><p> 被两人看了一眼,他呐呐地闭嘴。</p><p> 姜逸把目光投向裴厌辞二人,抱拳道:“二位,请替姜某多谢太子殿下,殿下既然能救出我,想必也不会对那些人见死不救。”</p><p> 他是故意说出被抓的人里有比较显赫身份的人,其实更多的还是贫苦家庭出生的人,一个农户养一个举子出来不容易,岂能白白因为这点小事丧命。</p><p> 太子如果愿意看在那些大儒和书院的面子上出手救出他们,那些白衣也能跟着一起获救,到时,太子必然能赢得那些文人的好感,这也算是一大助力。</p><p> 他刚从边城回来不到一个月,也知道太子如今在朝中孤立无援。</p><p> 裴厌辞今夜接他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了解哪些文人被抓。</p><p> 文人和文人之间,也是不一样的。</p><p> 有的书生拜在大儒或者名院门下,无论是考科举还是日后的仕途,都比布衣出身的贫苦子弟要容易得多。</p><p> 出了事,人家也有撑腰。</p><p> 如今事情已经发生三四日了,能不能解决,就看这几日了。</p><p> “谢甚太子啊,”毋离指着自己和裴厌辞,“买药钱是我花的,放你出来,是大哥央那老阉儿的,太子甚也没做,你谢他可就没良心了。”</p><p> “你们不是太子的人?”姜逸皱眉。</p><p> “是太子府上的人,难道就一定得帮太子办事?那我们几条命都不够用的。”毋离没好气道,现在他对顾九倾可没半点好感。</p><p> 姜逸看着他俩的目光渐渐带着不善和防备。</p><p> 在他眼里,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身为太子府里的人,不听太子的命令办事,难道还是替外人?</p><p> 那是背主。</p><p> 裴厌辞压下还要说话的毋离,对小几对面的人道:“殿下深谋远虑,我们只晓得盯着眼前埋头干事,自以为不是在为殿下办事,到头来终究还是太子的意思。”</p><p> 姜逸脸色稍霁,他就说嘛,凭借两个仆役的能量,怎么可能将他搭救出来,一定是太子在暗中为他谋划布局。</p><p> 原本他不想参与到朝廷两派纷争来,但现在他这条命是人家救的,日后顾九倾开口,他肯定也会帮忙,甚至现在,他都已经被打上了太子党的烙印。</p><p> 他心中起了些许疙瘩,自己选择和别人逼你站队,这两种感觉是不一样的。</p><p> 只是,他原本就看不惯扼鹭监的做派,更不可能与之同流合污,如</p> ', ' ')('\n <p>果真要选,他是宁愿选太子一派的。</p><p> “我姜某今日欠太子一命,日后定当奉还!”姜逸再次道谢,又为难地开口,“我知道太子救出我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但那些书生……”</p><p> 裴厌辞笑着接过了他的话头,“我晓得的,待回府后,我们二人再向殿下求情,也为姜小将军转达一片拳拳爱才之心。殿下仁厚,一定不会见死不救的。”</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