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p> “住口!退下!”戚少保回头喝道。</p><p> 那护卫只能悻悻的嘀咕道:“其实跟小矮子打习惯了,也不太习惯打这么高的。”</p><p> 戚少保又对林泰来教诲说:“少年人总要有个志向吧,以你的人才,难道就甘心蹉跎于市井之间?</p><p> 若想为国效力杀敌,枪法终有用武之地,让你出人头地,封官荫子!”</p><p> 一米九几的林泰来拍着胸大肌,豪气干云的说:“在下岂能没有志向?</p><p> 今年计划考过县试府试,明年争取拿下道试考中秀才!然后用三到十年时间,努力通过乡试!”</p><p> 戚少保:“……”</p><p> 他有点生气了,你一个十八岁的小年轻,满嘴鬼话忽悠一个五十八岁的老人家,这合适吗?</p><p> 如此老人家也不用讲武德了,戚少保便不再听任何理由,不容置疑的说:</p><p> “今日该说的都说了,明日我再过来,开始传你枪法。”</p><p> 南征北战治军几十年,还能治不了你一个毛头小子!巡抚知府知县来了也没用!</p><p> 林教授顿时头大如斗,戚少保!戚爷爷!求放过!你老人家怎么就如此固执呢?</p><p> 天天被抓着学枪法,还怎么去文坛大会立字号!那里才是自己挥洒才华的地方!</p><p> 早知道,就不写那么一首诗招惹戚少保了!</p><p> 深明治军之道的戚少保决定再给一个甜头:“待你学成后,老夫就将所用的神威烈水枪赠送给你,反正老夫以后也用不上了。”</p><p> 林泰来试探着问:“可以不用学枪法,只赠送神枪么?”</p><p> 戚少保面无表情的说:“不行。”</p><p> 于是林教授看向还没走的宋全,“叔,宋叔,你是来喊我回横塘镇的?”</p><p> 宋全搞不懂这个神秘老头的来历,正在懵逼,听到林泰来的询问,下意识的点头道:“是。”</p><p> 林泰来长叹一声道:“让父母想念我,都是身为人子的罪过啊。</p><p> 竟然还要劳累宋叔亲自过来传话,我也该回横塘镇尽几天孝了!”</p><p> 宋全:“……”</p><p> ------------</p><p> 发个求订阅的上架感言吧</p><p> 明天也就是周四中午十二点要上架了,其实写了这么多本书,也没什么感言可说了。</p><p> 《大明话事人》初期的数据又又又又比心理预期要低,当然,我已经习惯低开高走后发制人了,每本都这样,不care!</p><p> 上本《大明小学生》是回归之作,几乎零基础天崩开局,不也被你们和我一起干到一万五千均订了吗?</p><p> 这本怎么也比上本数据强很多啊,无非就是又又又一次后发制人呗。</p><p> 但是这也真离不开书友们的支持啊。</p><p> 你们要是不订阅,那我一个人再折腾也没卵用啊。</p><p> 所以,明天中午不见不散。</p><p> 另外,现在首订都能被外人看见!如果低了会很没面子的!</p><p> 大家不会记得后期多少万订阅,只会想到首订很低!</p><p> ------------</p><p> 四百多年的情怀(求首订!)</p><p> 作为一个穿越者,林教授泰来对当今万历朝社会风气有着深刻的认知。</p><p> 甚至可以说,与四百多年后相比较,很多风气都极为相似。</p><p> 所以他虽然出身很低,但对自己前途有着非常清晰的规划。</p><p> 简单的说就是“三途并进”,缺一不可。</p><p> 第一就是文坛声望之路。以当今文坛狂热求名的虚荣炒作风气,声望越大的名士,地位越超然。</p><p> 这是非常好的保护色,以及个人不可或缺的门面,并且很有助于拓展人脉关系。</p><p> 林教授想去文坛大会上露脸,或者拿名妓刷诗词,就是图这个。</p><p> 第二就是功名进取之路。如果说举人进士难度大,那最起码也要弄一个秀才功名傍身。</p><p> 这样才算是拥有了最基本的政治特权,不然就没有安全感。</p><p> 如果没有政治特权,只需官府一道命令,就能导致家破人亡,这也就是林教授对第一步县试孜孜以求的原因。</p><p> 至于第三条道路,就是打造基业和赚钱了。</p><p> 如果在本地没有一定基业,形成不了对官衙的制衡,又怎么称得上豪门?</p><p> 而且万历时候的大明,已经很金钱化了,无论生活享受还是干点什么,都离不开钱。</p><p> 林泰来没有经商天赋,也不懂先进的工业制造技术。</p><p> 他所能想到的,也就是以社团班底为根基,寻求与官府勾结来捞钱,这就是他不脱离社团的缘故。</p><p> 总而言之,林教授的规划就是既要又要,财侣法地一把抓。</p><p> 没办法,他这个社团打手出身实在太低了,需要补充的东西也实在太多了。</p><p> 至于其他更大的理想,那首先要有实现理想的能力才行,不然在现阶段都是空想。</p><p> 不过在如此多规划中,唯独没有学武这个选项。</p><p> 所以</p> ', ' ')('\n <p>林泰来真心不想浪费宝贵的文坛大会窗口期,跟着戚少保学习对自己无用的枪法。</p><p> 这可能是十年一遇的文坛大会,王老盟主在世的最后一次文坛盛会了。</p><p> 没有谁能阻止林教授在文坛大会刷名望和资历,民族英雄也不行!</p><p> 当林教授打出了“孝”的大旗后,纵然如戚少保,也不可能硬拦着了。</p><p> 于是林泰来带着左右护法和四大金刚,迅速离开五龙茶室,摆脱了戚少保的纠缠。</p><p> 但被戚少保盯上后,这五龙茶室暂时来不得了,需要另外寻觅驻扎地点。</p><p> 不过仍然留了高长江继续在茶舍驻守,毕竟这里是个联络点,不能不留人。</p><p> 爱才心切的戚少保对高长江问道:“你们这个坐馆,最近可有什么喜好?”</p><p> 高长江想了想后,实话实说的答道:“若说坐馆最近的喜好,可能就是文学了。”</p><p> 戚少保疑惑不定,难道林姓小儿所说的“生平只爱打熬文学”,都是真的?</p><p> 只是像林小子这种身份,只怕没什么机会参会吧?</p><p> 谁家的雅集文会能这么不正经,邀请一个社团打手去参会?</p><p> 如果自己随便找个文会,答应带林小子去露个脸,以此为诱惑,那林小子大概就肯答应学习枪法了吧?</p><p> 戚少保心里一边合计着,一边往外走,茶舍掌柜连忙对戚少保行礼道:“这位老英雄请留步!”</p><p> 他并不知道戚少保身份,只是听到林泰来叫过一声“老英雄”,便也跟着学了。</p><p> 掌柜又热情洋溢的继续说:“本店极力敬迎老英雄多来光临,茶水一概免费!”</p><p> 戚少保:“???”</p><p> 自己没暴露身份,也能有这种供奉?</p><p> 在外面街道上,宋全满怀希冀的对林坐馆问道:“好贤侄真要跟我回横塘镇?”</p><p> 林泰来答道:“宋叔你没发现,我这是向北走,而不是向西去?”</p><p> 面对已经坐大的一都分堂坐馆林泰来,宋全毫无办法,最后只能说:</p><p> “看在我与你们林家三代交情的份上,伱总要给我一个交代。”</p><p> 三代交情都搬出来了,林教授也拗不过人情世故。</p><p> “实在不行我写一封信,可劝和义堂大嫂退兵。宋叔将这封信带回去,也算对堂主有个交代了。”</p><p> 宋全又问道:“若这封信仍不管用,又当如何?”</p><p> 林泰来便反过来劝道:“如果总堂实在顶不住和义堂的攻势,又何必鱼死网破。</p><p> 大可放弃十三都地盘,转移到前途无限的一都,这里距离城市更近!</p><p> 然后全力死守鱼市要塞,遏制住横胥口,就足以稳固无忧了。”</p><p> 宋全无语,安乐堂在十三都的二十年基业,岂是说扔就扔的?</p><p> 而且总堂跑到分堂的地盘上,哪算是怎么回事?以后谁在这里说了算?</p><p> 想着想着,宋全忽然脸色大变!他联想起了三国故事里,汉献帝逃到曹操地盘的案例!</p><p> 莫非林贤侄心机已然如此深沉,竟然想借机吞下总堂?这不该是小奉先所拥有的心智啊。</p><p> 那自己又该何去何从,一个不好就会落得苟或一样的下场啊!</p><p> “对了,还有件事。”林泰来从怀里掏出两锭元宝,“这是十两银子,烦请宋叔捎带给我那父母。</p><p> 眼下诸事纷繁,等我这边基业稳固后,再将父母接来尽孝。”</p><p> 宋全带着信件和银子,一脸纠结的离去了,如此林教授总算松了口气。</p><p> 能用铁拳金鞭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不能用铁拳金鞭解决的事情,才是最累心的。</p><p> 自封左护法的张文张大郎问道:“既然五龙茶室那边去不得了,今晚该去哪里安歇?”</p><p> 林泰来答道:“我对其他地方又不熟悉,只能去阊门外上塘街的校书公所,借地方暂住了。</p><p> 我好歹是公所的客座文学教授,去暂住几天应当不成问题。”</p><p> 张大郎秒懂,反正坐馆绝对不肯离开繁华的核心街区。</p><p> 既然南濠街呆不下去了,就转移到更繁华的上塘街,一定要维持住曝光度。</p><p> 在夕阳下,林教授拖着长长的身影,迈进了校书公所。</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