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ziyunshux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夏侯惇数次请命率骑兵冲锋,却每一次都被对方更为精锐的西凉连弩骑轻松化解。那种可以连发的弩机,在冲锋的骑兵面前,简直是割麦子的镰刀。<br />\n曹操的骑兵还没冲到跟前,就被一排排密集的弩矢射得人仰马翻。这种纯粹依靠装備,放风筝打法,让讲究士气与勇武的曹军憋屈到了极点。<br />\n鸣金!退回关内!曹操脸色铁青地看着伤亡惨重的部队,果断下令。他意识到,在野外浪战,无异于自杀。<br />\n然而,龟缩于虎牢关内,也并非安宁之所。<br />\n当曹军刚刚喘过一口气,地平线上便出现了一排排狰狞的庞然大物。<br />\n投石车!<br />\n数百架投石车陈列,巨石呼啸着划破天空,砸在虎牢关坚实的城墙上。<br />\n关墙颤抖,军士哭嚎,死亡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头顶。<br />\n曹操身经百战,却从未见过如此不讲道理的打法。他引以为傲的计谋、勇武,在这种绝对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br />\n撤!全军后撤!放弃虎牢关!<br />\n收拢残兵败将后,他惊骇地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兖州精锐,竟在短短数日之内,元气大伤。中原的第一道防线,就这样被摧枯拉朽般地轻易突破。<br />\n谢均再命袁绍迎敌。<br />\n袁绍正愁没有机会在天下人面前展现自己的实力,闻诏大喜。<br />\n他点起麾下最精锐的部队,以悍不畏死闻名天下的先登死士为先锋,配备了令人生畏的大戟士,麾下颜良、文丑、张郃、高览等河北四庭柱尽出,大军浩浩荡荡,旌旗招展,于官渡一带渡黄河。<br />\n其兵力之雄厚,装备之精良,胜于先前溃败的曹操。<br />\n然而,结果依然没有任何改变。<br />\n袁绍的先登死士以悍不畏死闻名天下,但在西凉铁骑更为疯狂的冲锋下,所谓的悍勇变成了徒劳的牺牲。<br />\n身覆重甲的西凉铁骑组成一道钢铁洪流,马蹄之下,血肉横飞,先登死士的血肉之躯根本无法阻挡这股毁灭性的力量。<br />\n颜良、文丑之勇,在万人规模的骑兵集团面前,亦如螳臂当车。<br />\n接连的失败,让谢均的眉头皱起。<br />\n他意识到,单纯依靠一方诸侯的力量,已经无法阻挡谢乔的兵锋。<br />\n于是,在大政众议閣,谢均高声道:国贼谢乔,兴不义之师,祸乱天下,今已兵临关下,此乃大汉立国四百年之未有危局!此战,非一州一郡之战,乃大汉之国运之战,关乎社稷存亡,汉室之绝续!<br />\n他的声音在无数正向标签的加持下,充满了无穷的感染力和煽动性。<br />\n诏令天下诸侯,摒弃前嫌,合兵一处!召兖州牧曹操、冀州牧袁绍、扬州牧袁术、荆州牧刘表、幽州牧公孙瓒,合兵四十万,以太傅刘虞为大将军,共讨国贼!<br />\n一时间,天下震动。<br />\n在圣人的感召和皇权的号令下,原本还在互相算计,各怀鬼胎的诸侯,竟然真的团结在了一起。<br />\n各路大军开始集结。<br />\n短短一月之内,旌旗蔽日,甲光向云,四十万大军卷起的烟尘遮天蔽日,如同一道钢铁长城,涌向黄河南岸,准备与西凉军决一死战。<br />\n大敌当前,所有诸侯都表现出了空前的一致。<br />\n聯军士气高昂,在他们眼中,西凉军是如今天下唯一的威胁。只要能将其击败,斩下窃国巨盗谢乔之头,天下就将重归一统,而他们,将是匡扶汉室的功臣,名垂青史。 <br>\n\t\t\t', '\t')('\n双方列阵对峙。<br />\n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一触即发。<br />\n然而,就在这四十万大军斗士昂扬,准备与西凉决一死战之际,一记惊雷,却在帝国的行都,睢阳,毫无征兆地炸响了。<br />\n谢均再次走上议閣,这一次,他带来的不是激动人心的檄文,而是一道足以颠覆朝廷根基的决定。<br />\n谢均道:为使政令通达,乾纲独断,以应危局,吾以为,大政众议之制,叠床架屋,议而不决,已不合时宜。自今日起,废除议阁,百官庶政,尽皆上禀天子,还政于君!<br />\n此言一出,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片死寂。<br />\n废除议阁?!<br />\n还政于君?!<br />\n所有人都懵了。<br />\n在议阁首席之上,太师谢均的标签没有任何变动,他身上的光环依旧神圣,他【勤政为民】、【鞠躬尽瘁】、【国之柱石】、【真知灼见】、【慧眼独具】、【知人善用】。<br />\n但人心,却开始惶惶不安。<br />\n圣人,为什么要行独夫之事?一个一心为公的圣贤,为什么要剥夺百官议政的权力,乾纲独断?<br />\n这些日子,习惯了共同议政、权力共享的百官,早已将天子视作一个象征性的存在。<br />\n太师此举,无异于倒行逆施。<br />\n议阁之内,在圣人那无法抗拒的绝对光辉之下,第一次,出现了微弱的反对声音。<br />\n太师,天子年幼,此举是否操之过急?一位圣人门生诧异。<br />\n太师曾教诲我等,权力归于众人,方能集思广益,避免独断之祸。今日今日为何另一位圣人门生质问。<br />\n对于这些质问,谢均通通没有回应。<br />\n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尽管仍然微弱,却像是在坚冰上凿开了一道不断蔓延的裂缝。<br />\n认知上的巨大矛盾,让许多官吏精神几近崩溃。<br />\n一个曾宣扬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一个开创了议阁制度,让士大夫共议国是的圣贤,竟然要还政于君。<br />\n恐慌开始从行都蔓延。<br />\n一些心思活络的官员,已经从这矛盾的举动中嗅到了毁灭的气息。<br />\n他们当天下朝后,便立刻回家,悄悄收拾行囊,带着家眷,连夜逃离睢阳这个越来越诡异的政治中心。<br />\n睢阳城中,百官出逃,百姓出逃。<br />\n对于所有人的出逃,谢均一概不闻不问。<br />\n然而,有人逃离,就有人涌入。<br />\n在那些遵循古法、将君君臣臣奉为圭臬的旧派士大夫和皇室宗亲眼中,圣人此举,无异于浪子回头金不换。<br />\n他们原本对这位创立议阁、架空天子的圣人心怀怨怼,认为他动摇了汉室四百年的纲常伦理。<br />\n可现在,圣人终于醒悟了! <br>\n\t\t\t', '\t')('\n天佑大汉!天佑大汉啊!一位白发苍苍的刘姓宗室老泪纵横,在接到消息后,立刻率领族人星夜兼程赶赴睢阳,圣人拨乱反正,还政于君,此乃高祖、光武在天之灵护佑!汉室中兴有望矣!<br />\n他们觉得,这才是天大的好事。他们坚信,这才是天理正道。<br />\n天下,自高祖斩白蛇而起,自光武中兴而续,就是刘家的天下。<br />\n汉室,代天牧民,天子,才是唯一的正统。<br />\n于是,大批的旧派士大夫、没落宗亲,从四面八方纷纷涌入睢阳。<br />\n他们与仓皇出逃的官吏百姓在城门口擦肩而过,一方如避蛇蝎,一方如赴盛宴。<br />\n整个宫城内外,彻底乱成了一锅粥。<br />\n新来的拥护者们狂热地涌向皇宫,跪在宫门外,山呼圣人英明,汉室中兴,誓要守在天子身边,亲眼见证这拨乱反正的时刻。<br />\n当朝中消息传到虎牢关聯军大营,瞬间引发了剧烈的地震。<br />\n联军一夜间崩溃了。<br />\n他们之所以能团结起来,就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是在为圣人辅佐下的朝廷而战。可现在,那个朝廷的根基,议阁,被太师自己给一脚踹翻了。<br />\n那他们到底在为谁而战?<br />\n为那个年幼的天子?还是为这个行为越来越不可理喻的圣人?<br />\n军心,在这一刻一溃千里。<br />\n西凉铁骑,就在这时,发动了总攻。<br />\n当西凉军的号角声响彻天际时,四十万联军已然失去了主心骨,毫无斗志。不同阵营的部曲还在为了撤退的先后顺序而内讧,底层士卒则茫然地丢掉武器,不知所措。<br />\n冲锋,凿穿,分割,包围。<br />\n溃败如山倒,被俘、溃逃、投降,曾经气势滔天的四十万联军,在短短数日之内,化为乌有。<br />\n各路诸侯,在混乱中悉数被俘,成了西凉军的阶下囚。<br />\n在西凉大军的帅帐,谢乔获悉的行都近况后,她明白了,谢均在断联期间都做了什么。<br />\n他以圣人之名,将她所有的敌人聚集在一起,然后用最不可思议的方式,亲手敲碎了这支大军的脊梁,将一个虚弱不堪、毫无抵抗之力的中原,拱手让给了她。<br />\n西凉铁骑步履不停,入主中原,横扫诸侯,纵横八荒,列阵于前。<br />\n谢乔大手一挥,将数百架投石车对准了梁国,对准了大汉行都睢阳。<br />\n此刻,她不需要再费心甄别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凡是站在谢均圣人阵营里的,就是她需要粉碎的障碍。<br />\n让他们去死。<br />\n(正文完)<br />\n第151章 <br>\n\t\t\t', '\t')
言情女生相关阅读More+

[武周] 问鼎

千里江风

[综漫] 今天又在柯学片场复活了

听涧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