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p> 百余妃嫔老宦官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以陛下的性子,不会接纳那么多女子。</p><p> 会嫌麻烦。</p><p> 这时,一道纤柔身影随宫人走了进来,娉婷生姿,每一步都像反复练习过。</p><p> “陛下万福。”</p><p> 奉太后姑母之命前来送煲汤的俞嫣盈盈一拜,含羞带怯,我见犹怜。</p><p> 萧承从奏折上抬起眼,没什么情绪,“表妹可有事?”</p><p> “小妹是来为表兄送汤的。”说着,俞嫣上前几步,拿出食盒中冒热气的参汤,捧在手里,耐心等在御案旁。</p><p> 曹顺随时待命,准备为天子摆放好奏折,腾出摆放汤碗的地儿。</p><p> 哪知,根本没有上手的机会。</p><p> 萧承向后靠去,捏了捏发胀的额,“不必了。”</p><p> 没有多余的解释,拒绝得毫无理由。</p><p> 俞嫣心口发涩,捧着骨瓷汤碗一动不动,柳叶眉紧皱,被瓷碗烫疼了手指。</p><p> 也是个犟种,老宦官挺无奈的,笑吟吟上前,想要接过汤碗,却被俞嫣避开。</p><p> 萧承淡笑问道:“嫣儿今年多大了?”</p><p> 俞嫣忍着指腹传来的不适,含笑答道:“再有五日,就是小妹十六岁生辰礼。”</p><p> 萧承看向曹顺,意有所指道:“记下了?”</p><p> 曹顺哈哈腰,“老奴牢牢记在心里边儿了。”</p><p> 无非是要给表姑娘备一份生辰礼。</p><p> 俞嫣眼眶红红的,既欣慰又难受,手指太疼了,难以承受,她心里着急,怎么还不见表兄吩咐曹顺将汤碗接过去啊!</p><p> 这点怜花惜玉的自觉都没有吗?</p><p> 萧承问过话,拿起奏折继续批阅,没让曹顺接过汤碗,也没屏退俞嫣,即便俞嫣烫得双手颤抖,仍视若无睹。</p><p> 经历过一次教训,就会长记性,倔强在萧承面前,没有分毫作用。</p><p> 热汤凉却时,俞嫣哭丧着脸离开,委屈得不能自已。</p><p> 另一边,送黎昭回府的崔济走到轿夫前,打算雇一顶小轿,却被黎昭拒绝。</p><p> “走走吧。”</p><p> 看崔济拘谨,黎昭笑了笑,将门儿女不拘小节,她不觉得与外男走在街道上就是不知检点,那些约束深闺女子的规矩对她起不到作用。</p><p> 虽不清楚萧承派遣一个书生接近她的用意,但既然拒绝不了,那就平常心对待。</p><p> 两人走在街市上,这个时辰,人流不算拥挤,他们有一茬没一茬地聊着,多围绕崔济的伤势。</p><p> 崔济已习惯拄拐,虽步子慢些,但不会再跌跌撞撞,只是性子太过安静,还有些木讷,即便有皇命在身,还是做不到口若悬河。</p><p> 但恰恰是这样安静的性子,不会轻易让人生厌,至少黎昭没觉得厌烦。</p><p> 抵达侯府门前,黎昭客气询问他,是否要入府歇歇脚。</p><p> 崔济婉拒了。</p><p> 回宫复命的书生一五一十叙述了自己与黎昭的相处情景,包括黎昭因何笑,又因何皱眉。</p><p> 读书人的表达能力很强,观察能力也很细致。</p><p> 萧承道了句“辛苦”,没有多余的反应。</p><p> 黎昭回到侯府,先去了一趟黎杳那边,说了些安慰的话,随后回到自己房中。</p><p> 她没去责怪黎蓓,那样的险境下,人性禁不住考验,换作是她,也未必能做到舍己救人,何况黎蓓本就自私自利。</p><p> 后院的气氛,因黎杳被绑架的事,变得剑拔弩张,傅氏放弃营造多年的表面和谐,彻底不给佟氏颜面,两人互相刁难,苦了夹在中间的仆人们。</p><p> 佟氏怀有身孕,本就脆弱敏感,被傅氏一再激怒,转头将怒火发泄在醉酒回府的丈夫身上。</p><p> “喝喝喝,你整日除了大吃大喝,做过什么让我们娘俩骄傲的事吗?”</p><p> 论出身,佟氏的娘家不是骆氏和傅氏能比较的,即便现在没落了,但毕竟兴旺过。</p><p> 黎凌宕早已习惯妻子的唠叨,醉醺醺翻身将人抱住,嬉皮笑脸地索吻,“为夫最值得骄傲之处,夫人还不清楚?”</p><p> 在被窝里蹭来蹭去,佟氏臊得慌,推开他的脸,“你啊,就嘴甜,哄来一个权倾朝野的义父,才能狐假虎威,吃喝不愁。还有一点突出的,人不花心,没让我受过妾室的气。”</p><p> 黎凌宕枕着她的手臂,含糊道:“大丈夫三妻四妾再寻常不过,为夫这种,提着灯笼都难找。”</p><p> “也就这点值得吹嘘了。”</p><p> “娘子咋不懂珍惜?”黎凌宕拍了拍她的肚子,“不过我要更正一点,以后别说你们娘俩,是娘仨。”</p><p> 佟氏推开他的手,扯过被子盖住脸,偷偷扬起笑。</p><p> 侯爷将她男人当成亲儿子,等她诞下男婴,地位扶摇直上,哪是傅氏一个死了丈夫的庶媳能攀比的。</p><p> 之后几日,崔济都有奉命前往侯府“叨扰”黎昭,送上几坛酒水,不管黎昭是否饮用,再说些无关紧要的话,也不管黎昭是否听了进去。</p><p> 但只要是黎昭脸上的反应,他都会用心记下,再分析给宫里的那位。</p> ', ' ')('\n <p> 一来二去,与黎昭混个熟识。</p><p> 这日,终于处理完手头的折子,暂得闲暇的帝王无端问了一个问题,“可交心了?”</p><p> 崔济如实道:“远远不到交心的程度,或许以后也不能。”</p><p> 不能交心,就没办法得知黎昭的真心话,相应的,自己在陛下眼中的价值就会有所减损。</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