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这担子,咱们得扛起来!
('\n\t周部长和他的随行人员已经乘车离开,西山农场的土路上,扬起的尘土还未完全落下。<br /><br />但农场上的气氛,却好像被投入一块烧红的烙铁,瞬间沸腾了起来。<br /><br />工人们,尤其是那些跟着王小虎一路从开荒干过来的退伍老兵们,一个个挺直了腰杆,脸上的激动和自豪根本藏不住。<br /><br />“听见没?周部长说的!特需!”<br /><br />“乖乖,特需是啥?就是专门供给中央首长和苏联老大哥的!”<br /><br />“咱农场要出名了!不,是已经出名了!”<br /><br />“这都是跟着小虎师傅干出来的!”<br /><br />议论声此起彼伏,每个人看向王小虎的眼神,都充满了炙热的崇敬。<br /><br />那已经不是在看一个九岁的孩子,而是在看一个能带领他们创造奇迹的主心骨。<br /><br />李兴华的脸膛红得好像喝了二斤老白干,他搓着手,在原地来回走了好几圈,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好小子,好小子……你可真是……真是……”<br /><br />他“真是”了半天,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br /><br />那是震惊、狂喜、骄傲,还有一丝沉甸甸的责任感混合在一起的复杂情绪。<br /><br />他大步走到王小虎面前,蹲下身,双手重重地按在王小虎的肩膀上,眼睛亮得惊人。<br /><br />“小虎!你知道周部长那句话的分量吗?”李兴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br /><br />王小虎平静地点了点头。<br /><br />“李大哥,我知道,这担子很重。”<br /><br />“何止是重!”李兴华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平稳下来,“这叫‘特需物资’,就意味着咱们农场从今天起,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农场了!这是政治任务!是给国家挣脸面,给首都长光的大事!”<br /><br />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往后,你这农场,就是挂了号的!谁敢来这儿伸手,谁敢动歪心思,那就是在挖社会主义的墙角!我李兴华第一个不答应!军管会不答应!”<br /><br />这话语里的分量,王小虎听得清清楚楚。<br /><br />这就是他一直想要的“护身符”,而且是顶级的,金光闪闪的那种。<br /><br />有了这层身份,别说九十五号院里那些鸡毛蒜皮的算计,就是再大的风浪,也休想轻易波及到他和弟弟妹妹。<br /><br />然而,王小虎的内心没有丝毫的轻松,反而更加警惕。<br /><br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牛奶和黄油之所以有如此惊人的品质,根源在于灵草空间里的灵泉和那些吃了灵草、喝了灵泉水的奶牛。<br /><br />这是他最大的秘密,绝不能暴露。<br /><br />“特需”,意味着更高的标准,更严的审查,更多的目光会聚焦到这个小小的农场。<br /><br />他那个五天建成的“简易车间”,在普通人看来已经是奇迹,但如果放在“特供”的显微镜下,处处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疑点。<br /><br />为什么设备如此简陋,产品却远超世界水平?<br /><br />为什么产量不大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质量却能一直保持顶尖?<br /><br />这些问题,迟早会有人问。<br /><br />他不能永远用“祖传秘方”或者“天赋异禀”来搪塞。<br /><br />必须给出一个在当前技术条件下,逻辑自洽、无懈可击的答案。<br /><br />危机,同样是转机。<br /><br />王小虎的脑海中,那本《德国基础工业机械图解》的书页,开始一页页地清晰浮现。<br /><br />一个大胆而周密的计划,在他心里迅速成型。<br /><br />他抬起头,看向一脸兴奋的李兴华,眼神里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郑重。<br /><br />“李大哥,我明白。这担子,咱们得扛起来,而且要扛得稳稳当当。”<br /><br />李兴华用力点头:“对!就得是这个劲头!小虎,你有啥想法,需要什么支持,尽管开口!要人给人,要东西给东西!”<br /><br />王小虎沉吟了片刻,组织着语言。<br /><br />“李大哥,既然是特供,那稳定性和标准化就是第一位的。说实话,咱们现在这个牛奶车间,太简陋了。”<br /><br />“简陋?”李兴华一愣,在他看来,那个能造出离心机和巴氏杀菌锅的车间,已经算是神来之笔了。<br /><br />“嗯,”王小虎认真地解释道,“现在全靠我一个人盯着,很多环节都是凭手感和经验。万一我哪天病了,或者有别的事,生产不就停了吗?这可不行。”<br /><br />“而且,您看,”他指了指那个小小的车间,“地方太小,牛多了,奶也挤不过来。全靠手工,效率太低,也容易混进脏东西。要保证绝对干净,就得用新办法。”<br /><br />李兴华听着,脸上的兴奋慢慢褪去,转为凝重。<br /><br />他发现,自己还沉浸在巨大的喜悦里,这个九岁的孩子,却已经开始冷静地思考如何解决接下来的难题了。<br /><br />这份远见和担当,让李兴华心中又是佩服,又是感慨。<br /><br />“小虎,你说得对!是我想得简单了!”李兴华重重一拍大腿,“那你说,该怎么办?”<br /><br />王小虎的目光望向农场旁边那片刚刚被“联合整地机”翻出来的空地,眼神深邃。<br /><br />“李大哥,我想……咱们得建一个真正的牛奶加工厂。”<br /><br />“加工厂?”李兴华倒吸一口凉气。<br /><br />“对,”王小虎的语气不容置疑,“一个全新的,从挤奶、过滤、杀菌、冷却到灌装,全部用机器来完成的现代化车间。只有这样,才能配得上‘特供’这两个字。”<br /><br />李兴华被王小虎描绘的蓝图给镇住了。<br /><br />用机器完成……现代化……<br /><br />这些词汇,像一颗颗炸雷,在他脑海里轰然作响。<br /><br />他张了张嘴,想问这怎么可能,但看着王小虎那双自信满满的眼睛,他又把话咽了回去。<br /><br />在这个孩子身上,“不可能”这三个字,好像从来就不存在。<br /><br />“小虎……你有章程了?”李兴华小心翼翼地问。<br /><br />王小虎点点头:“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很多细节还需要仔细琢磨。李大哥,您能帮我找些大张的图纸和铅笔吗?我想今天晚上,把这些想法画出来。”<br /><br />“没问题!必须没问题!”李兴华一口答应下来,好像生怕王小虎会反悔一样,“我马上就去办!今天晚上,谁也不许打扰你!”<br /><br />夕阳的余晖将王小虎小小的身影拉得很长。<br /><br />李兴华看着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预感。<br /><br />今夜过后,这个九岁的孩子,或许又将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个难以想象的震撼。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