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只看了看太子,随即轻轻抱住他。<br />\n骆峋收紧双臂,就这么拥着她躺下。<br />\n“你……”<br />\n槛儿从他怀里仰头望着他,“嗯?”<br />\n骆峋低头与她对视。<br />\n迟疑了一下,他笑了笑,“没。”<br />\n槛儿被太子爷的这个笑晃了一下眼,回过神来搂着他的脖子使劲往上挪了挪,下巴抵在他的肩头上。<br />\n“殿下说话也喜欢吞吞吐吐了。”<br />\n骆峋把她往上又提了提。<br />\n翻身与她面对面,默了一瞬低声道:“今日有朝臣催孤新立太子妃,你知道。”<br />\n他的语气肯定,眼神幽深得不见底。<br />\n槛儿的心忽地一跳。<br />\n遂尽量稳重心绪,道:“嗯,听说了。”<br />\n骆峋捞起她的腿放到自己腰上,嗓音沉沉道:“废妃处刑不足百日,外界风波未平,短期内不便立新妃。”<br />\n他清楚,她没问他并非她不好奇谁会是新太子妃,也不是她没有别的猜测。<br />\n是她知规矩懂分寸,不想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给他与她自己招惹是非。<br />\n也是她的无可奈何。<br />\n她总是这样,清楚自身的立场,因为知道这样的事非她之力所能为。<br />\n知道他若不打算将她扶正,立其他人为太子妃,以她的立场她也无能为力。<br />\n所以她索性不问不想,安之若素。<br />\n这样的一个人儿,当真无时无刻不在牵动他的心,骆峋做不到不疼她。<br />\n他原打算给槛儿一个纯粹的惊喜,然他舍不得她被外界的消息影响。<br />\n舍不得她被蒙在鼓里。<br />\n虽说太子没有明说,可他的这番没头没脑的解释已经说明了问题。<br />\n槛儿先是一怔,旋即心跳加快。<br />\n脸也不受控制地发烫。<br />\n她不禁抿了一下唇,随即避开太子的眼神,假装没听懂他的话外音。<br />\n指尖抠着他的衣襟,轻声道:“哦……哦,是不适合,不过这么重要的事您同妾身说做什么,妾身又……”<br />\n剩下的话被骆峋堵在唇齿间。<br />\n第279章 立骆曜为皇太孙! <br>\n\t\t\t', '\t')('\n曜哥儿发现他娘最近似乎心情不错。<br />\n当然了,他娘的情绪鲜少有情绪过于外露的时候,某种程度跟他爹有点像。<br />\n曜哥儿能发现,还得归功于他的脑海里偶尔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br />\n譬如他娘面对瑛姑姑、寒酥她们时,言行举止与寻常没什么两样。<br />\n可一旦她娘一个人待着,或是和弟弟妹妹一道歇晌时,嘴角便会时不时扬起,好看的眼睛里也神采奕奕的。<br />\n曜哥儿在他的东厢歇晌时能“看”到,在书房做功课的时候也能“看”到。<br />\n所以娘亲是遇上什么好事了呢?<br />\n曜哥儿猜肯定跟父王有关!<br />\n与爹娘生活久了,他隐约能感觉到这辈子的父王对娘的感情比上辈子多多了。<br />\n曜哥儿也说不出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br />\n反正他已经不止一次发现父王的眼神总是放在娘身上,而娘根本没察觉。<br />\n父王的眼神曜哥儿也看不懂,但他能看到父王的眼睛里只有娘。<br />\n娘虽然不会偷偷看父王,但这辈子的娘跟父王在一起时明显也笑得更多了,很多时候都会和父王挨在一起。<br />\n也可能娘自己都没发现她在父王面前,偶尔做的一些亲密的小动作。<br />\n明摆着是父王做了什么,娘才这么高兴的。<br />\n可惜,大人的事曜哥儿不怎么明白。<br />\n尤其每次父王和娘在一起的时候,他经常“看”不到他们一起的画面。<br />\n不过娘高兴就说明是好事。<br />\n好事曜哥儿便不担心了。<br />\n进入五月,天气完全热了起来。<br />\n帝后率群臣及其家眷去西苑过端午,之后帝后便带着皇子、公主、皇孙们,以及后宫妃嫔们在西苑避暑。<br />\n诚然,元隆帝避暑其实就是把政务带到西苑处理,太子自然也是如此。<br />\n不过西苑奇峰罗列,绿树成荫,水域辽阔,各处亭台楼阁、水榭无数。<br />\n槛儿她们这些女眷不论歇息还是赏游皆甚是便利,时而泛舟游湖,品茗闻香,采莲垂钓等等,倒也不会无趣。<br />\n至于孩子们。<br />\n晞哥儿瑭姐儿还太小,只能由奶娘带着跟着槛儿与宣王妃她们四处逛逛。<br />\n曜哥儿他们能玩的就多了。<br />\n西苑内有几处适合跑马的地方,曜哥儿有一匹温驯的小马,他年纪小不能跑,便让小喜子牵着马到处遛。<br />\n有时候是遛马,有时候是去太液池附近的浅水区域嬉水,或是去洞壑深邃,路径犹如迷宫的兔儿山探险。<br />\n亦或是去珍兽区看小动物,捉昆虫什么的,总归做完了功课便没有他们无聊的时候。 <br>\n\t\t\t', '\t')('\n一个多月下来。<br />\n曜哥儿不仅个儿高了,身子骨愈发强壮了,皮肤也晒黑了两个度。<br />\n不过瞧着倒是更康健了。<br />\n当然,曜哥儿也不光是做功课和玩,元隆帝时不时还会召他去伴驾。<br />\n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br />\n元隆帝领着一群孙儿孙女去珍兽房观大型珍禽异兽,中途到了虎园。<br />\n虎园的观兽台有顶。<br />\n顶部的藻井上悬挂着数盏大宫灯,其中靠近栏杆正中间的主宫灯最为华丽,而刚好这个位置是皇帝站的。<br />\n元隆帝领着一帮孙子们过来习惯性就往中间一站,曜哥儿被他牵着身边。<br />\n随即没看到半刻钟。<br />\n曜哥儿说想看去旁边小老虎,元隆帝想哄孙子看大老虎,说大老虎威风。<br />\n其实是他想看。<br />\n因为虎园前阵子新入了几只番邦虎,那使者把他们的虎吹嘘得神乎其神,元隆帝还没近距离观赏过呢。<br />\n然而曜哥儿不干。<br />\n平时最是乖巧懂事的孙子突然闹起来,元隆帝被扰了兴致倒是没什么不悦。<br />\n就是心里惦记着那几只番邦虎,便想吩咐骆晔带曜哥儿去旁边看小老虎。<br />\n曜哥儿仍是不干,说他想和皇祖父一起看。<br />\n行吧。<br />\n元隆帝虽惦记着虎,可孙子这么黏他。<br />\n他也没办法啊。<br />\n于是就乐呵呵地陪孙子去看小老虎了,他一走,其他人当然也得跟着。<br />\n说来也是巧。<br />\n他们前脚离开大虎观兽区,后脚便听得“咚”一声巨响,竟是元隆帝方才站的位置上方的大宫灯掉了!<br />\n好家伙。<br />\n这可不得了。<br />\n虎园的人吓得当场扑通扑通跪倒了一大片,甚至连见惯了大场面的全仕财都被吓得当场脸色煞白。<br />\n元隆帝则脸沉得堪比锅底。<br />\n之后这边乱了一阵,元隆帝带着曜哥儿他们回了万寿宫,以太子、信王为首的孩子们的爹相继闻讯而来。<br />\n在西苑办公的几位内阁大臣也来了。<br />\n等各家的孩子被各自的人接走之后,马擎岳带着锦衣卫来回禀调查结果。 <br>\n\t\t\t', '\t')('\n说宫灯本身无损,挂宫灯的地方也没有损坏,且在帝驾驾临之前虎园的人并锦衣卫是检查过周遭一切的。<br />\n能确定没有疏漏。<br />\n但经方才调查,发现藻井上辅助宫灯悬挂的安全栓呈自然松动状态,且在那上面发现了似为禽鸟的啄痕。<br />\n经一番探查。<br />\n马擎岳等人在观兽台附近某棵老树至高处,找到了有一个像是才筑起没多久的鸟巢,巢里有诸多颜色鲜亮的石头及一些宝石碎片。<br />\n而宫灯的安全栓上刚巧嵌着个类似宝石的物件,也正是那物上出现了细微的啄痕。<br />\n同时据虎园附近的守卫说。<br />\n他们的确有见过两只红嘴蓝雀,在帝驾驾临前在虎园观兽区周围徘徊过。<br />\n故而马擎岳推断。<br />\n当是红嘴蓝雀在帝驾驾临之前,他们检查了周边安全之后,飞来了虎园,并将安全栓上的亮铁当成了宝石。<br />\n啄动间使安全栓松动,导致宫灯慢慢脱落。<br />\n而那两只红嘴蓝雀并非珍兽园养的,而是从外面不知哪个地方飞进来的。<br />\n其巢筑得亦甚是隐蔽。<br />\n以至于兽园的护卫一时不察。<br />\n元隆帝心情很是不美。<br />\n但像这种意外情况他也不好过于迁怒,便把事情交给全仕财处理了。<br />\n他则当着几个儿子和内阁大臣的面,对太子说起曜哥儿救驾有功之事。<br />\n当日下午。<br />\n整个西苑的人都知道了这事,而曜哥儿这一次就不仅是大出风头这么简单。<br />\n临到六月底,万寿节将至。<br />\n帝后率众人回宫。<br />\n万寿节当日午宴过半。<br />\n元隆帝当着满朝文武大臣、各地藩王以及外邦使臣的面先后下了两道圣旨。<br />\n第一道圣旨开篇先是对太子哐哐一通夸。<br />\n说他贤明仁孝,克承基业。<br />\n文韬武略,有经纬天地之才,堪受朝野倚重,臣民归心,实乃社稷之幸。<br />\n苍生之福也。<br />\n朕每见太子勤勉政事,宵衣旰食;孝养君亲,晨昏定省,未尝不感慰于心。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