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高若漪低头看了一眼。<br />\n笑道:“清茶该是留不了什么印,许是稍后就干了,劳宋良娣费心了。”<br />\n“高小姐客气了。”<br />\n高若漪随用手帕擦起衣裳来。<br />\n槛儿低头品茶没多看。<br />\n但就在她刚啜了两口茶时,余光中忽而闪过一抹靛青色落到了她脚边。<br />\n槛儿低头一看。<br />\n是一方帕子。<br />\n槛儿看眼对面的高小姐,却见对方也正端起茶喝,像是没察觉到什么。<br />\n于是槛儿搁下茶盏,弯腰捡起那方帕子问道:“高小姐,这是你的东西吗?”<br />\n高若漪愣了愣。<br />\n而后看到槛儿手里的东西。<br />\n她神情一慌,像窘迫又像害羞地朝槛儿伸手道:“是臣女的,有劳宋良娣了。”<br />\n槛儿觉得此人有点怪。<br />\n掉了一方帕子,何至于反应如此大?<br />\n再者这帕子难道不是她刚刚擦衣裳的帕子?拿在手上的东西是怎么掉到她脚边,而本人还不知情的?<br />\n槛儿狐疑地将帕子递过去,也是在这时候她冷不丁瞥见帕子的一角绣着獬豸。<br />\n獬豸也。<br />\n额生一角,貌若山牛,司清平公正,表司法。<br />\n大家闺秀如高小姐,会在自己惯常用的手帕上绣这种面貌不甚好看的荒兽?<br />\n高若漪把手帕接了过去。<br />\n害羞般攥着帕子解释着道谢:“这帕子臣女惯是舍不得用,许是方才不慎从袖中掉落,多谢宋良娣。”<br />\n槛儿又道她客气,没问帕子上的绣图。<br />\n高若漪看看她。<br />\n遂环视一圈四周,确定亭外的宫人离得远,她方娇羞但不失大方地轻声道:<br />\n“良娣有所不知,此物乃太子殿下三年前赠予臣女的,臣女不知殿下赠帕为何,可否请宋良娣指点一二?”<br />\n第188章 槛儿夺帕,“殿下将此帕赠予了臣女!”<br />\n宋良娣不想指点,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趁其不备,夺过了那条帕子!<br />\n高若漪始料未及。<br />\n本能地怔了怔,而后“蹭”地站起来肃容道:“不知宋良娣这是何意?!” <br>\n\t\t\t', '\t')('\n高若漪情急没收住声。<br />\n在不远处假山、湖边等处赏景的夫人小姐们听到动静朝她们这边侧目。<br />\n见高首辅的孙女竟是和东宫宋良娣在一块儿,众人的神色顿时别有深意起来。<br />\n要知道本朝凡二品及以上大员的女儿、孙女,是不能参加选秀的。<br />\n且除了刚开国那会儿,有过颇具实权的开国勋贵之家把女儿嫁入皇家外。<br />\n之后本朝就严格限制手握重权的勋贵和文官之后,与皇室核心成员联姻。<br />\n这么做当然是为了预防外戚。<br />\n可凡事都有例外。<br />\n像是元隆帝不就娶了裴皇后这个历经四朝,手握实权的康国公家的嫡女吗?<br />\n也不知是先帝早属意了元隆帝这个儿子,又顾及他当时势弱才赐了这门婚平衡,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br />\n先帝爷驾崩了,这事也不好说。<br />\n但总归破了例不是?<br />\n所以很早之前,信王、荣王和睿王都曾表现出聘高家女为正妃或侧妃的意愿。<br />\n可惜都被元隆帝压下了。<br />\n而东宫直到去年万寿节之前都还处于失宠阶段,有人那时就猜裴皇后会不会在高家的庶女中挑一个接入东宫。<br />\n为太子拉拢势力<br />\n然而并没有。<br />\n可之前东宫的两个侧妃位都空着,正巧高首辅最小的嫡孙女那时没有及笄。<br />\n于是又有人猜,太子可能有意把位置留给高家女,另一个留给孙翰堂家。<br />\n孙翰堂是甘肃总兵。<br />\n一文一武,不是刚刚好?<br />\n以高首辅在朝中的地位,嫡亲的孙女不能给人做妾,那就日后做妻呗。<br />\n侧妃可是能扶正的呢。<br />\n如今侧妃位被占了一个,可那不还剩一个嘛。<br />\n因着这种种猜测,此时大家见高若漪和槛儿在一处,心思不免就活跃了。<br />\n“高小姐确定要这般与我说话?”槛儿攥着帕子,没事似的微笑着问。<br />\n经她一提,高若漪也察觉到了不远处的一道道视线,身子顿时一僵。<br />\n跟着调整好情绪和表情。<br />\n“可否请宋良娣与臣女换一个地方说话。”<br />\n槛儿看看手里的帕子,再看看她。 <br>\n\t\t\t', '\t')('\n同意了。<br />\n地方换到了琼苑,也就是去年万寿节槛儿和宣王妃等人临时歇脚的地方。<br />\n曜哥儿和奶娘在暖阁,槛儿二人由宫人带去了西配殿的一间宫室。<br />\n奉茶的宫人一走,高若漪便肃容朝槛儿伸手:“请宋良娣物归原主。”<br />\n槛儿坐到北面的楠木椅上。<br />\n笑道:“你即说帕子是殿下的,那么原主该是殿下,如何要我归还给你?”<br />\n高若漪险些气笑。<br />\n“宋良娣此言未免过于胡搅蛮缠,赠者,玩好相送也,殿下既将此帕赠予了臣女,此物便是易了主。<br />\n臣女不知宋良娣此举为何,但不问自取是为偷,未允强拿是为抢!”<br />\n“请宋良娣物归原主!”<br />\n高若漪作为首辅家最小的嫡孙女,打小自是千娇百宠着长大,加之家学的影响,她的气质清雅如兰。<br />\n配上一张巴掌大的鹅蛋脸,澄净的睡凤眼和小巧直挺的鼻头,樱桃小口。<br />\n整个人端庄而不失灵动。<br />\n这般笃然严肃地说话时,确带着几分高门千金的威势,让人难以轻视。<br />\n槛儿观了对方须臾,然后在其要再开口时她温和的神情陡然一变。<br />\n“高小姐,你放肆!”<br />\n高若漪一愣,却是不待她思考。<br />\n槛儿眸光犀利地逼视着她。<br />\n“手帕乃贴身之物,非亲近之人不得相赠,殿下光风霁月谦谦君子,如何会做出此等私相授受之事!<br />\n你为朝廷命官之后,岂会不知凡私相授受者一经发现皆按私通和奸罪论?”<br />\n“你一待字闺中的贵女光天化日之下道储君与你私相授受,你是自己不要命了还要陷殿下于不仁不义。”<br />\n“高若漪高小姐,你该当何罪?!”<br />\n高家现今一位首辅,一位户部郎中,尤其前者,官威不可谓不重。<br />\n高若漪从小到大敬重祖父和她爹,也自认习惯了他们身上的那股威势。<br />\n可现在对上这位宋良娣看似平静实则锐利的目光,听着对方掷地有声的问话。<br />\n竟让她有种面对祖父时才有的压迫感,亦或者比祖父给她的压力还大。<br />\n高若漪却步了一瞬。<br />\n接着意识到自己竟对一个毫无根基的良娣生了惧意,她不禁恼羞成怒。<br />\n“宋良娣,就算您是良娣,也不能随便往臣女头上扣帽子,挟私诬陷大臣亲族可是重罪,望宋良娣慎言!”<br />\n槛儿笑了。 <br>\n\t\t\t', '\t')('\n不愧是当朝首辅的孙女,就是有底气。<br />\n可惜对方显然忘了,太子良娣有诰命在身,而她虽是首辅的孙女却是白身。<br />\n终究年纪太小,不知其中利害。<br />\n若元隆帝或是高首辅的政敌有心扳倒高家,单是高若漪现在对她说话的这般语气,就可让其借题发挥了。<br />\n且如果槛儿没记错。<br />\n高首辅似乎就是今年倒台的,罪名是纳贿鬻官,私售盐引,私交藩王。<br />\n还有其他什么罪名,槛儿记不清了。<br />\n总之从高家拢共抄了五百万两银子,黄金十余万两,另有珍奇古玩不在列。<br />\n“您笑什么?”高若漪没好气地问。<br />\n“我笑首辅的孙女原来喜欢倒打一耙。”<br />\n“你!”<br />\n槛儿:“你说帕子是殿下赠你的就是殿下赠你的?证据何在?<br />\n殿下为何赠帕给你?又是何时赠你的?具体在哪个地方赠你的?<br />\n你且把这些先说清楚,若不然我现在就叫人去请殿下过来与你对质。”<br />\n“你若说不清楚,又不敢请殿下过来对质,那便是你玷污殿下清誉,谋危东宫!”<br />\n第189章 槛儿:“我相信殿下。”<br />\n高若漪是真没想到。<br />\n她之所以故意把帕子弄掉,又当着此人的面说帕子是太子给的,还特意说了不知太子赠她帕子的意思。<br />\n不为别的,就是纯粹想刺激刺激这人。<br />\n其实刚开始高若漪也不想这么做的,她堂堂首辅的孙女,又饱读诗书。<br />\n这种后宅女子勾心斗角的手段当真为她不齿,她也不想自降身份。<br />\n可就在不久前。<br />\n在皇孙们向裴皇后进献的时候。<br />\n高若漪又见到了那个肖似太子的孩子,且听宋氏说太子日里常指导她教孩子。<br />\n高若漪登时联想到了太子和宋氏亲密地挨在一处,逗弄婴孩的画面。<br />\n她心里终究还是像吃了颗酸李子,忍不住就想:宋氏何德何能?<br />\n于是脑子一冲动。<br />\n高若漪便想借手帕刺激刺激宋氏,顺便提醒提醒对方别一得意就忘形。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