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再侧首看她。<br />\n看了有一会儿,他将人放平俯身吻上去。<br />\n槛儿被亲得恍恍惚惚,习惯性抱住他回应。<br />\n等到一吻结束。<br />\n她笑着睁眼,声音里带着刚睡醒的软媚喑哑:“您做什么半夜起了兴致……”<br />\n骆峋没说话。<br />\n倒是抵着她的唇,若有似无地蹭着。<br />\n槛儿便把手探进他衣摆。<br />\n骆峋身子一绷,按住她。<br />\n“胡闹。”<br />\n槛儿可不认,嘟囔着:“也不知谁先动的……”<br />\n骆峋噎了噎,搂着她躺回位置。<br />\n“睡吧。”<br />\n槛儿真想捶他。<br />\n睡前怪怪的就罢,睡到半夜也怪怪的。<br />\n槛儿没忍住问:“殿下,您怎么啦?”<br />\n“没。”<br />\n没什么半夜醒来亲她?<br />\n槛儿默了默,旋即语不惊人死不休。<br />\n“殿下,您可是憋狠了?”<br />\n“要破例让妾身用别的方式伺候您吗?”<br />\n骆峋:“…………”<br />\n根本没那方面想法和反应的太子爷恼羞成怒,把她的脑袋往他肩窝一按。<br />\n“不需要!”<br />\n他只是。<br />\n想亲亲她……<br />\n第176章 槛儿生辰,太子变身庄稼汉<br />\n槛儿的冠服金册礼部叫人送来了,就在次日一早,所以她扭头便将太子半夜的奇怪行为抛到了脑后。<br />\n也是这种事不一定要弄明白,没准儿真是憋狠了,他自己不好承认呢。<br />\n槛儿自是要善解人意。 <br>\n\t\t\t', '\t')('\n二月下旬,天气逐渐回暖了。<br />\n连着两日的春雨过后,院里的萱草生出嫩绿新芽,玉兰树下花瓣如雪飘落。<br />\n连翘开了满枝头,晴空下一片耀眼的黄,年前被膳房捞走的锦鲤也回了池子。<br />\n天气暖和,曜哥儿也能偶尔到室外活动了。<br />\n戴着有两只小耳朵的鹅黄虎头帽,穿着绣了小蝙蝠的鹅黄提花缎面夹袄。<br />\n从头黄到脚地被奶娘抱着站在两丛连翘花跟前,乍一眼槛儿分不清儿子在哪。<br />\n他倒是乐呵。<br />\n奶娘指着东西哄他,说这个是花花,这个是小草,这个是大树,树上面有鸟。<br />\n曜哥儿看不到鸟,也看不清花草。<br />\n但他能看到鲜艳的颜色,能听到鸟雀鸣叫,能看到站在廊檐下娘的轮廓。<br />\n听到娘笑着哄他的声音。<br />\n曜哥儿便伸出小手,“啊呜,呜咿?”<br />\n喜雨拿着拨浪鼓晃。<br />\n“主子,小主子在叫您呢!”<br />\n“曜哥儿叫娘做什么,要娘抱抱吗?”<br />\n“呜啊!”<br />\n二月二十七是个好日子。<br />\n槛儿十六岁生辰。<br />\n其实本朝算年龄一般过了除夕子时,不论生辰具体哪一天都算长了一岁。<br />\n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槛儿还没过生辰,瑛姑姑却说她十六岁,便应在这处。<br />\n按制良娣的生辰该由典玺局和膳房操办一个小型生辰宴,请太子太子妃和后院的众妾室吃席什么的。<br />\n但槛儿要到三月才坐完月子呢,加之现今后院就秦昭训一个能出入的。<br />\n不方便,办起来也没什么意义。<br />\n所以槛儿这回不办。<br />\n早上受了跳珠他们的礼,给了他们赏钱,晚上等太子回来两个人吃一顿即可。<br />\n正是春耕时节,本朝尤为重农。<br />\n正月底刚开春各地就上了折子报当地的春种,元隆帝从户部工部和都察院抽了不少人到外地巡农。<br />\n京郊一带则派了人驻守。<br />\n骆峋今早一上值便和管农田水利的都水清吏司两个主事,并工部右侍郎和司务厅的人去京郊巡视了。<br />\n察看农田开垦、粮食播种、灌溉水渠什么的,完了亲自驾犁耕了半亩地。 <br>\n\t\t\t', '\t')('\n也是难得亲身接触农耕之事,体验百姓辛劳的机会了,正应了那句“不执耒不知农苦,不流汗难恤民艰”。<br />\n所以骆峋对此甘之如饴。<br />\n他身板儿结实,又有一把子力气。<br />\n穿一身藏青的粗布短褐,单看背影跟动作俨然是个健壮粗犷的庄稼汉子。<br />\n田边的百姓赞不绝口,直道这小伙儿是个庄稼好把式,工部一伙人连连擦汗,完了也赶忙吭哧吭哧地干。<br />\n詹事府官和御史在一旁记录。<br />\n元隆二十一年春,皇太子峋巡京畿农务,驾犁耕田半亩,犁入土十寸。<br />\n百姓赞之力胜稷牛。<br />\n差不多申时过半,骆峋坐着一辆青帷马车,领着一行人稀稀拉拉回了城。<br />\n十来个锦衣卫混迹在人群里,司务厅两个书吏在车内下首处汇报今日巡视之地的总体农耕情况。<br />\n马车驶到前门大街。<br />\n沿街商铺酒肆林立,熙熙攘攘人声鼎沸。<br />\n就在这时。<br />\n马车为避让嬉闹孩童颠簸了一下,准备从文书袋里拿东西的林鸿渐一个趔趄从小杌子上栽跌了下来。<br />\n好悬没一头磕到太子的脚。<br />\n车外响起随行官员斥责赶车人的声音,之后是询问声:“爷,没事吧?”<br />\n爷没事。<br />\n但林鸿渐的叆叇掉到爷坐的位置下面了,他忙不迭请罪,骆峋挪挪脚。<br />\n林鸿渐谢了恩就趴在车板上寻摸,叆叇没寻摸出来,倒是怀里又掉出个东西。<br />\n是个不起眼的柏木匣,掉到车上被撞开了,一支朴素的银簪掉了出来。<br />\n另一个书吏见状腿一软,跪下瑟瑟发抖。<br />\n林鸿渐:“殿下恕罪,小的……”<br />\n“寻你的叆叇。”<br />\n林鸿渐找到叆叇戴上又忙捡起银簪装回盒子收进怀里,再跪下请罪。<br />\n骆峋没怪罪于他。<br />\n只问:“缘何当值期间携外物在身?”<br />\n林鸿渐心里一“咯噔”。<br />\n担心太子误会他怠职办私事,忙解释道:“回殿下,原是小的为贱内在一首饰铺定了此簪。<br />\n午膳时候那铺子伙计给送来了,请殿下明鉴,小的绝不敢在当值之时办私事!”<br />\n骆峋让他起来。 <br>\n\t\t\t', '\t')('\n过了会儿,他敲敲车门。<br />\n“去一趟衔福楼。”<br />\n衔福楼隶属于工部管辖的银作局,制造宫廷器物,对外则卖首饰。<br />\n是京城最大的首饰楼。<br />\n日常工部会派人巡视,车外随行官员闻言也只当是太子要微服巡楼。<br />\n于是一刻钟后,马车停在了衔福楼门前。<br />\n身着常服的锦衣卫撩起帘子,骆峋掠过矮凳,长腿一迈直接下了车。<br />\n他一身雨过天晴银线竹叶纹的宽袖锦袍,外罩一件纱衫,头戴鎏金嵌玉冠。<br />\n少了太子冠服的震慑感。<br />\n但举手投足间雍容贵气分毫不减,尤其那俊挺伟岸的身姿和俊美清冷的脸。<br />\n几乎一下车就引起了门前一众人的注意,骆峋目不斜视径直步入楼中。<br />\n进去后上二层,自有人将相关的物料账目、工匠名册什么的呈上来。<br />\n骆峋认真核查一番。<br />\n和管事的聊了几句公事,旋即淡淡道:“拿几样首饰来,看得过眼的。”<br />\n管事的擦汗。<br />\n也是想不通太子怎的想起看他们的首饰了,宫里的首饰不比外头的好啊?<br />\n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br />\n管事的一口气领着人抱了二十多个盒匣来,打开,骆峋淡然地扫视一圈。<br />\n最终挑了一对儿金镶宝玉兔耳坠子,一枚翡翠戒和一对水色剔透的红玉镯。<br />\n另并一串奇楠嵌金手串、一个黄玉扳指。<br />\n手串给母后,扳指给父皇。<br />\n从衔福楼出来。<br />\n锦衣卫撩起帘子,骆峋抬脚正要上车。<br />\n突然。<br />\n“槛儿!”<br />\n“槛儿等等我嘛!”<br />\n骆峋眸光一凝,顿步循声望去。<br />\n第177章 傻子与童养媳,太子孝顺老子不乐意了<br />\n衔福楼前人来人往,街中人头攒动,街边各式各样的小摊前百姓扎堆。<br />\n“爷,可是有吩咐?” <br>\n\t\t\t', '\t')('\n锦衣卫问道。<br />\n骆峋敛起目光折身上车,“没。”<br />\n马车驶远,从衔福楼里款步走出一女子。<br />\n其人着一身菊黄折枝玉兰的立领长衫,梳着双鬟髻,髻上两朵绢花并珍珠宝笄。<br />\n额前几缕刘海,看模样十五六岁。<br />\n“姑娘,看什么呢?”<br />\n丫鬟云棠伸长了脖子张望,不解地问。<br />\n高若漪收回视线摇摇头。<br />\n垂下眼时嘴角扬起一抹羞涩的笑。<br />\n她没看错,那人就是太子。<br />\n高若漪红了脸,由婢女搀着上了马车。<br />\n而与此同时。<br />\n不远处的一条小巷子里。<br />\n“槛儿,槛儿你别走那么快嘛。”<br />\n却是一个身量七尺有余,穿着棕色粗布短褐,国字脸,皮肤黝黑看似二十左右的男子正在追一名小妇人。<br />\n那小妇人娇小纤瘦。<br />\n上身一件瓷白灰碎花交领短衫,围腰下是素绿色的百迭裙,头上包着碎花布巾。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