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好吵……<br />\n真的好吵……<br />\n慕容徽撑起了身子,头疼欲裂,外面的人在吵什么?<br />\n他慢慢爬起来。<br />\n什么谢鸢?什么楚国?<br />\n什么叫做前功尽弃。<br />\n他搀扶着船沿,跌跌撞撞地朝外面走去。<br />\n外面的大臣们吵得比枝头的麻雀还要热闹。<br />\n本来谢崚压下了军报,亲自带兵前去剿匪且寻找解药,就是为了慕容徽的身体考虑,想要他好好养好身体,不要过思过虑过劳。<br />\n可谢崚刚走没多久,南边的谢鸢就直接带兵北上,跟商量好了似的,时间卡得分毫不差。<br />\n大臣们议论着要不要将这件事告诉慕容徽,就在这时候,殿门缓缓打开,门后露出一双金色眼眸。<br />\n“你们……说什么?”<br />\n大臣们纷纷跪下,“陛、陛、陛下。”<br />\n慕容徽脸色白得像鬼,高大的身子站在光照不到的暗处,宛如一只幽灵。<br />\n他双唇干涸,双目赤红,苍白的瘦扶着门框,“你们告诉朕,公主去了何处?”<br />\n……<br />\n徐州,作为前线,苏蘅止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战报,调兵守江防。<br />\n他站在泱泱江水前,望向一望无际的江面,遮天蔽日的艨舯连成一片,如在大江之上盖起了一座城池。<br />\n代表着楚国的战旗挂在船头,江东水军气势如虹,立在船上,威风凛凛。<br />\n一艘高大的楼船上,谢鸢穿着紫色束袖袍,长发绑在身后,宛如女将。<br />\n双方列阵对峙。<br />\n当初苏蘅止和谢崚谋划前往徐州,就是为了在今后燕国和楚国交战的时候护住楚国,可就在不久之后,苏蘅止却要领兵和谢鸢对抗,说起来还真像笑话。<br />\n苏蘅止想<br />\n不明白,是谁给谢鸢胆子,居然敢冒险渡江挑衅燕国?<br />\n不久后,谢鸢派人隔着江朝苏蘅止喊话。<br />\n“苏郎君,我们陛下说了,只要你愿意归降,缴械投降,你依然可以做我们楚国的靖远侯,现如今殿下有难,陛下救女心切,你若是阻拦,可就别怪陛下对你不客气了!”<br />\n“公主是你未来妻子,你也不想公主出事吧?”<br />\n听到这些话,在江边观察局势的苏蘅止脸色一变。<br />\n谢崚,谢崚怎么了?<br />\n谢鸢是诈他吗? <br>\n\t\t\t', '\t')('\n不对,不对……<br />\n这些天他琐事缠身,人忙起来的时候,就容易马虎。<br />\n他忽视了一件事,在他抵达徐州后,谢崚给他写的信,似乎越来越少了。<br />\n不,是几乎没有。<br />\n明明说好要相互通信,但分别之后,他们之间的通信少得可怜。<br />\n不仅仅谢崚没有给他写信,而是长安的消息都断绝了一般,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收到过长安的信件了。<br />\n……<br />\n谢崚疾驰了几日几夜没有合眼,总算是赶回连长安城。<br />\n士兵见是公主回来了,当即打开城门放行,谢崚一路策马狂奔,直到宫道尽头不能走马了才停了下来。<br />\n到了,终于到了。<br />\n谢崚握紧了装着解药的瓷瓶,翻身下马。<br />\n她快步往宣室殿走去,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慕容徽了。<br />\n可就在这之后,听闻她归来的季怀瑾立刻从东宫跑了出来,截住了她的去路。<br />\n她跑得气喘吁吁,一上来就道:“殿下不好了,你回来晚了,陛下,陛下他不在宫中!”<br />\n“你说什么?”谢崚捏紧了药瓶,不由得朝季怀瑾走了几步。<br />\n“父皇去了何处?”<br />\n她的全部注意力都在慕容徽上,全然没有留意到——<br />\n顷刻间,寒光乍现,尖锐的刀刃贯穿谢崚的胸口。<br />\n速度快到谢崚感觉不到任何疼痛,只感觉到一片冰冷。<br />\n季怀瑾的目光由最开始的慌乱归于平静,最后化为浓烈的恨意。<br />\n“放心吧,他很快就下去见你的了。”<br />\n-----------------------<br />\n作者有话说:前面暗示了很多次<br />\n是怀瑾,女主其实也怀疑过她<br />\n不过是沈川太不可靠,女主怀疑得更多一些,转移火力<br />\n第131章 复仇<br />\n寒冷蔓延得很快,顺着刀锋,席卷全身。<br />\n谢崚已经听不见心脏跳动的声音,抓紧了握刀的那只手,死死地盯着眼前人。<br />\n“为、为什么?”<br />\n鲜血从谢崚口中涌出,季怀瑾似乎还觉得她死得不够快,抬手想要将刀抽出。 <br>\n\t\t\t', '\t')('\n而赶到的侍卫也觉察到了她的意图,拔刀砍下她的手,将她按在地上。<br />\n“殿下!”侍卫扶着谢崚,捂住谢崚的伤口。<br />\n谢崚却挣扎着推开侍卫,盯着季怀瑾。<br />\n“为什么会是你,为什么会是你!”愤怒汹涌漫过谢崚的大脑,压下了即将死亡的恐惧,她只想要问个明白,“自你入宫以来,孤有亏待过你吗,为什么要这么对我!”<br />\n“为什么呀,怀瑾?”<br />\n她金色的眼眸中溢满了悲伤。<br />\n不是没有怀疑过季怀瑾的身世,沈川已经在她耳边唠叨过很多次。<br />\n季怀渊年少时家境贫寒,家中没有奴仆,要自己洗衣做饭。那出生于这种家庭的孩子,怎么可能会连生火都不会?<br />\n戏子演技拙劣,不是没有露出过破绽,不过只是看客不愿意揭穿罢了。<br />\n比起将她当成别的势力留在身边的暗子,谢崚更愿意相信她是有苦衷,知道她曾受兵乱之苦,将她留在身边,让她不用再风餐露宿,让她有了安稳之地。<br />\n沈川说的对,她自小就对幼弱的少女更加宽容同情,每每看到她们,谢崚就想起了早逝的君齐。君齐是她最好的朋友了,哪怕多年来没有人提起谢崚也从来没有忘记过她。<br />\n她看着身边的女孩子们,总是想着,如果她没有死,她或许也会像她们一样站在自己身边。<br />\n所以她哄着贺兰初玩,亲手给季怀瑾加簪,让她们开开心心的。<br />\n可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了君齐。<br />\n她昔日所做,都成了一厢情愿?<br />\n“哈哈哈……”<br />\n季怀瑾似乎感觉不到断臂的疼痛,一只手指甲抠进了泥里,嘴里和榭崚一样涌出鲜血,两行眼泪流淌下来,嘴里发出诡异的笑声,像是极致的悲痛,也像是得手的狂喜。<br />\n“公主殿下啊,你以为,这点小恩小惠,就可以泯灭你我之间的血恨深仇吗?”<br />\n她五指陷地,瘦小的身体仿佛迸发出极致的力气,居然从众多士兵的桎梏中将头抬了起来,以一种不屈的姿势,看向谢崚。<br />\n“你父母趁我国内乱,掠过我江山子民,你母亲将我族人驱逐,我母亲与兄姊族人一万余人,统统被你父活生生埋葬在北邙山下。你现在明白我身上的伤是从哪里来的吧!”<br />\n“我才不是那个废物的妹妹,我乃大赵高祖皇帝之女,赵国弘农公主刘瑾,慕容氏狗贼,我与你血海深仇不共戴天。”<br />\n谢崚眼眸颤着,不由得往后退了一步,不可置信地看着她。<br />\n季怀瑾。<br />\n刘瑾。<br />\n刘玿……<br />\n他们才是兄妹。<br />\n刘瑾尖叫着,好似在控诉,“这长安城本就是我的家,你父亲送给你的珠宝,都是从我宫里掠夺而来的,倘若我父母还活着,我何须你为我加簪?”<br />\n“你快死了,你父皇逃不了,你母亲也逃不了,你们一家子去黄泉下团聚,为我刘氏族人赎罪吧!慕容氏和谢氏,最终都不得好死!哈哈哈哈……”<br />\n她早就服过毒,一口血喷在了谢崚的裙子上,缓缓阖上了双眸。<br />\n刘瑾死了。 <br>\n\t\t\t', '\t')('\n死的时候,脸上带着大仇得报的安详。<br />\n谢崚抬起沾血的手,想要碰一碰她的脸,就在她迈出第一步时,胸口的疼痛宛如潮水一般涌来,她再次呕出了血。<br />\n她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胸口,被刀刃贯穿的位置,鲜血流淌出来,染红了她整件衣裳。<br />\n难怪周围的人这么慌乱,原来她可能真的要死了。<br />\n脑海迟钝地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br />\n“父皇……”谢崚捏紧了手中药瓶,方才被刺伤的时候,她一直握着慕容徽的救命药,不愿意松手。<br />\n她将药递给了侍从,“给父皇送去,给父皇送去……”<br />\n看着侍从接过瓷瓶,谢崚闭上了眼睛,一滴眼泪划过眼角。<br />\n他们父女二人,总要有一个人能活下来。<br />\n……<br />\n此时,并州,刘玿已经带兵包围了晋阳城。<br />\n城中守军,不足两万,却要面对来势汹汹的十万大军。<br />\n中军大帐中,刘玿正在处理着箭伤。<br />\n上次他亲自带人去围堵谢崚,不料被那小孩反咬一口,一箭射中肩膀。<br />\n她看起来软弱无力,弓却拉得极好,这一箭穿透他的锁骨,伤势迟迟未愈。<br />\n能从百来人中认出他是首领,果断拉弓放箭,预判了他的惊慌失措和躲闪的方向,在百步之外稳稳当当地射伤他,其果决和定力,非同寻常。<br />\n慕容徽中毒不过十来天时间,就带着人找到解药,绕开他全部包围潜逃回长安,不愧是慕容徽和谢鸢的女儿。 <br>\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