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部落不信,将他们扣押下来却没有杀他们,宋氏商队饿了几日后才被草原部落松绑请入营帐中,部落首领好酒好肉宴请他们,商队领队豪爽大方,两方在酒肉中一笑泯恩仇,不仅不计前嫌还订下下一笔精盐生意。<br />\n送走宋氏商队后,彪悍汉子转头用部落话问首领:“阿爸,为什么不继续关着他们,把制盐法子逼问出来?”<br />\n部落首领转头看向他,被草原风霜浸染的脸不如中原人细腻,粗糙至极,但眼底展现的精光却丝毫不见沧桑。<br />\n“阿穆齐,与大乾人打交道不能直来直往打打杀杀。”<br />\n“大乾人很聪明,尤其是商人非常精明,他们敢深入草原买卖精盐肯定有所依仗保全自己的性命,如果杀了他们,我们可能真的买不到物美价廉的精盐。”<br />\n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手插进旁边布袋里的雪白精盐,取了一些放进嘴里,咸而不涩的味道令他眯了眯眼:“我们得到法子后能怎么样,盐湖被北蛮掌控着,我们只能把法子交给他们,最后还是向他们买盐。”<br />\n“北蛮不会卖很多盐给我们,因为部落的战士要想勇猛就要吃盐,女人要生下强壮的孩子就要吃盐,孩子要长成高大威猛的战士就要吃盐”<br />\n“北蛮不会允许我们的战士变得勇猛,不会允许我们的女人生下强壮的孩子,不会允许我们的孩子长成高大威猛的战士,阿穆齐,草原部落归顺北蛮是逼不得已,不是真心实意。”<br />\n没有哪个部落愿意北蛮的战士、孩子和女人越来越好,自己的部落越来越虚弱,他们不会向北蛮坦白精盐的存在,会利用精盐让自己慢慢壮大。<br />\n宋衡和商队领队在书房待了半个时辰后就离开了。<br />\n虽然刚才他们在对话时,顾霖没有开口,却全程听了下来。<br />\n他放下毛笔停下练字,转头看向郑颢,浅棕色眼眸映着对方的身影:“你派宋氏商队深入草原各部,不仅想借着精盐赚取他们银钱,还想借此激化草原各部和北蛮的矛盾从而分化他们?”<br />\n年轻哥儿说着疑问句,语气却是肯定的。<br />\n没有否认,郑颢朝对方走近,拿起顾霖刚放下的毛笔,从桌边拿来一雪白纸张。<br />\n他低首,一边写字一边问道:“顾叔可知道北蛮是何族掌权?”<br />\n顾霖思索一会儿,吐出两个字:“匈奴。”<br />\n“没错。”听到年轻哥儿的回答,郑颢眼底划过似欣慰似喜悦的情绪。<br />\n他继续语气缓缓,在纸上绘制着北蛮的关系网:“北蛮不似大乾,说是一国实则是一个大型部落,以实力强大的匈奴为首,底下依次是鲜卑族、氏族、羌族、羯族等大部落,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小型部落。”<br />\n“诸多部落看似归顺匈奴其实心下不服,一旦让他们觉得能强过匈奴,必定会群而攻之将匈奴拉下宝座。”<br />\n“北蛮各部信奉适者生存资源掠夺,匈奴依靠强大武力可短暂统一各部却不能长久。”郑颢眼神沉沉:“只要让鲜卑各族看见击溃匈奴之法,再派人挑唆火上浇油,他们便会内斗起来。”<br />\n北蛮不似大乾文化根基深厚,无论何人割据一方时皆渴望统一天下。<br />\n北蛮各部没有统一的概念,郑颢以此为切入点,便能将他们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势力击溃。<br />\n退敌之计,既要以武力镇压,更要深入敌方内部令敌人无法招架,等他们意识到不对时为时已晚!<br />\n面对青年走一步算九十九步,顾霖不害怕亦不觉得对方心思深沉。<br />\n比起让北蛮侵略大乾伤害大乾百姓,不如让他们自相残杀。<br />\n幽州府雪下的越发大,除夕当日难得放晴。<br />\n顾霖提前让人买了许多爆竹回来,吃完年夜饭后,大家聚在一起点爆竹玩。<br />\n郑颢同顾霖站在一起,微微仰头看着夜空的烟火璀璨美丽。<br />\n忽然,大卓急色匆匆进来,爆竹声很是吵闹,他走近青年知府:“大人,陛下驾崩了。”<br />\n顾霖离他们最近,听到大卓说的话。 <br>\n\t\t\t', '\t')('\n他身体一顿神情一怔,郑颢面不改色握起身旁年轻哥儿手腕,寻了一个借口,把顾安也叫走了。<br />\n第221章 托孤<br />\n没有惊动正在愉快说笑的赵嫂子等人,顾霖三人不动声色地来到前院书房。<br />\n一进屋,郑颢命人守在屋外,大卓和他们一起进入书房。<br />\n顾霖转头看向大卓,开口询问:“陛下为何突然驾崩?”<br />\n消息来的实在让人猝不及防。<br />\n他知道建安帝一直嗑丹药且沉溺女色,身体逐渐衰败,但按照前面郑颢所说,建安帝的身体还能撑一段时日,加上宫中御医医术高明,建安帝最少还能活几年,怎么好端端地,忽然就去了。<br />\n大卓如实回禀,将传信人那儿得来的信息脱口而出:“陛下驾崩已是五日前的事情了,原先咱们埋藏在京城的暗桩得到消息后立马出城赶往幽州府,至于陛下驾崩的原因还不曾知晓,因为就在暗桩出城后,京城便被封锁了,无法再传出消息。”<br />\n对于大卓口中的暗桩,顾霖并没有提出疑问,郑颢已经告诉过他这些人的存在。<br />\n京城为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居住之地,郑颢离开时,自然不可能什么都不留。<br />\n他特意留下几个暗桩,就是为了防止如今日这般京城发生大事,封闭城门不让消息传出的情况。<br />\n建安帝驾崩事关江山社稷,暗桩为了尽快将这个消息送到幽州府,不知道跑死多少匹马。<br />\n到达幽州府见到大卓时,暗桩撑着一口气把事情交代清楚后完全昏死过去了。<br />\n郑颢问出最重要的一点:“现今京中何人掌权?”<br />\n听到大人的问话,大卓面色微凝:“陛下驾崩时,太子正奉命前往京外白马寺为陛下祈福,待陛下驾崩的消息传出时,京城已被三皇子掌控。三皇子手上握有遗诏,道陛下驾崩前觉得太子不堪重用,改立他为储君继承皇位。”<br />\n“太子及其属官不信在郊外孤立无援,加上太子一派重臣皆在京城,顺者三皇子饶其一命,逆者已命丧黄泉。”<br />\n“三皇子行事暴戾令百官瑟瑟发抖,诸多朝臣不信其手上遗诏为真,三皇子又不能杀尽文武百官,只好后退一步。加上太子身为东宫储君多年,又有亲信护卫护持,目前知晓的情况便是三皇子和太子一直对峙。”<br />\n两方胜负难分。<br />\n大卓知晓,此次夺嫡之争不管哪方胜出,另外一方都要长眠于地下。<br />\n郑颢挥手让对方退下,同时吩咐:“盯紧本府动静。”<br />\n大卓应是退离书房。<br />\n三人围坐在桌前,顾霖顾安没有说话,显然仍沉思于建安帝驾崩,太子和三皇子夺嫡之事上。<br />\n郑颢开口对二人道:“陛下驾崩的消息最迟过几日就能传遍幽州府,你们在外行事不用太过谨慎忌讳,如常便是。”<br />\n如果顾霖顾安表现的太明显,很容易被有心人看出郑颢在京城安插人手。<br />\n现如今他还不能暴露太多。<br />\n顾霖明白,微微点头道:“一些紧要的地方还是要注意的,以免日后被人抓到错处。<br />\n不过咱们刚到幽州府也没什么熟识的人,府衙官吏也要过几日才来拜年,到那时陛下驾崩之事已经传出,咱们这些天低调一些。”<br />\n郑颢同意,顾安没有意见。<br />\n三人商量好后,顾霖顾安离开书房继续和赵嫂子他们过年,郑颢则召集手下谋士前来议事。<br />\n建安帝忽然一死,原先的计划就要作出改变。 <br>\n\t\t\t', '\t')('\n叶阔刚和门下学生用完年夜饭后,便被青年知府请走。<br />\n他一进屋,边往椅子走去边问:“何事如此紧急,令主公等不到明日便请某过来。”<br />\n叶阔来到椅前正坐下时,听见坐在上首的明公语气淡淡:“陛下驾崩了。”<br />\n叶阔身体一顿,而后转头看向郑颢,原本松缓神情凝结起来。<br />\n他神色庄重语气沉凝:“还请主公细说。”<br />\n郑颢简明扼要地复述了一遍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br />\n叶阔听完后,没有立马说出自己的想法。<br />\n他抬眼看向桌案后的青年知府,对方神色冷淡自若,既无对建安帝驾崩的惊讶,亦无压在头上的高山消失的狂喜。<br />\n叶阔开口问:“主公如何看待此事?”<br />\n眼下建安帝驾崩京中动乱不已,皇位最后会落在太子和三皇子谁手上都未可知。<br />\n他道:“三皇子能将太子拒之城外,必是掌控了禁军,若是太子想要破局唯有向地方借兵,且证明三皇子手上的遗诏是假的。”<br />\n说到此处,叶阔微微摇头:“假若太子真的成功借兵镇压三皇子也不一定能稳坐帝位,被借兵者不知是否为忠臣良将,若太子没有能力镇压对方,无疑是引虎入京。”<br />\n郑颢抬手打断叶阔:“本官手上没有兵马,此事并非本官需要考虑之事。”<br />\n“我邀先生前来是为商议新帝登基后,幽州府当如何打算,以及北蛮知晓陛下驾崩后,若想要趁着大乾内部动乱进军该如何应对?” <br>\n\t\t\t', '\t')